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和鹽的實驗報告總結
鹽是納離子,加鹽就加強了納離子的流動,則使電池增加了電力,電力強了酒瓶蓋就開啟了
2. 啤酒和鹽的實驗報告總結圖
在啤酒中加入鹽會使啤酒中的二氧化碳大量析出,啤酒中由于啤酒花的作用,使二氧化碳析出后會形成細膩的泡沫,而不是像其他碳酸飲料一樣直接消散,這些細膩的二氧化碳泡沫可以說是啤酒中口感最好的一部分,只要往啤酒中加入一些鹽,就能更多的享受這種泡沫。
另外,啤酒中加入鹽之后會使啤酒的口味更為醇厚,加入的食鹽量以不會嘗到明顯的咸味為最佳。
在啤酒中加入鹽使二氧化碳大量析出后喝到肚子中的二氧化碳就變少了,而二氧化碳會刺激人的腸胃,使其吸收酒精的速度大大加快,這也是為什么啤酒度數低卻容易喝醉的原因。
3. 啤酒的制備實驗報告
大致可以分為制麥、糖化、發酵、罐裝。先將麥芽粉碎,加入大米等輔料和溫水進行攪拌,加熱到一定的溫度后,過濾掉雜物,得到澄清的麥汁。
將這些液體放入煮沸的鍋中,加入啤酒花,煮沸,等到冷卻之后,加入啤酒酵母,酵母在剛開始發酵的時候,會將麥芽糖中的糖分分解為酒精還有碳酸氣,經過一周的低溫發酵,就成為了嫩啤酒。
4. 啤酒釀造實驗報告總結
啤酒釀造主要原科大麥,經過制作麥芽,糖化,發酵等工藝釀成啤酒。
5. 啤酒和鹽的實驗報告總結與反思
一啤酒瓶蓋的鹽大約是10克。
6. 啤酒和鹽的實驗報告總結怎么寫
1、食鹽加啤酒能讓衣服恢復顏色。鹽加啤酒泡褪色衣物的原理是食鹽和啤酒都有固色的作用,用來泡褪色衣服能防止深色衣服褪色。
2、首先把衣服放入啤酒里浸泡,之后再加入少量食鹽。浸泡15分鐘,再將衣服清洗干凈,曬干即可,衣服也能變得柔軟,也能恢復原來的顏色。
3、鹽加啤酒除了能給衣服增色,還有其他的作用:能清除灶臺、抽油煙機里的重油污,還能清潔淋浴房水龍頭上的水漬以及瓷磚死角衛生。擦玻璃,只需要將適量的食鹽和啤酒混合在一起,倒在噴壺里,再噴在玻璃上,用抹布輕輕一抹就干凈了。
7. 啤酒食鹽 化學反應
啤酒制作過程中采用加壓手段將二氧化碳溶解在啤酒中,當開瓶時造成瓶內大氣壓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二氧化碳逸出造成冒出許多氣泡。 啤酒中含有麥芽糖,冒出許多氣泡攪拌麥芽糖造成冒出許多泡沫
有些啤酒泡沫很少甚至沒有泡沫,可能與其發酵特性、倒酒的方式有關,或是因為酒杯中有油脂。泡沫太多則可能與啤酒的溫度、啤酒機的加壓方式,或是酒液在瓶中再次發酵有關。
8. 啤酒生產工藝實驗報告
當啤酒倒入杯中,因其泡沫豐富潔白如雪,口味持久溢香似花,故命名為“雪花啤酒”。
回溯雪花啤酒的淵源,緣于上世紀50年代。當時國內啤酒廠普遍采用兩步發酵法工藝,所產生的啤酒泡沫很少。1957年,國內知名啤酒專家,組成的科研小組經過反復試驗,終于研制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啤酒。
9. 啤酒品評實驗報告
青島白啤和燕京白啤雖然都是白啤,屬于比較清淡的啤酒,但青島的依然比燕京清淡,苦味淡些,顏色也更淺。
1、味道
青島啤酒:味道沒那么沖,有一點點偏苦澀,上頭慢,不容易醉,這才是啤酒該有的屬性。
燕京啤酒:入口略微發苦,其實是一種辛辣。
2、類別
自古以來都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蘿卜說完了口味上的差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產品類別上,燕京啤酒和青島啤酒又有著怎樣的不同。
據燕京官網資料顯示,燕京啤酒種類分為原漿白啤、純生啤酒、鮮啤、無醇啤酒和果啤等八大類,其中純生啤酒、鮮啤為受歡迎。同時為了滿足不同的消費群體,燕京啤酒研發了無醇啤酒,酒精含量在0.3vol以下,并保持啤酒的原有營養。因為此款啤酒酒精含量很低,適合婦女等不擅長飲酒的人飲用。
相比而言,青島啤酒的種類相對集中,分為醇厚型、清爽型和純生型三大類別,每個口味類別下有不同的產品。尤其是純生型青島啤酒,自從投放市場以來,就以清香的口感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3、價格
從價格方面來看,燕京啤酒和青島啤酒的區別并不十分明顯,青島啤酒每箱價格在50——200元之間,燕京啤酒每箱的價格集中在50——150元之間,兩種品牌的價格均能滿足普通工薪階層、白領等消費群體的不同需求,一般不會成為消費者選擇困難的原因。
