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3全部
因縣治所在地河口控西、北、綏三江匯流,取“三水合流”之意,定縣名為三水。
三水區白坭鎮銀洲貝丘遺址證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三水這塊土地上已有人類居住活動。據舊志載:三水之地,秦時屬南海郡。
西漢至東晉屬番禺、四會縣。隋、唐以后中地農民起義風起云涌,三水地區遠離所屬縣治,官府鞭長莫及,成為“沖、難之區”。明朝為了綏靖邊遠,有利統治,遂于嘉靖五年(1526年)分割南海縣34圖;高要縣17圖設置新縣,隸屬廣州府。
擴展資料
三水區地形地貌復雜,有低山、崗地、平原、洼地等,在土地利用上具有多樣性。三水區地形狹長,南北相距68km,東西相距30km,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屬半丘陵區。西北部多為200~300m的低山高丘,最高峰西平嶺海拔591m。
東部、中部、南部均為低壑丘陵臺地,河涌縱橫,土地肥沃;西北部為低山高丘,土壤母質為砂礫巖、變質砂巖、花崗巖及石灰石等,約占全區土地面積的8%。
分布于全區各地的丘陵區,均為砂巖、沙頁巖、礫巖赤紅壤等組成,約占24.4%。其余為泥沙沖積平原和河網地帶,土地肥沃。形成了“三山二水五分田”的土地分布格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水區
三水區位于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因西、北、綏三江在境內匯流,故名三水。全市總面積874平方公里,轄有西南街道辦事處,白坭、樂平、蘆苞、大塘四個鎮,逕口華僑經濟區和云東海旅游經濟區。全區總人口44萬,有海外華僑、港、澳、臺同胞20多萬,是廣東著名的僑鄉。 三水資源豐富,擁有水域面積24.85萬畝,主要江河每年流經境內的水量2891.9億立方米。已經開發的礦產有石膏、石灰石、硫鐵礦、油頁巖、巖鹽礦、膨潤土、花崗巖石等,經勘探尚待開發的資源有石油、天然氣、二氧化碳氣、煤、金、銀、鉛、黃玉和石英砂等。 三水水陸交通發達,毗鄰港澳,緊接廣州、佛山禪城區等大中城市;廣三鐵路、三茂鐵路和321國道、廣三高速公路橫貫市境,三水大道一級公路縱貫全市南北。設有三水海關、對外口岸集裝箱碼頭、可靠泊3000噸級船舶的三水港、進口貨物保稅倉、港澳貨運車輛檢查場和大型鐵路貨場。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開小型啤酒廠需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