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阿v天堂网手机版-2020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2020国产成人久久精品-2020国产精品-2020国产精品久久久久-2020国产精品视频

返回首頁

希特勒手下有哪些大將?

來源:www.2axaiv.cn???時間:2023-01-02 04:32???點擊:158??編輯:admin 手機版

第十名:最忠于希特勒的將軍-威廉?凱特爾

凱特爾一直迷信于希特勒的天才,對統(tǒng)治世界充滿希望,一直追隨到希特勒自殺;他直接策劃德軍侵吞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國,還參與策劃攻襲波蘭等各種戰(zhàn)爭。

第九名:納粹德國陸軍總司令-瓦爾特?馮?布勞希奇

指揮全線攻襲波蘭、荷蘭、比利時和法國諸戰(zhàn)役;1941年,他指揮德軍侵占南斯拉夫、希臘和蘇聯(lián)。

第八名:閃電式突擊名將-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

1939年,克萊斯特指揮坦克軍,攻襲了波蘭、法國和南斯拉夫,其閃電式的突擊才能令盟軍大驚失色。

第七名:最善于點將的元老將軍-倫德施泰特

倫德施泰特十分擅長點將,重用的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克萊斯特、隆美爾、霍特、李斯特、萊茵哈特等人都在二戰(zhàn)中表現(xiàn)十分出色;他個人也是出色的指揮官,曾指揮德軍入侵捷克、波蘭、蘇聯(lián)等國,并圍殲蘇聯(lián)元帥布瓊尼部隊的主力。

第六名:?“希特勒的救火隊員”-奧托?莫里茨?瓦爾特?莫德爾

莫德爾是德國最厲害的防守名將。1942年1月到1943年3月期間,莫德爾在東線戰(zhàn)場上,指揮部隊連續(xù)4次擊潰蘇軍多達百萬人數(shù)的進攻,并殲滅近63萬蘇軍。蘇聯(lián)元帥朱可夫親自領(lǐng)導(dǎo)的“火星行動”攻勢,也在莫德爾的指揮防御之下,遭遇失敗。

第五名:德國空軍元帥-阿爾貝特?凱塞林

凱塞林組建空軍,指揮空軍快速取得制空權(quán),聯(lián)合陸軍作戰(zhàn),速戰(zhàn)波蘭、法國等國,并戰(zhàn)勝了“不列顛戰(zhàn)役”和“巴巴羅薩行動”。他指揮空軍在占領(lǐng)蘇臺德區(qū)和捷克斯洛伐克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第四名:德國海軍元帥――鄧尼茨

鄧尼茨是德國潛艇部隊創(chuàng)建人,他將無限制潛艇戰(zhàn)戰(zhàn)術(shù)發(fā)揮到極致,通過襲擊商船,破壞了英國大西洋海上交通線,特別是派潛艇襲擊英方防御薄弱的海區(qū)活動,取得了重大戰(zhàn)果。

第三名:“沙漠之狐“-埃爾溫?隆美爾

隆美爾是德國最有名的將軍。在“法蘭西戰(zhàn)役”中,他率領(lǐng)的第七裝甲師所向披靡,贏得'魔鬼之師'的稱號。后轉(zhuǎn)戰(zhàn)北非,其戰(zhàn)風(fēng)狡詐多智,最擅長以弱制勝,致使英軍屢戰(zhàn)屢敗。

第二名:“德軍裝甲兵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他組建了當(dāng)時世界上最有效率、最強大的裝甲部隊,并將坦克運用到戰(zhàn)場上,讓裝甲兵聯(lián)合其他兵種一起作戰(zhàn),通過“閃電戰(zhàn)”狂掃了波蘭、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國。

第一名:“偉大戰(zhàn)略家”――弗里茨?埃里希?馮?曼施泰因

曼施泰因的謀略手段高明在二戰(zhàn)所有參戰(zhàn)國將軍中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德軍就是靠他的參謀,短短28天便占領(lǐng)了波蘭。德軍在他的戰(zhàn)略策劃下,橫掃了荷蘭、比利時和法國等國。他是軍事全才,既精通戰(zhàn)略,亦精通戰(zhàn)術(shù)。1941年9月至1942年7月,他親自指揮了“克里木戰(zhàn)役”,率軍殲滅蘇聯(lián)克里木方面軍。隨后又指揮德軍南方集團軍打贏了“哈爾科夫反擊戰(zhàn)”。

弗里茨.埃里希.馮.曼施坦因與隆美爾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

其他的人在后世的評價上都低于此三人,以下是大部分名將的介紹:

Hermann Wilhelm Goering

赫爾曼?威廉?戈林

(1893-1946)

獨一無二的帝國元帥。1893年出生于巴伐利亞的羅森海姆。16歲參加德國陸軍,經(jīng)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1915年轉(zhuǎn)入陸軍航空兵 部隊,成為著名的戰(zhàn)斗機駕駛員,到1918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前,擔(dān)任戰(zhàn)斗機中隊長。戰(zhàn)后復(fù)員,受聘在丹麥和瑞典 當(dāng)民航駕駛員。1921年與希特勒 相識,次年加入納粹黨,被委任為沖鋒隊隊長。從此與希特勒合謀,為挑起和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進行了一系列罪惡勾當(dāng)。1923年參與希特勒在慕尼黑發(fā)動的“啤酒店暴動”,事敗受重傷,逃到奧地利 。1927年回國,在納粹黨內(nèi)恢復(fù)領(lǐng)導(dǎo)職務(wù)。1928年當(dāng)選為國會議員。1932年當(dāng)選為國會議長。1933年1月希特勒上臺執(zhí)政后,戈林出任普魯士總理兼內(nèi)政部長、航空部長。作為希特勒最得力的打手,戈林策劃制造了德國近代史上駭人聽聞的“國會縱 火案”,建立了秘密警察組織 “蓋世太保”,在國內(nèi)取締共產(chǎn)黨,設(shè)立集中營,迫害和屠殺了許多民主人士和猶太人。1935年德國正式建立空軍,戈林出任空軍總司令。1936年負(fù)責(zé)制定與實施“四年經(jīng)濟計 劃”。次年又接任經(jīng)濟部長,將德國經(jīng)濟引上戰(zhàn)

爭軌道。戈林于1939年被宣布為希特勒的繼承人,曾是納粹黨內(nèi)的第二號領(lǐng)導(dǎo)人物。他幾乎參與了希特勒所有戰(zhàn)略決策和作戰(zhàn)計劃的制定,并指揮德國空軍配合地面部隊進行了瘋狂的作戰(zhàn)行動。在吞并奧地利、閃擊波蘭和法國、轟炸大不列顛 、濫炸蘇聯(lián)等進攻中,都負(fù)有直接的戰(zhàn)爭罪責(zé),并且掠奪了被占領(lǐng)國家的大量財富。戈林因輔佐希特勒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有功,早在1938年便晉升為陸軍元帥,1940年又獲得德意志第三帝國獨一無二的“帝國元帥”稱號。1945年4月20日,在蘇軍兵臨柏林 之際,他出逃到巴伐利亞,因企圖取代希特勒的地位未能成功而被解除了一切職務(wù)。德國戰(zhàn)敗投降后被盟軍逮捕。1946年由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絞刑,行刑當(dāng)天服毒自殺。

Karl Rudolf Geld von Rundstedt

卡爾?魯?shù)婪?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

(1875-1953)

