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道士雙料啤酒
何為雙啤就是指用兩種麥芽來釀造,雙料啤酒一般都成棕色、帶有濃郁的果香味、酒精度較偏高。
雙啤的的發現者是比利時修道院是甴修道士們釀造的、同時啤酒也成為修道院的主食之一。
我國現在也有多種雙啤:青島金特、燕京雙啤等等味道好極了。
2.修道院啤酒三料
首先,羅斯福是比利時品牌,也是極少的修道院啤酒之一。羅斯福的產品有6號、8號和10號三種,數字越大口味越重。
至于特點,先說何為修道院啤酒和羅斯福品牌。
一、比利時的修道院僧侶早于公元五世紀就開始釀造啤酒,以支持修道院基本開支并用以推動地方慈善事業。常見的有修道院啤酒意思的標示有兩種:Trappist beer與Abbey beer,雖然中文都可以翻譯為修道院啤酒,但兩者并不相同。Trappist beer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修道院啤酒,生產這些啤酒的修道院皆為國際Trappist協會(The International Trappist Association, ITA)成員。因此Abbey beer應該翻譯為"有修道院風格的啤酒"。
Trappist(特拉比斯特派)是天主教隱修會Cistercians(熙篤會)的一個分支,英文又寫做Strict Observance,中文譯作嚴規熙篤會。遵守圣本篤會規,平時禁止交談,主張生活嚴肅,重個人清貧,終身吃素,每日凌晨即起身祈禱。他們在黑色法衣里面穿一件白色會服,所以有時也被稱作白衣修士。圣本篤會規是本篤會的會規,本篤會又叫做本尼狄克派,也是天主教的一個隱修會,由意大利人圣本篤創立,會規共七十三章。非常生活化,除了宗教方面外,還規定了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規則,規定會士不可婚娶,不可有私財,一切服從長上,每日必須按時進經堂誦經,余暇時從事各種勞動,視游手好閑為罪惡。圣本篤會規后來基本成為天主教修會制度的范本。
其實就一句話,只有真正的Trappist的修道院所出產的,并經過了ITA認證的啤酒才是真正的修道院啤酒,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二、Rochefort(羅斯福)
修道院的全名為AbbayeNotre-Dame de Saint-Remy,位于那慕爾省(Namur)。與其它修道院一樣,雖有悠久歷史,但避免不了戰火的摧殘,尤其是十九世紀初期,戰爭摧毀了大部分位于比利時的修道院,所幸靠著來自其它修道院的幫忙,Chimay修道院的修道士甚至幫忙建造釀酒廠及保存配方,Rochefort啤酒才能在如今被大眾享用。Rochefort所生產的Trappist啤酒,在評價上只輸給Westvleteren修道院。目前生產三種品:R10、R8、R6,酒精度分別為11.3%、9.2%、7.5%,都比標示的10、8、6高,那為何取名為R10、R8、R6,有兩種說法:一是比利時當地有一套標示酒精濃度的方式,稱之為Belgian degree system,是測量啤酒中的gravity(麥汁濃度)來作為標示酒精濃度的指示,三支啤酒的麥汁濃度分別是1.060、1.080、1.100,剛好就是6、8、10;另一種說法是Rochefort啤酒在出廠前,會將發酵好的啤酒分別熟成6、8、10周。
