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是黑龍江人,想去山東定居,請問哪個城市比較宜居?為什么?
別來,山東哪嘎噠也不適合你們!
夏天太熱了,你們受不了,冬天太冷了,暖氣也不足,你們還是受不了!
在你們那嘎達呆著最666!
看到大家的評論心情沉重,首先,我們都是中國人,不要分什么東北人,山東人之類的,東北本是荒地,大部分東北人往上一到兩代都是闖關東的山東人,所以現在歧視東北人就是嘲笑自己的父輩祖輩,東北,在他們最困難的時期養育了他們。
言歸正傳,如果想來山東,首先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是創業還是養老,創業首選青島,煙臺,威海,濟南這些經濟發達城市,如果是養老,不建議選擇青島威海濟南這些城市,因為你們受不了那里的潮濕和省會的擁擠,煙臺龍口比較適合養老,房價低,北面臨海不潮濕,經濟也好,全國百強縣第十名,缺點就是由于制造業發達,廠子比較多,不過可以選擇度假區,廠少環境好,房價低,這里有很多全國各地來養老的人,北京人很多,還有就是山東的城市基建比較落后,看上去城市比較“土”不時尚,甚至趕不上東北的城市建設,如果你是東北稍大點的城市來的要慢慢適應一陣。
以上言論均是個人感受,不存在地域歧視,敬請了解。
二、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哪個最有發展前景?
這四個省份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最好的省份,也都是沿海優勢省份,如果單純講當前的經濟發展,可以從很多層面進行不一樣的探討,但是此問題問那個最有發展前景,那么問題屬性就有些臆測性質,畢竟省份的發展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政策賦予也不是固定的,但既然問題問了,就簡單的探討一番。作為山東人感情上更加傾向于山東的發展前景更高,但是上面也說了現實情況如何并不好妄自下結論。不過從肯定不會改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勢地貌上,山東具有很多絕對優勢的,全國十大港口,山東獨自占有三座,海洋優勢十分明顯,未來省份的發展與世界溝通肯定還是越來越頻繁。另外就是山東的位置靠近渤海灣大灣區,如果要將渤海灣構建世界級灣區,山東的優勢最大,或者政策上東北要振興,那么與南部連接的通道省份便是山東省,而山東省本身也是平原與丘陵相結合省份,物產豐富且人口基數大,當前又在實行新動能的改革,一旦完成服務、金融等行業的轉型,潛力巨大。當然,當前我國經濟重心有向南轉移的趨勢,尤其是長江南部省份,更加往廣東珠三角靠攏,中部省份長三角也匯集很多,如果廣東省、江蘇省未來發展逐漸均衡,尤其是廣東補齊粵東、粵西與珠三角的差距,全域發力,那么廣東就應該會是我國最有潛力的省份,不過廣東除了珠三角以外,山地地形阻力也是有的。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如果說四個省最有發展空間的是山東省,江蘇、浙江、廣東可謂經濟強省,而山東是經濟大省,如不屚稅,稅收總量,山東最靠后,所以經濟正在發展中,尚在追趕超的進行時,而且山東地大物博,人口群多,無論地理位置和地貌結構都不錯,山東最有發展空間!如果發展前景,很難說,廣東擁有國家政策扶持,有舉全國之力的味道,并緊鄰港奧,而且現在冒出一個灣區,有勢不可擋之勢!浙江有新經濟,新的模式,更有浙江人的經濟,如理用得好前程也不錯!江蘇本來就是好地方,人杰地靈!無論古代現代都是富強的地方,雖然人均GdP,人均收入等都超廣東,但發展后勁很足,它地貌比浙江、廣東都好,基本平原結構,并有較強的經濟基礎,而且人才很多,培養人才的大學也很好,如國家政策加以扶持,總量超廣東那是秒秒之時,而且緊鄰上海,江蘇是長三角城市群城市最多的省份,如果長三角向更高,更強發展,江蘇也收獲最多!只是南京和蘇州經濟要超廣州和深圳尚需時日,但總量超廣東這是必由趨勢!個人看法發展前景江蘇最好,山東次之。浙江省太小,廣東依賴政策,浙江、廣東兩省從長遠看前景暗談。
三、古時山東境內有兩個主要國家:齊國與魯國,為什么現在山東簡稱魯,而不是齊?
關于這件事有歷史的原因和現代的原因。今天我們就用最簡潔的語言敘述清楚。
我們都知道當時山東大地是有兩個大的諸侯國。一個是齊國,一個是魯國。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地,在公侯伯子男等級里面屬于侯,而魯國是姬發的弟弟周公旦,就是周公的封地。對周天子來說魯國才是親兄弟,齊國不過是社會上的朋友。那為什么齊國反而比魯國強大了呢?因為姬發封地后姜子牙就去了齊國,幾個月的時間就把齊國上上下下打理的井井有條。而周公為了輔佐自己的侄子只是讓自己的兒子伯禽去了封地,伯禽花了三年才處理好魯國,當時周公也感嘆道:“魯國永遠也追不上齊國了”!事實果真如此。可謂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啊。周公盡心盡力殫精竭慮,開疆擴土為君鞠躬盡瘁卻耽誤了自己封地的發展,也是可敬可嘆啊。再說一下正統性,魯國是天子直系血脈,當時就有周禮盡在魯的說法,周公也是周禮的時候開創者。正統性就不用多說了。而齊國田氏奪姜氏位,本來就不是貴胄,這樣一來更雜了,所以當時魯國雖然是個“公”可等級要比楚莊王這樣的“王”級別都高。楚國當時也屬夷,雖稱王,實為子級。但魯國在各諸侯國級別排名上僅次于周。當然周公的忠實粉絲孔老夫子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孔子是魯國人尊周禮,敬周公。而中國兩千年來一直敬師尊儒。對中國歷朝歷代影響力自然不用多說。而且現在山東的確只是官方上簡稱“魯”大眾說法還是離不開“齊”。比如一說齊魯大地都知道是山東,就像一說燕趙之士都知道是指北京河北那一帶的人一樣。現在在山東有“齊魯頻道”,“齊魯晚報”,“齊魯銀行等很多”。山東也沒有放棄“齊”。以上是歷史原因。下面來說一下根本的原因。因為“齊”和“冀”發音不能說諧音相同,但還是有些類似的。考慮到戰爭和日常使用等很多領域容易讓人誤辨。(雖然冀和晉發音也類似但這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了)
綜上所述,山東簡稱魯確實實至名歸,是最科學的稱呼。也是大眾所能接受和認同的。
原創內容,感謝閱覽!如有疏漏,煩請斧正!
魯國的孔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尊稱為“至圣先師。”是中國文化的符號,是個山東人都以孔子為驕傲,這就是山東簡稱選魯而不選齊的原因。
齊國雖然在春秋末期和戰國時期,風頭完全蓋過了魯國,但那只是歷史長河中間一瞬間而已,生生不息的唯有文化,文化的力量高過地域界線,甚至超越血緣親疏,孔子是魯國人,選擇了魯,說到底還是文化的力量。
如果現在我們在山東省搞的齊魯簡稱海選的話,我想魯一定會高高勝出,即使你是山東北面齊地的人,恐怕也會選魯作為山東的簡稱,如果全國海選,結果也不會其右。雖然我沒有能力組織一次全國海選,但我想你可以在我的評論區下方選擇一下,我們來做個統計,看看到底是齊多還是魯呢?大家說好嗎?
至于有人說齊和河北的翼音相近,為更好地區分,所以選了魯,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但重慶的渝和河南的豫更近,為什么不改?重慶又不是沒得選擇,完全可以用巴來代替,大家說是嗎?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