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麥可以做啤酒
啤酒大麥和大麥茶并不是一種大麥。
啤酒大麥是釀造啤酒的主要原料,啤酒大麥與大麥茶從形態上看沒有太大差別,但是在籽粒的性狀和內在質量上有一些特殊要求。
其中大的區別就是啤酒大麥蛋白質含量不能過高,蛋白質含量高會使籽粒溶解度降低,釀出的酒易混濁,保存期短。而大麥茶則要求蛋白質含量盡可能高,適口性好。
2. 大麥做啤酒還是小麥做啤酒
啤酒有小麥和大麥的兩種,大麥是過去的一種老式配方,而小麥是剛研究出來的,因為材料不同口感也是不一樣的,大麥的做成的啤酒比較的苦澀,味道有些難以入口,里面的泡沫較少。
而小麥做成的口感很細膩涼爽,大多都是用易拉罐裝成售賣的,價格也會高出許多,保存的時間會長久一些,口感比大麥的柔和。
3. 大麥做啤酒要發芽嗎
有人喜歡大麥芽,有人喜歡小麥芽,總體來說可能還是大麥芽的味道更純一些
大麥芽:為禾本科植物大麥的果實發芽加工品。大麥芽是釀造啤酒和威士忌的關鍵原料。含酶較多的大麥芽是眾多麥芽當中應用最多、最廣泛的。但其它的發芽或未發芽的作物如小麥、稻、玉米、燕麥和黑麥等也應用較為廣泛。
小麥芽:為禾本科植物小麥的果實發芽加工品。小麥芽的作用類似于酵母。小麥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做為啤酒添加劑使用,啤酒原料中添加10%到20%的小麥芽,能顯著提高啤酒的麥芽香氣,使啤酒泡沫如牛奶般潔白細膩。
4. 大麥可以做啤酒用嗎
什么是“啤酒大麥”啤酒大麥是釀造啤酒的主要原料。啤酒大麥與飼用大麥從形態上看沒有太大差別,但是在籽粒的性狀和內在質量上有一些特殊要求。
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啤酒大麥蛋白質的含量不能過高,因為含量高會使籽粒溶解度降低,釀出的酒易混濁,保存期短。而飼用大麥則要求蛋白質含量盡可能高,適口性好。用啤酒大麥制造啤酒時要先浸麥,令其發芽。而后焙干,隨后磨去其麥芽根,制成干麥芽,再經糖化、發酵等復雜工藝才能釀成啤酒。啤酒大麥是典型的耐鹽堿、耐干旱、適應性強的禾股類作物。在通常情況下,不需要人工灌溉,僅靠天然降水就能獲得較好的收成
5. 大麥做啤酒是生的還是熟的
啤酒是由糧食制成的,一般采用麥芽為原材料,經過發酵而成。而根據麥芽的不同,可以分為大麥啤酒和小麥啤酒。大麥具有消化、益氣和消熱的作用,而小麥富含蛋白質,具有多種礦物元素,營養價值非常高。小麥啤酒--以小麥芽為主要原料(占總原料40%以上),采用上面發酵法或下面發酵法釀制的啤酒。"小麥啤酒"是啤酒型式(Style)和種類中極具特色和魅力的產品,主要產地集中在德國南部,奧地利和比利時,采用"上層發酵法"(Top Fermentation),原料為大麥麥芽和50%以上的小麥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小麥啤酒"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叫"白啤酒"。
大麥啤酒(barley wine):這是一種英國烈性愛爾啤酒(ale),它的酒精含量較高(達6%-12%體積比),通常呈琥珀色或紫銅色。由于這種啤酒用料較多,顯得比較甜,所以要用比較多的酒花含量來平衡其甜度。大麥啤酒適合裝瓶后放置一段時間,在瓶內后熟過的啤酒具有相當不錯的口感。
