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現在的品牌眾多,上個世紀的人們對品牌的認識,才造就了更多的成功品牌,吉普不是一類車,香檳不是一種酒,“阿司匹林”是一類藥嗎?
一個品牌可達到的最高知名度是多高?應該不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名聲,而是這個品牌的名字已經在消費者心目中代表了一種商品的類別,使之成為了一個行業的代名詞,回顧一下那些經典的國產老品牌,看看還有多少人記得。
一、老北京布鞋——布鞋的代名詞。
說起布鞋,很多人都能說出老北京,其實是一個年代久遠的品牌——內聯升。
內聯升始建于公元1853年(清咸豐三年),創始人趙廷--武清縣人。年輕的時候闖蕩京城,在一家制鞋作坊當學徒,手藝學成后,靠著當學徒這幾年積累的人脈,另外開了一家鞋店單干,以制作朝靴為主,不就又結識了一位人稱“丁大將軍”的有錢人,拉著他投資了萬兩白銀,鋪子越開越大,內聯升靴鞋店財出具規模。
1953年內聯升正好創辦100周年,趕上國家公私合營改造。1953年國家對糧棉油實行“統購統銷”,內聯升的經營方式發生了改變,依然留存下來,至今,罕有地持續經營150年以上。
二、百貨公司——購物圣地的代名詞。
說起逛街,首先想到的就是去百貨公司,因為那里商品齊全。
各個地方的叫法不同,我們那個縣城就叫百貨公司,有的地方叫做百貨商店,一般不會注意公司的品牌,只有大點的城市叫做百貨大樓。
百貨零售業以前也大多叫百貨公司或者大樓,后來創立的商業品牌,1955年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開業,后來叫做王府井百貨。
三、全聚德——烤鴨的代名詞。
全聚德的名氣很多,只要去北京旅游,很多人都會去吃烤鴨,在很多人心里,全聚德就是烤鴨的代名詞。
全聚德創始人楊全仁一開始只是做生雞鴨的買賣。
1864年,和他在一條胡同做生意的“德聚全”的干鮮果鋪即將倒閉,就掏錢買下了鋪子,不想再用原來的名字,還專門請風水先生重新起名為“全聚德”,花高價請一位書法極好的秀才寫了“全聚德”三個字,打造了一個金字招牌,和流落民間的“大內御廚”一起,鋪子開張,創立“掛爐烤鴨”的先河。
作為一個百年老字號,在建國初期也經歷過經營困難,1952年首批進行公私合營后獲得新生,全聚德是飯店餐飲業隨新中國成長的代表,以至于去沒去過北京,吃沒吃過正宗的全聚德烤鴨,都知道了這個名字。
四、大白兔——奶糖的代名詞。
計劃經濟時代,大白兔奶糖是上海人的驕傲,也是上海貨的代名詞。人們來上海采買大白兔奶糖的熱度,絲毫不亞于當下國人去日本采買馬桶蓋。
它的前身是1943年上?!皭燮の魈枪麖S”,后來公司經營者仿制英國牛奶糖的味道,一開始的名字叫“ABC米老鼠糖”。
由于物美價廉,很快就取代了進口奶糖,成了知名的國產品牌。
解放后,該糖果公司被收歸國有,糖果廠改名為”愛民糖果廠“,糖紙上的米老鼠也變成了現在的“大白兔”。
1959年,大白兔奶糖入選上海產業工人向國慶十周年獻禮產品。
1972年,尼克松訪華期間,大白兔奶糖作為禮品上個國宴,外國人也喜歡上了它的味道,臨走時還不忘記帶上一些。后來,大白兔也成為了美國人在復活節購買的零食。
“大白兔”形象的設計者王純言是上海人,1957年,周恩來訪問上海,王純言當時作為少年宮選出兩名少先隊員之一,隨同總理訪問。
周總理為國操勞非常辛苦,常常要加班到深夜,他也喜歡上了大白兔奶糖的醇厚香甜,隨身總會帶著一些,工作的時候時不時吃上一顆。
五、茅臺——白酒的代名詞。
中國三大名酒,是指茅臺、五糧液、劍南春,“茅五劍”就是中國高端白酒的代名詞,其中,茅臺的知名度最高。
王立夫,茅臺鎮榮和燒坊創始人之一,所釀茅臺為“王茅,華聯輝,貴州茅臺鎮成義燒坊創始人,所釀茅臺為“華茅,茅臺鎮恒興燒房出品的“賴茅”,創始人為賴永初。
這個不用過多介紹,因為懂酒的人自然都知道。
六、“瑞蚨祥”——高級定制的中國領導品牌代名詞。
這個和內聯升一樣,是中國傳統的行業,一個是制鞋,一個是制衣。瑞蚨祥作為百年老店,曾參與開國大典毛爺爺親手升起的國旗的制作。
1862年(清同治元年)創建于濟南,獲得“中華老字號”、“中國絲綢第一品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消費者信賴的著名品牌”等多項殊榮。
七、頭痛粉——止頭疼藥的代名詞。
“阿司匹林”是拜耳生產的一種鎮痛藥,國產品牌就出了主要成分為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咖啡因的品牌頭疼粉,學名叫阿咖酚散,幾乎家喻戶曉。
這東西一度被稱為萬能藥,一般的受涼感冒,頭疼腦熱,全身酸痛無力,沒精打采,吃一包頭痛粉保準藥到病除,就是這么神奇,還有很多吃頭痛粉上癮的例子。
這種藥不僅療效好,流行廣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便宜,簡直是現在黑心藥店的大敵。
現在去藥店買藥,總會熱心地問你哪里不舒服,然后給你開點又貴又沒用的處方藥,走的時候還不忘溫情囑咐:“歡迎再來!”