4、釀造工藝
對于啤酒愛好者來說,有不少人對釀造工藝方面頗為關注,因為釀造工藝的不同,直接影響著啤酒的保存質量和口感。
青島啤酒的成功主要體現在獨特的釀造工藝和嚴格的工藝管理上,其獨特的后熟工藝技術和優良的酵母菌種錦上添花,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優異和穩定。
燕京啤酒則采用的礦泉水進行釀造,含量高,飲用之后有泉水的回味,同時燕京啤酒的保鮮期長達四個月之久,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需求。
5、銷售
對于購物,不少人有著從眾心理,銷量高的一般都是比較受大眾歡迎的,這是消費者的共識。
從2017年兩家啤酒公司的年報數據來看,均為穩重增長的態勢。去年一年青島啤酒全年實現銷量797萬千升,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62.77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人民幣12.63億元,同比增長21%;燕京啤酒實現銷量416.02萬千升,其中燕京主品牌銷量312.93萬千升,占總銷量的75%,“1+3”品牌銷量382.94萬千升,占比達到92%。
6、消費者評價
青島啤酒
口味很醇厚,有點慕尼黑啤酒的味道,口感很好,麥香很勻稱 沒有較強的苦澀感
“麥香突出、醇厚爽口,好喝! ”
更觸動我的是,青島啤酒對消費者表現出來的尊重。打開青島啤酒的品評手冊,消費者意見的比重,在評比中已經占了將近一半,這種把消費者的喜好作為產品高準則的做法,讓青島啤酒更有人情味。
燕京啤酒
燕京產的啤酒,以德國工藝為主,口味上相差無幾,喝啤酒喝的就是這個鮮味。
作為民族啤酒工業領軍企業,從清爽啤酒到鮮啤再到白啤,燕京啤酒始終走在國內啤酒產品創新的前列,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為消費者打造一場舌尖上的狂歡,帶來他們IN的新鮮享受。
傳統的啤酒品類口味厚重、苦澀,而燕京鮮啤品類淡爽而不苦澀,保持原始的啤酒新鮮味。
小結
從產品種類上來說,燕京啤酒優于青島啤酒;從年銷售數量來說,青島啤酒優于燕京;從產品價格上來說基本持平;從口味喜好來說消費者各有所愛。總之是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不管燕京青島,滿足消費者需求就是好酒。
10. 啤酒工藝實驗報告實驗目的
啤酒生產大致可分為麥芽制造、啤酒釀造、啤酒灌裝3個主要過程。
麥芽制造
有以下6道工序。
大麥貯存:剛收獲的大麥有休眠期,發芽力低,要進行貯存后熟。
大麥精選:用風力、篩機除去雜物,按麥粒大小分級。浸麥:浸麥在浸麥槽中用水浸泡2至3日,同時進行洗凈,除去浮麥,使大麥的水分浸麥度達到42~48%。
發芽:浸水后的大麥在控溫通風條件下進行發芽形成各種使麥粒內容物質進行溶解。發芽適宜溫度為13~18℃,發芽周期為4~6日,根芽的伸長為粒長的1~1.5倍。長成的濕麥芽稱綠麥芽。
焙燥:目的是降低水分,終止綠麥芽的生長和的分解作用,以便長期貯存;使麥芽形成賦予啤酒色、香、味的物質;易于除去根芽,焙燥后的麥芽水分為3~5%。
貯存:焙燥后的麥芽,在除去麥根,精選,冷卻之后放入混凝土或金屬貯倉中貯存。
釀造
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發酵、貯酒后熟3個過程。
原料粉碎:將麥芽、大米分別由粉碎機粉碎至適于糖化操作的粉碎度。
糖化:將粉碎的麥芽和淀粉質輔料用溫水分別在糊化鍋、糖化鍋中混合,調節溫度。糖化鍋先維持在適于蛋白質分解作用的溫度(45~52℃)(蛋白休止)。將糊化鍋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兌入糖化鍋后,維持在適于糖化(β-淀粉和α-淀粉)作用的溫度(62~70℃)(糖化休止),以制造麥醪。
麥醪溫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兩種。蛋白、糖化休止時間及溫度上升方法,根據啤酒的性質、使用的原料、設備等決定用過濾槽或過濾機濾出麥汁后,在煮沸鍋中煮沸,添加酒花,調整成適當的麥汁濃度后,進入回旋沉淀槽中分離出熱凝固物,澄清的麥汁進入冷卻器中冷卻到5~8℃。