陸軍元帥。1875年出生在阿舍斯萊本一個延續(xù)了850年之久的軍人世家。1892年畢業(yè)于高級軍校,被派到駐卡塞爾步兵團任職。1900年升任步兵團中尉副官。1907年軍事學(xué)院畢業(yè)后,任步兵團上尉連長。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初任預(yù)備第22師參謀,繼任喀爾巴阡山某軍首席少校參謀官,大戰(zhàn)結(jié)束時任西線第15軍參謀長。 戰(zhàn)后1920年起,歷任騎兵第3師參謀長、第2集團軍參謀長、騎兵第 2師師長、步兵第 3師師長、第 3軍區(qū)司令。1932年 10月晉升為步兵上將,任第 1集團軍群司令。1933年希特勒掌權(quán)后,他作為國防軍的代表人物,因大量擴軍問題而與希特勒發(fā)生分歧。1938年1月,在陸軍總司令弗里奇突然被免職時,他立即求見希特勒,為弗里奇說情, 因說情無效而擴大了與希特勒的分歧,故于當(dāng)年被晉升為大將后便主動辭職退役。1939年8月, 他應(yīng)召重新服役,任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同年9月參加侵略波蘭的戰(zhàn)爭, 10月升任東線總司令,不久,調(diào)往西線,任“A”集團軍群司令。1940年 5月德國閃擊西歐時,指揮所部經(jīng)阿登地區(qū),突破法國的埃納河防線,向英吉利海峽突擊。7月晉升為元帥,10月升任西線德軍總司令。1941年 3月,在希特勒部署入侵蘇聯(lián)的會議上,龍德施泰特持反對態(tài)度,但在 6月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時,仍受命擔(dān)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率部進抵第聶伯河一線,占領(lǐng)了烏克蘭首府基輔。11月,他的部隊在羅斯托夫受挫,因堅持后撤不準(zhǔn)而請求免職,被解除職務(wù)。 1942年3月,希特勒復(fù)任他為西線總司令兼“D”集團軍群司令。1944年 6月,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后,主張在塞納河和索姆河實施機動防御,與希特勒發(fā)生分歧,7月初又被免職。1944年“七?二O”暗殺希特勒事件發(fā)生后, 龍德施泰特站在希特勒一邊,故于 8月被希特勒任命為特別軍事法庭庭長,負(fù)責(zé)審理這次反抗希特勒的叛亂案件。同年 9月,希特勒再一次起用他為西線德軍總司令。1945年 3月,因萊茵河雷馬根大橋失守而再一次被撤職。

戰(zhàn)后不久,三退三出的龍德施泰特在他的休養(yǎng)地巴特特爾茨被美軍俘獲,并引渡給英國,關(guān)押在布里金德。1949年在漢堡審判時,英國人釋放了他。此后,他在策勒附近一所養(yǎng)老院安度余年。

1953年2月24日,因心臟病卒于漢諾威,終年78歲。

Guenter Hans Von Kluge

貢特爾?漢斯?馮?克盧格

(1882-1944)

陸軍元帥。曾受訓(xùn)于普魯士軍官學(xué)校,1901年開始任野戰(zhàn)炮兵第46團營副官(少尉)。1912年畢業(yè)于軍事學(xué),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后在國防軍第3軍區(qū)步兵指揮部任職。希特勒上臺后,歷任通訊兵總監(jiān)(少將)、第6軍區(qū)司令和第6步兵軍軍長(中將)。1936年晉升炮兵將軍,1938年任第6集團軍司令。1939年出任第4集團軍司令,參加入侵波蘭,后升為上將。翌年進攻法國,晉升元帥。1941年參加閃擊蘇聯(lián),曾一度進抵莫斯科城郊。同年12月,在蘇軍反擊下敗退,但仍為希特勒信任,委派其任中央集團軍群司令。1943年10月受傷后,調(diào)回大本營預(yù)備軍。在此期間,上層的反希特勒密謀分子曾與其聯(lián)絡(luò),但未獲其支持。1944年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后,于7月出任西線德軍總司令,旋即因七.二零事件受嫌而被解職,返國途中自殺。

Maximilian von Weichs

馬克西米里安?馮?魏克斯

(1881-1954)

陸軍元帥。生于德紹。1900年入伍。1913年畢業(yè)于慕尼黑軍事學(xué)院。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1928年起任團長、師長、軍長等職。1939年3月參加入侵捷克斯洛伐克,9月參加德波戰(zhàn)爭,10月任第2集團軍司令。1940年5月率部參加法國戰(zhàn)局。1941年4月率部參加巴爾干戰(zhàn)局。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后,先后參加明斯克戰(zhàn)役、斯摩棱斯克戰(zhàn)役、基輔戰(zhàn)役和莫斯科會戰(zhàn)。1942年6月任魏克斯集群司令,7月任“B”集團軍群司令,參加斯大林格勒會戰(zhàn)。1943年2月晉元帥。8月任“F”集團軍群司令和東南戰(zhàn)線總司令,駐守巴爾干。1944年3月率部進駐匈牙利。1945年3月被免職,5月被美軍俘獲。1947年經(jīng)審判被免于起訴。次年獲釋。。

Erwin von Witzleben

埃爾溫?馮?威茨勒本

(188l-1944)

陸軍元帥。畢業(yè)于普魯士武備學(xué)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后歷任國防軍步兵師師長、第三軍區(qū)(柏林)司令。1938年2月一度被希特勒解職。此后開始參與上層的反希特勒密謀活動。1939年被委派指揮駐防西線的德軍第1集團軍司令,參加進攻法國,獲元帥銜。同年10月任D集團軍群司令。1941年任西線德軍總司令。翌年調(diào)回大本營任總協(xié)理官。1944年參與策劃七.二零事件,內(nèi)定政變成功后擔(dān)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失敗后被處死。

Erich von Manstein

弗里茨?埃里希?馮?曼斯坦因

(1887-1973)

陸軍元帥。1906年起服役于第3步兵警衛(wèi)團。1914年軍事學(xué)院畢業(y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在國防軍中任職。1934年任第三軍區(qū)(柏林)參謀長。1935年任陸軍總參謀部作戰(zhàn)部長。翌年升為少將。1938年任第十八師師長,晉升中將。1939年任侵略波蘭的南方集團軍群參謀長。同年10月調(diào)至西線,任A集團軍群參謀長。提出以坦克部隊穿過阿登高地突擊法國北部的大膽作戰(zhàn)計劃,受到陸軍總部保守派的排擠,被調(diào)任后備第三十八軍軍長。其計劃后為希特勒賞識,成為德軍攻擊法國的作戰(zhàn)方案,并取得成功。1941年任第五十六坦克軍軍長,參加閃擊蘇聯(lián),隸屬進攻列寧格勒方向的北方集團軍群。同年9月升任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在南方的克里米亞作戰(zhàn)。1942年晉升元帥,調(diào)至北方負(fù)責(zé)指揮圍攻列寧格勒。同年11月,當(dāng)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被圍后,受希特勒委派趕赴南方,組建頓河集團軍群,企圖解救被圍德軍,未逞。1943年出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在庫爾斯克會戰(zhàn)中失敗。以后節(jié)節(jié)敗退至波蘭邊界。1944年3月被解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作為戰(zhàn)犯曾被英國軍事法庭判處18年徒刑。1953年獲釋,定居聯(lián)邦德國。著有回億錄《失去的勝利》。

Walther von Brauchitsch

沃爾特?馮?勃勞希契

(1881-1948)

陸軍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為炮兵上尉,1912年調(diào)總參謀部任參謀。1933-1937年歷任第一師師長、普魯士軍區(qū)司令、第一軍軍長、第四集團軍司令。在施萊歇暗殺事件中被指控收希特勒的捐款。1938年升為上將,任陸軍總司令,指揮德軍進占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qū)。1939-1940年相繼指揮進攻波蘭、荷蘭、比利時和法國諸戰(zhàn)役,連連獲勝。1940年7月晉升元帥。1941年指揮入侵南斯拉夫、希臘和蘇聯(lián)。由于對蘇閃擊戰(zhàn)失敗,于同年12月被希特勒強迫辭職。轉(zhuǎn)入預(yù)備役后隱名度日。1945年被英軍俘虜。后因心臟病死于漢堡戰(zhàn)俘營。

Ernst von Buseh

恩斯特?馮?布施

(1885-1945)

