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大型酒廠都有貼牌產品,包括茅臺集團,五糧液,瀘州老窖,都有貼牌產品。
什么是貼牌酒貼牌酒顧名思義就是貼別人的名牌,打個比方:我現在手里有500萬想要做自己的酒,自己開酒廠資金不夠,那就可以去貼牌,我自己申請一個商標,去依附大型酒廠,除了商標是自己的其他一切都是酒企的(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比如我貼牌**酒廠,那我要給那個酒廠一定的金額,酒廠還要求我一年必須要賣多少酒,我去印刷1000件酒的材料放在公司,公司會給我包裝好,我要多少就拿多少,我自己負責銷售,大型的會組建一個銷售團隊,會投放廣告。
酒名稱是自己的商標,下方一般都是**酒廠出產,要說酒質真不好說,本身貼牌酒廠基酒就貴,要想實現利潤最大化,那肯定是用最差的酒,還有一種酒廠空有其名,自己也不生產酒,酒都是在外面購買的酒精酒,現在你要想貼牌大型酒廠已經不容易了,不是錢的事,要看關系的。貼牌小型酒廠就很容易了,有點關系直接不要錢,酒也可以不用酒廠的,圖的不是錢是給酒廠做推廣,擴大知名度。
貼牌酒的優點和缺點優點是對于廠家和貼牌的老板,大型酒廠主要是可以獲得利益,可以占領市場的低端酒,在白酒市場可以分一杯羹,小酒廠主要是擴大知名度,相對于有人免費給他做推廣,貼牌老板的好處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大型酒廠名氣大,知道的人多,銷售更加容易。
缺點是我們買單的消費者,你一看這個某某大型酒廠的酒,以前也喝過這個品牌的,酒質不錯,這款酒應該也錯不了,況且現在還打折,便宜,一些酒友就三箱兩箱的搬回家了,相信很多酒友應該也接到過茅臺集團**酒打5折銷售的電話吧,一聽茅臺集團是不是就心動?
貼牌酒有那些茅臺技術開發公司有“孝道酒系列,金玉窖藏酒,*源酒 智**酒”還有茅臺集團保健酒公司也有貼牌酒,包括這兩年炒的很火的茅臺集團的兩款酒也是貼牌的,五糧液的春夏秋冬系列也是,瀘州老窖也很多,望各位消費者的擦亮眼睛了。
本來我們是沖著酒廠的名聲去買酒的,沒想到反倒花了冤枉錢,與其喝這樣的酒那還真的不如踏踏實實的喝我們當地的散酒,散酒主要是注重酒質,不在于包裝,百元左右已經可以喝到我們當地優質的醬香坤沙酒了,為什么還要花幾百塊去購買一瓶有包裝的酒精酒呢?
我是土生土長的茅臺人,也是一名白酒工作從事者,喜歡喝我們當地正宗醬香白酒的朋友可以關注并私信我,一起交流貨真價實的醬香白酒。
做好人 釀好酒
貼牌產品是資本市場的一種產物,“貼牌生產”一詞源自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英文原義是原始設備生產商。在我國往往從不同角度稱之為“貼牌生產”、“代工生產”、“委托加工”、“定牌制造”、“生產外包”等,都是指擁有優勢品牌的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縮短運距,搶占市場,委托其它企業進行加工生產,并向這些生產企業提供產品的設計參數和技術設備支持,來滿足對產品質量、規格等方面的要求,生產出的產品貼上委托方的商標出售的一種生產經營模式。其實,貼牌產品在各行各業都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也都是大家認為是合理的存在,而在酒水行業,貼牌產品在消費者心中可不是什么好酒。
籠統點兒說,白酒行業中的貼牌酒一般是指酒企根據另一家廠商(貼牌商)的要求,為其生產白酒,也稱為授權貼牌生產,除了生產和發貨,酒企對貼牌酒的運營、銷售、推廣等均不負責。部分酒商為了獲取高額的利潤,用自己注冊的商標通過品牌企業下屬分支酒廠生產并加以推廣銷售,或者一些資質差的小酒廠給一些大品牌酒企交納一些費用,以傍名牌的形式出現。
曾經有媒體大篇幅報道過“五糧液豪門盛宴精品酒”利用電臺廣播誤導消費者,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茅臺也曾遭遇過被貼牌酒“打臉”的事件,貼牌酒引發的社會事件也層出不窮,魚龍混雜的貼牌酒市場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監管,導致貼牌酒市場群魔亂舞,貼牌酒的名聲一點點也被無良商家做壞。
很多貼牌酒追求的是資金快速回倉的形式推向市場,追求利益最大化,采取“打一槍換一地”的戰略,撈完錢就跑,留下酒企為其“擦屁股”。貼牌酒對于品牌的不良影響日益增加,“東窗事發”很容易讓苦心經營已久的品牌形象一夜坍塌。當年山西假酒案與汾酒并無直接聯系,而汾酒卻因此口碑一落千丈,被消費者直接從寵兒到“冷宮”,更何況那些直接掛著名酒品牌的貼牌酒呢?貼牌酒的品質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一旦因質量問題被有關部分查出,或者被消費者在網上曝光,上了監管部門和消費者的黑名單,名酒酒企也會跟著一起遭殃。
其實,產品貼牌生產是隨著社會分工細化而產生的一種現象,代表一種分工和細化競爭的思想,實現了品牌與生產的分離,使生產者更專注與生產,品牌持有者從繁瑣的生產事務中解脫出來,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技術、服務與產品推廣等方面。大多數酒企,都有專門負責“貼牌”的分公司或部門,茅臺、五糧液這樣的一線酒企也有專門的公司來幫助運作OEM(代加工)。當然,這也是酒企的商業模式決定的,也有部分酒企很少運作“貼牌”。
不過酒水行業有其特殊性存在,“拿來主義”不太適合,尤其對于知名酒企而言,品牌的價值更為重要,貼牌酒所帶來的利益在品牌白酒帝國面前不值一提,長遠來看,對于品牌反而是一種透支和傷害。
值得一提的是,貼牌酒不等于假酒。消費者如何鑒別是不是貼牌酒,不需要練就火眼金睛,只要不貪小便宜,認準品牌,購買時稍稍留意下就可以。
(作者張燕,系酒水行業研究者、中國酒業智庫專家歐陽千里助理)
農村小酒坊可以貼牌銷售嗎?
不可以,這是違法行為,會受到處罰的。如果打算釀酒銷售,必須辦理相關證照,取得生產經營資質。
可以銷售,但是必須要有相關證件,具體如下:
1、首先辦理營業執照,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2、辦理商標現在很簡單,網上直接找代理辦就行,一般一年就下來了;
3、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這個也是最基本要求,找代理也好辦;
3、把自己產的白酒送到藥監局進行質檢,出一份質檢報告;(也可以找第三方出具,現在很多第三方出具報告都是認可的)
4、自己生產的白酒是沒有SC許可證的,但是也可以解決,比如和酒廠談委托生產模式掛靠或者貼牌模式,當然這個酒質量需要自己把控,因為一般這種模式的合同,風險大部分都要自己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