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行業利潤高?
只要你不是批發服裝,那肯定高利潤。一件幾十元進的西褲,可以賣到幾百元,不知道這算不算暴利
。另外利潤高的還有餐飲,飯店賣你一盤涼拌黃瓜的價錢夠你在家吃一個禮拜的黃瓜了。
利潤有多高,首先看的是成本有多高,像房地產行業,利潤是高,可是,那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首先要看您有多少資金去運作。
現在的機械,自動化行業利潤高,但是,這個不是有錢,有資金就可以做得好的,這需要人力資源,需要資金,需要銷路,需要售后服務和長期發展的品牌效應。如果您對那個品種的機械設備非常了解,您有銷售渠道,和資金,已經制造這些機械設備的技術人才,您從事機械行業肯定有高利潤。
現在,利潤高的行業大概有,房地產,汽車,機械,塑膠,貿易等行業。
二、以高于邊際成本的價格銷售產品為什么可以增加利潤
從經濟學原理說,廠商利潤最大點是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如果是自由競爭企業,邊際收益就等于價格,所以價格等于邊際成本,利潤最大;如果是壟斷企業,那么價格大于邊際成本,對壟斷企業來說,管制邊界在價格(需求線)等于邊際成本,這樣總剩余最大,但對壟斷企業來說,它個體的利潤不但不是最大,而且虧損,如果價格等于平均總成本,則壟斷企業賺到零利潤。
兩部制定價就我所見,一般用在壟斷公用事業如水電,但同時現在的商場自營盤很少,都出租柜臺給別人,很多也用兩部制配比成本,因為沒有工廠企業之間半成品、產品之間的異質性,對空調啊、照明啊按不同租賃人的面積分攤固定成本,對結帳、物流人員按各柜臺的銷售量和使用服務量攤可變成本。
就兩部制定價方式而言,其實原理有一樣的地方,因為國家也罷,商場也罷,主要目的在于限止和效率化資源使用,國家至少我們國家的思維方式是號召大家勤儉用水節約用電的;而商場的空間也是稀缺的,采用兩部制,由于可變成本跟量走,那么會促使租賃人壓縮固定成本(面積),就可以多出租給其他人了。次要目的在于承擔對象合理化,固定成本按平均攤,可變成本按量攤。
總的來說,管理學概念和經濟學概念上,對“效率價格”等方面主體、行為方式、概念理解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框架沒有必要融合起來,其實主流格式的經濟學原理教科書,凱恩斯宏觀和新古典微觀也都無法無縫融合起來呢。
三、高估期末存貨價值,為什么引起本期收益高估
例子:購入商品100個,單價10元,合計1000元,本月銷售70個,售價11元/個,
結轉銷售成本時應該用購入單價*銷售數量,即銷售成本=10*70=700元
但由于售價不高,導致利潤太少,為了好看,要做利潤,就減少成本的結轉,
就人為按每個7元結轉成本
銷售成本=7*70=490元,這樣利潤就多了,庫存商品也增高。
正常結轉成本后庫存=10*100-10*70=300元,利潤=11*70-10*70=70
人為結轉成本后庫存=10*100-7*70=510元,利潤=11*70-7*70=280
按人為成本結轉就虛增了本期利潤,也高估了期末庫存。
四、每天業績3500,我做生意我的產品有利潤高的產品毛利60%低的產品毛利20%但平均毛利率是38%,
7.5x80=600
以前冰茶占每天銷售額約600/3500=17.4%,以前賣冰茶提高平均毛利(50.6%-38%)x17.4%=2.16%
11.5x90=1035
現在冰茶占每天銷售額約10353900=26.5%,現在賣冰茶降低平均毛利
(35.6%-38%)x26.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