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的歷史,始于1938年“聯和行”在香港成立。1948年,“聯和行”更名為“華潤公司”。1948至1949年,華潤成功地運送了四批愛國民主人士,赴解放區參加新中國第一屆政協會議,共商建國大計。從1952年起,華潤一直是中國進出口貿易公司在港澳及東南亞的總代理。1957年,華潤參與發起了廣交會。從1962年開始,華潤承擔起內地鮮活冷凍食品供港“三趟快車”的運作,保證了香港的食品供應。70年代初,華潤將內地國產石油、糧食打入香港市場,緩解了香港的石油和缺糧危機。1983年,隨著香港華潤大廈的落成,華潤公司改組為華潤(集團)有限公司。1978年,內地實行改革開放,華潤開始從代理貿易向以綜合性外貿企業方向發展。這期間,通過建立經營設施、發展實業項目,拓展海外貿易渠道,華潤的自營貿易迅速發展。進入九十年代,華潤在鞏固貿易業務的同時,積極尋找貿易之外的新業務增長點,借助資本市場壯大企業。1992年到1997年間,華潤創業、五豐行、北京華潤置地、勵致先后上市,投資興建了一批工業項目和商業大廈,參與了多項重要項目的策略投資,到香港回歸前,華潤的非貿易業務的營業額和利潤貢獻超過貿易,企業經營規模和實力上了一個新臺階。香港回歸后,華潤用4年左右進行了業務結構調整。前2年通過收縮貿易業務,清理投資項目,將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華潤由此安然度過了亞洲金融危機。1999年到2000年,在前期整頓基礎上,通過挖掘業務亮點,建立6S管理體系,理順股權關系,開展業務重組,實施專業化發展,華潤初步建立了多元化控股企業的經營格局和組織架構。2001年華潤進行了戰略研討,確定了“集團多元化、利潤中心專業化”的發展方向和企業使命,開始實施“再造一個華潤”的發展戰略,大規模地投資內地市場,業務板塊有進有退,主營行業快速增長。2005年華潤提前一年實現戰略目標。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華潤這家在當年這家毫不起眼、籍籍無聞的小商號,已發展成為在中國內地和香港最具實力的多元化企業之一。2007年,華潤集團總資產達2,400億港元,營業額達1,100億港元,員工總數達30萬人。 目前,華潤正在為實現第二個“再造新華潤”的戰略目標而奮斗。未來,華潤集團將繼續以香港為基地,積極發展在中國內地的各項主營行業,爭取建立行業領導者的地位。借助主營行業的成功,帶動華潤集團整體協同發展,為企業營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雪花啤酒最早產于1957年遼寧沈陽的沈陽啤酒廠,后被華潤集團收購改為華潤雪花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嶗山啤酒32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