陸軍元帥。1904年畢業(yè)于普魯士武備學(xué)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后,1919年起在國防軍中任職,歷任師長、軍長。1939年任第十六集團軍司令。布施認(rèn)為軍人就是應(yīng)該服從。參加侵略波蘭、法國和蘇聯(lián)的戰(zhàn)爭。以作戰(zhàn)手段頑強(實際上可以說是殘酷)著稱。1943年晉升元帥,出任東線中央集團軍群司令。1944年7月,因所部在白俄羅斯地區(qū)遭圍殲而解職。1945年3月,復(fù)任西線德軍集群司令,防守北海沿岸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德國投降后被英軍俘虜,在戰(zhàn)俘營中死于心臟病。

Wilhelm Keitel

威廉?凱特爾

(1882-1946)

陸軍元帥。1901年入伍服役于野戰(zhàn)炮兵第46團。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任炮兵連長和師參謀官。戰(zhàn)后在國防軍內(nèi)繼續(xù)任職。希特勒上臺后,積極同納粹黨合作。1933年任國防會議工作委員會主席,獲少將軍銜。1936年任軍事部長。勃洛姆堡的參謀長。1936-1937年接連晉升為中將和上將。1938年2月希特勒解除一批持不同意見的高級將領(lǐng)職務(wù)后,被委任為新成立的德國武裝部隊最高統(tǒng)帥部長官(實際上是希特勒的總參謀長)。1940年獲元帥銜。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始終是希特勒最親近的軍事顧問和忠順的助手,深信軍人以服從為天職。直接參與策劃、制定和實施吞并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行動,以及從進攻波蘭起到德國戰(zhàn)敗止的各種戰(zhàn)爭計劃和侵略暴行;頒布一系列殘害和屠殺戰(zhàn)俘、對占領(lǐng)區(qū)實施恐怖統(tǒng)治和掠奪的命令。由于對希特勒忠順和牽承,在同僚中有點頭驢的綽號。1945年5月8日代表納粹德國武裝部隊,在柏林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戰(zhàn)后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受審,以共同策劃或密謀、破壞和平罪、戰(zhàn)爭罪和違反人道罪而判處絞刑。1946年10月16日執(zhí)行(至死不悟)。

Ewald von Kleist

保羅?路德維希?馮?克萊斯特

(1881-1954)

陸軍元帥。職業(yè)軍人,沒有明顯政治立場。1900年開始服役。1913年軍事學(xué)院畢業(yè)。第-次世界大戰(zhàn)時是騎兵。戰(zhàn)后在國防軍騎兵部隊任職。希特勒上臺后,提升至軍長。1938年被免職,退入預(yù)備役。不久又應(yīng)召入伍,1939年,指揮坦克軍,入侵波蘭、法國和南斯拉夫,以實施閃電式的突擊著稱。1941年6月任閃擊蘇聯(lián)的第一坦克集群(10月改番號為第一坦克集團軍)司令,為德軍南路主要突擊力量。率先攻打基輔,進占烏克蘭,攻取羅斯托夫。同年底在蘇軍反擊下敗退。1942年調(diào)任進攻高加索方向的A集團軍群司令。曾率部進抵高加索山麓。1943年獲元帥銜。蘇軍反攻后再次敗退。1944年春,因棄守克里米亞,敗于南布格河,并同希特勒發(fā)生分歧,被解職并退役。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時為盟軍所俘。1946年作為戰(zhàn)犯,先后移交南斯拉夫和蘇聯(lián)。被判15年徒刑,后死于蘇聯(lián)獄中。

Fedor von Bock

費多爾?馮?博克

(1880-1945)

陸軍元帥。畢業(yè)于普魯士皇家高級軍官學(xué)校。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升至少校。1929年任第1騎兵師師長(少將),1931年調(diào)任第2師師長(中將)兼第2軍區(qū)司令,1935年任第3集團軍司令(上將)后轉(zhuǎn)任第1集團軍司令。1938年春任第8集團軍司令,率軍進占奧地利。同年秋升任第2集團軍群司令,率軍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區(qū)。1939年任入侵波蘭的北方集團軍群司令。1939年10月調(diào)任西線B集團軍群司令,在戰(zhàn)線北翼攻入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同年7月晉升元帥。1941年任進攻蘇聯(lián)的中央集團軍群司令,擔(dān)負(f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戰(zhàn)略方向的主攻。反對希特勒在占領(lǐng)區(qū)進行集體屠殺,但同樣不贊成反抗運動。同年12月,在莫斯科會戰(zhàn)中失敗而被迫辭職。1942年1月重新出任蘇德戰(zhàn)線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同年6月,任新改編的B集團軍群司令。同年7月,因反對分兵同時進攻斯大林格勒與高加索兩個方向,再次被希特勒解職。死于盟軍空襲。

Wilhelm List

威廉?利斯特

(1880-1971)

陸軍元帥。1898年開始服役。1912年畢業(yè)于巴伐利亞軍事學(xué)院。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服役于巴伐利亞第2軍。戰(zhàn)后歷任德累斯頓步兵學(xué)校校長、師長和軍長。1935年任第4軍區(qū)司令升步兵將軍。對國家持中立態(tài)度。1938年任侵占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區(qū)的德軍集群司令。1939年指揮新建的第14集團軍,參加入侵波蘭。次年任第12集團軍司令,參加進攻法國,晉升元帥。1941年率軍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臘,繼而任巴爾干占領(lǐng)軍司令。1942年6月調(diào)往蘇德戰(zhàn)場,任進攻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司令。同年9月,因與希特勒意見分歧被解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1952年被美國當(dāng)局因病釋放,定居聯(lián)邦德國。

Erwin Rommel

埃爾溫?隆美爾

(1891-1944)

陸軍元帥。1909年軍校畢業(yè)后開始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表現(xiàn)出色升至少尉。戰(zhàn)后在國防軍歷任步兵連長、軍校戰(zhàn)術(shù)教官、騎兵營長和軍校校長。1938年其《步兵進攻》一書受希特勒賞識,被任命為元首大本營衛(wèi)隊長(上校銜)。1940年調(diào)任第7裝甲師師長,參加進攻法國。翌年2月受希特勒委派指揮非洲軍團。在北非作戰(zhàn)中,善于以裝甲坦克部隊迅速機動,突破對方防線,深入穿插,多次擊敗英軍,被稱為沙漠之狐。1942年1月晉升上將。同年6月,因攻占英軍北非要塞圖卜魯格,晉升元帥。但不久因兵力和后勤補給不足,被迫停止進攻。同年底,在阿拉曼戰(zhàn)役中敗退。1943年3月被召回國。同年7-11月任駐意大利北部的B集團軍群司令。1944年1月出任駐法國北部和比利時的B集團軍群司令,負(fù)責(zé)籌劃和準(zhǔn)備在法國海岸抵御盟軍登陸。戰(zhàn)爭后期,對國社黨持否定態(tài)度,不過未有實質(zhì)上的反抗。在諾曼底登陸戰(zhàn)役中,被英國飛機炸傷。后受七.二零事件牽連,被迫服毒自殺。

Werner von Blomberg

維爾納?馮?布隆伯格

(1878-1946)

一譯布洛姆貝格。陸軍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歷任預(yù)備19師、預(yù)備18軍、第7軍團司令部參謀官。一戰(zhàn)后在國防軍歷任軍訓(xùn)處處長、陸軍管理局(實即陸軍總參謀部)軍隊辦公室主任、第一軍區(qū)(東普魯士)司令。曾代表德國出席日內(nèi)瓦裁軍談判。1933年1月被總統(tǒng)興登堡委任為希特勒內(nèi)閣的國防軍部(1935年改稱軍事部)部長。1934年8月興登堡死后,下令國防軍向希特勒宣誓效忠。1935年秋,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主持納粹德國早期的擴軍工作。1936年獲元帥銜。1937年11月,在最高軍政秘密會議上,對希特勒提出的具體擴張步驟有所保留。1938年在勃洛姆堡-弗立契事件中被免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作為納粹德國軍隊的組織者和領(lǐng)導(dǎo)者之一,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受審期間猝死獄中。

