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用2.0T發動機取代1.8T的機器,只是很常見的一次更新而已,不知為何引發眾多波瀾,當時更是傳出了大眾悄悄取消掉1.8T的說法;實際上大眾領銜的歐系車企開始玩米勒循環主要也是為了應對歐盟那苛刻的排放要求,阿特金森、米勒兩個循環都是低溫循環,對減少排放中的氮氧化物有促進的作用。。。
至于是否省油,從理論上看會更省油;畢竟膨脹行程大于壓縮行程的米勒循環也并不是白給的;至于會不會燒機油不好說,畢竟這臺機器剛推出也不太久、還沒有完成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所以現在就說它是否燒機油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驗證它是否燒機油需要時間;不過按照慣性思維,應用米勒循環的渦輪增壓發動機運行溫度應該比奧托循環更低,所以是不是能延緩那些橡膠密封件的老化?從而讓燒機油來的更晚一些、甚至不燒?有的時候燒不燒機油要理性看待,談燒機油也要結合使用時間及里程來談,畢竟是渦輪機,時間久了恐怕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小毛病。。。三代半的EA888(Gen3.b)被研發的目的主要是應對排放,歐系車的小排量增壓本來玩的好好的,卻突然被排放所制約,所以大家一起鼓搗米勒循環是個趨勢,降溫、減氮嘛;所以大眾也就弄出個米勒循環的EA888,這款機器就是為了實現更理想的排放、更低的油耗,所以在性能方面表現并不理想;實際上應用了這倆阿、米循環的機器都不怎么理想,而這款機器的動力目前僅僅覆蓋到了200P馬力,所以目前大眾的那些大馬力、大扭矩的高增壓EA888依然在用過去的Gen3,所以大眾這次替換掉1.8T老機器更像是一次新的嘗試,而并沒有引發全面的換代。。。
米勒循環的應用大眾的三代半EA888只有米勒循環,因為調相器的調節范圍不夠,所以無法完成米勒、奧托循環間的切換;這一點影響了它在動力上的表現;實際上無論自吸、渦輪只要應用了阿、米循環都是用大排量的機器,做小排量的事,換來接近小排量的油耗;現如今關于阿特金森或者是米勒循環的說法有些混亂,馬自達、豐田的雙循環機器都采用進氣門晚關的方式來模擬出膨脹行程大于壓縮行程,結果一個叫米勒而另一個叫阿特金森?
換句話說真正的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是需要機械性完成膨脹行程大于壓縮行程,而傳統的米勒循環則是利用氣門正時技術來模擬(豐田起名阿特金森或許是避免專利沖突?),一般是令進氣門晚關,發動機進入壓縮沖程后,活塞上行一段才關閉進氣門,將吸進的氣體吐出一部分,等同于減少壓縮行程;但這種方式并不適合增壓機頭,進氣門晚關、增來的壓會順著晚關的進氣門都跑掉(有些拗口),這就不像豐田的雙循環增壓機了,渦輪起壓時可以切換奧托循環;而這第三代半EA888只有米勒單循環,所以用晚關進氣門的方式不理想。。。
所以大眾的工程師為了實現米勒循環采取了早關進氣門的方式,同樣減少進氣量、同樣減少壓縮行程;可以將進氣門晚關、混合氣體被壓出一部分聯想成吃飯吃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