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生產啤酒
啤酒釀造
釀酒過程通常比較簡單,涉及的基本配料有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釀造過程分為四步:第一步是“淀粉糖化”,將大麥麥芽與水混合產生一種含糖液體,也就是麥芽汁,該過程是將麥芽中的淀粉轉化為可發酵的單糖類。第二步稱為“洗糟”,清洗麥糟并盡可能多的汲取麥芽汁中可發酵的糖類。第三步稱為“煮沸”,將麥芽汁煮沸約一個小時,去除水分并濃縮糖分。
煮沸同樣也能失活淀粉酶并將對釀造有害的揮發性化學物質蒸發掉,特別是影響味覺的甲硫醚。該過程會加入啤酒花,產生特色風味。最后一步稱為“發酵”,冷卻上述混合液并加入酵母開始發酵過程,通常需要幾天的時間。該過程會將糖類轉化為酒精,最終釀造出啤酒、裝瓶。
2. 如何生產啤酒瓶
1997年,國家頒布實施了《GB4544啤酒瓶》強制性標準,對啤酒瓶的耐內壓力、抗熱、抗沖擊等指標進行了詳細規定,并明文建議:啤酒瓶回收使用期限為兩年。
從1999年6月1日起,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根據該標準,要求全國啤酒生產行業必須使用“B”字瓶,而在啤酒瓶底沿“B”字后面標注著生產日期,消費者就能辨認該酒瓶是否“超齡”。3. 啤酒的生產步驟
生產工藝流程:
充氧冷麥汁→發酵→前發酵→主發酵→后發酵→貯酒→鮮啤酒
↑
菌種
錐形罐發酵工藝
(1)錐形罐發酵的組合形式
錐形罐發酵生產工藝組合形式有以下幾種:
①發酵-貯酒式 此種方式,兩個罐要求不一樣,耐壓也不同,對于現代釀造來說,此方式意義不大。
②發酵-后處理式 即一個罐進行發酵,另一個罐為后熟處理。對發酵罐而言,將可發酵性成分一次完成,基本不保留可發酵性成分,發酵產生的CO2全部回收并貯存備用,然后轉入后處理罐進行后熟處理。其過程為將發酵結束的發酵液經離心分離,去除酵母和冷凝固物,再經薄板換熱器冷卻到貯酒溫度,進行1~2天的低溫貯存后開始過濾。
③發酵-后調整式 即前一個發酵罐類似一罐法進行發酵、貯酒,完成可發酵性成分的發酵,回收CO2、回收酵母,進行CO2洗滌,經適當的低溫貯存后,在后調整罐內對色澤、穩定性、CO2含量等指標進行調整,再經適當穩定后即可開始過濾操作。
(2)發酵主要工藝參數的確定
①發酵周期
由產品類型、質量要求、酵母性能、接種量、發酵溫度、季節等確定,一般12~24天。通常,夏季普通啤酒發酵周期較短,優質啤酒發酵周期較長,淡季發酵周期適當延長。
②酵母接種量
一般根據酵母性能、代數、衰老情況、產品類型等決定。接種量大小由添加酵母后的酵母數確定。發酵開始時:10~20×10個/ml;發酵旺盛時:6~7×10個/ml;排酵母后:6~8×10個/ml;0℃左右貯酒時:1.5~3.5×10個/ml。
③發酵最高溫度和雙乙酰還原溫度
啤酒旺盛發酵時的溫度稱為發酵最高溫度,一般啤酒發酵可分為三種類型:低溫發酵、中溫發酵和高溫發酵。低溫發酵:旺盛發酵溫度8℃左右;中溫發酵:旺盛發酵溫度10~12℃;高溫發酵:旺盛發酵溫度15~18℃。國內一般發酵溫度為:9~12℃。雙乙酰還原溫度是指旺盛發酵結束后啤酒后熟階段(主要是消除雙乙酰)時的溫度,一般雙乙酰還原溫度等于或高于發酵溫度,這樣既能保證啤酒質量又利于縮短發酵周期。發酵溫度提高,發酵周期縮短,但代謝副產物量增加將影響啤酒風味且容易染菌;雙乙酰還原溫度增加,啤酒后熟時間縮短,但容易染菌又不利于酵母沉淀和啤酒澄清。溫度低,發酵周期延長。
④罐壓
