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認為,既然稱之為“粽葉”,那應該是同一品種,也就是說所有的粽葉都應該是一樣的。其實并不是這樣的,“粽葉”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包粽子的葉子。而在各地包粽子的葉子不一樣的,這也體現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智慧。因為不同的地區氣候環境不同,因此生長的一些植物也是不一樣的。而包粽子,農民多數會選擇就地取材。
據農夫所知,粽葉的家族是非常龐大的,至少有十幾種葉子可以用來包粽子,其中比較常用的有荷葉、葦葉、箬竹葉、芭蕉葉、玉米皮等等。而不同的葉子所包的粽子也是各有特色的,像農夫的老家這邊,就普遍都是用箬竹葉,其和竹葉長得非常相似,但是卻要比竹葉更大,更長,有些還要比成人的手掌更大。用它包的堿水粽子,不僅粽香四溢,而且還能保存很長一段時間。
關于粽葉是用陳年的老粽葉好,還是新鮮的濕粽葉更好,這個有經驗的老農民都是很清楚的,那就是用曬干的老粽葉包的粽子會更香。如果去集市上購買粽葉,曬干的粽葉也是要比新鮮的濕粽葉價格稍微貴一點的,并且不少人都會選擇購買干粽葉。這是因為粽葉在曬干了之后,其本身的清香原味也會被鎖進到了粽葉中去,所以用干粽葉包粽子,這樣煮熟了以后的粽子要比用濕粽葉包的粽子更加的清香。
在以前,父母每年都會購買一些粽葉,然而往往是第二年用上一年的粽葉。因為新鮮的粽葉便宜一些,曬干了放一年之后就是干粽葉了。而現在很少購買粽葉了,因為自家就種植了箬竹,每年還會有不少的粽葉售賣呢!而曬干的粽葉包粽子,雖然要麻煩一點,但是包的粽子會更香。
當準備包粽子時,就要提前把購買的,或者是家中的干粽葉拿出來,然后把它用清水浸泡一下,這樣做是為了讓粽葉變得更加有韌性,畢竟曬干的粽葉比較干燥,是容易破裂的。而浸泡好了之后,就要用刷子把粽葉一張張,正反面都仔細的刷一刷,然后在清洗干凈就可以包粽子了。
小時候這個都是農夫最愛干的活,而當洗干凈了之后,再把它放到鍋里面去,用熱水煮上十分鐘左右,同時還要放入幾勺子食用鹽,這樣做就是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大家在集市上購買粽葉的時候,盡量選擇葉子又寬又長的葉子,因為葉子太小了包粽子比較麻煩,最好是長度40厘米,寬度10厘米左右的。
馬上就要端午節了,在你的家鄉都是用什么葉子包粽子呢?你會包粽子嗎?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贊、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支持(圖片來源網絡)
桃兒紅,杏兒黃,
五月初五是端陽。
粽子香,包五糧,
剝個粽子裹上糖。
幸福生活萬年長
這是一首描寫粽葉的詩,粽葉是農村蘆葦葉,箬竹葉,荷葉,芭焦葉,玉米葉,美人焦,毛竹筍殼,南方的椰子葉等有韌性的闊葉植物的葉子,這些植物的葉子都可以包粽子。我最熟悉的是蘆葦葉,箬竹葉,玉米葉,特別是箬竹葉除了包粽子外,還廣泛用于編斗笠,就是我們農村說的編雨帽,也有用于船篷的,這些都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粽葉(箬葉、蘆葦葉)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葉綠素和多種氨基酸等成份,氣味芳香,新鮮的粽葉包裹食物,聞上去有回歸大自然的感覺,每年的五月端陽都喜歡采摘新鮮的粽葉用于包粽子,新鮮的粽葉當然是濕的,它包的粽子顏色鮮艷,清香的氣味溢于粽子上。
我們小時候每當趕牛用石磨磨面的時候,大人往往為了哄你趕牛,羅面這些的就許愿給你燒個饃饃,在碗里攪拌雞蛋黃大的一點面,摘朵百花,把面裝百花里,外面用箬竹葉包好,放灶堂里燒出來,箬竹葉全燒焦了,那饃饃撲鼻的香,比包的粽子還好吃。所以新鮮的粽葉最大可能的保留了植物的清香,芳香可口非常好吃。
我知道的干粽葉就是箬竹葉曬干的,我們農村叫它獠葉,在塑料袋還沒生產前,農民為了防預雨天,家家戶戶都離不開斗笠,自己沒箬竹葉的當然就只有去買雨帽。我們
有個鄰居自留地蓋有一邊箬竹葉,每年秋天都會把箬葉收回來,晾曬干,冬天請個篾匠來編竹器,一便就編雨帽,五角一個雨帽周圍的鄰居都去買。后來用裝化肥的塑料袋編雨帽了,就再沒人用箬竹葉了?,F在有些食品包裝可能要用干粽葉,
所以不管是干的粽葉還是濕的粽葉,各有各的用途,各有的優點,就包粽子來說,干濕的粽葉都可用,只是新鮮的粽葉清新可口,大自然的氣息溢于唇齒之間。所以包粽子還是濕粽葉好些。
怎樣利用米糠喂雞降低成本?
