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帝國(包括沙皇俄國)一共出現過幾位女皇帝(女沙皇)?
一般認為“沙皇俄國”指伊凡四世加冕沙皇【tsar】(1547年―1721年)的俄羅斯【王國時期】有8為沙皇,其中沒有女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1721年-1917年),羅曼諾夫王朝一共有18為沙皇,其中有4位女皇。
1.葉卡列琳娜一世?阿列克謝耶芙娜【凱瑟琳一世】(1725年―1727年在位)
2.安娜?伊凡諾夫娜?羅曼諾娃(1730年―1740年在位)
3.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羅曼諾娃(1741年―1762年在位)
4.葉卡列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凱瑟琳二世,凱瑟琳大帝】(1762年-1796年在位)
【可以說18世紀的俄羅斯是被女皇所統治的時代】
4位1725年 - 1727年 葉卡捷琳娜一世1730年 - 1740年 安娜?伊萬諾夫娜1741年 - 1761年 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1762年 - 1796年 葉卡捷琳娜二世(葉卡捷琳娜大帝)
俄國有幾位女沙皇?
俄國,歷史上曾有四位女沙皇,每個人的最后結局都不一樣。
四位女沙皇
1、葉卡特琳娜一世
2、安娜一世
3、伊麗莎白一世
4、葉卡特琳娜二世
1. 1725―1727 葉卡捷琳娜一世 俄國歷史上先后出現過兩位名叫葉卡捷琳娜的女皇。第一位是彼得大帝的妻子,于1725年登基,史稱葉卡捷琳娜一世,在位兩年后去世
2. 1730―1740 安娜_伊凡諾芙娜 安娜?伊萬諾夫娜,(1693年-1740年),俄羅斯女皇安娜一世,在位1730年-1740年。 俄羅斯沙皇伊凡五世之女,彼得大帝的侄女。在堂弟彼得二世死后即位。1740年去世。帝位傳給她的外甥女之子伊凡六世。
3. 1741―1761 葉麗薩維塔_伊麗莎白(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 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1709年12月29日―1762年1月5日),俄羅斯女皇(1741年―1762年)。 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是彼得一世與葉卡捷琳娜一世之女。1741年因宮廷政變推翻伊凡六世而即位。她宣布繼承彼得大帝的傳統。廢除了壞名聲的內閣,恢復了元老院,并把權力集中于它。這個時期俄國的實權掌握在彼得?蘇沃洛夫等人手中。1754年起廢除國內關稅。設立貴族銀行和商人銀行,以及組織國際貿易的公司,俄羅斯經濟呈現出生機。1755年創建莫斯科大學。1757年設立藝術院。另外一方面,禁止貴族以外的人有土地所有權,同時把伏特加酒壟斷權給予貴族,還給予地主任意把犯罪農民流放到西伯利亞的權力。農民處境進一步惡化。 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寵愛烏克蘭歌手拉蘇莫夫斯基。對外政策方面,在七年戰爭中與奧、法結盟。1762年病逝。皇位由彼得三世繼承。
4. 1762―179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葉卡捷琳娜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年)史稱“凱瑟琳大帝”又稱凱瑟琳二世,原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給俄皇彼得三世。1762年參加宮廷政變,登上皇位。她對外兩次同土耳其作戰,三次參加瓜分波蘭,把克里木汗國并入俄國,打通黑海出海口,建立了龐大的俄羅斯帝國, 這個時期的俄羅斯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最強國家之一。葉卡捷琳娜被尊稱為“大帝”。
。
沙皇是我國對俄國君王的稱謂,沙皇作為君主頭銜開始于俄國的伊凡四世。
