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葡萄是那么的甜
葡萄漿果除含水分外,還含有約15%~30%糖類(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戊糖),各種有機酸(蘋果酸、酒石酸以及少量的檸檬酸、琥珀酸、沒食子酸、草酸、水楊酸等)和礦物質,以及各種維生素、氨基酸、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抗壞血酸、卵磷脂等。
二、沙壤的西瓜為什么那么甜?
西瓜都是中間甜,越靠皮越不甜,尤其是生摘外運催熟的西瓜,和過熟西瓜。一個西瓜心糖11度,邊糖有的還不到7度。切開的西瓜尖甜,靠皮近處不很甜。吃西瓜先吃尖當然很甜,榨汁榨在一起,甜度就會差一些。
三、為什么抽穗或穗子極小的玉米秸稈甜,而大的卻不甜?
營養物質消耗的少,所以就甜
四、糖精為什么會這么甜???
食品中的甜味素有兩類,一類是從自然界中提取的甜味素,如蔗糖、葡萄糖等,另一類是人工甜味素,如糖精和甜精,糖精的甜度是砂糖的500倍,遇熱分解有苦味,甜精一般與糖精并用,它的甜度是砂糖的200倍,過量食用會有苦味感。人工合成的糖精、甜精無營養價值,又有致癌嫌疑,所以食用時應慎重。
糖精化學名稱為鄰苯甲酰磺酰亞胺,市場銷售的商品糖精實際是易溶性的鄰苯甲酰磺酰亞胺的鈉鹽,簡稱糖精鈉。糖精鈉的甜度約為蔗糖的450~550倍,故其十萬分之一的水溶液即有甜味感,濃度高了以后還會出現苦味。
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鄰甲苯胺等,均為石油化工產品。甲苯易揮發和燃燒,甚至引起爆炸,大量攝入人體后會引起急性中毒,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氯磺酸極易吸水分解產生氣體,對人體有害,并易爆炸;糖精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中間體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有危害。糖精在生產過程中還會嚴重污染環境。此外,目前從部分中小糖精廠私自流入廣大中小城鎮、農村市場的糖精,還因為工藝粗糙、工序不完全等原因而含有重金屬、氨化合物、砷等雜物。它們在人體中長期存留、積累,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體的健康。
糖精鈉是有機化工合成產品,是食品添加劑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覺上引起甜的感覺外,對人體無任何營養價值。相反,當食用較多的糖精時,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
據國外資料記載,1997年加拿大進行的一項多代大鼠喂養實驗發現,攝入大量的糖精鈉可以導致雄性大鼠膀胱癌。因此,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法律規定,在食物中使用糖精時,必須在標簽上注明“使用本產品可能對健康有害,本產品合有可以導致實驗動物癌癥的糖精”的警示。
由于食用糖精對人體健康有害無益,所以西方一些發達國家都對糖精嚴格控制使用,其控制標準一般為不超過消費食糖總量的5%,且主要用于牙膏等工業用途。而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糖精使用量超出正常使用量的14倍。更有專家發出警告,至1999年下半年,全國糖業市場上糖精的份額己高達市場總份額的55%~60%,嚴重擠占了蔗糖的份額。
特別是有少數的消費者在完全不知道糖精危害的情況下,短時間內食用大量糖精,引起血小板減少而造成急性大出血、多臟器損害等,引發惡性中毒事件。
五、淀粉,葡萄糖為什么甜??
甜味的成因最復雜,主要是取決于分子的一個構型,當分子中同時存在一個質子給予體(a)和多個質子接受體(b)并且a與b之間存在一個恰當距離的時候,就產生甜味。這里的a必須是碳鏈端頭上的H(在碳鏈中間的和苯環上的不可),b可以是-OH、-X或者其他具有強烈電負性的基團。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氯仿,碳原子上連接有一個H和3個Cl,并且距離符合,所以氯仿有微弱的甜味。糖類則是H與OH。很多有甜味的有機物比如糖精、甜蜜素、安賽蜜都不是糖類,卻都符合上面的條件。
純凈水你覺得甜并不是水里帶了甜味分子,而是相對而言沒有雜質的味道。
六、為什么回憶往事是那么的甜?
相比于未知的明天,回憶更能讓人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