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千百年來,人們在禮尚往來中逐漸形成了許多的規矩和禁忌,其中一些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消失,有一些則一直保留下來。特別是在農村地區,對一些習俗還是挺講究的,比如生日不送鐘,結婚莫送傘等等。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風土人情,風俗習慣也各不相同。農村老人講“壽不送煙,喪不后補”是什么意思?有書君歸納,應該有下面幾種解釋:
一、壽不送煙
壽不送煙,顧名思義,就是老人生日做壽時,前來賀壽的人不能將香煙作為賀禮。至于為什么不能送香煙?民間流傳的說法有:
1、煙與“咽”、“奄”諧音。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同音、諧音字較多,含義也不盡相同。“咽氣”即表示人死了。壽宴本是喜事,一般是年滿六十歲以后才辦,親朋好友及鄰里前來祝賀,大家都是講一些諸如“恭喜”、“壽比南山”之類的吉利話,此時若冒然送煙,會認為不吉利,容易引起主家不高興,是不合適的。
“奄”就是奄奄一息,氣息微弱的意思,表示人即將死亡。
雖然這種說法有些聯想過于豐富,但主人辦壽宴的初衷,就是讓大家一起來祝福老人家幸福安康,長命百歲,圖個吉利。
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向外表明這一家的子孫后代對老人孝順,圖個面子。所以送煙就有不懷好意的嫌疑,是忌諱的。
2、火滅生煙。煙的字義就是火滅了,或者東西燃燒不完全而產生的氣體。一般會認為只有為死人燒香的時候才是點火即滅,然后煙消云散,什么都沒有了。生命之火都熄滅了,就表示人死了,也就是人們常講的“人死燈滅”。
3、吸煙危害身體。現代醫學認為吸煙有害身體,老人家過大壽的時候,親朋好友及晚輩都會送一些寓意老人家健康長壽的禮物,比如壽桃之類的,略表心意,又討老人家高興。送煙即是鼓勵老人抽煙,做危害老人家身體的事情,就顯得有些動機不純,需要盡量避免。
所以,參加壽宴前,如果需要買禮物,一定要事先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以免好心辦壞事。或者直接包個紅包,這樣就比較穩妥。
二、喪不后補
紅白喜事時“隨禮”是一種很正常的人際交往行為,每個人都會經歷。
“喪不后補”很容易理解,就是別人辦喪事的時候,在出殯前,如果你因為別的原因沒有將隨禮送到,之后就不要補送。
因為喪事的隨禮是用來購買祭品,以便祭祀死去的人的。我們送去的禮金就表示讓其子女家屬代為購買祭祀品。老人過世是一件不幸的事,喪事結束即表示不幸的事已經過去。
在很多地方,一旦哪家有老人過世,親朋好友及鄉鄰都會主動前去幫忙,如果你在外地或有事幫不上忙,本來已經對人家有所虧欠了,過后還補送一份禮,就有咒人家再辦喪事的意思,所以是非常忌諱的。
就連結婚這樣的喜事,有的地方也是不喜歡人家補禮的。因為誰都希望與相愛的人白頭偕老,一輩子只結一次婚。
婚禮過后再次收禮,即表示再婚,有些人還是很在意的。
所以,對于日常生活中的迎來送往,不管是在城里還是在農村,我們都要入鄉隨俗。尊重別人也是我們教養的一種體現。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么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復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壽不送煙,喪不后補”,這句俗語果真是傷人不輕,前幾天我剛剛為此吃了一大大虧,因為這一件事情被貽笑大方。
過年的時候,認識一個美女朋友,我開車去縣城,她在路邊等車,當時下著雨,我看到路邊上有人,所以想順當做個好事,因為我近視眼,所以開到路邊上才看清楚是個美女,當時為了明哲保身,不想沾染沒有必要的因果,所以直接就開車走了,不經意間的從反光鏡里面看,路邊的這個美女,一邊大喊大叫,一邊沖我擺手,所以就把靠邊停下了車。
美女從后面,很不淑女地朝我跑過來,一把拉開我的車門,用60多分唄的聲音喊道:你把車開到我邊上,看了我一眼就走,你什么意思?安得什么心?你是看我長得丑?還是感覺自己配不上?你不給我解釋清楚,今天你就別想走了,說完一屁股就坐在了我的副駕駛,并且順手牽羊的,拿起我沒有開口的飲料,直接就打開喝。
惹不起我也躲不起,只好一邊開車一邊給女人解釋,告訴她,你長得絕對是女神級別的人,之所以剛才看你一眼就走,無非是因為你的美貌和氣質,讓我自慚形穢,不敢給你搭訕,早知道你如此平易近人,我是肯定要邀請你上車的。