Walter von Reichenau

沃爾特?馮?賴歇瑙

(1884-1942)

陸軍元帥。1903年開始服役。1912年畢業(yè)于軍事學(xué)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里表現(xiàn)突出。戰(zhàn)后在國防軍供職。1930年任第一軍區(qū)(東普魯士)參謀長。支持納粹黨,命令部隊徹底肅清布爾什維克思想、消滅蘇維埃國家。1933年希特勒上臺后,任國防軍部部長辦公室主任。1936年獲中將銜,任第七軍區(qū)(巴伐利亞)司令。1938年參加吞并奧地利。1939年指揮第十集團軍入侵波蘭,晉升上將。翌年調(diào)任第六集團軍司令,進攻比利時和法國,晉升元帥。1941年率所部閃擊蘇聯(lián),12月升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翌年1月心臟病猝發(fā)致死。

Ferdinand Schorner

費迪南德?舍爾納

(1892-1973)

陸軍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時參軍。戰(zhàn)后在國防軍任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期,歷任師長、軍長,參加入侵波蘭、希臘和蘇聯(lián)的戰(zhàn)役。由于狂熱擁護納粹制度,戰(zhàn)爭后期成為希特勒的親信。1944年2月任陸軍總部納粹黨督導(dǎo)部長。同年4月升任蘇德戰(zhàn)場的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7月調(diào)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1月任防守奧得河的中央集團軍群司令,4月晉升元帥,在希特勒的政治遺囑中被任命為陸軍總司令。戰(zhàn)后作為戰(zhàn)犯受蘇聯(lián)軍事法庭審判。1955年轉(zhuǎn)往聯(lián)邦德國,1957年被慕尼黑法院判處4年徒刑(這個可能與其強烈的反布爾什維克思想有關(guān))。

Georg von Kuechler

格奧爾格?馮?屈希勒爾

(1881-1968)

陸軍元帥。1907-1909年服役于翰諾威的騎兵學(xué)校。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從炮兵連長升到預(yù)備第8師作戰(zhàn)科長獲一級鐵十字勛章,戰(zhàn)后曾到波羅的海國家服役。1933年希特勒上臺后,任第7軍區(qū)(慕尼黑)參謀長。1933年指揮第3集團軍(上將銜),入侵波蘭。因反對對平民的屠殺而被解職,后因勃勞希契的要求復(fù)職。1940年調(diào)任第18集團軍司令,入侵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同年6月進占巴黎。1941年6月,率所部進攻蘇聯(lián)。翌年1月升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獲元帥銜。負(fù)責(zé)圍攻列寧格勒,屢次受挫。1944年1月,在蘇軍第一次打擊下敗退,被希特勒解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作為戰(zhàn)犯,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判處20年徒刑。1953年獲赦,定居聯(lián)邦德國。

陸軍大將:古德里安(1888-1954)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曾任第2裝甲集團軍司令、裝甲兵總監(jiān)、陸軍代參謀總長

陸軍大將:多爾曼(1882-1944)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曾任第7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狄特爾(1890-1944)1942年6月1日授大將銜,第20山地集團軍司令

黨衛(wèi)軍大將:迪特里希(1892-1966)1944年10月授黨衛(wèi)軍大將銜,曾任SS第1裝甲師師長、SS第1裝甲軍軍長、SS第6裝甲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勞斯(1889-1956)1944年8月15日授大將銜,曾任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第3裝甲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萊因哈特(1887-1963)1942年1月1日授大將銜,曾任第3裝甲集團軍司令、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陸軍大將:倫杜里克(1887-1971)1944年4月1日授大將銜,曾任第20山地集團軍司令、庫爾蘭集團軍群司令、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魯奧夫(1883-1967)1942年4月1日授大將銜,曾任第17集團軍司令、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林德曼(1884-1963)1942年7月3日授大將銜,曾任第18集團軍司令、北方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魏斯(1890-1967)1944年1月30日授大將銜,曾任第9集團軍司令、北方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貝克(1880-1944)

1938年10月31日授大將銜,曾任陸軍參謀總長

陸軍大將:勃拉克維茨(1883-1948)1939年10月1日授大將銜,曾任波蘭德軍司令、G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馮-麥肯森(1889-1969)1943年6月6日授大將銜,曾任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第14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斯特勞斯(1879-1973)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第9集團軍司令,東岸總司令

陸軍大將:斯特萊克(1884-1973)1943年1月31日授大將銜,第11軍軍長

陸軍大將:蔡茨勒(1895-1963)1944年1月30日授大將銜,曾任陸軍參謀總長

陸軍大將:耶尼克(1890-1960)1944年1月30日授大將銜,曾任第17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約德爾(1890-1946)1944年1月30日授大將銜,最高統(tǒng)帥部作戰(zhàn)廳廳長

陸軍大將:馮-薩爾姆特(1888-1962)1943年1月1日授大將銜,第15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馮-舒伯特(1883-1941)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曾任羅馬尼亞德軍總司令、第11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馮-阿尼姆(1889-1962)1942年12月3日授大將銜,曾任第5裝甲軍軍長、突尼斯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馮-法爾肯豪斯特(1885-1968)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曾任第21集團軍(挪威)司令、拉普蘭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馮-弗里契(1880-1939)1936年4月1日授大將銜,曾任陸軍總司令

陸軍大將:弗洛姆(1888-1945)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國民自衛(wèi)軍司令

陸軍大將:弗雷斯納(1892-1971)1944年7月1日授陸軍大將銜,曾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哈普(1887-1968)1944年4月1日授陸軍大將銜,曾任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A集團軍群司令、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海斯(1881-1943)1940年7月19日授陸軍大將銜,曾任第15集團軍司令、第17集團軍司令、C集團軍群參謀總長

黨衛(wèi)軍大將:豪塞爾(1880-1972)1944年7月授黨衛(wèi)軍大將銜,曾任SS第2裝甲師師長、SS第1裝甲軍軍長、B集團軍群司令、G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海因里茨(1886-1971)1943年1月1日授陸軍大將銜,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威斯圖拉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哈爾德(1884-1972)1940年7月19日授陸軍大將銜,曾任陸軍參謀總長

陸軍大將:霍普納(1886-1944)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曾任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霍特(1885-1971)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曾任第3裝甲集群、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胡比(1890-1944)1944年4月20日授大將銜,曾任第14裝甲軍軍長、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

空軍大將:斯圖登特(1890-1978)1944年7月13日授大將銜,曾任第11航空軍司令、H集團軍群司令

空軍大將:烏德特(1896-1941)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空軍技術(shù)總監(jiān)