6. 大麥做啤酒教學全過程視頻
1斤麥芽能釀9斤的啤酒。那么1000斤就能釀出9000斤
啤酒麥芽是大麥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經浸麥、發芽、干燥、除根的操作過程,生產上稱為制麥。制麥前的大麥須除雜與分級,以2、2、2、5、2、8毫米孔徑的篩面將麥粒分成大、中、小三級分開投料,以便浸麥、發芽和麥芽的溶解度均勻一致,所以這就是答案
7. 大麥可以做啤酒嗎
1斤麥芽能釀9斤的啤酒。啤酒麥芽是大麥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經浸麥、發芽、干燥、除根的操作過程,生產上稱為制麥。
制麥前的大麥須除雜與分級,以2、2、2、5、2、8毫米孔徑的篩面將麥粒分成大、中、小三級分開投料,以便浸麥、發芽和麥芽的溶解度均勻一致,所以這就是答案
8. 大麥做啤酒嗎
發芽的目的是使麥粒生成大量的各種酶, 大麥中的細胞壁得到溶解而使組織變得疏松, 一部分非活化酶得到活化和增長.如果不制成麥芽,可能還沒發酵就壞了
9. 大麥可以做啤酒喝嗎
小麥啤酒好
小麥啤酒非常好喝。第一次喝非常棒,典型小麥啤酒的口感,偏向丁香味,苦味少,薩茲酒花香氣濃。第二次、第三次喝,越喝越一般~就像花瓶美女,喝多了總會膩。長時間不喝又想喝選麥芽度越高越好的,不過酒精度也跟著高了。只能選平衡,麥芽度達26度,酒精16度左右,酒精味蓋過麥芽味,難接受。麥芽17,酒精8左右,冬天的話勉強。平衡感最好的是麥芽13~12,酒精5度。最能品出麥芽的香味,喝著過癮。
10. 大麥做啤酒的原因
由于大麥在所有的谷類中,它是最適合發酵的,所以不只是啤酒,還有威士忌、伏特加等酒主要原料也是大麥。可見,大麥對酒類物質的重要性。
大麥
甚至可以說,大麥是唯一適合發酵的谷物:因為一種特殊的酶。
在發酵的過程中,能夠變成酒精的原料是糖,比如葡萄等水果就充滿了糖分,所以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酒,應該是某種果酒。然而,大麥、小麥和稻米等谷制品,他們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所以,首先我們需要把淀粉變成糖,才能變成酒。
你以為很復雜,但是其實只要有水就能完成這個轉變。然而,為了保證種子能夠持續得到養料,谷物中的這種酶,含量往往不高,淀粉分解的反應也比較緩慢。
大麥卻不同。大麥中這種酶的含量很高,淀粉分解也發生得特快。甚至,有釀酒師專門把大麥芽和其他谷物混合,利用這些大麥中的酶,去分解其他谷物中的淀粉。
所以說,大麥芽是釀酒師最好的朋友。
除了含有大量的酶,大麥另一個優勢是它頑強的生命力。大麥不僅耐寒,也耐旱,從北歐到中東,從東亞到美洲,甚至一些最貧瘠的土地上,都可以看到大麥的身影。因此,大麥所釀的酒也分布廣泛。
啤酒的誕生可能是,人們把吃剩的大麥放到陶罐里,有時,還會特意加水來軟化大麥的硬殼。有了水分,大麥中的酶就會全力以赴地把淀粉分解成糖。這時,從外面飄來一些酵母,經過些時日,人們就能得到一些古怪的、起泡沫的液體。
而這,就是啤酒。
喝威士忌最好的方法是摻水
啤酒,也可以通過蒸餾,來提高酒精度數。而經過蒸餾的啤酒,就是威士忌。有多少小伙伴不知道威士忌其實也是啤酒的一種呢?舉個手我看看!