發酵:冷卻后的麥汁添加酵母送入發酵池或圓柱錐底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用蛇管或夾套冷卻并控制溫度。進行下面發酵時,最高溫度控制在8~13℃,發酵過程分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發酵5~10日。發酵成的啤酒稱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2含量低,不宜飲用。
后酵:為了使嫩啤酒后熟,將其送入貯酒罐中或繼續在圓柱錐底發酵罐中冷卻至0℃左右,調節罐內壓力,使CO2溶入啤酒中。貯酒期需1~2月,在此期間殘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漸沉淀,啤酒逐漸澄清,CO2在酒內飽和,口味醇和,適于飲用。
過濾: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為商品,啤酒在-1℃下進行澄清過濾。對過濾的要求為:過濾能力大、質量好,酒和CO2的損失少,不影響酒的風味。過濾方式有硅藻土過濾、紙板過濾、微孔薄膜過濾等。
灌裝
灌裝是啤酒生產的最后一道工序,對保持啤酒的質量,賦予啤酒的商品外觀形像有直接影響。灌裝后的啤酒應符合衛生標準,盡量減少CO2損失和減少封入容器內的空氣含量。
桶裝:桶的材質為鋁或不銹鋼,容量為15、20、25、30、50L。其中30L為常用規格。桶裝啤酒一般是未經巴氏殺菌的鮮啤酒。鮮啤酒口味好,成本低,但保存期不長,適于當地銷售。
罐裝:罐裝啤酒于1935年起始于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軍需而發展很快。罐裝啤酒體輕,運輸攜帶和開啟飲用方便,因此很受消費者歡迎,發展很快。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瓶裝:自1980年后投放市場,數量逐年增加。其優點為高度透明,重量輕,啟封后可再次密封,價格合理。
主要缺點為保氣性差,在存放過程中,CO2逐漸減少。增添涂層能改善保氣性,但貯存時間也不能太長。PET瓶不能預先抽空或巴氏殺菌,需采用特殊的灌裝程序,以避免攝入空氣和污染雜菌。
瓶裝:為了保持啤酒質量,減少紫外線的影響,一般采用棕色或深綠色的玻璃瓶。空瓶經浸瓶槽(堿液2~5%,40~70℃)浸泡,然后通過洗瓶機洗凈,再經灌裝機灌入啤酒,壓蓋機壓上瓶蓋。經殺菌機巴氏殺菌后,檢查合格即可裝箱出廠。
擴展資料
來源
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內的“藍色紀念碑”上,記錄了公元前3世紀巴比倫的蘇美爾人以啤酒祭祀女神的情形。其實,啤酒的發明者是蘇美爾人。
公元前6000年前,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蘇美爾人,他們用大麥芽釀制成了原始的啤酒,不過那時的啤酒并沒有豐富的泡沫。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前,波斯一帶的閃米人學會了制作啤酒,而且他們還把制作啤酒的方法刻在板上,獻給農耕女神。公元前2225年,啤酒在古巴比倫人中得到了普及,他們用啤酒來招待客人。
那時候古埃及人和古巴比倫人注意到了啤酒的藥用價值,紛紛用啤酒制作藥物。希臘人也非常熱愛喝啤酒,他們從埃及人那里學會了釀制啤酒的方法。
公元4世紀時,啤酒傳遍了整個北歐。啤酒種類開始變得豐富,其中英國人用蜂蜜和水混合釀制而成的蜂蜜酒是比較有名的一種。英國出現的一種黑啤酒也非常有名,與現代的黑啤酒已經很相似。公元1世紀,愛爾蘭人自行釀制出了一種跟現代的淡色啤酒相仿的啤酒。
1516年,巴伐利亞公國大公威廉四世發布《德國啤酒純酒法》規定啤酒只可以啤酒花,麥子,酵母和水做原料,同時是最早的食品法律
19世紀,有了冷凍機,人們開始對啤酒進行低溫后熟的處理,就是這一發明使啤酒冒出了泡沫。1900年,俄羅斯技師首次在中國哈爾濱建立了啤酒作坊,中國人開始喝上了啤酒。1903年,英國人和德國人又在中國建了英德啤酒廠,就是青島啤酒廠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