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國外牽著鼻子走,你會發現咱們什么都落后人家,國民幸福指數排名在伊拉克后面,醫療水平在波蘭后面,女性地位排名106,甚至低于非洲。
人家世界三大珍饈是鵝肝、魚子醬、松露,你可吃得慣???
中國菜的體系不是西方能比擬的,咱們先看看自己的八大菜系,八大菜系菜系因地理、氣候、習俗、特產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菜系的劃分單就漢族的飲食特點而言,目前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之說,而且劃分系類仍有繼續增加的趨勢。如果按四大菜系分:有川菜、粵菜、蘇菜和魯菜。也有分八大菜系的。其中各大菜系交相輝映,各有千秋,成為了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瑰寶!
一、四川菜系,簡稱川菜。特色:它以麻辣、魚香、家常、怪味、酸辣、椒麻、醋椒為主要特點。
代表菜品:魚香肉絲,麻婆豆腐,宮保雞丁,樟茶鴨子等。
宮保雞丁
二、廣東菜系,簡稱粵菜。特色:它以選料廣泛,講究鮮、嫩、爽、滑、濃為主要特點。它主要由廣東菜、潮州菜和東江菜組成。代表菜品:龍虎斗、脆皮乳豬、咕嚕肉、大良炒鮮奶、潮州火筒燉鮑翅、蠔油牛柳、冬瓜盅、文昌雞等。
脆皮乳豬
三、山東菜系,簡稱魯菜。特色:選料精細、刀法細膩,注重實惠,花色多樣,善用蔥姜。
代表菜品:糖醋魚、鍋燒肘子、蔥爆羊肉、蔥扒海參、鍋塌豆腐、紅燒海螺、炸蠣黃等。
糖醋魚
四、江蘇菜系,簡稱蘇菜。由淮陽菜、蘇州菜、南京菜等組成。
特色:制作精細,因材施藝、四季有別,濃而不膩,味感清鮮,講究造型。
代表菜品:淮陽獅子頭、叫花雞、火燒馬鞍橋、松鼠桂魚、鹽水鴨等。
淮揚獅子頭
五、浙江菜系,簡稱浙菜。由杭州、寧波、紹興三種地方風味發展而成。
特色:講究刀工、制作精細、變化較多、富有鄉土氣息。
代表菜品: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干炸響鈴、油燜春筍、西湖莼菜湯等。
油燜春筍
六、福建菜系,簡稱閩菜。以福州和廈門菜為主要代表。
特色:制作細巧、色調美觀、調味清鮮。
代表菜品:佛跳墻、太極明蝦、閩生果、燒生糟鴨、梅開二度、雪花雞等。
佛跳墻
七、安徽菜系,簡稱徽菜。特色:它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稱,擅長燒、燉、蒸,而少爆炒。其烹飪芡大、油重、色濃、樸素實惠。
代表菜品:紅燒果子貍、火腿燉甲魚、雪冬燒山雞、符離集燒雞、蜂窩豆腐、無為熏鴨等。
無為熏鴨
八、湖南菜系,簡稱湘菜。特色:以熏、蒸、干炒為主,口味重于酸、辣, 辣味菜和煙熏臘肉是湘菜的獨特風味。
代表菜品:麻辣子雞、辣味合蒸、東安子雞、洞庭野鴨、霸王別姬、冰糖湘蓮、金錢魚等
辣味合蒸
先問是不是,再回答為什么。
中文互聯網世界一直以來都流傳著所謂“世界三大菜系”的說法,普遍說法是,中國菜系、土耳其菜系、法國菜系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三大菜系,那么事實究竟如何呢?
通過百度指數可知,在中文互聯網世界中,世界三大菜系的提法由來已久,并不是這幾年來新興的說法,那么在整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三大菜系的提法呢?