二戰(zhàn)納粹德國陸軍大將簡歷(不含黨衛(wèi)軍) 1、約翰內(nèi)斯?6?1布拉斯科維茨 Johannes Blaskowitz 1883―1948 1939年9月時任第八集團軍司令,步兵上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0月1日晉升為大將;10月5日任第二集團軍司令,10月23日任東線總司令,1940年5月14日改任第九集團軍司令。5月30日任陸軍戰(zhàn)略預(yù)備隊總司令。10月25日任第一集團軍司令,駐防法國;1944年5月12日任G集團軍集群司令,9月21日被撤職,12月24日,再次任G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1月29日任H集團軍群司令,3月21日任第二十五集團軍司令,4月7日任荷蘭要塞司令,5月5日向盟軍投降。1948年2月5日作為戰(zhàn)犯在紐倫堡等待美國軍事法庭受審時跳樓自殺。獲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弗朗茨?6?1哈爾德 Franz Halder 1884―1972 1938年8月起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長 炮兵上將,1939年9月計劃、指揮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計劃、指揮法蘭西戰(zhàn)役,1940年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1年4月計劃、指揮的巴爾干戰(zhàn)役,6月后計劃、指揮了蘇德戰(zhàn)爭。1942年9月24日因指揮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與希特勒意見不和被解職并退役。1944年因“七?6?1二O”事件而被捕,囚于集中營。1945年4月被美軍俘虜,戰(zhàn)后被釋放。獲騎士鐵十字勛章。著有《軍事領(lǐng)袖希特勒》、《軍事日記》。 3、弗德里希?6?1多爾曼 Friedrich Dollmann 1882―1944 1939年8月時任第七集團軍司令,炮兵上將;駐守馬其諾防線;1940年5月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7月19日晉升為大將。其后長期駐守法國,1944年6月28日因諾曼底防線失守,自殺身亡。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4、阿道夫?6?1施特勞斯 Adolf Strauss 1879―1973 1939年9月時任第二軍軍長,步兵上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任第九集團軍司令,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1年6月率部參加蘇德戰(zhàn)爭;1942年1月因病辭職。獲鐵十字騎士勛章。 5、海因茨?6?1古德里安 Heinz Guderian 1888―1954 1939年9月時任第十九裝甲軍軍長,裝甲兵上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0年11月任第二裝甲集群司令,參加蘇德戰(zhàn)爭,10月6日改稱第二裝甲集團軍司令,12月25日因在莫斯科戰(zhàn)役中下令撤退,被希特勒解除職務(wù)。1943年2月21日任裝甲兵總監(jiān),1944年7月20日任陸軍總參謀長,1945年3月28日被解職。是德國裝甲部隊的創(chuàng)建者,獲橡葉鐵十字騎士勛章。著有回憶錄《閃擊英雄》。 6、赫爾曼?6?1霍特 Hermann Hoth 1885―1971 1939年9月時任第十五裝甲軍軍長,步兵上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1年6月任第三裝甲集群司令,參加蘇德戰(zhàn)爭;10月8日任第十七集團軍司令,1942年6月1日任第四裝甲集團軍司令,1943年11月被解職。是德軍久負(fù)盛名德軍裝甲戰(zhàn)專家。獲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著有回憶錄《裝甲作戰(zhàn)》。 7、埃里希?6?1赫普納 Erich Hoepner 1886―1944 1939年9月時任第十六裝甲軍軍長,騎兵上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1年6月任第四裝甲集群司令,1942年1月1日改稱第四裝甲集團軍司令;1月8日在莫斯科戰(zhàn)役中因自作主張下令撤退,被希特勒撤職并剝奪軍階,1943年6月退役。1944年因參與“七?6?1二O”事件,被捕入獄,于8月8日被處以絞刑。獲鐵十字騎士勛章。 8、歐根?6?1里特爾?6?1馮?6?1朔貝特 Eugen Ritter Von Schobert 1883―1941 1939年9月時任第七軍軍長,步兵上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0年10月任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參加蘇德戰(zhàn)爭,1941年9月12日在前線視察時觸雷身亡。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9、尼古拉斯?6?1馮?6?1法爾肯霍斯特 Nikolaus Von Falkenhorst 1885―1968 1939年9月時任第二十一軍軍長,步兵上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4月任第二十一集群司令,指揮入侵挪威,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1年6月任挪威集團軍司令,參加蘇德戰(zhàn)爭。1942年任駐挪威國防軍司令。1944年被解職。戰(zhàn)后被英國挪威混合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后減為無期徒刑。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10、庫特?6?1海斯 Kurt Haase 1881-1943 1940年5月時為第三軍軍長,炮兵上將。1940年7月19日晉升為大將;后任第十五集團軍司令、第十七集團軍司令、C集團軍群參謀長。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11、弗德里希?6?1弗羅姆 Friedrich Fromm 1888―1945 1939年任德國國防軍國內(nèi)駐防軍(后備軍)司令,炮兵上將。1940年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4年參與“七?6?1二O”事件,在得知刺殺希特勒未遂后,鎮(zhèn)壓參與者,但仍在第二天被撤職被捕入獄,于1945年3月被處決。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12、漢斯?6?1萊因哈特 Hans Reinhardt 1887―1963 1939年9月時任第4裝甲師師長,中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時任第四十一裝甲軍軍長,裝甲兵上將;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1941年4月巴爾干戰(zhàn)役、1941年6月蘇德戰(zhàn)爭;1941年10月8日任第三裝甲集群司令;1942年1月1日晉升為大將并改稱第三裝甲集團軍司令,1944年8月17日任中央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1月26日被解職。獲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13、魯?shù)婪?6?1施密特 Rudolf Schmidt 1886-1957 1939年9月時任第1裝甲師師長,中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 年5月時任第三十九裝甲軍軍長,裝甲兵上將;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1940年6月蘇德戰(zhàn)爭,1941年12月25日任第二裝甲集團軍司令,1942年1月1日晉升為大將,1943年7 月10日被解職。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14、里夏德?6?1魯奧夫 Richard Ruoff 1883―1967 1941年6月時任第五軍軍長,步兵上將;1942年1月8日任第四裝甲集團軍司令,4月1日晉升為大將;6月1日任第十七集團軍司令,魯奧夫集團軍群司令。1943年7月被解職。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15、愛德華?6?1迪特爾 Eduard Dietl 1890―1944 1940年4月任第3山地師師長,少將;率部在挪威納爾維克作戰(zhàn),戰(zhàn)后晉升為中將。1941年6月任挪威山地軍軍長,晉升為山地兵上將,參加蘇德戰(zhàn)爭,11月任拉伯蘭集團軍司令,1942年6月1日晉升大將,任第二十山地集團軍司令;1944年6月23日因飛機失事罹難。獲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16、格奧爾格?6?1林德曼 Georg Lindemann 1884―1963 1940年5月時為第36師師長,中將;1941年6月時任第五十軍軍長,晉升為騎兵上將;1942年1月15日任第十八集團軍司令,7月3日晉升為大將;1944年3月30日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1944年7月4日被解職。1945年4月任駐丹麥國防軍司令,5月向盟軍投降。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17、漢斯?6?1于爾根?6?1馮?6?1阿尼姆 Hans Juergen Von Arnim 1889―1962 1939年9月時任第52師師長,1940年6月時任第17裝甲師師長,1941年12月任第三十九裝甲軍軍長,晉升為裝甲兵上將;1942年12月3日晉升為大將,12月9日任第五裝甲集團軍司令, 1943年3月9日任非洲集團軍群司令,指揮突尼斯戰(zhàn)役,5月13日向盟軍投降。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18、漢斯?6?1馮?6?1扎爾穆特 Hans Von Salmuth 1888―1962 1939年9月時任北方集團軍群參謀長,中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時任B集團軍群參謀長,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后晉升為步兵上將;1941年6月任第三十軍軍長,參加蘇德戰(zhàn)爭,1942年7月13日任第二集團軍司令, 1943年1月1日晉升為大將;2月解職,8月1日任第十五集團軍司令,駐守諾曼底地區(qū),1944年8月25日被解職。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19、戈特哈德?6?1海因里希 Gotthard Heinrici 1886―1971 1939年9月時任第十二軍軍長,中將,1940年5月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6月1日晉升為步兵上將;1941年6月任第四十三軍軍長,1942年1月20日任第四集團軍司令,1943年1月30日晉升為大將;1944年8月16日任第一裝甲集團軍司令, 1945年3月22日任維斯瓦集團軍群司令,4月28日被解職。獲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0、卡爾?6?1施特雷克爾 Karl Strecker 1884―1973 1941年6月時任第79師師長,中將;后任第十一軍軍長,晉升為步兵上將;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中被包圍,1943年1月31日晉升為大將,2月2日向蘇軍投降。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21、瓦爾特?6?1海茨 Walter Heitz 1878―1944 1941年6月時任第八軍軍長,炮兵上將;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中被包圍,1943年1月31日晉升為大將,2月1日被蘇軍俘虜。1944年于蘇軍監(jiān)獄死亡。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2、埃貝哈德?6?1馮?6?1馬肯森 Eberhard Von Mackensen 1889―1969 1941年6月時任第三裝甲軍軍長,騎兵上將;1942年11月22日任第一裝甲集團軍司令,1943年6月6日晉升大將;10月30日解職;11月21日任第十四集團軍司令。1944年6月被解職。著有回憶錄《從突出部到高加索》。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3、海因里希-戈特弗里德?6?1馮?6?1菲廷霍夫-謝爾 Heinrich-Gottried Von Vietinghoff-Scheel 1887-1952 1940年5月時為第十三軍軍長,1941年6月時任第四十六裝甲軍軍長,裝甲兵上將;1943年8月任第十集團軍司令,9月1日晉升為大將,參加意大利戰(zhàn)役;1944年10月曾代理C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1月26日任庫爾蘭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3月10日任C集團軍群司令,5月2日在意大利向盟軍投降。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4、卡爾?6?1霍利特 Karl Hollidt 1891-1985 曾任第十七軍軍長,步兵上將;1942年11月任霍利特集團軍級支隊司令,1943年3月任新建的第六集團軍司令,9月1日晉升為大將。1944年4月被解職。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5、阿爾弗雷德?6?1約德爾 Alfred Jodl 1890―1946 1939年8月起任德國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參謀長,少將;直接參與策劃和制定了德軍的各種作戰(zhàn)計劃和行動,簽發(fā)屠殺戰(zhàn)俘的軍令,1940年7月19日擢升為炮兵上將;1944年1月30日晉升為大將。1945年5月7日受鄧尼茲指派,代表德軍在蘭斯向盟軍簽署無條件投降書。5月23日被捕,作為戰(zhàn)犯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以共同策劃或密謀、破壞和平罪、戰(zhàn)爭罪、違反人道罪判處絞刑,于1946年10月6日執(zhí)行。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6、庫特?6?1蔡茨勒 Kurt Zeitzer 1895―1963 1939年9月時任第二十二軍參謀長,中校;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任克萊斯特裝甲集群參謀長,上校,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1941年4月任第一裝甲集群參謀長,參加巴爾干戰(zhàn)役、蘇德戰(zhàn)爭,10月改稱第一裝甲集團軍參謀長;1942年4月任D集團軍群參謀長,晉升少將;9月24日任陸軍總參謀長;擢升為步兵上將;制定1943年的“堡壘”戰(zhàn)役計劃,1944年1月30日晉升為大將。7月20日離職,1945年1月退役。獲鐵十字騎士勛章。 27、瓦爾特?6?1魏斯 Walter Weip 1890―1967 曾任第二十七軍軍長,步兵上將;1943年2月4日任第二集團軍司令,1944年1月30日晉升為大將;1945年3月12日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4月2日該集團軍群解散時解職。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8、埃爾溫?6?1耶內(nèi)克 Erwin Jaenccke 1890―1960 1942年9月任第四軍軍長,工兵上將;參加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由斯大林格勒包圍圈中調(diào)回,1943年7月任第十七集團軍司令,1944年1月30日晉升為大將,5月被解職。獲鐵十字騎士勛章。 29、約瑟夫?6?1哈爾佩 Josef Harpe 1887―1968 曾任第四十一裝甲軍軍長,裝甲兵上將,1944年4月1日晉升為大將并任第四裝甲集團軍司令;8月16日任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9月改稱A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1月被解職。3月任第五裝甲集團軍司令,4月在魯爾合圍圈中被盟軍俘虜。獲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30、洛塔爾?6?1倫杜利希 Lothar Rendulic 1884―1971 1940年6月15日代理第14步兵師師長,少將; 11月5日任第52步兵師師長,參加蘇德戰(zhàn)爭,1941年12月1日晉升中將;1942年11月1日任第三十五軍軍長,12月1日晉升步兵上將;1943年4月15日離任轉(zhuǎn)任預(yù)備役。1943年8月14日任第二裝甲集團軍司令,駐防巴爾干;1944年4月1日晉升為大將;6月25日任第二十山地集團軍司令,防守芬蘭;1945年1月26日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3月12日任庫爾蘭集團軍群司令,4月7日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5月改稱厄斯馬克集團軍群司令,5月9日后率部向蘇軍投降。獲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著有回憶錄《滿懷信心的反擊》。 31、漢斯?6?1瓦倫丁?6?1胡貝 Hans Valentin Hube 1890―1944 1939年10月18日任第3步兵團團長,上校。1940年5月4日任第16摩托化裝甲師師長,6月1日晉升為少將;1941年6月參加蘇德戰(zhàn)爭;1942年4月1日晉升為中將,1942年9月15日任第十四裝甲軍軍長,10月1日晉升為裝甲兵上將,由斯大林格勒包圍圈中調(diào)回,1943年10月30日任第一裝甲集團軍司令,1944年4月20日晉升為大將。4月21日因飛機失事罹難。獲鉆石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32、約翰內(nèi)斯?6?1弗里斯納 Johannes Friessner 1892―1971 1942年5月1日任第102步兵師師長,少將。10月1日晉升中將。1943年1月19日任第二十三軍軍長,4月1日晉升為步兵上將。1944年2月23日任納爾瓦集群司令,7月1日晉升為大將;7月4日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同月24日任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9月改稱南方集團軍群司令,12月22日被解職。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著有回憶錄《被出賣的戰(zhàn)役》。 33、艾哈德?6?1勞斯 Eriedrich Raus 1889―1956 曾任第6裝甲師師長、中將;第四十七裝甲軍軍長,裝甲兵上將;1943年11月任第四裝甲集團軍司令;1944年4月任第一裝甲集團軍司令,8月15日晉升為大將;8月17日,任第三裝甲集團軍司令,1945年3月被解職。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34、卡爾?6?1希爾佩特 Karl Hilpert 1888-1947 1944年9月任第十八集團軍司令,1945年4月7日任庫爾蘭集團軍群司令,5月1日晉升為大將,5月10日向蘇軍投降。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二戰(zhàn)納粹德國陸軍大將簡歷(不含黨衛(wèi)軍)