俄羅斯沙皇的頭銜如下:蒙上帝恩典,俄羅斯、莫斯科、基輔、弗拉基米爾和諾夫哥羅德的皇帝及獨裁者;喀山、阿斯特拉罕、波蘭、西伯利亞、陶立克克森尼索和格魯吉亞沙皇;斯摩棱斯克、立陶宛、沃里尼亞、波多利亞和芬蘭大公、愛沙尼亞、利沃尼亞、庫爾蘭、瑟米加利亞、薩莫吉希亞、別洛斯托克、卡累利阿、特維爾、尤戈爾斯克、尤格拉、維亞特卡、保加爾和其他地區的王公;切爾尼戈夫、梁贊、波洛茨克、羅斯托夫、雅羅斯拉夫爾、別洛焦爾、烏多利亞、奧勃多利亞、孔迪亞、維捷布斯克、姆斯齊斯拉夫和全北域的君主;普斯科夫、下諾夫哥羅德、切爾卡斯亞、突厥斯坦、伊弗里亞、卡塔林尼亞和卡巴爾德尼亞地域及亞美尼亞地區的領主;挪威王位繼承人、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施托爾曼、迪特馬爾申和奧爾登堡公爵。
從伊凡四世開始,俄國出現數十位沙皇,女沙皇有如下幾位:
第一,葉卡捷琳娜一世
葉卡特琳娜一世是立陶宛農民塞繆爾?斯卡烏龍斯基的女兒,大北方戰爭中,在馬里恩波爾附近成為俄軍的俘虜,不久被彼得一世所寵。
彼得一世死后,葉卡特琳娜一世得到近衛軍的支持,于1725年加冕成為俄羅斯帝國女皇。
第二,安娜?伊萬諾夫娜
安娜?伊凡諾芙娜是俄國沙皇伊凡五世的女兒,彼得大帝的侄女。
1730年,彼得二世病逝,沒有留下子嗣,羅曼諾夫王朝男系繼承譜系就此斷絕,貴族們在多方斟酌后,選定安娜?伊凡諾芙娜為新一任沙皇。
第三,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
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是彼得一世與葉卡捷琳娜一世的第三個女兒。
1741年,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發動宮廷政變推翻伊凡六世而即位。
第四,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是德國安哈爾特-查爾布斯特親王的女兒,同時也是俄羅斯留里克王朝特維爾大公的后裔。
1744年,葉卡捷琳娜二世被俄羅斯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挑選為皇位繼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
1745年,葉卡捷琳娜二世與彼得三世結婚并皈依東正教。
1762年,葉卡捷琳娜二世率領禁衛軍發動政變而即位。
……
這真的是巾幗不讓須眉啊!
在18世紀這個“女皇世紀”,俄國有四個女沙皇產生,但在其他世紀,女性繼承皇位則通常是被禁止的。
俄國歷史上先后出現過兩位名叫葉卡捷琳娜的女皇。第一位是彼得大帝的妻子,于1725年登基,史稱葉卡捷琳娜一世,在位兩年后去世
安娜?伊萬諾夫娜,(1693年-1740年),俄羅斯女皇安娜一世,在位1730年-1740年。 俄羅斯沙皇伊凡五世之女,彼得大帝的侄女。在堂弟彼得二世死后即位。1740年去世。帝位傳給她的外甥女之子伊凡六世。
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是彼得一世與葉卡捷琳娜一世之女。1741年因宮廷政變推翻伊凡六世而即位。她宣布繼承彼得大帝的傳統。廢除了壞名聲的內閣,恢復了元老院,并把權力集中于它。這個時期俄國的實權掌握在彼得?蘇沃洛夫等人手中。1754年起廢除國內關稅。設立貴族銀行和商人銀行,以及組織國際貿易的公司,俄羅斯經濟呈現出生機。1755年創建莫斯科大學。1757年設立藝術院。另外一方面,禁止貴族以外的人有土地所有權,同時把伏特加酒壟斷權給予貴族,還給予地主任意把犯罪農民流放到西伯利亞的權力。農民處境進一步惡化。 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寵愛烏克蘭歌手拉蘇莫夫斯基。對外政策方面,在七年戰爭中與奧、法結盟。1762年病逝。皇位由彼得三世繼承。
葉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年)史稱“凱瑟琳大帝”又稱凱瑟琳二世,原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給俄皇彼得三世。1762年參加宮廷政變,登上皇位。她對外兩次同土耳其作戰,三次參加瓜分波蘭,把克里木汗國并入俄國,打通黑海出海口,建立了龐大的俄羅斯帝國, 這個時期的俄羅斯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最強國家之一。葉卡捷琳娜被尊稱為“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