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一張的是代理商直接簽定代理協(xié)議的,酒在出廠的時候就做好中英文酒標的。后來貼上去的,是國外直接進口再由國內公司代理,后貼上去的。兩者都是原裝的。但是兩者都有假貨充斥這國內市場,具體的辨別還是要靠自己的經驗了。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步驟,可以參考下
第一步——看酒瓶外觀
看酒瓶標簽印刷是否清楚?
是否仿冒翻印?
看酒瓶的封蓋是否有異樣?有沒有被打開過的痕跡?
看酒瓶背面標簽上的國際條形碼是否以3字打頭:法國國際碼是3
看酒瓶背面標簽上是否有中文標識:根據(jù)中國法律,所有進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標,如果沒有中文背標,有可能是走私進口,則質量不能保證。
第二步——看葡萄酒液
看葡萄酒的顏色是否不自然?
看葡萄酒上是否有不明懸浮物?(注:瓶底的少許沉淀是正常的結晶體)
酒質變壞時顏色有渾濁感。
第三步——看酒塞標識
打開酒瓶,看木頭酒塞上的文字是否與酒瓶標簽上的文字一樣。 在法國,酒瓶與酒塞都是專用的。
第四步——聞葡萄酒的氣味
如果葡萄酒有指甲油般嗆人的氣味,就變質了
第五步——品葡萄酒的口感
飲第一口酒,酒液經過喉頭時,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順的,問題酒則有刺激感。咽酒后,殘留在口中的氣味有化學氣味或臭氣味,則不正常。好葡萄酒飲用時應該令人神清氣爽。
希望以上辦法能對大家有幫助
1.最好的前提就是盡可能多的喝過正品,知道正品是什么味道。如果你從沒喝過正品,就算相關辨別資料讀的再多,也是真正很難分辨清楚的。畢竟香氣和口感只能靠身體體驗,無法通過語言和知識傳達。
身邊有個懂酒的朋友帶著你喝當然好,但如果你們并非真的很熟,也要擔心他高價賣你一些并不值當?shù)漠a品,反而讓你的學習路程走了彎路。
比較好的方法是在平時有意識的學習一些酒類知識(比如購買書籍和關注相關公眾號),去專業(yè)的雞尾酒威士忌葡萄酒酒吧嘗試一些經典產品(他們可能貴但不大可能有假),以及多參加一些由品牌方舉辦的品鑒活動。
不過,你可能需要先學會分辨品牌方和各種渠道商。比如你可能知道芝華士、馬爹利、百齡壇、格蘭威特這些知名酒款,但你可能不知道它們其實都屬于一個老板,都是保樂力加集團旗下的。參加品牌方舉辦的品鑒活動呢,一般不需任何額外費用,可以同時對比品鑒多款好酒,更不用擔心喝到的是假貨。
由其他渠道商舉辦的活動質量則良萎不齊,不少是打著品酒名義賣產品,比較浪費時間浪費錢,也很難學到專業(yè)知識,審慎參與為佳。
2.不要過分貪便宜
在美食美酒領域,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想占別人的便宜,就容易被別人占便宜,你應該知道自助餐的利潤率有多高吧?
如果一瓶酒某寶上大多商家賣200多,你去買瓶80的,想不出問題也難。
3.小眾酒相對大眾酒仿品較少
很好理解,假酒販子為了利益最大化,肯定要做可以走量賣的又快又多的產品。所以像酒吧餐廳KTV里都有的芝華士、馬爹利、尊尼沃克什么的,就更容易成為假酒的犧牲品,而喝的人少一些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相對就好一些。
同樣的,百威喜力嘉士伯這類啤酒假貨的幾率就大一些,精釀手工啤酒則小一些;拉菲奔富這類葡萄酒假貨的幾率就大一些,各種不知名品牌就小一些。
實在不是很放心的時候,可以考慮先嘗試一些相對冷門的品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細分品類里依然要考慮大眾和小眾的區(qū)別,比如即使是我們提到的仿品較少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其中熱門的山崎白州百富什么的,也有非正品大量存在。
4.學會挑選購買渠道
這兒要說句可能有些消費者不愛聽的話了,有時候買酒確實不能只考慮價格便宜,學會挑選好的購買渠道也很重要。
比如清酒和葡萄酒,運輸?shù)臈l件和保存的環(huán)境,真的會對它們的品質造成很大的影響,然而好的運輸和保存,確實也會造成成本的提升。
如果你找到了一家令你滿意的優(yōu)秀渠道商,應該學會信任他們,如果部分產品只是略高于市場價一點點,不要輕易頻繁地更換購買渠道。
另外,不少品牌方都在各大電商平臺上開通了自己的官方旗艦店,去上面買肯定是不用擔心假貨的。不過就像我之前說的,你要先了解品牌具體隸屬的公司,比如芝華士馬爹利都是保樂力加的,山崎白州都是三得利的,然后去搜索相關關鍵字吧。
5.仔細分辨酒標和檢查外包裝
呃,其實我覺得所謂仔細,只需要確認自己買到的是“康師傅”而不是“康帥傅”的程度就可以了。
網(wǎng)上總有很多類似教你分辨里維斯牛仔褲紐巴倫跑鞋芝華士威士忌的教程,講真,我覺得買件衣服買瓶酒還要去搜幾小時資料再上愛好者論壇請大神鑒別條碼什么的真的有點龜毛了。而且造假技術也是與時俱進的,很多時候對著教程比上半天,只會越發(fā)疑神疑鬼搞不清楚真假。如果注意了前面提到的4點,要買到非正品也是有難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