直到今天,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還在爭奪威士忌的發明權。不過,威士忌確實誕生于這一地區:這片區域的氣候獨特,有漫長且潮濕的夏天,特別適合于大麥中淀粉的積累,更多的淀粉也就意味著更多糖分和酒精。大約在15世紀,英倫三島的人民就開始蒸餾威士忌了,并把它稱作 “生命之水”。
威士忌
這里還可以給你推薦一個飲用威士忌的小技巧。在喝之前,往威士忌里加少量的水,可以提升酒的口感和香氣。推薦比例:每30毫升酒中加5滴水。
烈酒加水,這種喝法也有科學道理。各種酒中,98%成分都一樣,就是水和酒精。而剩下的這2%,就決定了酒的風味。在威士忌中,這2%的風味成分是一些脂肪酸分子。加水后,這些分子可以從酒中析出,變成一種懸濁物。雖然加水后會讓威士忌稍顯渾濁,但同時,也可以讓這些風味成分得到更充分的釋放。
有人研究了一種名為“愈創木酚”的分子在酒精與水中的狀態。愈創木酚,就是威士忌里最重要的一種風味分子。研究者發現,在酒精濃度較高時,這些愈創木酚會被酒精分子包裹,而會被“壓入”溶液內部,意味著酒的香氣發散不出來。而加水稀釋,可以讓愈創木酚更充分地暴露出來,讓酒變得更為香醇。
所以,摻水這一行為,有時是無良奸商的詭計,有時卻也變成了品酒師們的絕招。
令人頭疼的小麥
說完了大麥和啤酒的關系,咱們再來看看小麥。
相較于大麥來說,小麥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質。高蛋白質含量,意味著良好的彈性和較長的保質期限。因此,小麥特別適合用作糧食。比如,大部分面包的主料就是小麥。
然而,對于釀酒師傅來說,小麥,可能是最讓他們頭疼的一種原料。
同大麥一樣,如果要釀酒,需要把小麥中的淀粉進行發酵。然而,小麥中的蛋白質含量太高了,以至于淀粉被包裹在厚厚的蛋白質里,而這些被包住的淀粉根本無法利用。因此,發酵后的小麥,產生的酒精少得可憐。更糟的是,這些蛋白質會讓發酵的小麥變得粘稠,也會讓最后得到的酒特別渾濁。
然而,德國有一種著名的小麥啤酒。那這種啤酒,又是怎么回事呢?
小麥啤酒
雖然名為小麥啤酒,不過這種酒的原料中,小麥的含量只有一半左右,嚴格來說,是占了55%的比例。而其他的成分仍是大麥。光靠小麥本身是釀不成酒的。
那么,人們為什么偏要把難以發酵的小麥,制成啤酒呢?答案也是蛋白質。
你只要品嘗一口小麥啤酒,就會發現,這種酒有一種特別的芳香,類似于面包或柑橘。這就是高蛋白質含量帶來的特有風味。而且,德國小麥啤酒之所以有名,也因為它有厚重的泡沫,這些泡沫絕大多數是溶解了的小麥蛋白。現如今,有些釀酒師為了得到豐厚的泡沫,特意在原料里加入一定量的小麥。
于是,蛋白質,這種不易釀酒的部分,反而給小麥啤酒帶來了獨特的飲用體驗。
喝剩下的啤酒,為什么有股怪味?
除了大麥、小麥這些基本原料,調味劑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對于啤酒來說,最必不可少的調味劑,應該就是啤酒花了。
啤酒花
啤酒花是一種長相類似藤蔓的植物。因為名字的關系,很多人會誤以為啤酒是啤酒花釀造的。但實際上,啤酒花只是一種調味劑。啤酒花給啤酒添加了特有的苦味。我們無法想象,沒了這種獨特的苦味,啤酒會變成什么樣子。
另外,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有這種經驗。就是在喝啤酒時,如果剩了一點酒在瓶子里,經過光照后,會有一股臭味。這其實就是來自于啤酒花。啤酒花中的一種成分,見光分解,就會產生一種惡劣氣味。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啤酒瓶大多是褐色或深綠色的,就是為了防止啤酒花受到過度的光照。
現如今,也會有很多無色的啤酒瓶子。因為當代大規模釀造的啤酒,會用化學合成物代替原來的啤酒花,而這些合成物見光不會分解。
啤酒花的生長條件較為嚴格,只有北緯35-55度的地區可以栽種。而歐洲的德國、比利時、捷克等地恰好在這片區域。這就解釋了,為什么這些歐洲國家釀造的啤酒特別美味。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歐洲這里適合種植啤酒花。早在公元736年,今天德國的巴伐利亞地區,就建起了啤酒花農場。
在歐洲中世紀,釀酒和醫藥的主要從業人員,都是修道院的僧侶。因此,當時修道院也成了是種植啤酒花的主要場所。有了這種植物,啤酒的風味大幅改善,僧侶們也靠著這一良方帶來的利潤,養活修道院。直到今天,最美味啤酒的排行榜上,永遠都可以見到幾款修道院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