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那些國產飲料被外國的公司收購了
以下為部分被收購的民族品牌現狀。 美加凈:該品牌原占有國內市場近20%的份額。1990年,上海家化與莊臣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億元收回美加凈商標,但已失去了寶貴時機。 中華牙膏:1994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并采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如今,中華牙膏在市場上的份額已少得可憐。 活力28:1996年,與德國美潔時公司合資后,雙方規定的合資公司洗衣粉產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諾沒有兌現,前3年共投入1.84億元用于“活力28”宣傳的廣告費用也成了一紙空文?!盎盍?8”這個知名品牌從人們的記憶中漸漸消失了。 南孚電池:自1999年9月起,通過數次轉讓,2003年,72%的股權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10年,市場占有率不及南孚的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場,一半生產能力被閑置。如今這一曾經占領了大半個中國市場,中國第一的電池品牌已經不屬于民族品牌了。 樂百氏:2000年,樂百氏被達能公司收購,現在樂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場。此外,達能還在中國收購了上海梅林正廣和飲用水公司50%股權,匯源果汁22.18%股權。還在乳業收購了蒙牛50%股權,光明20.01%股權。這些企業都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是行業的排頭兵。 小護士:法國歐萊雅2003年收購小護士。5年后的今天,小護士在市場上也幾乎銷聲匿跡。 蘇泊爾:蘇泊爾品牌銷售額占壓力鍋市場40%,評估品牌價值16.248億元。2006年8月,法國SEB(世界小家電頭號品牌)獲得蘇泊爾控股權。 大寶:2008年7月30日,強生宣布完成對大寶的收購。至此,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競爭已形成外資主導的局面。
德國人為什么喜歡喝啤酒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哦,就像回答為什么中國人喜歡吃中餐一樣。這個嘛,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特產,所以當地人一般都是喜歡這個了,因為他們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從小就是這樣吃的。
我在德國住德國人家里的時候,每天晚飯后他們都問我要不要來上一杯啤酒,說很好的東西,有很多維他命,還說啤酒也是藥,感冒發燒頭疼的時候用微波爐加熱再喝就好了?!,F在德國的年輕人也有很多不是特別鐘愛啤酒的,他們告訴我,現在德國喝啤酒的人沒有原來(他們上一代)的多了?,F在歲數大的人為了健康很多喝不含酒精的啤酒了。不過還是有很多游客慕名而來喝德國的啤酒,另外我親身體驗,德國的啤酒就是好喝,特別是慕尼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