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業啤酒不好嗎
不是。大星是產自西班牙的一款啤酒,它的譯名是艾帝達姆,因為商標上有顆??,因此很多人都管它叫做“大星”。大星啤酒的麥芽濃度在11.5度,酒精度在4.8度,因為酒里面添加了一些香料,因此入口后不僅有啤酒花和麥芽的香味,還有一股香料混合的香味,由于麥芽濃度和酒精度并不是太高,所以這款啤酒口味比較清淡,但也更適合開懷暢飲。
2. 喝工業啤酒的危害
精釀啤酒的嘌呤和工業啤酒含量一樣高。一般1瓶精釀啤酒的容量為500-600毫升,1瓶精釀啤酒的嘌呤含量為2-2.4毫克。
精釀啤酒用來區別于大部分常見的工業啤酒(青島、雪花、燕京、百威、喜力、嘉士伯)。這和其口味是苦是甜,是香是酸,嘌呤的高低與否,并沒有直接關系。在大眾啤酒日趨飽和的大背景下,中國啤酒市場呈現高端產品快速發展的趨勢,隨之精釀啤酒市場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好,精釀啤酒增長顯著。
3. 工業化啤酒的危害
首先,工業啤酒是個廣泛的概念,任何大型的酒廠都會使用大規模的工業化設備進行生產,精釀酒廠亦是如此,所以說用工業啤酒形容一種啤酒風格有些不恰當。 Adjunct Lager是國際上對于我們口中的“工業啤酒”一個明確的定義,Adjunct并沒有工業的意思,而是助劑、添加劑的意思,工業啤酒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原料中添加了麥芽替代物大米、玉米、淀粉等由于這些啤酒都是下發酵的拉格啤酒,再加上這種風格誕生于美國,我們姑且稱之美式工業拉格。
以上說的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下面我們就聊聊工業拉格的歷史。不過我們多說點,從真正的拉格啤酒開始說。
誕生在歐洲的拉格啤酒
16世紀,巴伐利亞的僧侶們為了避免夏日高溫對釀酒產生不良的影響,開始把啤酒放入清涼的地窖或是巖洞之中美之名曰“貯藏”啤酒也就是拉格,盡管在19世紀啤酒酵母才被發現,那個時候人們還不知道什么是上發酵和下發酵,但未來會改變是啤酒世界格局的拉格啤酒釀造法就這樣誕生了。
19世紀40年代,德國巴伐利亞的啤酒釀造師把這種在工藝帶的捷克的皮爾森,馬上當時的 Bürgerbrauerei酒廠就生產出世界上最早的黃金啤酒——皮爾森啤酒,隨著制冷的設備的出現這質量穩定、不易變質適合大規模工業生產和運輸的啤酒大行于世。那時正逢鐵路剛剛問世不久并迅猛發展的年代,隨著交通方式的進步,很快皮爾森啤酒和皮爾森釀造法便在整個中歐普及開來。
這種啤酒還有一個優點,隨著玻璃制品在人們生活中的普及,透明酒杯中那些渾濁的愛爾啤酒在當時不怎么討喜,相比之下酒體清澈,呈現金黃色澤的拉格啤酒則更受到人們的歡迎。
美國的“創新”拉格
之后這種在歐洲流行的啤酒被移民們帶到了美國,可是在美國的這些新移民怎么也釀不出歐洲的原汁原味,最后他們發現歐洲的大麥蛋有非常好的層次感,很強的麥芽香,而美國的麥芽就顯得單調干脆了很多,這下麻煩了,在當時無論是運輸條件和農業技術在美洲大陸想鼓搗出歐洲大麥都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不過美國人馬上就想到沒大麥不是還有別的淀粉作物么?我們美國什么種的最多?玉米啊!于是玉米就成為了美國啤酒主要的淀粉源,不過美國人馬上就發現除了玉米,大米也能加入到啤酒之中,最后甚至直接開始加淀粉了,就這樣美國特色的拉格啤酒就誕生了。
這種啤酒遠遠被沒有歐洲的啤酒好喝,因為玉米或是大米只能提供發酵出酒精的糖,而不能提供啤酒真正的麥芽味,最初酒商只能靠摻上一些大麥殼來添加香氣,而現 在隨著科技的進步隨便加上一點香料添加劑就搞定了。之后隨著美國酒廠的逐漸壯大,這種低廉的啤酒迅速的在世界各地流行起來。
我們的工業啤酒
啤酒在十九世紀末啤酒隨帝國主義洋槍洋炮一起來到了中國,我國最早建立的啤酒廠是1900年由俄國人在哈爾濱開辦的烏爾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也就是現在的哈爾濱啤酒,青島啤酒的前身也在1903年英國和德國商人的合作下創立。1949年前,我國只有七、八個啤酒廠,絕大多數由外國人所控制,酒花和麥芽主要從國外進口,啤酒的銷售對象也主要是在華的外國商人及軍隊,還有一部分“上層社會”的人士。普通老百姓幾乎無法享受。
也就是說啤酒這個舶來品剛剛到中國的時候還是遵循著歐洲的傳統工藝生產的,在中國怎么歐洲的啤酒怎么就變成了“美國味”了呢?
