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飲料零售利潤有多大
代理啤酒利潤一般10%左右。一般來說,正常的產品毛利應該在10%左右,但是各個代理的區域產品零售價格是不同的,比如零售價格在3元/支,終端利潤約0.5元/支,代理則毛利約為終端利潤的20%。
利潤是企業家的經營成果,是企業經營效果的綜合反映,也是其最終成果的具體體現,啤酒是一種以小麥芽和大麥芽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經過液態糊化和糖化,再經過液態發酵釀制而成的酒精飲料。
2. 啤酒飲料零售利潤有多大的
近幾年啤酒行業的整體情況并不是特別樂觀。從2015年開始,國內傳統啤酒行業經營狀況紛紛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在17年,青島雪花燕京們不約而同的出現了負增長。這一情況在去年舉辦世界杯,全民進入“小龍蝦配夜啤酒”的狂歡之下才得以好轉。
大家都知道,啤酒行業的利潤普遍不高,盡管在2017年全國啤酒企業集體漲價之下,利潤有了些許上漲,但相比白酒而言差距還是相當之大。之所以在大家看來,啤酒非常賺錢,不外乎啤酒走的是大銷量模式,如果是個人經營其實遠遠掙不了多少錢。
更不用說的一點是,近些年國外一大批啤酒品牌開始沖擊國內市場,本土品牌為了搶奪市場,不少企業選擇讓利進行銷售,甚至一瓶啤酒僅僅只能賺一毛錢。傳統啤酒行業可謂是競爭慘烈,無數經銷商也是虧出血。
既然中低端啤酒利潤這么低,且市場競爭激烈,那么以“精釀啤酒”為代表的高端啤酒市場利潤又如何呢?
精釀啤酒利潤是不錯,一瓶大概能在50-60%之間,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白領以及上班族愛上了這種啤酒,市場看上去是一片大好,且處于高速增長。但是要知道,目前市面上愿意消費精釀啤酒的還是小眾人群,畢竟售價偏高。更不可能出現像燒烤店、大排檔那樣一箱箱啤酒上的場面。所以說單瓶利潤是不錯,但是量卻遠不如傳統啤酒。
可以預見的是,精釀啤酒作為啤酒行業消費升級的大勢方向是必然,如果你作為從業者想要快速進入這個市場,線下門店可以考慮從一線城市和旅游熱門地切入,還是能夠從中分一杯羹的。
3. 啤酒的利潤
精釀啤酒利潤是不錯,一瓶大概能在50-60%之間,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白領以及上班族愛上了這種啤酒,市場看上去是一片大好,且處于高速增長。但是要知道,目前市面上愿意消費精釀啤酒的還是小眾人群,畢竟售價偏高。更不可能出現像燒烤店、大排檔那樣一箱箱啤酒上的場面。所以說單瓶利潤是不錯,但是量卻遠不如傳統啤酒。
4. 經銷啤酒利潤大嗎
經銷啤酒是很不錯的,啤酒的受眾人數比較廣,業界也比較大。
5. 零售飲料的利潤有多大
飲料批發要看產品組合的:
1、高端產品,像紅牛之類的產品,利潤也高,純批發也在30%以上的利潤;
2、新產品,很多飲料都會推新產品,這類產品會經常有促銷,批發的利潤應該在15%-25%之間;
3、暢銷品,關鍵是走量,利潤在10%左右;
4、山寨品,利潤50%-100%以上,不建議做。
具體產品組合可以參考“波士頓矩陣模型”。
同時飲料批發也有分類:日化+飲料,酒水+飲料,單一品牌飲料,零食+飲料,等等;
另外,批發也是有分層級的,整個產品鏈條是:廠家-經銷商-批發商-二級批發商-分銷商-終端-客戶;具體是怎樣要看產家的銷售體系,此外你自己打算做哪一個層面的批發,一般來講,越靠近廠家,量越大,品牌、品類越少,利潤越低,投入越大。
不知道你想了解什么,希望能幫到你。
6. 啤酒批發商利潤是多少
燒烤店啤酒的利潤是很大的。例如進價2元的啤酒最少會賣4一5元,而進價3一5元的啤酒一定會賣到6一10元。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燒烤店的啤酒都是按進價一倍以上的價格出售的。而且有句俗話叫擼串喝啤酒,特別是夏季燒烤店的生意也非常興隆,吃燒烤的人也特別多,而且桌桌都會喝啤酒,所以啤酒消量很大,利潤也大。
7. 啤酒零售的利潤是多少
在酒吧里或夏天大排檔的餐桌上,就有很多大桶的啤酒,散裝的啤酒他們不用瓶裝,一杯一杯的賣論斤賣這樣的啤酒一般來說質量都不如瓶裝的在生產經營者的眼里這種啤酒利潤很大因為有時有些小的老板和經營戶可以往里面加水增加量多賣錢所以這種啤酒的利潤很大
8. 批發啤酒飲料的利潤
百分之三四 拿青島啤酒來說 38.5進價的12瓶 在店里買也就40 拉罐進價70 在店里買也就是73左右..當然在酒吧或者KTV之類的娛樂場所就不一樣了
9. 啤酒超市利潤
作為一個代理商的忠告:大家都以為超市好開,以為利潤很高。超市真正的利潤在10%-15%中間,真正的利潤表現在哪些方面了:水跟飲料,啤酒,利潤在35%-60%;副食最高的利潤在15%-30%;香煙,5%-13%<前提是,你自己有煙草證,你的煙草賬戶能保證香煙銷售量,現實是,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膠貨的利潤最高<臉盆,杯子,掃帚等等>,最少都是翻倍。我上面所說的都是一些毛利潤,你自己去算下,你哪種賣的最好。 然后自己估算一下,你這個小超市的利潤有多大。
10. 啤酒經銷商利潤一般是多少
對啤酒廠家來說,最直觀的考核指標就是多賣酒。
只有多賣酒,噸酒利潤才能最大化,才能攤銷營銷成本、管理成本。經銷商就不同了。他們最先想到的絕對是單箱利潤。如果哪個啤酒廠家在招商時告訴你經銷其品牌要在多少萬件后才開始獲利,我想你不是把這個業務員一腳瑞出大門,就是從此不再理會這個啤酒品牌了。做好市場調研,明確鏡員和利潤日標 經銷啤酒品牌,先要深度調研自己的經銷區域,弄清楚當地的啤酒市場容量,并按照20%的遞增率計算本年度的容量(啤酒市場的整體容量這兩年仍然在按照20%以上的自然增長率不斷擴容,有些地方甚至遠遠超出了這一比率)。對于市場上的主流品牌,更要清楚其銷量及價格體系,弄清楚總經銷、二級經銷商及零點的利潤,羅列其撕開市場或穩定市場的前三大操盤手法及成功原因,再明確自己的銷量和利潤目標,跟廠家談支持。許多經銷商總認為市場調研是廠家的事情,自己只要負責打款送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