確實是有的。
通過谷歌,可以找到“3 grand cuisine”或者“3 great cuisine”(三大菜系)的提法,排序第一的頁面發布于2006年,看來,這應該是個有些年頭的說法了。
和中文互聯網世界的說法相同,國外所說的三大菜系也包含中國、法國、土耳其菜系。大部分網友對中國、法國的入選沒什么異議,疑問主要集中在土耳其上面。在“海外知乎”Quora和“海外貼吧”Reddit上都有關于這個問題的討論。看起來,最熱衷于提起三大菜系的,似乎是土耳其人。
中東科技大學客座教授Lee Heechul在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上刊文,介紹了世界三大菜系說法的由來。Lee Heechul認為,世界三大菜系的提法在互聯網時代到來的90年代之前便已經形成。關于這種說法的具體由來,目前并沒有切實的學術證據,可能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經有了三大菜系的說法。
三大菜系之說誕生于國外,而國外對三大菜系的解釋,和中文互聯網世界差異極大。結合其他資料和網友回答,普遍認為造就這三大美食王國的原因有:1.區域內充滿多樣性的天然食材。比如中國本身就地大物博,充滿多樣性;土耳其(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奧斯曼帝國)可以得到東地中海和中東的各種食材、香料;法國是歐洲大陸最適宜農業的土地,也可以得到各種歐陸食材。這些食材是烹飪實力和傳統的象征。
2.宮廷廚房。奢侈的皇室是高品質美食的第一主顧,也是烹飪手法推陳出新的推動力。中國有數千年的集權傳統和歷代御膳房;土耳其有繼承了東羅馬和伊斯蘭傳統的御廚房;法國則是歐洲宮廷文化的中心。
3.悠久的歷史和生活傳統。傳統立足于歷史,只有歷史悠久的國家,才能形成特色鮮明的美食傳統,也只有歷史足夠悠久的國家才能對周邊產生深刻的影響。
從地域上看,三大菜系的中國象征了東方(東亞),法國象征了西方(歐洲大陸),土耳其則連接了歐亞,融合了東西方的傳統(東地中海、中東、中亞),從這個角度看,選取這三個國家是足夠有代表性的。
在中文互聯網世界,三大菜系又被賦予了更高層次的含義,比如以中國菜系涵蓋東亞和東南亞,以土耳其菜系涵蓋伊斯蘭世界,以法國菜系涵蓋歐洲和美洲的廣義西餐,但是在外網上,很少看到類似的提法。一般只提這三種菜系本身。
自然,也有許多對“三大菜系”的異議。比如波斯和印度也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食材和宮廷廚房,印度菜更是以其對香料的獨到運用而著稱世界;比如在奧斯曼帝國建立之前,東羅馬已經在歐亞屹立近千年,它的其他繼承者同樣延續著帝國的美食傳統;比如墨西哥和意大利菜館遍布世界,尤其是墨西哥,融合了美洲本土、西班牙和后續移民的物產與美食傳統,論起飲食文化的深厚,也毫不遜色。
總之,僅此幾種菜系是無法體現世界美食文化的豐富的……
那么中國在世界美食中的排名到底如何呢?
作為大吃貨國的國民,我想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會發自內心的認可中國美食才是天下第一。
(輿觀調查網對多國美食所做的調查,意大利、中國、日本名列綜合排名前三。)
不過,一定要通過數據調查說明結果的話,世界人民最喜歡的菜系,應該是意大利菜。在國外絕大多數美食排名評選中,意大利菜都能夠名列第一,也許意大利菜滿足了人類胃口的公約數,因此能夠取得絕大多數人的熱愛。當然,意大利人也確實熱衷于美食,并以此自豪。
除了意大利菜,大多數調查中排名靠前的菜系有中餐、印度菜、日料、法餐等。絕大多數排名中,中餐都不會掉出前3.
話說回來,口味如何是非常主觀的判斷,事實上,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最熱愛的味道,都是家鄉的味道。即使在中國國內,川菜、粵菜、淮揚菜、魯菜也各有各的擁躉。中國人自己都很難用幾個關鍵的特色來概括中餐,更何況吃到改良版中餐的外國人呢。
嘴長在自己身上,沒有人能代替你品嘗美食,也沒有人能強制規定你最喜歡的口味,所以別人怎么看,又能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