三款產品,6號、8號、10號,口味依次加重,可由瓶蓋及瓶身區別。
上個圖
6號:麥芽糖度為16.5度,酒精度7.5%。是羅斯福最早的啤酒產品,二戰結束之前都還是靠修道士的經驗人工釀制。1958年之前,只有6號有330ml及750ml瓶裝。
8號:麥芽糖度為20.8度,酒精度9.2%。始于1955年,最早只是為了圣誕慶典而釀造,后來大受歡迎,從1960年開始成為常規產品,是羅斯福銷量最好的產品。
10號:麥芽糖度24.5度,酒精度11.3%。屬于口味最重的啤酒之一,是一些追求一瓶剛好的酒友們的最愛。
上述介紹其實不算全面,艾爾、精釀、雙料、三料、四料等名詞都未涉及,題主感興趣可以單獨查詢。
比較巧的是這三個我都嘗過,對我本人來說,6號香味相對單一,口味也淡些,基本沒苦度。8號入口也基本無苦度,但是一口含在嘴里就感覺香味明顯比6號豐富,如果說6號有一種香味,8號就最少兩種。10號一入口就感覺起碼三四種香味在嘴里炸開,那種感覺實在美妙,當然,10號略苦。
不過總體來說羅斯福的產品苦度都相對低,香味就比較濃厚,目前最愛的品牌。
3.西麥爾修道士雙料啤酒
三料四品:比利時雙料啤酒,一般在酒標上顯示“DUBBEL”。1856年,西麥爾修道院的修道士釀造了第一款“商業”修道院啤酒,這款啤酒在原來的基礎上添加了比利時棕糖和深色麥芽,所以酒體呈棕色,口味濃郁甜美,苦味略低,并有果脯或者巧克力的風味,這就是第一款雙料啤酒。
1926年,西麥爾加強了配方并第一次將這款啤酒正式命名為“Dubbel Bruin”,之后其他的其他的修道院也開始是按照西麥爾的配方設計釀造自己的雙料啤酒,所以現今的雙料啤酒的酒體全部都是棕色或是黑色的。
三料啤酒--三倍酒花
比利時三料啤酒,一般在酒標上顯示為“TRIPEL”。1934年,西麥爾推出了一款酒精度9.5%的淡色烈性愛爾是普遍認為的第一款三料啤酒,和當初的雙料啤酒一樣這款啤酒第一次發售也沒有用“Tripel”命名。
1956年,當時西麥爾的釀酒師 Thomas 加強了配方,使用了更多的啤酒花,并正式更名為Tripel,跟雙料啤酒一樣其他的修道院又開始是按照西麥爾配方釀酒,三料啤酒也就被再一次統一被釀造成立了一種顏色。
四料啤酒—雙料的雙料
比利時四料啤酒,一般在酒標上顯示為“QUADRUPEL”。Quadrupel這個詞由荷蘭修道院酒廠提出,你可以把它當成是雙料的雙倍風格,圣伯納酒廠在代工Westvleteren 12 時將這種風格命名為Abt,不過現在大部分的比利時酒廠習慣用Belgian Strong Dark Ale 比利時烈性深色愛爾來形容這種風格。
4.修道士四料啤酒
智美啤酒紅瓶和藍瓶區別主要是色澤和酒精度。
智美(CHIMAY)藍啤和紅啤都屬于修道士黑啤。最好在酒窖溫度下飲用(攝氏10-12度獲華氏50—54度),但是根據飲用習慣也可冰鎮飲用。
智美紅帽啤酒呈古銅色,口味柔和潤香,帶有濃郁的麥芽香味,微帶焦炭苦味,泡沫層散發出豐富的酒花、果味和強烈的發酵酯味。是智美品種中最宜上口的一種。有著非常醇美、豐滿的質量,酒花苦味和泥土香甜味相互調節得十分美味。適合配豐盛的烤肉和蔬菜,也可代替紅葡萄酒作為宴會用酒。
智美藍帽啤酒的酒性較烈,擁有新鮮酵母的芬芳,略帶薔薇花的氣息.
