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啤酒花產量逐年下滑 未來國產替代趨勢較為明顯
啤酒花,屬桑科律草屬植物,在中國又被稱為“蛇麻花”、“忽布子”、“酒花”等,其中含有甲酸,加入啤酒中可使啤酒帶有芳香的苦味和特有的香味,還能夠殺死啤酒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乳酸菌和酪酸菌,對啤酒的腐敗變質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啤酒花又被譽為“綠色黃金”、“啤酒之魂”,作為一種原材料用于生產啤酒產品。另外,啤酒花還具備較高的藥用價值,有著抗菌消炎、鎮靜安神、降血糖、抗病毒、抗氧化、抗腫瘤等良好效果,可以作為生產美容美發化妝品以及用作中成藥的天然原料。
作為啤酒產品的生產原材料之一,啤酒花市場發展與啤酒行業有著緊密聯系。近年來,隨著我國啤酒產業結構調整的加快,市場逐漸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導致國內啤酒產量持續減少。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從2013年開始,我國啤酒產量逐年下降,從2013年的4982.8萬千升減少至2019年的3765.0萬千升,平均每年減少4.6%。而啤酒產量的減少,也使得其市場對部分原材料的需求下降,因此在近年來,我國啤酒花產量也隨之減少。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啤酒花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從產業分布情況來看,啤酒花在我國的種植范圍較為寬泛,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阿爾泰山山脈,塔城地區的額敏河流域,以及伊犁地區的伊犁河流域等地,另外還在寧夏、甘肅、四川、陜西和云南等省市內也有分布。但從產量來看,由于受到國內啤酒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近幾年我國啤酒花產量持續減少,從2013年的6476.5噸發展到2019年達到了2004.2噸,平均每年減少17.8%,國內啤酒花市場供應不足。
從進出口情況來看,由于我國啤酒花市場產量逐年降低,導致市場對進口產品的需求量相對較大。具體來看,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從2015年的2388噸發展到2018年的4749噸,我國啤酒花進口量呈現遞增態勢,但在2019年減少至3976噸,同比下滑16.3%,但仍是當年我國啤酒花出口數量的38倍有余;進口金額也在2019年減少至4068萬美元,同比下滑了16.9%,但仍是當年我國啤酒花出口金額的76倍有余。可以看出,目前我國的啤酒花對外交易市場已經形成了較大的貿易逆差。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啤酒花作為啤酒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其品質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著啤酒的口感,因此其市場需求大多是與啤酒行業發展直接聯系的。因此在近年來,隨著國內啤酒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啤酒花產量隨之下降,市場供應不足,導致市場對進口產品的依賴程度較深,目前已經形成了較大的貿易逆差,未來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第一次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