根據產品類型、麥汁濃度、發酵溫度和酵母菌種等的不同確定。一般發酵時最高罐壓控制在0.07~0.08MPa。一般最高罐壓為發酵最高溫度值除以100(單位MPa)。采用帶壓發酵,可以抑制酵母的增殖,減少由于升溫所造成的代謝副產物過多的現象,防止產生過量的高級醇、酯類,同時有利于雙乙酰的還原,并可以保證酒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啤酒中CO2含量和罐壓、溫度的關系為:
CO2(%,m/m)=0.298+0.04p-0.008t
其中 p --罐壓(壓力表讀數)(MPa)
t --啤酒品溫(℃)
⑤滿罐時間
從第一批麥汁進罐到最后一批麥汁進罐所需時間稱為滿罐時間。滿罐時間長,酵母增殖量大,產生代謝副產物α-乙酰乳酸多,雙乙酰峰值高,一般在12~24h,最好在20h以內。
⑥發酵度
可分為低發酵度、中發酵度、高發酵度和超高發酵度。對于淡色啤酒發酵度的劃分為:低發酵度啤酒,其真正發酵度48%~56%;中發酵度啤酒,其真正發酵度59%~63%;高發酵度啤酒,其真正發酵度65%以上,超高發酵度啤酒(干啤酒)其真正發酵度在75%以上。目前國內比較流行發酵度較高的淡爽性啤酒。
錐形發酵罐工藝要求
①應有效的控制原料質量和糖化效果,每批次麥汁組成應均勻,如果各批麥汁組成相差太大,將會影響到酵母的繁殖與發酵。如10oP麥汁成分要求為:濃度%(m/m)10±0.2,色度(EBC單位)5.0~8.0,pH5.4±0.2,α-氨基氮(mg/L)140~180。
②大罐的容量應與每次糖化的冷麥汁量以及每天的糖化次數相適應,要求在16h內裝滿一罐,最多不能超過24h,進罐冷麥汁對熱凝固物要盡量去除,如能盡量分離冷凝固物則更好。
③冷麥汁的溫度控制要考慮每次麥汁進罐的時間間隔和滿罐的次數,如果間隔時間長次數多,可以考慮逐批提高麥汁的溫度,也可以考慮前一、二批不加酵母,之后的幾批將全量酵母按一定比例加入,添加比例由小到大,但應注意避免麥汁染菌。也有采用前幾批麥汁添加酵母,最后一批麥汁不加酵母的辦法。
④冷麥汁溶解氧的控制可以根據酵母添加量和酵母繁殖情況而定,一般要求每批冷麥汁應按要求充氧,混合冷麥汁溶解氧不低于8mg/L。
⑤控制發酵溫度應保持相對穩定,避免忽高忽低。溫度控制以采用自動控制為好。
⑥應盡量進行CO2回收,以便于進行CO2洗滌、補充酒中CO2和以CO2背壓等。
⑦發酵罐最好采用不銹鋼材料制作,以便于清洗和殺菌,當使用碳鋼制作發酵罐時,應保持涂料層的均勻與牢固,不能出現表面凹凸不平的現象,使用過程中涂料不能脫落。發酵罐要裝有高壓噴洗裝置,噴洗壓力應控制在0.39~0.49MPa或更高。
4. 如何釀制啤酒
啤酒發酵過程是啤酒酵母在一定的條件下,利用麥汁中的可發酵性物質而進行的正常生命活動,其代謝的產物就是所要的產品--啤酒。由于酵母類型的不同,發酵的條件和產品要求、風味不同,發酵的方式也不相同。根據酵母發酵類型不同可把啤酒分成上面發酵啤酒和下面發酵啤酒。一般可以把啤酒發酵技術分為傳統發酵技術和現代發酵技術。
現代發酵主要有圓柱露天錐形發酵罐發酵、連續發酵和高濃稀釋發酵等方式,主要采用圓柱露天錐形發酵罐發酵。
5. 啤酒如何生產的
1.清洗后應立即將空罐加壓0.03mpa,空罐溫度不應高于30℃,然后放入冷麥汁。
2.麥汁滿后24小時左右,冷凝物必須排干一次。
3.酵母的回收、使用和釋放
4.酵母可以在0后1天恢復。用于接種的酵母菌應具有良好的五代以內發酵酵母菌的選擇,外形良好,死亡率為健康酵母菌的5%(可根據特殊生產需要調整)。
5.酵母菌回收后,酵母菌車和酵母菌管在冷卻前應進行清洗和消毒。酵母車的壓力比罐的壓力低0.03pa。
6.10-20后,以(0.12-0.15)mp的壓力將酵母壓入錐形槽中。
以上是啤酒生產設備在影響啤酒新鮮度和衛生的因素中的應用。作為釀造設備,無菌環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6. 啤酒是如何生產的?
