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帝亞吉歐的品牌影響力以及最近幾年公司業績情況:
帝亞吉歐是全球領先的高檔酒業集團,業務橫跨蒸餾酒、葡萄酒和啤酒三大品類。公司旗下匯聚了一系列杰出的品牌,包括尊尼獲加(JohnnieWalker)、珍寶(J&B)、溫莎(Windsor)等威士忌系列;斯米諾(Smirnoff)、詩珞珂(C?roc)、坎特一號(KetelOne)等伏特加系列;以及百利(Baileys)、摩根船長(CaptainMorgan)、添加利(Tanqueray)、健力士(Guinness)及水井坊等。
2019年,帝亞吉歐營業收入1146億人民幣,凈利潤 297億人民幣 。2020年營業收入1047億人民幣,凈利潤 129億人民幣 。2021年營業收入1135億人民幣,凈利潤249億人民幣。以上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至2021年這三年中,帝亞吉歐營業收入穩定在1100億人名幣以上,凈利潤穩定在250億人民幣以上。
目前,帝亞吉歐市值1232億美元,合計人民幣7500億人民幣左右,市盈率33.56倍。
其次,我們了解一下貴州茅臺的品牌影響力以及最近幾年公司業績情況:
茅臺酒獨產于中國的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是漢民族的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三大蒸餾酒之一。1915年至今,貴州茅臺酒共獲得15次國際金獎,連續五次蟬聯中國國家名酒稱號,與遵義董酒并稱貴州省僅有的兩大國家名酒,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有國酒之稱,是中國最高端白酒之一。
貴州茅臺目前市值2.4萬億人民幣,市盈率48.66倍。
貴州茅臺2019年營業收入888億,凈利潤412億。2020年營業收入980億,凈利潤467億。2021年營業收入尚未公告,大概率在1100元左右,凈利潤520億。以上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至2021年這三年中,貴州茅臺營業收入持續上升,目前在1100億人名幣以上,凈利潤持續上升,目前在520億人民幣左右。
最后,作為生命之水的洋酒品牌帝亞吉歐,目前年度凈利潤為貴州茅臺的50%左右(帝亞吉歐250億人民幣,貴州茅臺520億人民幣)。帝亞吉歐年度營業收入與貴州茅臺持平(帝亞吉歐1100億人民幣,貴州茅臺1100億人民幣)。帝亞吉歐市值約為貴州茅臺的35%左右(帝亞吉歐7500億人民幣,貴州茅臺2.4萬億人民幣)。那么,帝亞吉歐與貴州茅臺,依照目前的價位和市值,誰是更好的投資標的呢?
筆者認為,帝亞吉歐作為全球品牌,消費對象是全球所有人或者全球所有有錢人。貴州茅臺作為中國知名品牌,品牌影響力暫且不如帝亞吉歐,消費對象也僅僅限于擁有白酒文化圈的華人文化圈。至于東南亞的華人白酒文化圈有沒有大陸這樣的瘋狂,目前也未可知,畢竟出口的茅臺主要就是面向海外華人,特制的香型,低廉的價格,最后還是賣給從機場回國的大陸人。可見,白酒文化的發揚光大之地還是局限于大陸的有錢有權人士。
所以,作為投資角度來講,目前2.4萬億的貴州茅臺明顯要貴于7500市值的帝亞吉歐。
貴州茅臺vs世界三大烈酒集團,為什么外資也愛搶中國核心資產?
10月15日,貴州茅臺(600519.SH)披露了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5.09億元,同比增長15.33%;凈利潤304.55億元,同比增長23.13%;扣非后凈利潤305.34億元,同比增長22.48%。
截至10月15日收盤,貴州茅臺報1211元/股,漲2.63%,股價首次突破1200元。總市值突破1.5萬億元,達15213億元,僅次于工商銀行及中國平安。
消息發布后,已經有券商將貴州茅臺調整到目標價1400元,眼瞅著就要追上1499元的飛天茅臺酒價了。
有A股“股王”之稱號的貴州茅臺,歷來是各路投資者追捧的對象,連“聰明錢”外資也喜歡。貴州茅臺的名字經常出現在陸港通北向流入的最前列。
逆向思維一下,既然老外能來A股買買買貴州茅臺,我們是不是也可以了解一下國外的知名酒企上市公司?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較一下茅臺和國外知名酒企的基本面,也好做到心中有數。
咦!外國人喝酒確實不少,但好像真想不起來有什么熟知的外國酒企?
所以,先來了解一下世界三大烈酒和葡萄酒集團吧!基本上在中國見過的洋酒品牌都是它們的。
帝亞吉歐(Diageo)
帝亞吉歐是全球領先的高檔酒業集團,業務橫跨蒸餾酒、葡萄酒和啤酒三大品類的酒類企業,總部設在倫敦。
帝亞吉歐業務遍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同時在倫敦股票交易所和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
旗下主要品牌:
尊尼獲加(JohnnieWalker)、珍寶(J&B)、溫莎(Windsor)等威士忌系列;
斯米諾(Smirnoff)、詩珞珂(Croc)、坎特一號(KetelOne)等伏特加系列;
以及百利(Baileys)、摩根船長(CaptainMorgan)、添加利(Tanqueray)、健力士(Guinness)、水井坊(沒錯,中國白酒水井坊)
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
保樂力加集團由法國兩家最大的酒類公司保樂公司(成立于1805年)和力加公司(成立于1932年)于1975年合并而成,總部設在法國.
