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假假都有吧,還是要自己去分辨的。我一般看到合適的會去投遞,然后投遞會收到面試邀請,就會去看看。
我個人覺得還是要實際去看的吧,也不能一昧的相信網上的東西,還是要看自己的感覺和喜歡吧!
因為答主是在深圳這邊,可能一些企業招聘啥的在前程無憂上會稍微多一些,所以我大部分的面試邀請還是在前程無憂上獲得的,我也投過國企,也有去面試過,基本上我面的那幾家的信息都是真的。
這是我的一些親身經歷,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信息的確是真的,但是否是正式工就不得而知了!我簡單說一下,現有國有企業的招聘形式和信息發布渠道:
首先,來說說國有企業的用工形式國有企業目前的用工形式主要分為主業用工和輔助工作用工,主業自然就是企業經營的主責主業;輔助崗位則是一些非主業但一般企業均需要的輔助崗。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為了規范國企的用工形式和用工程序,提升國有企業的競爭力,目前盈利的國有企業,招聘主業崗位員工均為應屆畢業生;而通過研究認定的輔助性、臨時性和季節性用工可以使用勞務派遣人員或者購買勞務外包服務。
除此之外,國有企業的一些下屬子公司(全資或非全資均包括)的招聘與管理由本單位進行招聘形式各不相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其次,再來說說說國企招聘流程國企的招聘渠道基本上分為三種:
1.校招或針對應屆畢業生的社招某國企若打算招聘,需要先提報招聘計劃,上級部門批復后,與第三方招聘公司對接,第三方招聘公司在本公司網站和國企網站發布招聘通知(校招在針對的學校發布通知),組織報名。考生報名后,招聘公司進行相關材料的初審,國企人力部門再進行復審,審核后按對應的報名崗位進行筆試,按比例取成績優異者,進入面試環節,面試后綜合兩輪考試擇優錄取。國企人力部門對錄取員工的檔案進行審核,組織體檢,無誤后入職,簽訂勞動合同;若考生本人有其他意愿,已錄取崗位不能再招聘其他人,只能明年再招。
2.勞務派遣勞務外包招聘很多派遣公司在外為了提高競爭力,會打著國企的名頭進行招聘。但用工崗位只能是企業的輔助性崗位(包括:司機、保安、保潔等等),招聘流程以面試協商為主,沒有考試,確定后雙方簽訂協議,體檢即可入職。
3.子公司招聘國企子公司具備招聘的自主權,具體招聘的流程和標準各家單位并不相同,因此沒有統一的標準,規范一點的多走走流程;不規范的與派遣招聘類似。
最后,說說注意事項區分到底誰招工的主體需要看合同,合同的甲方是國企的,則是正式招工,錯一個字少一個字均不行;若主體是派恰公司,則是派遣身份;若主體是國企下屬的某某公司,則是子公司身份。正式工的薪酬待遇與晉升由國企自行決定,各方面福利待遇較為優厚;勞務派遣薪酬相對較低,工作量相對較大,由派遣公司負責其薪酬與晉升,一般情況下沒有晉升也不會漲工資;子公司員工由子公司管理,薪酬待遇與晉升均在子公司內部進行調整,公司自負盈虧,賺的多點公司員工效益好一點,反之則差一點,但與國企員工沒法比。
希望大家能夠把握關鍵問題,分辨好用工形式!
國企、央企的工作在哪兒找?
現在進國企和央企的機會很難遇到,因為現在的國企和央企招聘,基本都是校招的時候居多。
目前的國企和央企都是生產國家重點項目產品的企業,科技含量極高,普通員工也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學歷和文化,而且競爭也極為激烈。
所以對于學歷比較低或無學歷的人員,想進國企和央企基本不太可能。
普通的國企,現在都是通過勞務派遣公司進行招聘。
通過勞務派遣公司進的國企,也沒什么意義。
因為員工是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而并非與國企單位直接簽訂合同。
通過勞務派遣公司進入國企的員工,與國企單位之間沒有半點關系,因為你并不屬于國企員工,國企只是用你的勞務而已,具體事宜,國企都是與勞務派遣公司進行協商解決。
另外,通過勞務派遣公司進入的國企,待遇都很一般。
所以如果是學歷和資質都比較高的年輕人,通過勞務派遣公司進入國企,還不如進入大型私企有前途。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這是個比較實用的問題,對有意愿進國企的朋友有幫助。就以我所知道的簡單回答一下,希望對感興趣的朋友有用。
1.普通國企和央企本質上都是國企,但招聘的時候有一些區別。通常國企招聘自由度大一些,有需要就會招聘,時間和要求相對也松一些。而央企招聘往往需要上級統籌安排,需要按指標招聘,限制會多一些。
2.國企卡人的門檻相對央企低一些,比如說:學歷、專業、是否應屆等一系列問題,都是有余地可談的,而央企卡人的門檻相對高一些,如果定下來了就是定下來了,通常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換句話說就是國企的崗位可以爭取一下,央企大概率是不可以的。
再說說國企和央企的員工招聘途經,勞務派遣和外包我們就不說了。一般來說國企和央企員工來源有三個途經:
(1)校招
針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聘,無論是國企還是央企,這都是最容易的一條途經。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應屆生的認定,國企和央企是有區別的。絕大多數央企認定的應屆畢業生比較嚴格,指的就是當年畢業的畢業生,而國企有一部分會視擇業期未就業同樣為應屆畢業生。
當然這個也不絕對,只是說大多數情況如此。有的央企也會招聘擇業期的畢業生,有的國企也只招當年畢業的畢業生。這個多跟行業有關,通常來說條件越好門檻要求就越高。
(2)社招
國企和央企都會有社招的情況,但是國企在這一點上要比央企多。國企社招其實很常見,但是央企是很少見的。有一定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往往是可以通過社招進國企的。但是央企即便社招要求也會非常高,多是那種能挑大梁的角色,而且特點是以管理人員,高級領導為主,很少招聘技術人員。
所以如果想社招進國企就盡量多關注國企,央企對于普通人來說概率不是很大。不過這里有個特殊情況,就是央企因為戰略需求,會大量社招有經驗的人,但是這個機會可遇而不可求。
(3)借調
這種對普通人來說沒什么用,但還是說一下吧。有時候國企之間、國企和機關單位之間,會有人員調動。但這個是在領導層面進行了,普通人也涉及不到。
說了這么多,普通人進國企或者央企就是校招和社招,借調一般來說是涉及不到的。針對社招和校招獲取信息談點個人看法:
校招注意三個點:
(1).學校的招聘會,通常國企很少搞大場面,提前留心點。有時候可能就是一張桌子兩個人,不要錯過了。
(2).多方面打聽消息,有的國企為了省事,可能并不會參與招聘會,招聘的消息只通知部分專業和部分應聘者。
(3).多留意網上的消息,還有一部分確實招人了,卻只在網上有招聘信息,并不會前往學校。
社招
這個就比較簡單了,多留意官網吧,通常有消息是會放上去的。
說了這么多,國企相對民企,人情味能濃一些。如果真的遇到某個有意向的公司,能爭取就爭取一下,不要端著放不下。即便是限制比較多央企,有時候表現好點,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