1、約翰內(nèi)斯?布拉斯科維茨 Johannes Blaskowitz 1883―1948

1939年9月時任第八集團軍司令,步兵上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0月1日晉升為大將;10月5日任第二集團軍司令,10月23日任東線總司令,1940年5月14日改任第九集團軍司令。5月30日任陸軍戰(zhàn)略預(yù)備隊總司令。10月25日任第一集團軍司令,駐防法國;1944年5月12日任G集團軍集群司令,9月21日被撤職,12月24日,再次任G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1月29日任H集團軍群司令,3月21日任第二十五集團軍司令,4月7日任荷蘭要塞司令,5月5日向盟軍投降。1948年2月5日作為戰(zhàn)犯在紐倫堡等待美國軍事法庭受審時跳樓自殺。獲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弗朗茨?哈爾德 Franz Halder 1884―1972

1938年8月起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長 炮兵上將,1939年9月計劃、指揮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計劃、指揮法蘭西戰(zhàn)役,1940年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1年4月計劃、指揮的巴爾干戰(zhàn)役,6月后計劃、指揮了蘇德戰(zhàn)爭。1942年9月24日因指揮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與希特勒意見不和被解職并退役。1944年因“七?二O”事件而被捕,囚于集中營。1945年4月被美軍俘虜,戰(zhàn)后被釋放。獲騎士鐵十字勛章。著有《軍事領(lǐng)袖希特勒》、《軍事日記》。

3、弗德里希?多爾曼 Friedrich Dollmann 1882―1944

1939年8月時任第七集團軍司令,炮兵上將;駐守馬其諾防線;1940年5月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7月19日晉升為大將。其后長期駐守法國,1944年6月28日因諾曼底防線失守,自殺身亡。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4、阿道夫?施特勞斯 Adolf Strauss 1879―1973

1939年9月時任第二軍軍長,步兵上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任第九集團軍司令,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1年6月率部參加蘇德戰(zhàn)爭;1942年1月因病辭職。獲鐵十字騎士勛章。

