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貍
物種名稱
中文名:河貍
別 名: 海貍
英文名:beaver
學 名 :Castor fiber
分 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綱:屬哺乳綱 Mammalis
目:嚙齒目 Rodentia
科:河貍科 Castoridae
屬:河貍屬 Castor
外形特征
河貍是中國嚙齒動物中最大的一種。營半水棲生活,體型肥壯,頭短而鈍、眼小、耳小及頸短。門齒鋒利,咬肌尤為發達,一棵40 cm的樹只需2 h就能咬斷。前肢短寬。無前蹼,后肢粗大,趾間具全蹼,并有搔癢趾。第4趾十分特殊,有雙爪甲,一為爪形,一為甲形。尾大而寬,上下扁平覆蓋角質鱗片。軀體背部針毛亮而粗,絨毛厚而柔軟,腹部基本為絨毛覆蓋。背體呈銹褐色。針毛黃棕色,頭、腹部毛色較背部淺,呈灰棕色。頦下近黃色。幼體色灰棕。肛腺前見一對香腺分泌“河貍香”。體重17~30 kg、體長60~100 cm、尾長21~38 cm。
行為習性:夜間活動,白天很少出洞,善游泳和潛水,不冬眠。河貍一個獨特的本領是壘壩,凡是河貍棲息或是棲息過的地方,都有一片池塘、湖泊或沼澤。河貍總是孜孜不倦地用樹枝、石塊和軟泥壘成堤壩,以阻擋溪流的去路,小則匯合為池塘,大則可成為面積達數公頃的湖泊。河貍具有改造自己棲息環境的能力。當進入新的棲息地或棲息地水位下降時,河貍會用樹枝、泥巴等筑壩蓄水,以保護洞口位于水下,防止天敵侵擾。河貍有時為了將岸上筑壩用的建筑材料搬運至截流壩里,不惜開挖長達百米的運河。河貍在陸地上行動緩慢而笨拙,不遠離水邊活動。其自衛能力很弱,膽小,喜歡安靜的環境,一遇驚嚇和危險即跳入水中,并用尾有力拍打水面,以警告同類。
生活環境
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林緣的河邊,穴居。善游泳和潛水,主要在夜間活動。洞穴常挖在河邊樹根下,以鮮嫩的樹皮、樹枝及蘆葦為食。產于新疆北部。河貍在歐亞大陸北部曾有較廣的分布,因其皮毛珍貴而長期遭到無節制的捕獵,分布范圍縮小,我國僅產于布爾根河一帶,現己建立自然保護區。河貍營半水棲生活,主要棲息在泰加林和針闊混交林區的河邊。洞穴在河邊樹根下面或水流緩慢的土質陡岸,洞口沒入水中,地面留有氣孔并用一堆樹干遮蓋,巢屋在水面以上,里面很寬闊,鋪以干草。
分布范圍
河貍分布:俄羅斯、德國、法國、瑞士、瑞典、挪威、芬蘭、波蘭、加拿大、蒙古國西部,中國新疆。 蒙古河貍分布:中國新疆、蒙古國西部。 中國新疆和蒙古國的河貍屬于歐亞河貍中的蒙古亞種,分布窄,數量少,在中國僅分布于烏倫古河及其上游的青格里河、布爾根河、查干郭勒河兩岸,尤以布爾根河最為集中,植被也是整個流域最好的。
[編輯本段]種群現狀
中國境內由于生態破壞和人為因素,其分布區迅速縮小,現已瀕臨滅絕。全烏倫古河水系河貍數量波動在500~800只之間,其中布爾根河有35個家族,查干河有2個家族,布爾根河至烏倫古河福海段約有130個家族。而蒙古國的河貍保護得好,數量多。布爾根河上游部分在蒙古國境內,離邊境約40 km為河貍自然分布區,據說在蒙古國的其他幾條河流已有人工遷養的河貍。國家于1981年在布爾根河流域建立了中國惟一的河貍自然保護區。
[編輯本段]布爾根河貍保護區