美女果然都是喜歡好聽的,幾句恭維的話,就讓這個前幾分鐘還母老虎一樣的女人,瞬間就嬌滴滴地對我說:哥哥你真是一個實在人,凈說大實話,你真討厭。
美女在我們鎮上的一個部門上班,因為自己的車壞了,所以在路邊等車,去縣城給自己的姨夫過生日,陰差陽錯就遇到了倒霉的我,美女不僅很漂亮,并且很意外的很有趣,很多故事古典都能順口道來,一些話說出來頗有和我志同道合的意思。
美女快下車的時候問我,她姨夫過生日,送什么禮物好,我告訴美女,送禮物要投其所好,你姨夫喜歡什么,你就送什么,美女說不知道自己的姨夫喜歡什么,我就夸夸其談的告訴她,大多數男人大都是貪財好色,喜歡抽煙,給你姨夫送錢送別的不現實,你不如給他買兩條子煙,美女聽我說完,頓時心花怒放,說道他姨夫平日里面最好抽煙,我的這個建議最好,讓我把她送到縣城的煙酒店。
美女給他的姨夫買了兩條煙當做壽禮,并且順帶著給我買了兩子,然后留了個聯系方式就走了,看著美女遠去的背影,我不禁張然,像這樣潑辣的俏佳人,我還是離她越遠越好。
晚上九點多鐘,我從縣城開車回家,路上一個陌生的電話打過來,因為當時路上車比較多,我沒有接電話,想等著過一會,再給對方把電話回過去,可誰知道這個電話真的是越打越來勁,我開了十多分鐘的車,電話整整的響了十多分鐘,這個時候,我實在是不敢在耽擱,畢竟電話號碼是我們本地的。
電話一接通,對方直接就炸鍋了,聲音很明顯是下午坐車的美女,美女好像是暴走了一樣,電話里面霹靂吧啦的對著我直接就是一頓臭罵,然后命令我去,縣城的一個酒店外面接她,并且威脅我說,如果我敢不去,她明天就去我們村里找我,事情到了這個程度,我肯定是乖乖的就煩,馬上回程,按照指定的位置,去接這位暴走的美女。
到了酒店門口,美女看到我以后,二話沒說對著我就是一頓掐,那力氣都想把我吃下去,大庭廣眾之下,讓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被美女修理了一頓,有請她去路邊攤吃了一頓,順道送了一個小禮物,美女這個時候才消氣了,一笑燦爛笑容的問我:我打你,你服氣不?我無奈的回答到,我服氣,我很服氣,美女有問道,你知道我為啥打你不,我趕緊的回答道,我不知道,我真不知道你為啥打我,你一句話不說,就給我一頓胖湊,誰知道你想干啥啊?
美女一臉鄙夷地告訴我,虧你戴個眼睛,說話文叨叨的,還以為你是個文化人,聽信你的話,我姨夫告訴過生日,我給他買了兩條煙,被親戚朋友們好聲的叱責了一頓,哪有過大壽送煙的,你這不是讓我自找難堪嗎?
聽了美女的話,我感覺拿了手機搜索了一下,沒成想到還真有“壽不送煙,喪不后補”這句俗語,看了這句俗語的解釋,我真心感覺挺難為情的,這頓打挨的不冤,為了將功補過,請美女看了一場電影,把她送回家,這件事情才算是徹底了解了。
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后補”?在農村送禮都有哪些講究?“壽不送煙,喪不后補”
“壽不送煙”,這句話其實很好解釋,意思就是說,當老人長輩過生日的時候,香煙是不能當做壽禮的,香煙在壽禮當中是一種忌諱,這個大家一定要清楚。
為什么說過生日送壽禮,不能送煙,因為煙的諧音不好,咽氣是死亡的意思,而煙消云散更是結束去世的意思,所以在別人過壽的時候,送香煙,對方會因為這是一種詛咒,是一種不好的兆頭,所以大家千萬要記住,給長輩親人送壽禮,一定不能選擇香煙,多貴的多稀缺的香煙,都是不能出現在這個場合的。
“喪不后補”的意思是說,當你事后才知道自己的親朋好友,或者是鐵哥們,好朋友,家里面有人過世,出喪出殯的當天你不知道,并沒有隨禮,而是在事后,你有聽說了這件事情,那么你記住,這個時候你只能是表達惋惜和同情之心,千萬不要給對方送上一份禮金,因為喪事上面的禮金是不能后補的。
在我們日常生活里面,如果是遇到誰家有喜事,你當時不在家,不在現場,那么完全可以在事后,聽說知道以后,給對方補上一份禮金,表達一下自己的感情,記住后補禮金這件事情,只能出現在喜事上面,喪事是萬萬不可以的。
“喪不后補”是因為在農村的傳統認識里面,當人去世的這一天,大家隨的份子,都是給去世的人花的,都是要讓去世的人帶走的,所以后補喪事上面的禮金,是對人的一種大忌,是把去世人的錢,拿來給活著的人花,這一點是非常讓人反感,所以大家一定要切記切記。
這里給大家的一個忠告就是,在農村送禮,酒和茶葉是最后的送禮方式,這兩種東西,都非常受農村人的喜好,并且有都比較接地氣,很容易讓人接受,酒和茶葉的檔次都分外三六九等,你送給對方什么檔次的東西,對方自然心知肚明,而且這兩種東西,不管在那個場合都是通用的,百無禁忌,不會給人留下口舌之爭。
我是農村小小李,認同我的回答就給我一個關注吧,歡迎你的點贊評論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