5、海因茨?古德里安 Heinz Guderian 1888―1954

1939年9月時任第十九裝甲軍軍長,裝甲兵上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0年11月任第二裝甲集群司令,參加蘇德戰(zhàn)爭,10月6日改稱第二裝甲集團軍司令,12月25日因在莫斯科戰(zhàn)役中下令撤退,被希特勒解除職務(wù)。1943年2月21日任裝甲兵總監(jiān),1944年7月20日任陸軍總參謀長,1945年3月28日被解職。是德國裝甲部隊的創(chuàng)建者,獲橡葉鐵十字騎士勛章。著有回憶錄《閃擊英雄》。

6、赫爾曼?霍特 Hermann Hoth 1885―1971

1939年9月時任第十五裝甲軍軍長,步兵上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1年6月任第三裝甲集群司令,參加蘇德戰(zhàn)爭;10月8日任第十七集團軍司令,1942年6月1日任第四裝甲集團軍司令,1943年11月被解職。是德軍久負(fù)盛名德軍裝甲戰(zhàn)專家。獲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著有回憶錄《裝甲作戰(zhàn)》。

7、埃里希?赫普納 Erich Hoepner 1886―1944

1939年9月時任第十六裝甲軍軍長,騎兵上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1年6月任第四裝甲集群司令,1942年1月1日改稱第四裝甲集團軍司令;1月8日在莫斯科戰(zhàn)役中因自作主張下令撤退,被希特勒撤職并剝奪軍階,1943年6月退役。1944年因參與“七?二O”事件,被捕入獄,于8月8日被處以絞刑。獲鐵十字騎士勛章。

8、歐根?里特爾?馮?朔貝特 Eugen Ritter Von Schobert 1883―1941 1939年9月時任第七軍軍長,步兵上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0年10月任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參加蘇德戰(zhàn)爭,1941年9月12日在前線視察時觸雷身亡。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9、尼古拉斯?馮?法爾肯霍斯特 Nikolaus Von Falkenhorst 1885―1968 1939年9月時任第二十一軍軍長,步兵上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4月任第二十一集群司令,指揮入侵挪威,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1年6月任挪威集團軍司令,參加蘇德戰(zhàn)爭。1942年任駐挪威國防軍司令。1944年被解職。戰(zhàn)后被英國挪威混合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后減為無期徒刑。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10、庫特?海斯 Kurt Haase 1881-1943

1940年5月時為第三軍軍長,炮兵上將。1940年7月19日晉升為大將;后任第十五集團軍司令、第十七集團軍司令、C集團軍群參謀長。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11、弗德里希?弗羅姆 Friedrich Fromm 1888―1945

1939年任德國國防軍國內(nèi)駐防軍(后備軍)司令,炮兵上將。1940年7月19日晉升為大將。1944年參與“七?二O”事件,在得知刺殺希特勒未遂后,鎮(zhèn)壓參與者,但仍在第二天被撤職被捕入獄,于1945年3月被處決。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12、漢斯?萊因哈特 Hans Reinhardt 1887―1963

1939年9月時任第4裝甲師師長,中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時任第四十一裝甲軍軍長,裝甲兵上將;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1941年4月巴爾干戰(zhàn)役、1941年6月蘇德戰(zhàn)爭;1941年10月8日任第三裝甲集群司令;1942年1月1日晉升為大將并改稱第三裝甲集團軍司令,1944年8月17日任中央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1月26日被解職。獲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13、魯?shù)婪?施密特 Rudolf Schmidt 1886-1957

1939年9月時任第1裝甲師師長,中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 年5月時任第三十九裝甲軍軍長,裝甲兵上將;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1940年6月蘇德戰(zhàn)爭,1941年12月25日任第二裝甲集團軍司令,1942年1月1日晉升為大將,1943年7 月10日被解職。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14、里夏德?魯奧夫 Richard Ruoff 1883―1967

1941年6月時任第五軍軍長,步兵上將;1942年1月8日任第四裝甲集團軍司令,4月1日晉升為大將;6月1日任第十七集團軍司令,魯奧夫集團軍群司令。1943年7月被解職。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15、愛德華?迪特爾 Eduard Dietl 1890―1944

1940年4月任第3山地師師長,少將;率部在挪威納爾維克作戰(zhàn),戰(zhàn)后晉升為中將。1941年6月任挪威山地軍軍長,晉升為山地兵上將,參加蘇德戰(zhàn)爭,11月任拉伯蘭集團軍司令,1942年6月1日晉升大將,任第二十山地集團軍司令;1944年6月23日因飛機失事罹難。獲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16、格奧爾格?林德曼 Georg Lindemann 1884―1963

1940年5月時為第36師師長,中將;1941年6月時任第五十軍軍長,晉升為騎兵上將;1942年1月15日任第十八集團軍司令,7月3日晉升為大將;1944年3月30日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1944年7月4日被解職。1945年4月任駐丹麥國防軍司令,5月向盟軍投降。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17、漢斯?于爾根?馮?阿尼姆 Hans Juergen Von Arnim 1889―1962

1939年9月時任第52師師長,1940年6月時任第17裝甲師師長,1941年12月任第三十九裝甲軍軍長,晉升為裝甲兵上將;1942年12月3日晉升為大將,12月9日任第五裝甲集團軍司令, 1943年3月9日任非洲集團軍群司令,指揮突尼斯戰(zhàn)役,5月13日向盟軍投降。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18、漢斯?馮?扎爾穆特 Hans Von Salmuth 1888―1962

1939年9月時任北方集團軍群參謀長,中將;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5月時任B集團軍群參謀長,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后晉升為步兵上將;1941年6月任第三十軍軍長,參加蘇德戰(zhàn)爭,1942年7月13日任第二集團軍司令, 1943年1月1日晉升為大將;2月解職,8月1日任第十五集團軍司令,駐守諾曼底地區(qū),1944年8月25日被解職。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19、戈特哈德?海因里希 Gotthard Heinrici 1886―1971

1939年9月時任第十二軍軍長,中將,1940年5月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6月1日晉升為步兵上將;1941年6月任第四十三軍軍長,1942年1月20日任第四集團軍司令,1943年1月30日晉升為大將;1944年8月16日任第一裝甲集團軍司令, 1945年3月22日任維斯瓦集團軍群司令,4月28日被解職。獲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0、卡爾?施特雷克爾 Karl Strecker 1884―1973

1941年6月時任第79師師長,中將;后任第十一軍軍長,晉升為步兵上將;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中被包圍,1943年1月31日晉升為大將,2月2日向蘇軍投降。獲騎士鐵十字勛章。

21、瓦爾特?海茨 Walter Heitz 1878―1944

1941年6月時任第八軍軍長,炮兵上將;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中被包圍,1943年1月31日晉升為大將,2月1日被蘇軍俘虜。1944年于蘇軍監(jiān)獄死亡。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2、埃貝哈德?馮?馬肯森 Eberhard Von Mackensen 1889―1969

1941年6月時任第三裝甲軍軍長,騎兵上將;1942年11月22日任第一裝甲集團軍司令,1943年6月6日晉升大將;10月30日解職;11月21日任第十四集團軍司令。1944年6月被解職。著有回憶錄《從突出部到高加索》。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3、海因里希-戈特弗里德?馮?菲廷霍夫-謝爾

Heinrich-Gottried Von Vietinghoff-Scheel 1887-1952

1940年5月時為第十三軍軍長,1941年6月時任第四十六裝甲軍軍長,裝甲兵上將;1943年8月任第十集團軍司令,9月1日晉升為大將,參加意大利戰(zhàn)役;1944年10月曾代理C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1月26日任庫爾蘭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3月10日任C集團軍群司令,5月2日在意大利向盟軍投降。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4、卡爾?霍利特 Karl Hollidt 1891-1985

曾任第十七軍軍長,步兵上將;1942年11月任霍利特集團軍級支隊司令,1943年3月任新建的第六集團軍司令,9月1日晉升為大將。1944年4月被解職。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5、阿爾弗雷德?約德爾 Alfred Jodl 1890―1946

