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荷蘭有什么著名的風車
荷蘭著名的四姐妹風車
二、荷蘭風車內部構造圖或照片
荷蘭座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風帶,一年四季盛吹西風。同時它瀕臨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國家,海陸風長年不息。這就給缺乏水力、動力資源的荷蘭,提供了利用風力的優厚補償。
荷蘭的風車,最早從德國引進。開始時,風車僅用于磨粉之類。到了十六、七世紀,風車對荷蘭的經濟有著特別重大的意義。當時,荷蘭在世界的商業中,占首要地位的各種原料,從各路水道運往風車加工,其中包括:北歐各國和波羅的海沿岸各國的木材,德國的大麻子和亞麻子,印度和東南亞的肉桂和胡椒。在荷蘭的大港--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的近郊,有很多風車的磨坊、鋸木廠和造紙廠。
隨著荷蘭人民圍海造陸工程的大規模開展,風車在這項艱巨的工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根據當地的濕潤多雨、風向多變的氣候特點,他們對風車進行了改革。首先是給風車配上活動的頂篷。此外,為了能四面迎風,他們又把風車的頂篷安裝在滾輪上。這種風車,被稱為荷蘭式風車(如左圖)。
荷蘭風車,最大的有好幾層樓高,風翼長達20米。有的風車,由整塊大柞木做成。十八世紀末,荷蘭全國的風車約有一萬二千架,每臺擁有6000匹馬力。這些風車用來碾谷物、粗鹽、煙葉、榨油,壓滾毛呢、毛氈、造紙,以及排除沼澤地的積水。正是這些風車不停地吸水、排水,保障了全國三分之二的土地免受沉淪和人為魚鱉的威脅。
二十世紀以來,由于蒸氣機、內燃機、渦輪機的發展,依靠風力的古老風車曾一度變得暗淡無光,幾乎被人遺忘了。但是,因為風車利用的是自然風力,沒有污染、耗盡之虞,所以它不僅被荷蘭人民一直沿用至今,而且也成為今日新能源的一種,深深地吸引著人們。
目前,荷蘭大約有兩千多架各式各樣的風車。荷蘭人很喜愛他們的風車,在民歌和諺語中常常贊美風車。風車的建筑物,總是盡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每逢盛大節日,風車上圍上花環,懸掛著國旗和硬紙板做的太陽和星星。
===================
內部結構看這里
19座風車房目前大多有人居住,只有一座專門對游人開放,里面的陳設依然維持著舊時風貌。對游人開放的風車房建于1738年,是堤壩東側最早修建的8座風車房之一。它與其他7座一樣,高約20米,呈下寬上窄的圓柱形。房頂不是固定在墻體上,而是支撐在滑輪上一個可轉動的“蓋子”。房頂一側伸出一根木軸,上有4扇風車葉片,每扇葉片約長15米。房頂另一側伸出一個粗大木制支架,垂到接近地面處,人可以通過移動這個支架而轉動整個房頂,相應移動風車扇葉的朝向,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風力。走進風車房,穿堂里簡陋的木架上擺著粗瓷碗等,地上有一雙穿得半舊的木鞋。墻上青磚裸露,掛著繩索和高腰皮靴。穿堂一側是一間小屋,有單人床、帶烤箱的燒煤爐灶和櫥柜,還有一臺手搖縫紉機。靠窗小桌上擺著花。這就是風車房里家具最齊全的主人間了。
順著僅容一人的木扶梯上樓,二層和三層也有簡單的床和家具,空間狹小,幾乎轉身就能碰到隔板或墻壁。在頂層五樓的小閣樓,能看清整個風車的內部構造。風車葉片旋轉時,通過齒輪傳動帶動樓底的木輪旋轉,將水渠里的水提升到水位較高的臨近水塘里。風車全為木制,看上去依然相當穩固結實。出了風車房,往南走不遠是一座外觀一樣、但有人居住的風車房。
老式風車要至少四五級風才能轉動,一年中有30%到50%的日子沒法工作。1868年,村里修建了蒸汽機泵站,風車的作用退居其次。現在,蒸汽機水泵早已升級為燃油和電力水泵,圍堰各處的水位全部由計算機控制。
三、荷蘭的風車 風車的動力是什么
風車的動力當然是風了。。。風帶動風車旋轉產生動力然后就可以在風車里面磨面粉發電什么的了
四、短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荷蘭的風車
第一部分?風車已經成為荷蘭的標志。 第二部分?風車最大的用處是排水。 第三部分?風車對家庭瑣事也感興趣;樂于幫忙。 第四部分?現在大部分風車“退休“了;可荷蘭人把風車當作了家庭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