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醋酸有甚磨危害
又叫冰醋酸,毒性大
“祖國陸沉人有責(zé),天涯漂泊我無家”這是出自那位革命烈士的詩句
作者:秋瑾
一
忍把光陰付逝波(1),這般身世奈愁何(2)?
楚囚相對無聊極(3),樽酒悲歌淚涕多(4)。
祖國河山頻入夢(5),中原名士孰揮戈(6)?
雄心壯志銷難盡,惹得旁人笑熱魔(7)。
二
煉石無方乞女媧(1),白駒過隙感韶華(2)。
瓜分慘禍依眉睫(3),呼告徒勞費(fèi)齒牙(4)。
祖國陸沉人有責(zé)(5),天涯飄泊我無家(6)。
一腔熱血愁回首,腸斷難為五月花(7)。
[說明]
這首詩發(fā)表在1907年《中國女報》上。詩中寄托了作者對祖國無限熱愛的感情。祖國受到列強(qiáng)的瓜分,亡國迫在眉睫,而許多人卻還在沉睡,這怎能不讓詩人憂愁呢?秋瑾自1904年離開祖國,懷著滿腔救國的熱情去日本尋求救國的道理,便把整個身心都投在革命上,她立志要推翻清朝,光復(fù)祖國。由于她有深刻的責(zé)任感,所以她總是埋怨自己對祖國的貢獻(xiàn)小,感慨祖國的進(jìn)步慢。在第一首中,她嘆息時間如水一去不返,對還在沉睡的中國人,竟然把急于救國的自己笑為“熱魔”而感到沉痛。第二首,她為青春欲過,救國無方,而帝國主義列強(qiáng)強(qiáng)兵壓境,祖國慘遭瓜分而悲傷。這兩首詩語調(diào)鏗鏘激烈,雖在祖國遭受瓜分之時,不但無亡國之音,反而充滿了力挽狂瀾的斗志。
[注釋]
(一)(1)光陰——?dú)q月。逝波,流水。《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2)身世——指人過去的往事。這里指秋瑾因救國而舍棄親朋,飄泊異國他鄉(xiāng)的往事。奈愁何,即“奈何愁”。極感慨之語。(3)楚囚——春秋時有個楚國人被晉國俘虜,但他仍戴著楚國樣式的帽子,表現(xiàn)自己對祖國的懷念。見《左傳》。后來也用來形容處境窘迫,如《晉書·王導(dǎo)傳》:“何至作楚囚相對泣耶!”(4)樽酒——杯酒、對酒。樽,飲酒用的器皿。(“淚涕”,《中國女報》作“涕淚”,龔本、長沙本同《中國女報》。)以上四句大意是說:我怎忍把大好光陰付于東流!但我這樣身世,發(fā)愁又有何用?在異國,同志們都處境窘迫如楚囚相對般無聊,每逢飲酒大家都悲歌感嘆,涕淚縱橫。(5)頻入夢———夢中常常想到。(6)中原——中國。揮戈,指以武力反抗清政府。(7)熱魔——過于熱情,猶言狂熱。這四句說:睡夢中我常夢見祖國的大好山河,但在祖國又有哪些志士仁人上陣揮戈征討清軍呢?我呢,只為雄心壯志難于銷磨,因此反惹得別人笑我舉動狂熱。
(二)(1)“煉石……”句——見前《季芝姊以詩相慰次韻答之》“煉石”注。乞,求。(2)白駒過隙——見前《吊吳烈士樾》“駒馳隙”注。韶華,美好的年華。這兩句說,自己救國無計(jì)而空使年華虛度。(3)瓜分——比喻祖國被帝國主義宰割如切瓜。《漢書》:“高皇帝瓜分天下以王功臣。”清末在祖國被宰割的情況卞,革命志士常以瓜分來形容祖國危難局面,如《江蘇》雜志第二期記事欄:“祖國瓜分,同胞奴隸,我輩有何面目更在日本留學(xué)。”依,近。眉睫,眉毛。睫毛離眼睛很近,所以比喻迫近眼前的意思。(4)費(fèi)齒牙——猶言費(fèi)唇舌。以上兩句說,祖國受到宰割,瓜分的慘禍迫在眼前,而我為國奔走徒然白費(fèi)唇舌。(5)陸沉——見前《感懷》“陸沉”注。(6)天涯漂泊——作者指自己留學(xué)日本。這兩句說,祖國興亡人人有責(zé),我為國奔走飄泊天涯,何以為家呢?(7)腸斷——謂極度傷心。五月花,美好的花。這兩句說,我一腔熱血滿腹憂愁,不敢回首一看祖國?肝腸欲斷的我,在這五月的日子里,又怎敢看那爛熳的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