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茄盒的糊怎么調制才口感好?
答:
酥炸茄盒采用酥炸的方法制成。長條茄子切成夾刀片,釀入餡心,再掛上脆漿糊,浸入熱油炸制成熟。要求外觀膨松飽滿,不露餡料,不帶毛刺,色澤金黃,口感酥脆鮮嫩。
做法 1.新鮮長條茄子250克洗凈,切0.6厘米厚的夾刀片,深至茄子的2/3處。然后將茄子片逐個里外拍上干淀粉,釀入調好的肉餡150克。2.取一大碗,將雞蛋黃4個、面粉150克、生粉75克、泡打粉10克、鹽2克、味精1克、熟芝麻仁5克、色拉油35克、清水200克依次入碗攪拌均勻,其稀稠度以用手抓起,糊漿下落成直線、不間斷、緩緩滑落、下面堆疊為好。3.凈鍋上火,注入精煉油3千克,燒至六成熱時,逐個投入掛好脆漿糊的茄盒,炸至表面酥脆鼓起、色呈金黃時,起鍋瀝油,跟味碟上桌(味碟可為椒鹽或面醬)即可。
技術關鍵 1.改好刀的茄盒里外拍上干淀粉,目的是讓餡心與脆漿糊都能掛住,但拍干淀粉不能太厚。釀入的餡心要恰到好處。不拍粉炸制時脆皮漿易脫落,影響外觀。2.炸制時油溫控制在六成熱,掛勻糊的茄盒逐片投入熱油中,防止互相粘連,視其漂浮于油面上,且外黃里熟時,出鍋,瀝油裝盤即可。回答完畢。注:由于東方美食提供的內容回答是重度垂直餐飲行業非常專業性的,適合專業廚師、餐飲經理人或者烹飪研究者閱讀,如果僅是個人對美食的愛好,不懂的可以關注私信我。
謝謝你的邀請,你提出這個問題,我還沒有搞董,對不起,回答不了。
二、雞肉怎么做好吃?
過年的餐桌怎么少的了雞,我們中國人每年要吃掉差不多70億只雞,可見我們對于雞肉的喜愛。而我本人曾經因為太喜歡吃雞肉,被我一個表姐取過“黃鼠狼”的外號取笑我,我現在玩吃雞手游ID都是這個,所以作為一個資深的“雞肉終結者”,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覺得很好吃的雞肉做法。
【大盤雞】準備材料:雞、土豆、洋蔥、青紅椒、姜、蒜、醬油、干辣椒、花椒、啤酒、冰糖、鹽、豆瓣醬、雞精隨意。
先把雞處理干凈,斬塊焯水去血沫,土豆去皮切塊,洋蔥和青紅椒同樣切塊處理備用;鍋里下適量油,然后加幾塊冰糖進去小火炒糖色,糖塊融化變成帶有焦糖色之后下雞塊炒勻裹上糖色;接著把蔥、姜、花椒和干辣椒下去一起炒出香味,下豆瓣醬一匙炒出紅油,下醬油預先入個味;炒勻之后加入兩罐啤酒,如果不夠的話再加點水沒過所有食材,大火燒開之后過5分鐘加土豆塊進去轉小火燜煮;燜煮20分鐘左右下洋蔥和青紅椒翻炒均勻,再次燒煮3分左右,如果湯水還是特別多就開大火收一收,下一點鹽和雞精調味盛出裝盤,可以事先煮點褲帶面放在盛裝大盤雞的盤子里,裹著湯汁的面條也很好吃。【白切雞】準備材料:雞、蔥、姜、蒜、熟油、冰水。
首先最好能買到放養的三黃雞,白切雞要好吃最主要的還是雞本身要優質,冷凍的那種白條雞就算了,很難做出皮脆肉嫩的效果;大鍋加蔥結、姜片燒水,水開之后轉小火,保持湯面不翻滾鍋底起小泡的程度,把雞浸潤進去;浸10秒撈出控水,然后再浸回去,這樣反復三四次左右,之后把雞整個浸入鍋中,蓋上蓋后稍待一下,關火燜20分鐘(看雞的大小);時間差不多了可以用筷子插入雞腿或者雞胸這種肉最厚實的部位,沒有血水冒出基本就熟了,撈出立刻放進我們準備的冰水中激冷浸泡大約10分鐘;最后撈出擦干水分,抹點熟油斬件上桌,可以用蔥、姜、蒜弄成蓉,加鹽、生抽之類的調一個合適自己口味的蘸料就可以吃了。
以上就是我比較喜歡的吃雞肉的方式了,其實還有辣子雞、小雞燉蘑菇之類的也不錯,但是前者需要油炸,后者需要搭配的榛蘑也不太好弄,有機會再說吧。
希望能夠有所幫助,歡迎評論分享你覺得吃雞肉最美味的方式哦!
對于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這個啊,首先得看是什么雞,如果是飼料雞怎么做就怎么難吃,所以要想把雞做得好吃,第一步得選土雞,第二呢,土雞還要分,稚公雞、稚母雞、成年公雞、成年母雞、閹雞等等,我們本地的吃法呢,對稚雞主要是炒青椒辣子雞為主,亦可煲湯;成年公雞,做法多了,我喜歡做:青椒炒、青紅椒炒、糍粑辣椒炒、鹵雞、椒麻雞等;成年母雞做法也很多,我只做一種:香姑竹蓀燉雞;另外如能買到土生閹雞就更好了,怎么做怎么好吃,可燉可炒可燜可燒,這就看各人喜歡啥口味了!(哈哈,獻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