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爾濱五常一家餃子店把上千餃子“曬”在門口,對于這種行為你怎么看?
剛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把餃子曬在門口,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這樣不衛生,而是不怕餃子壞掉嗎?不怕餃子成坨狀嗎?后來在仔細看一下,這原來是北方,請原諒我這個沒見過世面的南方人!
大自然的饋贈!南方曬臘肉,北方凍餃子!這個餃子店可謂是極大地利用了自然條件,省到了電費呀!
把餃子往雪地里一丟就可以依靠外界的低溫自己變成凍餃子,人家的這個可不是和我們南方一樣曬臘肉,曬臘腸,人家這真正應該叫做凍餃子!
我們南方考陽光,北方考大雪。這算是南北差異吧!
純天然冰箱!凍餃子、凍梨、凍柿子!雖然我是一個南方人,但是北方有兩種東西令我垂涎很久了,就是凍梨和凍柿子!
聽我的一個北方的朋友說,他們的凍梨和凍柿子,也就是大冬天的時候,往雪地里一埋,等要吃的時候在拿進屋子里化開來吃。
這個和店家想到的曬餃子,可謂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啊,那兩樣東西都是要削皮的,餃子這樣,難道還要我們洗洗再吃嗎?
這也就是在北方可以這么干,我這個南方人,活了二十年,也只見過曬出成排成列的臘肉,從未見過曬餃子!
果然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冬天在南方用太陽曬臘肉,在北方用大雪凍餃子!
各地習俗不一樣,不用大驚小怪的!因為我們國土面積大呀!就像買菜似的!南方買菜都是按頓兒買,北方冬天賣菜都是按斤買。我記得有一年大白菜便宜,我們廠的女工想買大白菜,但是太便宜了買的少人家不送貨,送了還不夠油錢的。最后這些女工一起買了8000斤的大白菜。叫一個大卡車直接送到工廠來了。
二、大家覺得旅游城市里,青島漂亮還是廈門漂亮?
有幸都去過這個兩個城市,青島住過1個月,廈門住過1年,現在本人就定居于廈門,談談對這兩座城市的對比,1廈門屬于市中心海島城市,島外4四區都是海灣包裹著廈門本島,而青島屬于海灣型城市,又屬于山東境內,緊靠環境污染及其嚴重的魯西,河北,山西,河南,京津,只要風向一朝青島,馬上霧霾嚴重,廈門就相對好很多了,福建重工業不發達,輕工業發達,加之地處中國東南,福建境內山青水秀,空氣污染基本很少,可以參考中國空氣質量排名,廈門基本在前十,反觀青島冬春季節時常也霧霾爆表
2,廈門是一座小城市,而且是一座人口才390萬的小城市,但卻勝在外地人口眾多,外地人口比例遠超百分之50以上,這也反應出廈門是一座移民城市,而且是一座全國各地都有的移民城市
反觀青島,本地人占比應該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但勝在青島大,人口眾多,所以機會也比較多,本土大企業較多,經濟比較發達,但地域特性明顯,相比廈門這么包容的文化,還是有所欠缺,
3,青島各區市差別過大,教育,醫療,環境市南區市北區嶗山區與其他區市天壤之別,這也是大城市發展遇到的必然問題,反觀廈門雖說島內與島外四區一樣差別相當之大,但對比青島,還是算發展很平衡的,島外四區,一樣地處沿海,一樣可以發展沿海海濱景觀城,而青島除了幾個老城區,其他可以說都被定位成工業配套地,很難發展比較漂亮的海濱景觀
我經常去廈門,青島出差,做一下兩個城市的評價吧。
①政治。同樣是計劃單列市,同樣是副省級城市,級別相同,都不是省會,這一點兩個城市打個平手。
②地理位置。青島瀕臨日韓,現在又成了一帶一路的東部海陸樞紐,青島海陸空協調發展,港口是北方第一大港。廈門臨近臺灣,而臺灣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一直和大陸往來不佳。論港口,廈門港吞吐量不高,知名度低,被背面的舟山港和南面的深圳港吊打。青島勝。
③經濟,青島GDP在11名左右徘徊,廈門無緣前二十,人口是青島的一半,經理腹地狹小。青島有青啤,海爾海信,中車,等國際知名大企業,而廈門,額,,,青島勝。
④文化,青島有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石油,青島大學。但廈門的廈大很牛,還有集美大學也可以。廈門略勝。
④環境,風景就不用多介紹了,都很美,很有濱海特色,總之,冬天去廈門,夏天去青島肯定沒錯。平手。
三、你從城市回到農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三農又在農村基層工作的人來說,很愿意回答這個問題。,愿意與朋友們一起分享這幾年農村日新月異的變化:
近幾年來,農村實施美麗鄉村戰略,各級地方政府與村兩委一起,在村容村貌、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廁所綠色革命,村村通,戶戶通、文化廣場、文化大院、文化長廊等方面下大力氣投入建設,涌現出了一大批美麗鄉村的樣板。
一,道路暢通出行方便。從城里開車回家,一路柏油路水泥路,腳不沾土就可以到了你老家的炕頭上。老百姓不再為出行犯愁了,如果想出遠門,附近十幾公里的路程內幾乎都有高速路口。農村幾乎沒有堵車,道路暢通,心情舒暢。
二,村容村貌特色美。走進村莊,隨處可見的街道墻壁文化,或宣傳核心價值觀或宣傳孝道文化,還有的宣傳鄉規民約、法律法規,弘揚的是正能量,倡導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村內道路兩側,高的樹木,矮的花草,修剪整齊,讓人耳目一新。
三,人心向善,熱愛公益。人的整體素質提高了,打架斗毆的少了,說話和氣,熱心人多了。晚上,文化廣場,燈火通明,跳舞的、唱京劇的、打牌的、喝茶聊天的隨個人喜好,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項目。
四,“廁所革命”。以前城里人最不愿意最不喜歡回農村的理由就是如廁難。農村的廁所以前還有養豬的功能,人豬共用一個廁所,可以想象,那種上廁所難受的滋味,成年人回老家看爹娘沒有怨言,可是,孫子一輩,直接無法接受。如今,所有廁所改造完成,全部改造成了坐便抽水馬桶。
五,美麗庭院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帶來了各方面的變化,美麗庭院的評比掛牌大大激發了老百姓的熱情?,F在,家家戶戶門種花,院內葡萄架、小菜園,盆景等精彩紛呈,把農家小院裝扮的精致靚麗。
美麗鄉村的建設,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提高了人們的素質,縮小了城鄉的差距?,F在,城里人悄悄地在農村買房的不少,城里有房,農村有小別墅成了成功人士的標配。
闊別了二十多年為之奮斗過的衢州市小湖南烏溪江大壩,車子沿著盤山公路,緩緩行駛。原來的沙塵路,已澆成了柏油路面。再也不會車過塵揚了!在村口等待已久的山民朋友,穿著略顯時尚的服裝,熱情的迎了上來。再也看不見當年補丁連布丁的破舊衣服。原來的低矮泥墻房,如今已是三層小樓房了!室內整潔舒適,家用電器一應俱全。當初的欄桿床,已被寬暢的高低沙發床而取代。組合柜上明亮的玻璃,清晰的映照著一張張幸福、快樂、滿足的笑臉。變化之大,真可謂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