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語故事大公無私的介紹100。
春秋時,晉平公有一次問祁黃羊說:“南陽縣缺個縣長,你看,應(yīng)該派誰去當比較合適呢?”
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叫解狐去,最合適了。他一定能夠勝任的!”
平公驚奇地又問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么還要推薦他呢!”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什么人能夠勝任,誰最合適;你并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辦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稱頌他。
過了一些日子,平公又問祁黃羊說:“現(xiàn)在朝廷里缺少一個法官。你看,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
祁黃羊說:“祁午能夠勝任的。”
平公又奇怪起來了,問道:“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怎么推薦你的兒子,不怕別人講閑話嗎?”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誰可以勝任,所以我推薦了他;你并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當上了法官,替人們辦了許多好事,很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
孔子聽到這兩件事,十分稱贊祁黃羊。孔子說:“祁黃羊說得太好了!他推薦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標準,不因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見,便不推薦他;也不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怕人議論,便不推薦。像黃祁羊這樣的人,才夠得上說“大公無私”啦!”
二、成語故事,大公無私的主人公是誰
原文:
晉平公問于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qū)υ唬骸敖夂伞!逼焦珕枺骸敖夂亲又鹨俊睂υ唬骸熬龁柨桑菃柍贾鹨病!逼焦唬骸吧啤!彼煊弥朔Q善焉。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 (軍事長官),其誰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翻譯:
典故春秋時,晉平公有一次問祁黃公說: “南陽縣缺個縣長,你看,應(yīng)該派誰去當比較合適呢?” 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說: “叫解狐去,最合適了。他一定能夠勝任的!” 平公驚奇地又問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么還要推薦他呢!” 祁黃公說: “你只問我什么人能夠勝任,誰最合適;你并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辦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稱頌他。 過了一些日子,平公又問祁黃公說:“現(xiàn)在朝廷里缺少一個法官。你看,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 祁黃公說:“祁午能夠勝任的。” 平公又奇怪起來了,問道:“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怎么推薦你的兒子,不怕別人講閑話嗎?” 祁黃公說:“你只問我誰可以勝任,所以我推薦了他;你并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當上了法官,替人們辦了許多好事,很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 孔子聽到這兩件事,十分稱贊祁黃羊。孔子說:“祁黃公說得太好了!他推薦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標準,不因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見,便不推薦他;也不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怕人議論,便不推薦。像黃祁羊這樣的人,才夠得上說“大公無私”啦!” 選自《新唐書》
三、繪畫有哪些別稱?
畫圖:“畫圖恰似歸家夢,竿里河山寸許長。”辛稼軒一語道破了繪畫以少勝多的奧妙,比喻之恰切,令人稱奇。“畫圖”二字不僅指畫幅,后來也多用作比喻,如趙樹理的小說,構(gòu)成了一幅幅農(nóng)村生活的畫圖。畫成的畫,俗語又稱為“畫兒”。
??? 無聲詩:畫雅稱“無聲詩”。古人認為畫雖不能吟哦,但有詩意。故稱為無聲詩。蘇東坡《和文與可洋川園池·溪光亭》:“溪光自古無入畫,憑仗新詩與寫成。”宋代施天元注《古詩話》:“詩人以畫為無聲詩,詩為有聲畫。”據(jù)《四庫全書總目·藝術(shù)類存目》載:清代姜紹書著有《無聲詩史》,錄明代及清初畫家小傳。
??? 平畫:壁畫有一別稱曰“平畫”,宋代郭若虛《圖畫見聞志·雜畫》:“馮清,陜部閿鄉(xiāng)人,善畫橐施,兼工平畫。”“橐施”即駱駝。
??? 國畫:中國畫又簡稱為國畫,指我國傳統(tǒng)的繪畫。
??? 寫生:中國畫中的花果草木禽鳥畫又稱為“寫生”,古代將萬物稱為“橫生”,人稱為“縱生”,所以直接以實物或風景為對象進行描繪和作畫的方式叫寫生。清代趙翼《題肅本淳化帖》詩:“譬如畫家寫生法,須見美人描翠娥。”后引申為以寫生手法所制作的畫。柯巖《最美的畫冊》詩:“一個接一個地交出了寫生,一次又一次我驚奇地眨著眼睛。”
??? 畫像:人像畫又叫“畫像”。《宋史·蘇軾傳》:“軾二十年間再蒞杭,有德于民,家有畫像,飲食必祝。”說明蘇東坡在杭州民眾中是頗有威望的。
??? 士女:以美女為題材的中國畫又名“士女”。蘇軾《題〈張子野詩集〉后》:“昔周昉畫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俗但知有周昉士女,皆所謂‘未見好德如好畫者’歟!”周昉是著名的唐代畫家,除擅長士女外,還擅作佛道宗教畫。蘇東坡認為周昉筆下的所有人物皆非同凡響,世俗之人誤以為他只會畫士女,以偏蓋全了。其實“士女”和“仕女”通,另一個意思就是封建社會中的貴族婦女,因此,“仕女”、“仕女畫”、“仕女圖”都是指以封建社會中上層婦女生活為題材的圖畫。張光《中國美術(shù)史》:“唐寅能詩工畫,既畫人物、仕女,也畫山水、花鳥。”
??? 肖像:“肖像”亦作“肖象”,在繪畫中指人像。清李斗《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古傳畫家眾體,各有師法,而肖像無法專門,亦未有勒成一書者,真可謂我藝林之缺事也。”
??? “真容”、“寫真”、“寫照”、“傳真”等也是肖像畫的別稱。葉圣陶《苦辛》:“可是對于最親近的幾家親戚,我們?nèi)匀グ菽辏驗楦赣H說‘那幾家的祖先的真容,總得去拜一拜。’”這里的“真容”,指的是祖先的畫像。“寫真”和“寫照”相同,都是指肖像畫。宋代王安石《胡笳十八拍》之八:“死生難有卻回身,不忍重看舊寫真。”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人,或數(shù)年不點目精。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關(guān)于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顧長康即顧愷之,東晉著名畫家。他認為四肢的美丑,本來和神妙之處無關(guān),畫人物要傳神,全在眼睛之中。“傳神”即“傳真”,肖像畫的傳統(tǒng)名稱。宋代張師正《括異志·許偏頭》:“成都府畫師許偏頭者,忘其名,善傳神,開畫肆于觀街。一日,有貧人,敝衣憔悴,約四十許,負布囊,詣許求傳神。”“觀”(音冠),臺榭,此指許偏頭的畫肆所在地。貧人亦可“詣”即登門造訪要求畫像,可見許偏頭“聯(lián)系群眾”之緊密。
??? 像贊:畫像上的題詞別稱“像贊”,原指為人像或人的相貌所作的贊美之辭。清代李漁《奈何天·慮婚》:“近來有個作孽的文人,替我起個混名,叫‘闕不全’,又替我做了一篇像贊,雖然刻毒,卻也說的不差。”“闕”即“缺”,“闕不全”意思近乎今人所說的“差把火”、“半熟”、“缺心眼兒”。
??? 丹青:對于作畫者,因?qū)哟胃呦赂胁煌姆Q謂。繪畫的工人叫“畫工”或“丹青師傅”、“丹青手”。“丹青”的“丹”指朱砂,“青”指石青,二者都是我國古代繪畫時常用的顏色。因此代稱繪畫藝術(shù)為丹青。冰心《寄小讀者》中說:“銀灣的奇麗,是詩人畫工都不能描寫得到的。”《西游記》第九十五回:“國王傳旨,召丹青圖下圣僧四眾喜容,供養(yǎng)在華夷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