保樂力加在全球擁有72家生產企業,是一家世界頂尖的洋酒生產商與銷售商。該公司將旗下品牌整合成品牌組合,并將旗下戰略品牌分成3部分:品牌14強部分(包括2個全球品牌、7個烈酒品牌和5個顯赫品牌)、葡萄酒部分(包括5個優先級葡萄酒品牌)以及20多個本地品牌。
旗下主要品牌:
馬爹利(Martell)、皇家禮炮(Royal Salute)、芝華士(Chivas Regal)、
哈瓦那俱樂部(Havana Club)、杰卡斯(Jacob’s Creek)、百齡壇(Ballantine’s)、
力加(Ricard)、潘諾(Pernod)、威特基(Wild Turkey)、甘露(Kahlua)、馬利寶(Malibu)、
必富達(Beefeater)、尊美醇(Jameson)、格蘭威特(Glenlivet)、瑪姆(Mumm)以及巴黎之花(Perrier-Jouet)等
百加得(BACARDI)
百加得(Bacardi)是世界最大的家族私有的烈酒廠商,產品遍布170多個國家,每年在全球200個國家銷售總計超過2億瓶。總部位于百慕大群島哈密爾頓市。
旗下主要品牌:
百加得(Bacardi)、馬提尼(Martini)、帝王(Dewar's)、孟買藍寶石 (Bombay Sapphire)、
卡薩多雷(Cazadores)、灰鵝(Grey Goose)、杜林標(Drambuie)、帝薩諾(DiSaronno Amaretto)、本篤(Benedictine)等
怎么樣,看完上面的介紹,世界三大烈酒和葡萄酒集團的名字或許不是很熟悉,但是旗下的品牌應該都喝過,最起碼在商店里見過吧。
下面我們就比比貴州茅臺、帝亞吉歐和保樂力加,三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吧。看看在國外巨頭面前,貴州茅臺究竟是怎么樣的存在。
一、 比規模
1. 三家公司分別在不同國家上市,為直觀比較彼此的數據,我們統一折算成人民幣單位。
2. 從營業收入的角度,茅臺憑借單一品類中國白酒,在營收規模上已經與保樂力加不相上下,僅次于帝亞吉歐。而且,世界領先企業基本上已處于平穩的飽和狀態,而茅臺還在以30%左右的年化增速進行擴張。
3. 營收增長有限,帝亞吉歐和保樂力加通過優化品類的銷售組合,將凈利潤提升作為經營的主要重心。但明顯貴州茅臺的盈利能力更強,用更小的營收規模實現了更多的凈利潤。
4. 從經營性凈現金流和股東權益的角度也可以看出,帝亞吉歐和保樂力加已經進入成熟穩定的經營周期,而貴州茅臺還處在快速成長期。
二、比估值
1. 首先,畢竟在不同交易所上市,彼此的估值水平受到各個市場的偏好影響,僅供參考吧
2.國內白酒企業高歌猛進的經營數據,必然帶來市值的快速成長,其中的佼佼者貴州茅臺當前的市值更是已經突破1.5萬億。
3. 而世界領先的兩大酒業巨頭,已經進入成熟的穩定狀態,當前市值雖然較2018年有明顯增長,但與茅臺的市值已經相去很遠。
4. 但是從市盈率的角度,貴州茅臺相比兩大世界巨頭畢竟還處于高速成長期,所以當前市盈率更高一些也還說得過去?
三、比回報
1. 帝亞吉歐和保樂力加采用了更激進的杠桿率,權益乘數遠高于貴州茅臺
2.資產周轉率茅臺表現更好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茅臺的市場更聚焦,品類也更單一,而帝亞吉歐和保樂力加都在全球經營龐雜的產品品類。
3. 或許正是因為貴州茅臺只專精于高端酒類,所以在銷售凈利率上明顯優于兩大國際酒企。
4. 因此,貴州茅臺凈資產收益率能達到30%也就不足為奇了。帝亞吉歐雖然銷售增長有限,但近兩年降低股東權益比例實現更高的杠桿率,使凈資產收益率維持在30%以上,經營質量確實優秀。
結論:
白酒企業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典型的那種看著羨慕,拿著又害怕的公司。
而之所以不敢放心持有,是因為對白酒消費的不理解,對其未來價值沒有判斷的依據。
但這并沒有什么錯誤,反而正好驗證了那個觀點,投資就是對認知能力的變現。
判斷不了行業和公司,那就放寬視野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不是有更多的認識了呢?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拿出十來萬的現金,是應該買一手貴州茅臺的股票呢?還是應該直接買幾箱酒存著?究竟該怎么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