原產國家:比利時
包裝容量:330ML, 750ML,3L瓶裝
酒精成分: 7%(紅帽)、9%(藍帽)
佳飲溫度:6-8℃
保質期限:至少五年
6.修道士啤酒度數
智美啤酒紅瓶和藍瓶區別主要是色澤和酒精度, 智美藍啤和紅啤都屬于修道士黑啤,最好在酒窖溫度下飲用,但是根據飲用習慣也可冰鎮飲用。
智美紅帽啤酒呈古銅色,口味柔和潤香,帶有濃郁的麥芽香味,微帶焦炭苦味,泡沫層散發出豐富的酒花,果味和強烈的發酵酯味。
7.道士精釀啤酒
啤酒或許是“拼酒”的最佳用酒。可是,有一類啤酒則需要細品——它們便是啤酒中的珍品,獨特的風味和相對較少的供應量使它們在啤酒家族中獨樹一幟。
口味獨特而復雜,往往具有較lager啤酒(下層發酵,市場上常見的啤酒基本都是lager啤酒)更高的酒精度,口感也更厚重。
比利時:復雜工藝和多樣風味的啤酒圣地
啤酒真正的圣地在比利時。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像比利時那樣提供如此多風味的啤酒——據說那里生產500種不同口味的啤酒。比利時的釀酒工藝也深深影響了其他國家的啤酒工業。
傳統比利時啤酒除了使用大麥做主要原料之外,還要添加香料與水果,如橘子皮、莓類水果等,這使得比利時啤酒展現出豐富多樣的香氣和口感。
比利時啤酒中最重要的是“修道院啤酒”,包括由真正的修道士釀制的Trappist和授權非修道院酒廠制作的Abbey Beer。Trappist均采用“上層發酵法”(ale),酒精度較高,通常經過2到3次瓶內發酵,而且全程采用手工制作。現在,比利時的Orval金谷、Chimay智美、Westmalle偉馬力、Rochefort羅斯福與Westvleteren,和荷蘭的修文修道院是世界上僅有的六家Trappist啤酒釀造者。
此外,比利時還有一種釀造過程復雜的啤酒——Lambic。Lambic最大的特色在于采用“自然發酵法”,而且至少要在橡木桶中儲存3年后才裝瓶。通常儲酒用的橡木桶選擇波特或雪莉酒使用過的舊桶,從而增加酒的的層次。Lambic裝瓶大多用軟木塞封蓋,這樣一瓶啤酒可以存放更長的時間,而且停留在瓶內的酵母還會繼續發酵,使得Lambic保持活力。
德國:小麥啤酒的天堂
德國是世界上啤酒消耗最大的國家。德國啤酒種類豐富,其中以小麥啤酒居多。在1516年,《啤酒純凈法》規定釀制啤酒只能用大麥、麥芽、啤酒花(600090,股吧)和水,傳統的德國酒廠至今仍嚴格遵照這一規范。
經典的德國啤酒多采用Lambic的釀造方式。在德國的啤酒之鄉巴伐利亞,到處可見啤酒在生活中的痕跡。
據說,巴伐利亞北部有種“石頭啤酒”:將重約400公斤的石頭放在山毛櫸堆上烤至1200℃,然后將紅熱的石頭放進煮沸釜中,石頭的高溫使麥芽糖迅速轉變為焦糖,緊緊粘附在石頭上,之后再把石頭放進發酵槽中,迅速冷卻的焦糖再次溶解,這樣釀造出的啤酒便含有一種特殊的煙熏味。
愛爾蘭:不可錯過的黑啤酒
愛爾蘭的黑啤酒(stout)享有盛譽。或許是那里濕冷的氣候令人們對口感重的黑啤酒青睞有加。采用烘培麥芽釀制的黑啤酒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飲后可起到御寒的作用,因此被稱為“黑面包”。
愛爾蘭最出名的黑啤當屬Guinness健力士。這種啤酒色澤呈深黑,被叫做“波特”。現在,每天有一千萬品脫的健力士黑啤被喝掉。
英國:就要一點苦
英國堅持其自8世紀開始的傳統,禁令在啤酒釀制中使用啤酒花。這是英國啤酒口感帶苦味的發端。直到今天,英國人對苦啤酒仍偏愛有加,他們認為,不同的苦啤酒都具有獨特的口味,而且酒勁也各不相同,
英國最具代表性的是Bitter(加入麥芽的Real Ale)苦啤酒,Mild清啤酒苦味與酒度比苦啤酒低,顏色比苦啤酒深,呈深褐色,稱棕啤。
