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右溪記》中植松與桂,兼之香草,以裨形勝的翻譯
又種植了松樹、桂樹,還鋪植保護坡岸的香茅,來增益它優美的景致
二、電視劇智者無敵中的中村功于香草美人中的凌煙去日本截取武田將軍的情報是同一份情報嗎
是同一份情報,是日軍決定偷襲珍珠港的情報。
三、<那不勒斯舞曲>的歌詞
歌名:那不勒斯舞曲
作詞:俞麗拿
歌手:俞麗拿
春冰乍破積雪正融
馬蹄驚起落梅殘紅
窗外垂柳青碧如蔥
溺于三月音符靈動
細雨朦朧柳絮飛舞
只燕掠過湖面獨孤
氤氳淡綠千華奪目
香草桃紅枝頭笑汝
誰與春風
拂面微冷卻道無蹤
淺吟莞爾別了清風
踏過青苔已成醉容
但怕時光
飛流瞬息掠走亂紅
無計留春狼籍空空
笙歌散盡垂下簾櫳
積雪 梅柳 雨朦
我
醉于春風
戀上香草
愛在桃紅
溺進絮舞
沉入湖中
慕對斜雨
手撫蘭芽
輕吻醉容
已是為何瘋
流水 飛花 笑汝
莫
強留春住
披發散髻
誓懷感傷
不過時光
何苦念執
無力回天
不如等待
四季輪回
冬去春來
又相逢
四、菡陷香草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是誰的作品?
李璟的《山花子》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 開頭兩句說:“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薄拜蛰獭笔呛苫ǖ膭e名?!按淙~”,指荷葉。這兩句寫荷花落盡,香氣消散,荷葉凋零,深秋的西風從綠波中起來,使人發愁。兩句中已含有無窮悲秋之感。接下來寫人物觸景傷情:“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薄吧毓狻奔疵篮玫臅r光,“韶光”的憔悴,既是美好的時節景物的凋殘,也是美好的人生年華的消逝。與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這滿眼蕭瑟的景象。 下半闋交代“愁”的原因并具體描寫思婦念遠之情?!凹氂陦艋仉u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寫在睡夢中夢到遠赴邊關去尋找所思念的人。雞塞,泛指邊塞戍遠之地。思婦醒來時,正值細雨迷蒙、寒意襲人,夢中雞塞似近在咫尺,而醒后回味卻遠在天涯。惟有獨自在小樓里吹笙,以排遣愁悶。然而風雨樓高,吹笙非但不能減輕相思愁悶,反而更添懷念之情,她依然淚流不禁?!岸嗌贉I珠何限恨”,“何限”,即無限。詞人寫到怨恨的無窮無盡,卻不再作情語,而是以“倚闌干”三字做結,含蓄不盡。一個有無窮幽怨含淚倚欄的主人公形象躍然紙上。秋雨綿綿、夢境緲遠、玉笙嗚咽,構成悲涼凄清的意境,使全詞惆悵傷感的氣氛愈發濃烈。 這首極富感染力的詞作,歷來為評家所推重。近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最推崇“菡萏”一聯,認為“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之所以如此評價,是讀出了這首詞中的寄托之意。作者李璟是南唐的第二代國君,史稱“南唐中主”。他是著名詞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父親。作者在思婦的對景傷情,感嘆青春易逝中,滲透了自己不堪遲暮的感傷心情;而詞句意境的眾芳蕪穢、美人遲暮,又象征著南唐的沒落,寄托了作者的家國之痛,也極易引起后世讀者的感觸。
五、《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中一個“香”字用的極佳。請說“佳”在何處?
“風吹柳花滿店香”,店中簡直就是柳花的世界。柳花本來無所謂香,這里何以用一個“香”字呢?一則“心清聞妙香”,任何草木都有它微妙的香味;二則這個“香”字代表了春之氣息,同時又暗暗勾出下文的酒香。這里的“店”,初看不知何店,憑仗下句始明了是指酒店。實在也唯有酒店中的柳花才會香,不然即使是最雅致的古玩書肆,在情景的協調上,恐怕也還當不起“風吹柳花滿店香”這七個字。所以這個“香”字初看似覺突兀,細味卻又感到是那么的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