啤酒生產大致可分為麥芽制造、啤酒釀造、啤酒灌裝3個主要過程。
1、麥芽制造:糊化處理即將粉碎的麥芽/谷粒與水在糊化鍋中混合。在糊化鍋中,麥芽和水經加熱后沸騰,然后麥芽汁被送至稱作分離塔的濾過容器。麥芽汁在被泵入煮沸鍋之前需先在過濾槽中去除其中的麥芽皮殼,并加入酒花和糖。
2、啤酒釀造:糖化:將粉碎的麥芽和淀粉質輔料用溫水分別在糊化鍋、糖化鍋中混合,調節溫度。將糊化鍋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兌入糖化鍋后,維持在適于糖化(作用的溫度(62~70℃),以制造麥醪。發酵:絕大部分酵母沉淀于罐底。除去酵母后,生成物"嫩啤酒"被泵入后發酵罐。在此,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質進一步沉淀下來,使啤酒的風格逐漸成熟。成熟的時間隨啤酒品種的不同而異,一般在7~21天。
3、啤酒灌裝:包裝常有瓶裝、聽裝和桶裝幾種包裝形式。再加上瓶子形狀、容量的不同,標簽、頸套和瓶蓋的不同以及外包裝的多樣化,從而構成了市場中琳瑯滿目的啤酒產品。擴展資料:飲酒“三不吃”1、不吃榴蓮榴蓮含有硫的化合物,這種物質可以或者使乙醛脫氫酶的活性降低70%以上,也就是說不克不迭把酒精完備代謝成對人體無害的乙酸。榴蓮可抑制乙醛脫氫酶的產生,吃榴蓮再飲酒,人就更容易喝醉,甚至引起酒精中毒。2、不吃海鮮“海鮮就酒,說走就走”,海鮮中含有大量的嘌呤醇,可激發急性痛風,酒精有活血的浸染,會使患痛風的幾率加大,所以,飲酒時不克不迭吃海鮮。3、不吃涼粉涼粉也是大部分人喜愛的一道“下酒菜”,但是其在加工進程傍邊要加入適量白礬,而白礬具有減緩腸胃蠕動的浸染,用涼粉佐酒則會延長酒精在胃腸中的停頓時間,是以增加人體對酒精的接管,同時也增加了酒精對胃腸的撫慰,減緩了血流速度,延長了酒精在血液中的停頓時間,促使人醉酒,毒害健康。
7. 如何生產啤酒酒精
現在的酒精主要還是通過發酵發開制備的。 酒精制備的原料主要有淀粉質和纖維質為主,通過各種酶的作用而產生酒精的,酒精生產也帶來了很多副產品,比如說雜醇油、甲醇、二氧化碳等。 下面主要講解以發酵發制備酒精(alcohol)的工藝; 現在的淀粉質原料主要有;玉米、木薯、糖蜜、小麥等。
木薯經過熱預處理后加入a-淀粉酶讓淀粉分子從原料細胞中游離出來以后,先膨脹,糊化,通過酶的作用使之分解為小分子的糊精和低聚糖。
然后利用糖化酶將液化產物進一步徹底水解成葡萄糖的過程。
利用酒精酵母將葡萄糖轉化成為酒精。然后在通過蒸餾工藝將酒精濃縮為大約為95.57%的酒精溶液。
工業上可以利用乙烯和水在催化劑作用下直接合成酒精。
8. 怎么生產啤酒
首先從原料上講,國內啤酒的麥芽與酵母還有啤酒花與國外的有差距。就單說啤酒花,由于日照因素的影響導致國產啤酒花品質上有所差距。
同時國內啤酒大多為了減少成本,加淀粉和碎米之類的。而且為了某些原因,還要加酸、脯氨酸酶、硅膠或PVPP等。這再次導致品質上的降低。
從技術層面講,國外對技術比較重視,有專門的啤酒研究室,而國內為了賺錢,對技術方面的追求很低,往往都是將國外的技術剽竊后再改改,就投入生產。
9. 啤酒怎么造
準備材料:麥芽提取物(麥芽汁或干貨)、蜱酒花、特種谷物、酵母:適量。