1939年8月起任德國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參謀長,少將;直接參與策劃和制定了德軍的各種作戰(zhàn)計劃和行動,簽發(fā)屠殺戰(zhàn)俘的軍令,1940年7月19日擢升為炮兵上將;1944年1月30日晉升為大將。1945年5月7日受鄧尼茲指派,代表德軍在蘭斯向盟軍簽署無條件投降書。5月23日被捕,作為戰(zhàn)犯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以共同策劃或密謀、破壞和平罪、戰(zhàn)爭罪、違反人道罪判處絞刑,于1946年10月6日執(zhí)行。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6、庫特?蔡茨勒 Kurt Zeitzer 1895―1963

1939年9月時任第二十二軍參謀長,中校;參加波蘭戰(zhàn)役,1940年任克萊斯特裝甲集群參謀長,上校,參加法蘭西戰(zhàn)役;1941年4月任第一裝甲集群參謀長,參加巴爾干戰(zhàn)役、蘇德戰(zhàn)爭,10月改稱第一裝甲集團軍參謀長;1942年4月任D集團軍群參謀長,晉升少將;9月24日任陸軍總參謀長;擢升為步兵上將;制定1943年的“堡壘”戰(zhàn)役計劃,1944年1月30日晉升為大將。7月20日離職,1945年1月退役。獲鐵十字騎士勛章。

27、瓦爾特?魏斯 Walter Weip 1890―1967

曾任第二十七軍軍長,步兵上將;1943年2月4日任第二集團軍司令,1944年1月30日晉升為大將;1945年3月12日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4月2日該集團軍群解散時解職。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28、埃爾溫?耶內(nèi)克 Erwin Jaenccke 1890―1960

1942年9月任第四軍軍長,工兵上將;參加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由斯大林格勒包圍圈中調(diào)回,1943年7月任第十七集團軍司令,1944年1月30日晉升為大將,5月被解職。獲鐵十字騎士勛章。

29、約瑟夫?哈爾佩 Josef Harpe 1887―1968

曾任第四十一裝甲軍軍長,裝甲兵上將,1944年4月1日晉升為大將并任第四裝甲集團軍司令;8月16日任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9月改稱A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1月被解職。3月任第五裝甲集團軍司令,4月在魯爾合圍圈中被盟軍俘虜。獲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30、洛塔爾?倫杜利希 Lothar Rendulic 1884―1971

1940年6月15日代理第14步兵師師長,少將; 11月5日任第52步兵師師長,參加蘇德戰(zhàn)爭,1941年12月1日晉升中將;1942年11月1日任第三十五軍軍長,12月1日晉升步兵上將;1943年4月15日離任轉(zhuǎn)任預(yù)備役。1943年8月14日任第二裝甲集團軍司令,駐防巴爾干;1944年4月1日晉升為大將;6月25日任第二十山地集團軍司令,防守芬蘭;1945年1月26日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3月12日任庫爾蘭集團軍群司令,4月7日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5月改稱厄斯馬克集團軍群司令,5月9日后率部向蘇軍投降。獲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著有回憶錄《滿懷信心的反擊》。

31、漢斯?瓦倫丁?胡貝 Hans Valentin Hube 1890―1944

1939年10月18日任第3步兵團團長,上校。1940年5月4日任第16摩托化裝甲師師長,6月1日晉升為少將;1941年6月參加蘇德戰(zhàn)爭;1942年4月1日晉升為中將,1942年9月15日任第十四裝甲軍軍長,10月1日晉升為裝甲兵上將,由斯大林格勒包圍圈中調(diào)回,1943年10月30日任第一裝甲集團軍司令,1944年4月20日晉升為大將。4月21日因飛機失事罹難。獲鉆石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32、約翰內(nèi)斯?弗里斯納 Johannes Friessner 1892―1971

1942年5月1日任第102步兵師師長,少將。10月1日晉升中將。1943年1月19日任第二十三軍軍長,4月1日晉升為步兵上將。1944年2月23日任納爾瓦集群司令,7月1日晉升為大將;7月4日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同月24日任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9月改稱南方集團軍群司令,12月22日被解職。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著有回憶錄《被出賣的戰(zhàn)役》。

33、艾哈德?勞斯 Eriedrich Raus 1889―1956

曾任第6裝甲師師長、中將;第四十七裝甲軍軍長,裝甲兵上將;1943年11月任第四裝甲集團軍司令;1944年4月任第一裝甲集團軍司令,8月15日晉升為大將;8月17日,任第三裝甲集團軍司令,1945年3月被解職。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34、卡爾?希爾佩特 Karl Hilpert 1888-1947

1944年9月任第十八集團軍司令,1945年4月7日任庫爾蘭集團軍群司令,5月1日晉升為大將,5月10日向蘇軍投降。獲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赫爾曼?戈林,納粹政權(quán)第 2 號人物,航空總監(jiān),普魯士總理,陸軍將軍,德國 4 年計劃全權(quán)執(zhí)行人,“帝國元帥”,希特勒“全權(quán)繼承人”。

約翰?里賓特洛普,外交部長。

威廉?凱特爾,德國陸軍將領(lǐng),國防軍最高統(tǒng)帥部長官。

恩斯特?卡爾滕布龍納,德國保安總局局長。

阿爾弗雷德?羅森堡,“納粹思想家”,納粹刊物主編,德國東方占領(lǐng)區(qū)事務(wù)部長。

漢斯?弗蘭克,納粹黨法律事務(wù)全國領(lǐng)導(dǎo)人,波蘭占領(lǐng)區(qū)總督。

威廉?弗利克,內(nèi)政部長,內(nèi)閣國防委員會成員,駐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地區(qū)“保護長官”。

尤利馬斯?施特萊歇爾,反猶刊物《前鋒報》主編。

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德國國防軍最高統(tǒng)帥部國防處處長,作戰(zhàn)處處長。

弗里茨?紹克爾,沖鋒隊和黨衛(wèi)軍將軍,勞工事務(wù)全權(quán)負(fù)責(zé)人。

賽斯?英夸特,駐奧總督,德國駐荷占領(lǐng)區(qū)長官。

馬丁?鮑曼,希特勒秘書。

羅伯特?萊伊,德國勞動戰(zhàn)線和納粹黨組織負(fù)責(zé)人。 魯?shù)婪?赫斯,國防委員會成員,納粹黨書記處負(fù)責(zé)人,希特勒第二繼承人。

埃里希?雷德爾,海軍總司令,國防委員會成員,海軍名義總監(jiān)。

瓦爾特?馮克,政府新聞總署和宣傳部負(fù)責(zé)人,德國經(jīng)濟部長,戰(zhàn)爭經(jīng)濟全權(quán)委員會,德國國家銀行總裁。巴爾杜?馮?席臘赫,全德青年領(lǐng)導(dǎo)人,駐維也納總督。

阿爾伯特?施佩爾,軍備、軍需及軍火部部長。

卡爾?鄧尼茨,潛水艇艦隊司令,海軍總司令。 康斯坦丁?馮?紐賴特,外交部長,不管部部長,國防委員會委員,駐波希米亞―摩拉維亞保護長官。 以上屬戰(zhàn)犯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婷婷视频在线 | 色香欲亚洲天天综合网 | 青娱乐在线观看 | 人人草人人看 | 深夜视频免费看 | 天天射天天干天天操 | 天天做人人爱夜夜爽2020 | 欧洲成品大片在线播放 | 日本天堂网在线观看 | 小小小小视频高清日本 | 欧美一区二区影院 | 性生大片免费看 |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播放 | 欧美在线观看a | 日本成人二区 | 日日干夜| 日韩 国产 在线 | 手机看片高清日韩精品 | 日日摸人人看97人人澡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卡二卡3卡4卡无卡六卡七卡科普 | 一级做a毛片免费视频 | 三级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探花视频免费播放观看 | 日本天堂影院 | 伊人网狠狠干 |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 日韩伦| 日本在线看 | 亚洲福利影院 | 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午夜三级在线观看 | 天天舔天天射天天干 | 天堂网www在线 | 天天射日 | 日韩欧美一级 | 欧美在线黄色 | 孕妇三片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啪啪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