你的內心開始罵人了,好像藥店是和開的小吃店一樣,還想問你味道好不好,請你多介紹點回頭客?
其實一般的小毛病,藥店服務員給你開的一大堆藥,效果不一定就比一毛錢一包的頭疼粉效果好。
很多人小時候的回憶,家中的老人都有頭痛粉愛好者,家里常備藥物就是頭痛粉,老年人有個身體疼痛毛病難免,一不舒服她就吃頭痛粉,像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還比如一些像關節痛、神經痛、肌肉痛、偏頭痛、牙痛、月經痛。
吃了之后也的確有效果,這就成了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口中念念不忘的萬能藥。
長期吃頭痛粉有很多害處,成癮是其中之一,是頭痛粉中含非那西丁之故,最好不要長期或者大劑量服用。
是藥三分毒,服用需適量,祝大家身體健康。
八、桑塔納——小轎車的代名詞。
當然,這也屬于過去的年代了,就像吉普代表越野車,東風,代表大貨車一樣,桑塔納在一個時期也是小轎車的代名詞。
“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這時那個年代這個車的廣告詞,普及全國大中小城市,在中國一度成為小轎車的代名詞。
那個年代的汽車維修店都能維修桑塔納,因為都有桑塔納的配件,就算壞了哪里都能修,自然有“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底氣了。
1983年第一輛桑塔納在國內組裝完成,零件都還全是進口,外觀也參照了國外模板,其在中國、1995年,上海大眾和德國大眾在桑塔納基礎上共同開發了桑塔納2000。直到2012年桑塔納停產,這款經典轎車才成為了過去。
后來的捷達、富康、夏利都是桑塔納的小弟。
當然,還有它的老大紅旗牌轎車,也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
“紅旗”二字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轎車品牌的含義,新中國發生的太多歷史事件都與“紅旗”有關。在國人心里,它有其他品牌所不能代替的位置。
還有很多中國制造,都成為記憶里的老品牌了。
比如大前門香煙。
1916年創牌,誕生于外資煙草企業英美煙草公司。1950年代初的煙草行業大改造,新中國的煙草才有了它的身影,一開始是中央領導抽的高檔煙,后來就成了普通老百姓抽的中低檔煙。
九芝堂藥鋪
有著35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建國前瀕臨倒閉,新中國成立后開始新生。我國從1951年起實行勞保醫療,1952年開始實施公費醫療。九芝堂親歷見證了那個時代的醫藥生產。
樂凱膠卷
他見證了我們的人生軌跡與時代變遷,曾經是中國人心中民族品牌的一面旗幟。
它曾高居天堂,貴為民族之光,與柯達、富士兩大國際巨頭三足鼎立。
樂凱前身是蘇聯援建的化工部第一膠片廠。1960年,蘇聯專家撤離,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在無技術指導、缺乏設備的窘境下,樂凱研制出了中國第一代膠片。
新中國第一部用自己研制的黑白電影膠片制作的電影。用的樂凱膠片。
1968年,中國第一部用彩色電影膠片制作的大型舞蹈史詩《東方紅》發行,用的樂凱膠片。
1970年4月24日,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播放《東方紅》樂曲的磁帶,用的樂凱。
如今在數碼成像技術沖擊之下,膠卷行業全軍覆沒。
鐵力火柴
1960年,鐵力市火柴廠在東北黑龍江成立。
1960年代初,中國的經濟歷經磨難。鐵力火柴廠在此時誕生,它見證了計劃經濟時代最嚴重的物資緊缺年代。
張小泉剪刀
1663年(康熙二年),為區別仿冒者,張小泉將自家剪刀店鋪的招牌“張大隆”改為“張小泉”。
