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遼寧9月底前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全部實現垃圾分類投放, 你怎么看?
垃圾分類不錯,利國利民,上海開始垃圾分類也不太平,現在慢慢就會好的,習慣成自然,
從機關事業單位做起,推廣垃圾分類制度的落實是個好的開始,也是機關事業單位表率的體現,全民支持遼寧!
二、提前投放7500噸茅臺酒滿足“兩節”需求,茅臺酒供不應求何時緩解?
謝謝邀請。
投放多少噸茅臺酒、生產多少萬噸茅臺酒,都不能從根本上緩和茅臺酒“供不應求”的現狀,只要53度、500毫升飛天茅臺酒市場指導價低于終端市場價,并且中間存在一個合適的套利空間,茅臺酒會一直“供不應求”下去。
在上一段描述中,其實已經給出了“茅臺酒供不應求何時緩解”的答案,即當茅臺酒的終端市場價等于甚至低于市場指導價的時候,就不存在“供不應求”的矛盾了,甚至不需要這么極端,二者之間沒有足夠的套利空間,“供不應求”就不存在了。
早先,茅臺酒年產幾百噸、幾千噸的時候,茅臺酒是一種身份的象征,特權的體現,如今茅臺酒年產近五萬噸,還說供不應求,還說稀缺,就有一點厚顏無恥了。
2019年,茅臺酒供應保守估計在3.1萬噸,6000萬瓶以上,按每瓶2000元的價格計算(飛天茅臺酒比較是最便宜的53度茅臺酒),喝光這些酒,大約需要1200億元。只會比這個多,不會比這個少。
一個茅臺喝掉1200億,你信嗎?我是不信的。
茅臺的本質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白酒,而是一種投資品。
說的簡單些,就算不投放這7500噸,就目前市場中流通的茅臺而言,也足以滿足兩節期間真正的飲用需求。
但是即便投放了這7500噸,你依然不可能在市面上買到1499的53度普通飛天,為啥?
因為在當下的市場中,這款價格本該被“嚴令限定”在1499元以下的平民白酒,早已絕跡實體門店。在部分黃牛的手上,該酒價格被一路炒到了2700元上下。
當一手價和市場價之間的差距被拉到20%時,就有黃牛會以此為生;當一手價和市場價之間的差距被拉到40%時,商品就會供不應求。
而現在53度飛天茅臺的一手價只有969元,甚至都不如市場和“限定最高價”之間的差額(2700元 - 1499元 = 1201元)——這導致消費市場中,官方標價的茅臺徹底絕跡。想買可以,你只能從黃牛手中買到;想買可以,你只能比官方售價高出將近一倍的價格買到。
可事實就是,現在絕大多數真正喝酒的人都不愿意交這筆智商稅,你去樓下小賣部的老板那套個瓷就能知道他更愿意擺十塊錢一瓶的江小白也不愿意放2700多的茅臺。
上下游都干枯了,貨全壓在中間那層做倒爺白日夢的孫子手上。
所以造成現在這種“供不應求”的真正原因,不是真的有人在喝、也不是真的老百姓都愿意從黃牛手上去交這筆高額的智商稅,而是黃牛在囤貨、在死撐。
你要記住,任何泡沫都有破滅的那天。真的等到那天來臨,也許你能喝到九百多的53度飛天。
但茅臺廠聰明啊,這不他最近又蓋了座3萬噸的庫房:
“嘿嘿,老子知道崩了會怎么樣,于是我在源頭上就開始限流了。”
這次的7500噸只不過是響應個口號,不信你看看,7500一輸完繼續關倉睡覺坐等升值。
【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的企業內幕】
三、東北人坐火車喜歡吃什么?
10幾年前,工作不穩定,為了謀生總要東北、山東兩頭跑,一邊是老家一邊是新家,有苦有甜有快樂地回憶。
當時坐火車都是綠皮的,青島到通化,忘記了車次了,經過的站點歷歷在目,青島、濰坊、濟南,出了山東往北過天津昌黎后就是山海關,這就算東北了,到了通化再轉車,當時沒個高鐵,回去一次要30小時以上,有時候車晚點,一晚幾小時,有一次晚了九小時,人都快爆炸了,一路風塵一路顛簸一路辛苦,坐一次火車就是一次歷練啊,感覺脫了一層皮,只是到了家見到了親人,這辛苦化做快樂,感覺值!