1、把特殊谷物放在一個谷物袋里(像大的茶袋一樣)。然后把它們泡在一個裝有十公升66度熱水的桶里三十分鐘。
2、30分鐘后把谷物拿出來,讓水慢慢浸到桶里。不要擠那個袋子,然后在熱水桶里加入麥芽提取物煮開,煮沸后加入啤酒花。
3、煮沸后把桶放在一個裝滿冰水的桶或者槽里。注意不要濺出去或者讓空氣進去(這樣會讓啤酒有臭味)。
4、冷到涼到27度,就轉移到發酵桶里了,然后放入酵母,蓋上蓋子,密封保存發酵一周。
5、用消毒后的塑料管作為虹吸管來盡可能小心地轉移啤酒,避免空氣進入裝有濃糖溶液的瓶子里,盡量不要讓沉淀物進去。
6、把每一個瓶子裝到滿封瓶,然后在室溫情況下貯存瓶子一周即可。
10. 啤酒是怎樣生產的
啤酒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劃分為不同的類型。首先根據生產方法和酵母的種類可以將啤酒華為為上面發酵啤酒和下面發酵啤酒。也可以按照原麥汁的濃度劃分為營養啤酒、佐餐啤酒以及高濃度啤酒。同樣可以按照啤酒的顏色將啤酒劃分為淺色啤酒、濃色啤酒以及黑色啤酒。而我們常說的鮮啤酒、熟啤酒以及純生啤酒主要是按照啤酒是否殺菌劃分的。目前新啤酒的主要種類有干啤酒、無醇啤酒以及稀釋啤酒。
啤酒自制流程介紹
1.首先準備麥芽、酒花、清水、酵母、以及粉碎機、冰箱、溫度計。
2.然后將麥芽用粉碎機粉碎,但是要保證麥皮盡量完整。
3.接著將水和麥芽粉按照5:1的比例放入鍋中以四十五度的溫度慢慢煮三十分鐘,然后在將溫度提升到六十三度保溫一個小時。
4.待麥芽形成粥狀時將麥汁用紗布過濾出來,并將麥汁全部收集起來放入鍋中在煮一個小時同時在煮的過程要不斷地進行攪拌。待麥汁沸騰起來以后放入酒花,此時的原麥汁會變得清亮許多。
5.接著將火關掉并將原麥汁按照一個方向不斷攪拌,此時鍋中會出現許多沉淀物。此時靜置一段時間收將原麥汁倒入封口容器中并將蓋子緊密封好口。
6.然后待麥汁冷卻以后將容器中加入啤酒酵母,這個過程一定要減少細菌的代入。
7.再然后將罐子密封放在冰箱,溫度要保持在5度左右。此時要注意發酵中的啤酒不要暴露在陽光中。因為酵母在發酵的過程中會不斷的變多并且漸漸沉淀下來,此時密封罐中會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一定要保證罐子的密封是否完好。
8.因為啤酒發酵的過程時間比較長,所以具體的發酵時間需要大家自己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待啤酒沒有酸味、異味時就可以放心的喝了。
11. 如何生產啤酒瓶子
啤酒瓶是啤酒瓶,但里面不能用啤酒。原理是裝滿液體的小口瓶子在瓶口受到猛烈的均勻壓力(例如手掌心猛擊,壓力一定要均勻),會在瓶底的部位瞬間產生真空的氣泡,然后真空氣泡瞬間消失,液體回位的時候產生壓力令瓶底破裂。這個游戲只能在液體是無碳酸的時候做,例如是水或其他無氣泡的液體。
如果里面真的是啤酒的話,真空氣泡一樣會產生,但是二氧化碳會瞬間釋放并填補真空,結果是啤酒由瓶口噴的到處都是,瓶子一點問題也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