1963年,杭州張小泉剪刀廠申請了商標,沿用至今。同時,1963年的張小泉剪刀廠又是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和機械化浪潮的縮影,剪刀上面的字,都是手工刻上去的。
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公司原名日耳曼啤酒公司,成立于1903年,建國后改名。
1964年,國家開始提出“啤酒行業學青島”的口號,把青島啤酒廠操作法向全國推廣。青島啤酒推進了中國啤酒業的產業升級。
青島啤酒老商標
鳳凰牌自行車
自行車也是一個年代的代表,上海自行車廠出廠的鳳凰牌自行車在當時可是自行車中的名牌貨,
很多人為了購買到一輛需要排上一天的隊,而擁有一輛,其欣喜程度不亞于現代人擁有一輛名牌汽車。
自1959年1月1日“鳳凰”商標注冊起,全球已有近2億消費者選擇了鳳凰自行車產品。
它與永久、飛鴿等自行車一起風靡全國。
上海手表
當時的國家領導人都帶的手表。1958年,上海手表廠建立。
1962年,上海手表廠制造出A623A型機械日歷手表,從這一年開始,周總理一直佩戴這種手表。
在國產手表收藏者心中,老牌子手表不僅僅是收藏品,更記載了一個凝聚力、集體榮譽感、民族責任心高漲的社會年代的回憶。作為“老三件”之一的上海牌手表,至今仍然是品質和經典的象征。
民光被單
每個人的家里面都有這樣一款床單,這可不是吹牛。
牡丹收音機
一開始叫紅旗,后來才改名牡丹。
它是那個年代的高檔家電、少有的創匯高科技產品,還曾被作為國禮送給亞非拉外國友人。圖為牡丹礦石收音機,真正的老古董了。
蝴蝶牌縫紉機
1970年代開始,蝴蝶牌縫紉機在全國熱銷,也是那個時代的“三大件”之一。
已經很少人家里存在這樣的老古董了,但依然有人在使用。
長城電扇
1975年,由5個街道手工業作坊組合成立的蘇州電扇廠,就成了后來的長城電扇廠。
因為質量好,肯定有很多用到今天還沒有壞的。
英雄鋼筆
英雄鋼筆也是民族品牌的代名詞。
百雀羚
“百雀羚”是由上海工商業者顧植民先生創立,是國內屈指可數的日用化妝品品牌,也曾經作為“國禮”走遍世界,打開了國貨的知名度。
六神花露水
香水界的一只奇葩,提起花露水,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六神花露水。六神花露水陪伴著我們成長,成為一代人的記憶。
1990年,第一瓶六神花露水上市。以“去痱止癢、提神醒腦”為明確的產品訴求,通過“六神有主,一家無憂”的廣告,迅速占領了花露水市場份額它能驅蚊、止癢、提神、醒腦,更可以除臭、添香,簡直就是花露水中的戰斗機,有了六神,你還需要香水嗎?
很多牌子你都還記得的話,說明你老了,其實遠遠不止這些,
你都還記得那些經典呢?歡迎評論哦。
1席夢思:不用我說了吧,很多人都以為彈簧床墊就是席夢思,其實席夢思是床墊的品牌。
2奔馬牌三輪車:小時候我們農村不管什么牌子的農用三輪車都叫小奔馬。
3吉普車:老一輩的人不管什么越野車都叫吉普。
4老干媽:我們這里很多人稱呼辣椒醬直接就說老干媽。
5立邦:內墻漆的代名詞,很多人都用立邦漆代表自己家用的是墻面漆。
6雪花膏:四十歲以上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詞,早上洗過臉抹的香香不管什么品牌都叫雪花膏。
7波司登:十多年前波司登就是羽絨服的代言詞,很多人說天冷了去買個波司登穿穿,其實就是羽絨服不一定是波司登牌的。
8綠箭和大大:小時候泡泡糖就是大大,口香糖就是綠箭,妥妥的壟斷,連名字都是。
9健力寶:九十年代健力寶就是碳酸飲料的代名詞,甚至只要是易拉罐飲料都叫健力寶。
10可口可樂:以前有很多人把可口可樂代指所有可樂。
我是八零后農村的,以上都是我的親身經歷。不是道聽途說更不是網上復制粘貼。記憶雖然有些遙遠但是深刻,所以不接受任何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