布爾根河貍保護區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區青河縣查干郭勒鄉布爾根河流域。東經90o30′~91o00′,北緯46o10′。距青河縣城直線距離為63 km,平均海拔1110 m。于1980年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由林業部門建設管理,主要保護布爾根河50 km河段沿岸河貍分布區的河谷林河貍生境及世界上稀有的獸類河貍。保護面積5000hm2。爾根河是一條由東向西的河流,發源于蒙古國境內,流入中國50 km后,與青格里河匯合到烏倫古河。現在,這條50 km長的河流兩岸1 km以內的地方,都劃入了河貍保護區的范圍。其中河貍分布較多的幾個段落,被劃作絕對保護區。
生長繁殖
河貍每年繁殖1次,1~2月交配,4~5月產仔,每胎1~6仔,妊娠期為106d左右,哺乳期約2個月,幼仔出生后2d就會游泳,第3年性成熟。壽命為12~20年。 河貍喜食多種植物的嫩枝、樹皮、樹根,也食水生植物,楊、柳的幼嫩枝葉及樹皮。夏季河貍也在岸邊采食草本植物,如菖蒲、荊三棱、水蔥及禾本科植物等。由于采食,在岸上常踩出固定的道路。到了秋季,河貍在晨昏活動頻繁,將樹枝等咬斷1 m左右,銜到洞口附近的深水中貯藏,以備過冬時食用。在河貍棲息的地區,時常能見到碗口粗的樹樁,這就是河貍的杰作。因為樹木、樹杈是它們筑壩、壘巢的上好材料,樹皮、樹葉是它們儲備過冬的最好食物。
保護級別
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經濟價值和研究價值
河貍肉味鮮美,河貍皮毛十分名貴,從水中一出水面其皮毛滴水不沾,其香腺分泌物為名貴香料――河貍香,是世界上四大動物香料之一,也作為醫藥中的興奮劑。因此,河貍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河貍廣泛分布于200萬年前,當時的動物大都早已滅絕,少數則演化為新種,而河貍幸存下來,但體形蛻化得僅有原來的1/10。因此,河貍又被稱為古脊椎動物的一種活化石,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保護區河貍數量減少的原因
1. 布爾根河兩岸分布著楊、柳等樹種組成的天然河谷林,20世紀80年代初保護區剛成立時,這里林草豐茂,但近10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布爾根河流域兩岸次生林銳減近60%,河水水位下降1 m多;河貍分布范圍大大縮小,其他動物和鳥類也極其稀少。由于植被的人為減少,造成水土流失,河床塌陷,河流局部改道,河貍的一些窩也塌了。由于河貍以植物為食,植被的破壞必定減少了河貍的環境容載量,河貍需要長途奔徙采集食物,也就增加了遭到天敵的機率。 2. 布爾根河上的水利設施,人為地阻斷了河貍的遷徙路線,導致河貍數量減少。水壩水電站的建立,由于未修遷徙通道,使中國和蒙古國的河貍不再能上下遷徙,自由“通婚”了。由于發電需要,經常要蓄水。因此,河流的水位變化頻繁,而且水位變化范圍也很大,對河貍生活影響顯著。到了冬季,由于蓄水發電的原因冰層不斷加高,水甚至淹沒了一些河貍的巢,河貍需要一個干燥的環境,于是它們只有逃出。 3. 河貍是珍貴的毛皮獸,河貍香是極為名貴的香料,故偷獵河貍的現象時有發生。由于張網捕魚誤傷小河貍的情況也有發生。 4. 烏倫河水系兩岸農牧活動逐年增加,河貍棲息地正在縮減。牲畜不僅與河貍爭奪飼料,還損壞河貍的洞穴和地面巢。據統計,1989~1990年保護區的洞穴廢棄率增加1倍。廢棄洞穴數已超過有效洞數,繼續下去河貍難以再尋找到合適的地段修筑洞巢。 5. 常住人口劇增。自1992年在保護區內開通與蒙古國通商的口岸,政府有意在此建立一個商鎮,要求牧民在此定居,現保護區內常住人口從20年前的2800多人增長到4400多人,并仍然不斷增加,可以說保護區有成為開發區的趨勢。