1. 深色艾爾是黑啤嗎
是拉格酵母啤酒。
泰山原漿啤酒本質是酵母啤酒,相對普通工業啤酒,有新鮮醇厚、原料純正不過濾、保質期短的核心優點。泰山原漿從色澤上看,比一般的拉格啤酒要深,呈褐色,將啤酒打開,倒進杯子里,酒花十分濃厚,不斷向上升騰,倒得快了,向杯子周圍滿溢。
2. 深色艾爾和世濤
啤酒廣告里都強調“啤酒就要冰鎮喝”。冰鎮啤酒雖然會加強口感的干爽感、酸味、苦味,但也蓋住了其他味道。不同風格的啤酒適合在不同溫度下飲用。
啤酒所含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是隨溫度高低而變化的。溫度高,二氧化碳溢出量大,泡沫隨之增加,但消失快;溫度低,二氧化碳溢出量少、泡沫也隨之減少。只有在適宜的溫度下才可以使啤灑的各種成分協調平衡,利于啤酒泡沫的保持,使泡沫更加細膩,給人一種最佳的口感。
一般來說,工業拉格也就是水啤的飲用溫度在0~4℃,小麥啤酒、傳統皮爾森、水果啤酒、黃金艾爾等在4~8℃喝最完美;美國淡色艾爾、世濤、頓克、比利時三料啤酒等適合在8~12℃品飲;苦啤、雙料啤酒、蘇格蘭艾爾等的最佳品飲溫度是12~14℃;大麥酒、四重發酵這類高濃度啤酒,最佳飲用溫度為14~16℃
3. 深色艾爾有哪些
路米艾爾殺死“魔神”之后成為了魔法帝,他知道惡魔并沒有被干掉,所以封印了自己成為了石像。現在看來,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深坑”。
原來初代魔法帝是王子,魔神竟是里希特,這關系也太出人意外了。現在,真相終于大白,所以大家的敵人就只有一個了,他就是惡魔。只不過惡魔的言靈魔法實在過于強悍,要怎么打敗他呢
4. 深色艾爾啤酒
德國以艾爾小麥啤酒為出名。酵母小麥啤酒是常見的艾爾小麥啤酒,常常使用花瓶狀的酒杯飲用,這種來自德國南部的啤酒顏色略為渾濁,帶有酵母味、香蕉和丁香的香氣。
黑小麥啤酒顏色更深,帶有焦糖、黑色水果的風味。小麥勃克黑啤酒酒勁更強。
5. 深色艾爾的種類
黑啤酒主要只是指那些視覺感官上呈現深色調,甚至黑色酒體的啤酒。
一般市面上能看到的啤酒產品,大多都是稻秸稈色到金黃色的美式淡拉格啤酒。而國人大多都啤酒的類型不甚了解,因此僅僅從色度上直觀的去分辨啤酒種類,就有所謂黃啤、白啤、黑啤的說法。其實真正的啤酒分類體系中是沒有這種劃分的,這些看起來簡潔明了的色系感官,僅僅表明啤酒的外在色澤而已,并不能區分出啤酒本身的原料、工藝、傳統產地及風味、口感的類別。就像家養的寵物貓狗,不能僅僅從顏色上區分它的品種。
很多人對黑啤感覺有種神秘感,總覺得是一種高大上的東西。其實這是一種很淺顯的認識誤解。早年進口到中國的黑色系啤酒,往往口味豐富,因此被很多進口商包裝成高級啤酒。普通消費者也輕易的相信了這些被營銷包裝的“功能和特質”說辭。比如說黑啤酒精度高,更濃郁。也有人說,黑啤比普通啤酒抗氧化性強,更利于健康。
啤酒的顏色主要來自于麥芽顏色深淺,它只是說明在原料中有一定含量的烘焙顏色更深的麥芽存在,深色的麥芽使用量越多,其顏色就越深。并不能說明其營養價值和酒精度更高。決定啤酒營養和酒精度、色澤、風味口感的,更多還是看原料和發酵工藝技術。
釀造啤酒的主原料是大麥麥芽,大麥芽一般都是經過干燥和烘烤工序,烘烤的時間越長,顏色就越深。早期麥芽烘烤技術不成熟,因此很難均衡控制麥芽的質量,而為了保證每批次大麥能中斷發芽進而利于發酵,一般都會選擇加長烘烤時間,所以也就造成了早期的啤酒其實都是深色調的,當然就包括了黑色的啤酒。18-19世紀,麥芽烘干技術得到改良和提升,英國生產出了第一批淡琥珀色的啤酒,為了區別跟以前的深色啤酒,取名為“淡色艾爾啤酒”。但這種淡相對于現代的金黃色為主流的啤酒而言,仍然非常深。但在當時來說,已經是非常大的突破。
淡色的麥芽能夠保留更多的淀粉,也就進而可以加大糖化的使用效率和比重,因此淡色麥芽使用較多的話,理論上發酵后酒精度也就越高,恰恰跟我們一般認識的黑啤酒更濃烈的概念是相反的。酒精度的高低,取決于發酵時候可利用的糖份高低,與顏色無關。比如愛爾蘭健力士黑啤酒(屬世濤型啤酒),其酒精度僅僅只有4.2%,低于普通標準的國際拉格啤酒。
國內的很多所謂爽啤其實都是淡化版的拉格啤酒,加入了大米、玉米淀粉,部分的取代了一些麥芽的含量。這些輔料成本低,蛋白質略高,但發酵能夠更加徹底,不過風味上清爽之余過于寡淡,其可供轉化的糖份少,因此酒精度也低至4%以下。而并非是因為顏色淡了,酒精度才低。
世界上主要的深色啤酒比較常見的有波特啤酒,是一種英國傳統的上發酵深色艾爾啤酒。口味豐富、濃烈,深黑色的酒體,焦糖香、堅果味和淡太妃糖甜味都有所呈現。波特的繼承者,焦糖、太妃糖甚至苦咖啡、巧克力味道明顯的“世濤啤酒”更是被精釀啤酒浪潮所倍加推崇,不斷被復制。而啤酒王國德國,也擁有鄧克啤酒、德式黑啤、煙熏啤酒和博克啤酒,其標準產品中大多呈現黑色(博克會有淺色版本),而這些啤酒大多是下發酵的窖藏拉格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