當時坐火車難,先是訂票難,沒12306,就是排除、或者找人,要提前幾周下手操作,臥鋪一票難救,坐票也沒有就站票,沒法子,自己買個馬扎弄點報紙,上車找個靠門的地方坐下,晚上報紙一鋪,睡覺嘍,自己設的臥鋪,當時不知道為什么?火車上人真多。
再辛苦吃的要準備好了,咱們有個概念窮家富路嗎?怎么著也不能虧了肚子,上車前備好:燒肉、燒雞、火腿、硬火燒、方便面、花生米,一瓶東北小燒,路途遠,得準備四頓以上的飯,準備得還得全是硬貨。
一般過了天津就能混上個坐,有了小飯桌,拿出吃的擺上,再來點白酒,這叫一個愜意、舒坦啊!
趕巧對桌也好喝倆口,這就把兩人的美食合在一處,你吃我的我吃你的,從生分到熟悉,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然后開始吹牛、聊天,天南海北、五湖四海,說一路子。
下車了,留下電話,相約再聚,也真會再聚,東北人熱情、實在!
愛東北、愛山東!
很多人坐火車會準備一些自己愛吃的東西,無論是水果還是作為午飯晚飯,要說東北人坐火車喜歡吃什么,那就先從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說起吧,如果旅途短一些的話,像是五六個點,我可能會準備一些水果,比如上車之前就洗好的葡萄、蘋果、小柿子,另外帶果皮的香蕉、桔子也不錯,不用洗扒了就能吃,省事。如果時間長的話會準備肯德基、泡面、榨菜、面包、火腿腸和餐車上賣的盒飯,換著樣兒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火車上看別人吃泡面感覺特別有滋味兒聞起來可香可香了,特別饞,但是自己吃的時候發現也就那么回事。
還有很多人喜歡帶一些薯條薯片瓜子,邊吃邊看手機或是電影,另外像其他我在旅途上遇到的很多男生會喜歡提前準備一些啤酒,然后下酒菜就包括香腸、花生米、雞爪子、干豆腐、黃瓜等,邊吃邊和鄰座嘮嗑或是打撲克,也是一個特別好的消磨時間的方法。
四、張恩華是因喝酒去世的嗎?他喝了多少酒?
今天,聽說張恩華是因喝酒而去世的消息,令人惋惜之余,大家還在討論“出事”的原因是不是喝酒所至?!筆者以為:用“荒唐”二字來形容也不為過。
其一:貫性思維惹的禍!人們對突發性的重大事件真喜歡聽信首發或民間的傳言,也喜歡對其導致的成因來評頭論足。不說、不評、不議、不表,似乎就會代表自已的不存在或水平的不專業。所以,都有一種貫性思維去談、去評、去議、去表等種種表現形式而橫空出世………貫性思維惹的禍。
其二:花邊新聞吸眼球!稍微有些名氣的人或因某種狀況而引發的事件,出了狀況或事件突然發生后,新聞傳播十分的迅速,那叫滿城風雨,普天蓋地。在自媒體全球化的今天更是如此。有些人就是想證明他的千里順風耳、刷刷其存在感、證明其人脈廣和新聞的敏感度高,用花邊新聞吸眼球。
其三:專家未言秧魚池!此事件的當事人死前喝過酒,死后就斷定因酒而起,喝酒而歸天命也,豈不是一不科學,二不專業?!驗尸報告末岀,死者死因先明?!這次是死者生前喝過酒,死因就是酒惹的禍?酒是無嘴就是有嘴也唯口難調眾生嘴。酒遭罪也。筆者以為:至少要用科學之態度,由醫學鑒定來說話才對吧!反之:發生交通事故就是汽車惹的禍,發生輪船事故就是輪船惹的禍,在醫院搶救中的人員死亡就是醫生惹的禍。萬一死者家屬或親人們,若聽信了是因喝酒而致,她們會怎么去想……那豈不是都會秧及魚池也?!
總之: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五谷雜糧,生死有命。常規需遵循,凡事不過度。什么事見好就收,怎么樣的活法見好就過,不刻意而為之,也不刻意追之也。
跟酒啥關系?而且是頭天,不是當天,大家都知道真喝多了不會第二天出事,當時就得送醫,打吊瓶就沒事了,但是人已經沒了,就不要刨根問底了,就讓酒當替死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