人口的增加造成資源環境的惡化,是造成河貍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 河貍主要分布在美洲北部,亞洲、歐洲數量很少,在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格里河、布爾根河和它們交匯的烏倫古河是河貍的唯一分布區。那里生長著楊、柳喬木及茂密的灌叢,水中生長著菖蒲、荊三菱、水蔥等水生植物,為河貍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河貍是一種異常勤勞的動物,干起活來從不知疲倦,對建房筑壩有獨特的本領。因此在英國和美國人們都喜歡用“河貍”一詞來稱贊那些對工作不辭辛苦的人們。 為了防御狼、山貓、狐貍等天敵,河貍都把房建在水中。它們造房可不容易,既要有一定的水位,還不能讓水把房沖走,因此它們必須先筑堤將水流截住,然后再在堤內造房。筑堤用的樹桿是它們勞動得來的。它們先選擇好方向,用它銳利的門牙將樹桿啃斷,讓樹倒向河里。當聚集了許多樹桿后,再利用水流把樹桿運到圍堤的地方,再一根根垂直地插進土里當作木樁,然后用樹桿、石子、淤泥堆成堤壩,最長的堤壩有180米長、6米寬、3米高。堤壩把河水截住使壩內變成淺灘,然后在近岸的地方造房。它們造的房很精巧,園園的房頂,從遠處望去象一個炭窯,房頂直徑有2―3米,堅厚的墻壁外面涂著粘土,里面是干燥寬敞的臥室,有兩個大門,一旦有水獺等動物闖入可以從后門逃跑。 它們的食物主要是楊、柳、樺等樹的新鮮樹皮、嫩枝和樹根。為了在漫長的冬天也能吃到這些新鮮的食物,每年9―10月冬季來臨之前,就大量啃食大樹儲備冬糧。它們把樹干和樹枝咬成一米左右長的樹桿,運到洞口附近水底浸泡集中儲藏,先用石堆將樹枝壓好,再用泥土封死,這就是它們的“儲藏庫。” 冬天來了,大雪封山,湖面上結起了厚厚的冰層,許多動物都面臨寒冷和饑餓的威脅,而河貍一家住在房內暖暖和和地安享天倫之樂,餓了可以到湖底去挖取早已儲藏好的樹枝。狐貍、山貓想履冰去踏破河貍的房頂,可是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因房頂很堅固,不是它們所能撼動的。 河貍多成對活動,常群居在一起,一個個“水中樓閣”排成一列,有時多到十幾個。每年春季交配,初夏產仔,每胎多為一仔,也有2―3仔的。小河貍愛在岸上玩耍,若有狐貍等敵害來犯時,母河貍會用尾巴猛擊水面發出警報,讓小河貍跳入水中逃回。河貍尾巴的功能還不僅于此,在啃樹枝時,它的尾巴還能與兩后腿鼎足而立使身子穩定,干起活來就更有勁了。到了夏末,小河貍就能獨立生活了。 在美國西部,人們為了控制溪河水量,把河貍空運到那里,筑堤安家。既調節了上游水量,又使山溝變成了肥沃的小河谷。許多水位下降區,也利用河貍來筑壩蓄水。1954年紐約州大旱,熊山公園附近土地龜裂,但園內因有河貍筑壩積水,一片翠綠,園內的動物也都幸免干旱之難。 河貍是動物世界中最偉大的建筑家,它能夠改造自己生活的環境。 當河貍移居到一條新的河流時,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筑一條壩。它用有力和牙齒啃斷小樹,拖到目的地,再用敏捷的前爪在斷樹干之間填上泥、石頭、和小樹枝來筑壩。 水壩堵在水流,就形成了一個池塘。在它池塘中間,河貍建造它的巢穴。巢穴中間是空的,幼河貍在這兒出生并安全地避開敵人。 有時候,河貍的巢穴會一代接一代地傳下去。據說,有一些河貍的巢穴己居住了1000年之久。 河貍在陸地上行動緩慢而笨拙。但由于有魚雷形的身體和蹼足。它們成為了游泳能手。在水中,它們靠上下拍動扁平的尾巴向前移動。 河貍的幼巢穴里出生十分安全。幾天內它們就會游泳。但因為太容易浮起來了,所以它們無法沿著巢穴的水下通道潛到池塘去。
應該是水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