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辭職待業,想創業,有什么靠譜的項目呢?
謝謝邀請!
創業需要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去尋找消費者的需求。還要是自己的人力、財力所能及的才可以。半夜三更心比天高的空想,夜晚千條路,早晨還是需要去賣豆腐。
[說明:以下舉例不是讓你去干這個行業,而是舉一反三,自己再想想適合干什么。]
比如;
(1)過年我下廚房切肉,發現所有的刀都不鋒利了。原先社區經常有磨剪子鏘菜刀的吆喝聲,現在已經絕跡了。我想有這方面需求的家庭,不在少數。一個月之內也能夠有不小的收入。
(2)你有錢可以投資入股誰的企業,達到合作共贏。
(3)沒有錢怎么創業?你可以詳細了解誰的,比較靠譜項目。然后,你以中介方出現,聯系到項目方與資金方雙方,并且促成雙方的合作,即可實現自己的盈利。
(4)如果我只有創新的技術,是某個行業隱形冠軍,但是,沒有啟動資金怎么辦?
現在,國家實行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已經形成了社會的共識!在經濟下行的形勢下,危機中自有機會!它屬于供需雙方共同的認可與合作,才能夠把握住機會,實現企業的騰飛。
關鍵是,創新驅動發展已經形成了社會的共識!創新的技術或者模式有多種多樣。每個領域行業中都有它的痛點所在。創新必須解決人們應用中的痛點,能夠帶來較好的社會效益,并且能夠實現企業的經濟利益才行。
(5)另外,我有很多適合眾多領域創業的項目,適合大眾創業和企業的轉型升級。在今日頭條上已經發布許多篇幅的資料,請點擊我的頭像再查找,看一下看看是否有合適的。
生活不容易啊,干啥都要吃苦
二、大學生創業選擇哪個行業效果好些?
謝邀,本人認為,所謂大學生創業,也要與所學專業對口,否則,將是紙上談兵,如創業與專業不對口,那你怎樣理解四年本科學習用苦攻讀,父母所付出的全身心血你怎樣回報。當然你的聰明才智也許可能在隔行創業上的獨一無二的出類抜萃,但畢竟要有較長時間的過程,浪費學程不可取。當然,有這想法也不錯,有能力自立成功的例子也不少,對大學生創業來說,不是選哪個行業有前途?而是選擇適應我專業的行業而努力奮斗,攢得大錢!你說是不這邏輯思維。
感謝邀請!作為企業管理咨詢服務人員,也作為過來人對于大學生創業項目的選擇有幾個建議。一是要選擇自己熟悉的項目。熟悉的行業也是擅長的領域,也更清楚自己的長處,也更容易獲得成功。二是要考慮自己承受的資金能力。創業需要資金,投資前一定要做好預算,更有利于投資的合理分配。希望對你有幫助。
三、大學生能創業嗎?
45分鐘前
如果有時間的話,大學生應該多一點實踐活動
想創業的同學,語言表達能力,執行力都比較突出,也很能吃苦耐勞。
但是很殘酷,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很低,只有不到5%。“麥克思研究院聯合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近5年來,大學生畢業即創業連續從2011屆的1.6%上升到2017屆的3.0%,接近翻了一番。其中,畢業半年后自主創業的2013屆本科生中,有46.2%的人3年后還在繼續自主創業;畢業半年后自主創業的2013屆高職高專畢業生中,有46.8%的人3年后還在繼續自主創業,甚至有數據指出,即使在浙江等創業環境較好的省份,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10月《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第39期),而且,學校都會特地扶持一兩個項目,以此完成政策“大學生創業”指標。
我以過來人身份(因為本人之前也是大學大學生創業團體的學生監督人)告訴大一學生,大部分創業想法都很不完善,而且很多人吃了很多虧反而耽誤了學習,而且現在是團體作戰的年代,你想找到和你一起創業而不是只想蹭蹭創業經歷的人,也是比較難的。
我比較建議的是:
大一先好好適應大學生活,參加社團活動認識更多的人。
可以加入商業方向的社團,或許可以找到以后創業的合伙人;
一定要去兼職,做銷售或接觸公司管理層的兼職,了解社會人過來人對于行業的看法,從而讓自己更加了解社會與需求;
多閱讀相關方面的書,以后很少有大塊的時間專心看書
當然,如果有師兄師姐有比較好的項目,需要協助,也可以跟著一起去完成,從而學習積累經驗。
大學生活很可貴,積累是很重要的主題,積累知識,積累人脈,積累經驗。當然,如果從以前就有比較完善的創業想法,那么就去做吧,因為大學就是一個犯錯成本很低的地方,也是一個自由發揮的平臺!
有什么其他想法也可以評論或私信,希望我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