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喝精釀啤酒后,我每次喝酒前都會端起杯子認真地聞一聞。
一次跟朋友在飯店喝酒,點的是朋友最喜歡的百威。按照慣例,酒液入杯后,我舉杯、輕嗅、皺眉、搖頭、淺嘗、回味。
一套行云流水的熟練操作后,我表情凝重地吐出一句:“真**淡!”
朋友看猴似地看完了我的一套動作:“不就喝個啤酒嗎?怎么整得跟喝紅酒一樣,至于嗎?”
第二天我給他帶了一瓶來自比利時智美修道院的藍帽啤酒,一瓶酒喝完,他意識到自己喝了二十多年的啤酒不過是喝了個寂寞。
據說在MOBA游戲圈里有一個鄙視鏈:DOTA玩家鄙視LOL玩家,LOL玩家鄙視王者榮耀玩家。
在啤酒圈內又何嘗不是如此,喝精釀啤酒的總是鄙視喝工業啤酒的,并且把口味單調、口感寡淡的工業啤酒稱為“水啤”、“尿啤”。
啤酒本身當然沒有什么高低貴賤,只是人的口味各有千秋,有人喜歡醇厚性烈,當然也有人喜歡淡爽輕盈。問題就在于――我們平時喝到的工業啤酒僅僅是全球近百種啤酒類型中的一種!
舉個例子:有的人喜歡喝可樂,有的人喜歡喝奶茶,有的人喜歡喝牛奶,有的人喜歡喝蘇打水。每個人在選飲料時都有自己的口味偏好,那如果將超市貨架上的所有飲料都換成可樂,豈不是很單調乏味?
工業啤酒和精釀啤酒到底有什么區別?
啤酒的主要原料不外乎水、麥芽、啤酒花和酵母四種。為了節省成本,工業啤酒在釀造過程中經常會添加玉米、大米等成本較低的輔料,這會使啤酒的風味大打折扣。而精釀啤酒即便是用了輔料,其目的也是為了增加風味。
如果按釀造工藝來分,啤酒可以被分為艾爾(Ale)和拉格(Lager)兩大類。的、而我們所說的工業啤酒其實就是一種量產的拉格(Lager)啤酒。
在發酵過程中,艾爾啤酒的酵母在發酵罐頂端工作,其發酵時間較長(多為兩個月左右),發酵溫度也較高。
而拉格啤酒的酵母則在發酵罐的底部工作,其發酵溫度較低,通常工業拉格的發酵時間不會超過7天。
過去,由于生產技術的限制,拉格啤酒只能在一些偏冷的地區釀造,人們還曾經把它們放進冰冷的山洞中窖藏,這使得拉格的身價異常昂貴。
但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拉格成為了最適合量產的啤酒類型,于是這種口味淡爽、價格低廉的啤酒迅速風靡世界,并且占據了中國99%的啤酒市場。
別被工業啤酒瓶上標的10度給騙了!
一個朋友上周從青島回來時拎回兩桶青島原漿,她興致勃勃地告訴我:
“這個酒有13度,特別上頭!你過兩天來我家整點兒!”
雖然有點不厚道,但不得不說,這就是一個被麥汁濃度給忽悠的典型案例!
國內絕大部分工業拉格的酒精度不會超過4°,但許多酒廠為了宣傳,都會把麥汁濃度大大的印在酒瓶上。我想許多人應該都喝過所謂的“雪花8度”、“雪花9度”、“青島10度”等聽起來酒精度很高的啤酒,但實際上這里的“度數”是指原麥汁濃度,工業拉格怎么可能有這么高的酒精度!
原麥汁濃度是啤酒發酵前麥芽汁所含的糖度,麥汁濃度越高,啤酒中的麥芽香就更濃郁,口感也更加飽滿。大量使用玉米等輔料釀造的工業拉格原麥汁濃度通常不會超過12°P,而精釀啤酒的原麥汁濃度則大大高于前者。
在精釀啤酒的世界中,當然也有許多酒精度超過10°的烈酒,如帝國IPA、比利時修道院啤酒等,但這些啤酒的風味和口感層次和工業拉格相比就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了!
精釀啤酒都有哪些味道?
說到這個問題,我不得不用三個感嘆號表達我的震驚程度:釀酒師真是一個神奇的物種!!!
往啤酒里加水果加花朵的都算正常操作,可你見過在啤酒里加辣椒的嗎?除了辣椒,還有各種你想象不到的神奇配料。香菜籽、巧克力、咖啡、茶葉、生姜、生蠔、芥末、人的尿液、大象糞便......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釀酒師做不到的!!
當然,加尿液、加糞便的啤酒只是某些奇葩釀酒師才干得出來的事,我可以向你保證,大部分的精釀啤酒里沒有這種奇奇怪怪的東西!
可以毫不含糊地說,啤酒是世界上風格、口味最多的飲料。常言道:“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勾人心魄的酸、黯然銷魂的苦、苦盡甘來的甜、辛香欲燥的辣,皆可在一瓶啤酒中找到。
人有百種,酒亦有百種。如果你讀完這篇文章,會有種嘗一口精釀的沖動,那我一個晚上的時間沒有白費。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靈魂和性格,酒也一樣。別再拘泥于一種口味,我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一款屬于自己的、特殊的精釀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