在農村養雞,用自家的農產品喂雞,大大地降低了喂雞飼料成本,合理利用農村資源不造成浪費,用米糠養農村土雞的成本低。
什么是米糠呢?米糠,就是稻谷經過碾米機加出來的副產品,碾米機加工稻谷產出來大米、米碎、米糠,大米適合人吃,米糠和米碎適合養家禽。
飼料比米糠貴。雛雞飼料2.5元一斤,小雞飼料2元一斤,中大雞飼料1元一斤,而米糠0.5元斤。如果把養殖肉雞當成一種商品,追求經濟效益,用米糠養殖肉雞,肉雞對泥糠轉化率低,時間長了,飼養米糠的量增大,使得成本提高。用飼料養雞,肉雞對飼料轉化率高,飼養時間短,肉雞生便快,收益高。很多人養雞失敗,就敗在商品雞價格,阿不想賣,造成飼養時間太長,增加飼養成本,使得利潤減少,甚至虧本。
小編是廣東湛江人,從小在農村長大,經常聽到村里老人說,家里養殖雞并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撿飯粒,不能浪費自己種出來的糧食,那怕是一粒飯。湛江人養雞,一般都是養閹雞,從雛雞養成大閹雞要用一年,即是365天。
湛江雷州人如何用米糠養雞呢?雷州地區主要糧食是稻谷,雷州農民把稻谷加工成米、米碎和米糠,吃自家種的米,把米糠用來養雞。在雷州農村家庭,家里都養幾只閹雞,雷州人養雞,一天喂兩次早晚各一次。先把淘米水倒掉一部分,留下比較濃的淘米水,如果有昨天的剩飯剩菜就倒入有淘米水的桶里,沒有的話,不用倒入,最后倒入米糠攪拌均勻,不能太干太濕。把米糠投進食槽,或者是養雞用的盆即可,把雞籠打開,讓雞走出來吃東西,晚上喂雞過程和早上喂雞是一樣的。農忙時,沒時間就撒點稻谷喂雞,有時喂點青菜,不講究指定給土雞喂養米糠,任性喂養。
在雷州農村養土雞沒有秘訣,365天如一日地給農家雞米糠、稻谷、米飯、菜葉、薯葉,家里的農產品都可以喂雞。只要有恒心,堅持用農產品喂養土雞,深扎在雞群中悉心照料,養出個頭大、雞肉飄香、美味好吃的閹雞。
在農村大規模養殖土雞,用米糠喂養,養殖時間長,喂養成本高,養出來的土雞品質好,雞肉香甜。必須有好的價錢,比一般肉雞的價錢還要高,一分錢一分貨,這樣才能夠錢掙。
現在養殖雞,都使用混合飼料喂雞,這樣能降低養雞成本,我在答題的時候,經常算養雞成本,算養雞各項投資的時候,飼料的成本都高于任何投資,說明這個飼料的問題,是最重要的,如果是散養的土雞,更應該用米糠降低成本,這是養殖戶必須做到的。
我們養植雞的過程中,主要以玉米為主,再添加一些米糠,還有麥夫子,豆餅粉,還有骨粉,魚骨粉,把這些成分都填在混合飼料里,這樣就能達到土雞的營養均衡,從而降低糧食的成本。
一、米糠的來源
1、高粱,就是高粱磨成米,磨出的粉末狀,這就是高粱糠,剩下高粱米,可以煮飯吃的。
2、稻谷,加工大米的時候,去掉稻谷的外皮,里邊才是大米,這樣就磨出粉末狀的,它就是稻谷糠。
3、小麥,去掉小麥的皮,剩下里邊的是白色的小麥,小麥磨成粉末,就是白面。被去掉皮的部分,直接磨成粉末,這就是麥夫子糠。
4、谷子,谷子去皮后,就是小米,它的皮磨成粉末,就是谷糠。
5、黃豆,黃豆大家最熟悉了,黃豆能榨出豆油,剩下的就是豆餅渣子,把豆餅渣子磨成粉,這也是雞的飼料。
二、米糠添加比例
我們在養只雞的過程中,為了降低養雞成本,就得摻一定比例的谷糠之類,這樣就能減少糧食成本,這是多年來養殖土雞戶,總結下來的經驗,因為土雞養殖時間比較長,它可以用米糠之類代替糧食,但是養土雞的時候,必須以糧食為主要比例。米糠都是各種糧食,磨下來的粉狀飼料,它的營養成分,都摻雜著各種糧食的營養成分,米糠比糧食成本低很多。我們按照這個比例配一下,玉米粉60%,谷糠10%,麥夫子10%,黃豆粉10%,5%的骨粉,還有5%的魚骨粉,有很多都可以往里添加,這就形成一個混合飼料的比例。
現在養殖雞,始終按照混合飼料去喂養,始終執行這個比例,養雞的農戶們,始終為了降低成本,用混合飼料進行喂養,其實我每回都會說,混合飼料的重要性,它是能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因為土雞養殖時間比較長,如果添加各種米糠,它就會降低糧食的成本,這個是每個養殖戶,應該考慮的問題,如果你想降低成本,就得添加米糠,本錢降低了,是不是多掙錢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