這還要說到改革開放,1979年后的十年我們啤酒業得到了真正的大發展,我國的啤酒工業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續增長。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啤酒工業的經濟效益更加重視,啤酒工業的規模按照國際上的慣例,開始向大型化,集團化方向發展。一些中小型啤酒廠被大型啤酒廠兼并,大型酒廠被集團兼并,隨著國際市場上百威和嘉士伯等集團搶占市場份額戰火蔓延到了中國,一些被收購下的酒廠也開始為利益來降低成本擴大生產。這時候采用美國人的這種“先進”工藝,最適合不過了。
不過現在的工業拉格不僅僅在淀粉源上來降低成本,啤酒花浸膏的加入,再加上生產后期人工充氣來用氣泡掩蓋啤酒花的不足和大范圍的縮短釀造時間等等。
4. 工業啤酒不好喝
工業啤酒是個廣泛的概念,任何大型的酒廠都會使用大規模的工業化設備進行生產,精釀酒廠亦是如此,所以說用工業啤酒形容一種啤酒風格有些不恰當。Adjunct Lager是上對于我們口中的“工業啤酒”一個明確的定義,Adjunct并沒有工業的意思,而是助劑、添加劑的意思,工業啤酒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原料中添加了麥芽替代物大米、玉米、淀粉等,這些啤酒都是下發酵的拉格啤酒!
5. 啤酒有工業啤酒嗎
工業啤酒的原料比較多,只要是含有淀粉的都可以拿來代替麥芽,常見的有大米、玉米,甚至還有糖漿。啤酒花也由整朵,變成了碎末、啤酒花制品、啤酒花浸膏等,一般多用的是拉格工藝(酵母下層發酵),溫度一般控制10度以下。發酵取酒后,要經過巴氏殺菌(低溫)和過濾。目的是延長啤酒的保質期,一般可達1年左右。
6. 工業啤酒難喝
釀造時間長,成本高,有條件的可以多喝啊,缺點就是太貴了。
既然是精釀,那肯定生產周期更長、原料更豐富,所以精釀啤酒在產量上要遠遠低于工業啤酒,價格上也是高了不少。
精釀啤酒添加了較多的啤酒花,麥芽汁濃度也高,它也因此被越來越多人喜歡。
在全世界有著近100種風格的精釀啤酒,有香氣襲人的小麥啤酒、厚重的黑啤酒、琥珀啤酒以及水果啤酒等等。
精釀啤酒口感濃郁厚重、酒精度較高、苦味更重,更適合慢慢飲用。
7. 工業啤酒的危害更大嗎
工業啤酒。
工業啤酒:使用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釀造而成,但為了追求成本,更多用大米、玉米和淀粉等原料取代麥芽。這樣釀出的啤酒麥芽汁濃度非常低,口感偏淡。
采用拉格工藝發酵,酵母在發酵罐底部工作,沉在酒液的下方,發酵溫度一般控制在 10℃ 以下。發酵罐較大,發酵結束后通常采用過濾和巴氏殺菌,增加啤酒的貨架期(保質時間)。
精釀啤酒:只使用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進行釀造,不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劑。與工業啤酒相比,麥芽含量更多,啤酒花添加更多,所釀造出來的麥芽汁濃度更高。通常,精釀啤酒釀造時不需要太多考慮成本,多數會選擇上等的原料釀造而成。
艾爾工藝,酵母在發酵罐頂端工作,浮在酒液的上方,發酵溫度一般控制在 10-20℃。發酵罐通常較小,發酵結束后不進行過濾和殺菌處理。
8. 工業啤酒好不好
盧云堡是德國的啤酒品牌,盧云堡啤酒是由麥牙、大麥和啤酒花釀制而成,是地地道道的精釀型啤酒,和咱國內的工業水啤是不一樣的,可以認定為不是工業啤酒。
9. 工業大嘛啤酒
啤酒不用勾兌香精。
精釀啤酒的原料是麥芽、酵母、啤酒花和水,下面介紹一下這四種原料:
1、麥芽
麥芽會影響精釀啤酒的風味,精釀啤酒注重麥芽的品質,所以對于麥芽的香味、色澤、千粒重、脆度以及糖化力的要求都很高。
2、酵母
酵母可以改善啤酒的風味以及增加營養。
3、啤酒花
啤酒花,又被稱為蛇麻花,屬于蕁麻目大麻科葎草屬,是攀援草本植物,雌雄異株,釀酒所用的只是雌花。
4、水
水在釀酒原料里所占的成分高達90%,從中可以看出水質的重要性,無論是家釀還是工業釀酒,對水質的要求都特別高,因為它嚴重影響著酒的風味與口感。
10. 啤酒為什么不好
精釀啤酒賣不動主要原因有兩點:
1、啤酒價格上漲。隨著經濟發展,物價一直在上漲,但很多人的工資卻原地踏步。啤酒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原材料漲價,啤酒花是釀造啤酒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啤酒花漲價,就意味著啤酒必定會漲價。曾經1塊5一瓶的啤酒,現在至少賣到3塊錢,一些大品牌的啤酒價格會更貴。所以現在很多人選擇喝汽水,也不喝啤酒。
2、酒的品質下降。雖然現在市面上啤酒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幾乎每個地區都有特產的啤酒。可是啤酒種類變多,口味豐富,但是酒的質量卻一直在下滑。一些啤酒加工廠為了節約成本,在釀造啤酒的時候把釀造時間精簡,導致啤酒的味道不夠醇厚。還有一些根本不用糧食釀造的,而是采用啤酒花,和一些添加劑制作而成的酒水,這種啤酒口感差還不健康。經常喝酒的人一嘗便知,喝一次就不會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