只屬于一瓶酒的酒杯
高端啤酒每款都配有專用的酒杯。那些形狀各異的杯子,并非只是花哨的點綴,而是對啤酒品飲有著重要影響的道具。
什么樣的啤酒用什么樣的杯子,是經過總釀酒師測試后作出的選擇。根據香氣和口感特點,每款啤酒都有一種杯子是最匹配的,或細長優雅,或闊口粗矮,或是容量豪氣的品脫杯,或是造型婉轉的花型杯……
杯子的深淺粗細以及形狀,直接影響到人們喝酒時嗅覺、味覺和視覺的感受。這種感觸,是藝術家才可以準確運用的敏銳和細膩。
專用酒杯還賦予高端啤酒一種品飲上的儀式感——當你端起一只這樣的酒杯時,“拼酒”的念頭不免立刻變得惡俗,不經意間,你會放緩節奏,開始細細品味,就如同品味一杯優雅的紅酒。
8.修道院雙料啤酒
何為雙啤就是指用兩種麥芽來釀造,雙料啤酒一般都成棕色、帶有濃郁的果香味、酒精度較偏高。
雙啤的的發現者是比利時修道院是甴修道士們釀造的、同時啤酒也成為修道院的主食之一。
我國現在也有多種雙啤:青島金特、燕京雙啤等等味道好極了。
9.修道士白啤酒
不是
教士啤酒來自于德國,被稱為慕尼黑三駕馬車。進口德國啤酒的包裝上最常見到的設計元素就是地名與城堡,因此很容易忽視標簽上面印有一名正在暢飲啤酒的修道士的教士啤酒。
國內教士啤酒甜味小,酒精度數低,口味偏清爽,適合暢飲,但是風味不足。而進口教士啤酒的特點就是不容易不上頭,就算是喝醉了,醒酒也特別快。這和國外堅持傳統工藝,保證原料的品質是分不開的
10.修道士啤酒
8號和10號類似比利時Strong Ale的口感,二者香味很接近;6號略接近德國小麥啤的口感,焦糖、麥香和水果香更濃郁點,但是整體香味比前兩者淡了很多。
10號和8號雖然都類似Strong Ale,但是10號相比明顯更為厚重,可能是Trappist里面最為厚重的,有點接近帝國Stout和Porter的口感,8號則更接近智美藍帽三料的口感。以我的口味,10號稱得上濃郁,8號略薄了點。參數上,10號比8號麥汁濃度和酒精度都要高,相應的酒體顏色也略深一點。除了厚度,味道比例上也有所區別:10號第一時間的焦糖味和巧克力味相當厚重,足以填滿整個口腔,其后絲絲的梅子酸才冒出來,吞下去后酒花苦和麥香明顯呈現,且殘留的麥香酒花香乃至水果余香余韻悠長,各種味道融洽平衡,層次豐富,這可能是10號備受贊譽的原因之所在;8號的焦糖和巧克力味略薄,有摻水式的缺失感,使得梅子酸和酒花苦更為直白,最后的余韻也相對更收一些,層次感明顯比10號少了一些,雖然基本要素都在,可沖擊力弱了很多。
總之,10號非常厚重,適合精神狀態好的時候細品;8號適合休閑聊天時放松時喝喝。至于6號,適合像德國小麥啤一樣佐餐擼串或者口渴的時候隨便喝喝。
11.修道士雙料啤酒沒有氣泡
羅斯福8號是突出比利時酵母的酚醛味,更加濃郁的水果酯香喝多了還是容易醉。
羅斯福8號啤酒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好的啤酒之一,顏色深褐,酒體醇厚,豐厚的果味伴著淡淡的巧克力味,Rochefort(羅斯福)
修道院的全名為AbbayeNotre-Dame de Saint-Remy,位于那慕爾省(Namur)。與其它修道院一樣,雖有悠久歷史,但避免不了戰火的摧殘,尤其是十九世紀初期,戰爭摧毀了大部分位于比利時的修道院,所幸靠著來自其它修道院的幫忙,Chimay修道院的修道士甚至幫忙建造釀酒廠及保存配方,Rochefort啤酒才能在如今被大眾享用。Rochefort所生產的Trappist啤酒。羅斯福是比利時品牌,也是極少的修道院啤酒之一。
8號:麥芽糖度為20.8度,酒精度9.2%。始于1955年,最早只是為了圣誕慶典而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