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國啤酒館
德國的美食——如果說要追根溯源到中世紀的時候,“美食”兩個字可就有些名不副實了,因為中世紀的德國,即使是最奢華講究的貴族,吃的東西都算不上太精致多樣,而我們印象中歐洲的餐桌上應有的內容,則是到了近代以后才出現的,早期的貴族食物相對來說較為簡單,然而與之相配的餐桌禮儀卻繁復得令人咂舌。
如今隨著全球化的程度不斷加深,世界各地的美食傳播速度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快,說起德國今天享譽世界的好吃的,也是不勝枚舉啊!啤酒當然是第一位出名的。
然而殊不知在中世紀時期,啤酒只是屬于下層民眾的低等飲料,貴族不屑于像農民那樣用桶一般的容器大口大口吞下啤酒,他們更愿意選擇品味量少而精美的葡萄酒,到了后來,啤酒才逐漸變成了德國普遍的大眾飲品,并且搖身一變還擔當了重要的社交媒介,人們喜歡在啤酒館聚集談論從生活瑣事到政治民生的各種話題,啤酒館也成為了德國極其重要的交際場所。
除了啤酒,香腸也是德國人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圖林根紅腸、法蘭克福小香腸、士瓦本人喜愛的黑香腸,以及上次的文后筠蛋看見讀者盆友提到的慕尼黑白腸(?),這個孤陋寡聞的我沒有了解,如果讀者盆友愿意告訴筠蛋有多好吃那就么么扎了!!
最后呢還有蛋糕,德國最出名的蛋糕莫過于黑森林蛋糕,筠蛋第一次知道這種蛋糕的時候,還以為是巧克力做的狀似黑森林得名,而實際上呢正宗的黑森林蛋糕一點也不黑,它起源于南部黑森林地區,最美味的核心在于香甜的奶油和可口的櫻桃~看來筠蛋吃過的黑森林蛋糕都是顧名思義的糕點師再創作的結果啦~~可是呢,雖然我們說了這么多德國本土的美食,據筠蛋的盆友說,柏林街頭最受歡迎的餐館還是中餐館。Emmm……
這不禁讓筠蛋想起了去年冬天,冷成凍蛋的我最想對鼓吹日耳曼民族高貴論的希特勒總裁說的一句話——沒有火鍋的民族沒有靈魂……(楊清筠/時拾史事)
開個玩笑~德國今天的美食就交給大家親自去一探究竟,讀者盆友可以抓住機會去德國嘗嘗,要和筠蛋分享心得就更好啦~筠蛋要給大家講的是千年以前的德國,那些歐洲最講究的貴族餐桌上都有什么。
德國成為一個真正的統一國家,可以說是在1871年以后了,在此之前盡管曾經有“神圣羅馬帝國”這么牛比閃閃的稱號,但也僅僅是個稱號而已。中世紀的德國分裂散落、支離破碎,從南德到北德很難從文化上看出來是屬于一個國家的,因此,德國的貴族也就無法呈現同法國那樣價值取向、審美需求趨于統一的樣子,而是像他們的國家文化一般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習慣。
不過,最大的一點相同之處在于,這些從“蠻族”順延下來的“貴族”,依然保持了古老日耳曼部落熱愛戰斗、追求樸素簡單的奢華的品質。他們認為“大”就代表了地位和慷慨,所以桌子上的食物不求賣相,只求量足夠大,德國貴族的餐桌上主要以肉食為主,因此整只的禽類、整條的魚,甚至是整頭的小牛都會直接搬到桌子上以顯示主人的地位。這些肉品種類包羅萬象,除了自己養殖的禽畜,更多的是貴族外出狩獵獲得的戰利品,山羊、野豬、鹿是最常見的,偶爾還能吃到天鵝一類比較少見的飛禽,這些野味是提升主人家地位最好的“門臉兒”,因而大量出現在貴族的宴會上。
16世紀最有名的巴伐利亞公爵的婚禮,奢華到了極點,光是鹿就吃掉了200頭。貴族成員們為了顯示自己家大業大的不凡地位,常常拿請客的規模作為攀比的依據,就連普通的貴族舉辦的宴會上,消費幾百只羊也并非罕見的。。不過呢,這樣的行為細細品味一下就會覺得實在有礙觀瞻,大頭的牲畜不僅顯得笨拙而且客人的吃相也會因此變得粗魯,真正有涵養的人是不會選擇這樣的吃法的。所以,后來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能一頓飯吃整頭牛也不算多奢侈的時候,德國貴族便放棄了這種“以大為貴”的思路,改為小規模地就餐了。
那么這么多的肉類,德國人一般是怎么吃呢?盡管他們介紹烹飪的書籍不少,14、15世紀德國的烹飪類專著已經大量出現,研究德國史的學者也對貴族的飲食狀況評價很高,可筠蛋怎么看怎么覺得德國人吃的東西太簡單,他們對新鮮肉類最常見的處理方法就是烤制,燒烤雖然好吃但是吃幾頓就膩味了。而新鮮的肉吃不完就要用大量的鹽、香料腌制起來,有錢的貴族不僅能用蔥、薄荷、香菜這些本地產的香料調味,還能用到胡椒、肉桂、豆蔻這樣進口的昂貴香料(我們知道后來歐洲人開辟了新航路,一個極大的誘惑就是去尋找和黃金一樣珍貴的香料),為了配合放了大量鹽和香料的肉類,德國人不得不在烹飪的時候佐以辛辣的調料中和這非同一般的重口味兒……嗯,我覺得那會兒的貴族很有可能嘴巴常年起火泡。可能是因為腌肉太咸,德國人很喜歡糖類,然而蔗糖的加工技術他們卻一竅不通,所以糖一直依賴進口,直到十字軍東征之后才學到了東方的制糖技術,吃不起昂貴的蔗糖,德國人一般就用蜂蜜來獲取甜味(……這才是奢侈啊~~~),因為11磅糖就能買一匹馬了!筠蛋好想穿越回德國賣糖哇。說了這么多,經過這種黑暗料理端上德國貴族餐桌上的菜又會是什么樣呢?
我們舉個栗子,這是1485年科恩騰城堡主教在齋戒期間的食譜:
白面包蘸杏仁醬;(因為齋戒期間奶制品是不允許吃的,所以都用杏仁代替)
水煮魚;(真·水,煮,魚。不是你愛吃的那種)
烤鱒魚和卷心菜;(好像變好吃了一點哈~)
葡萄酒燒蝦肉加香料;葡萄酒煮魚(有點黑暗了啊!)
杏仁乳煮米飯;(這什么味道)
面裹葡萄油炸;(還記得武林外傳李大嘴發明的酥炸小黃瓜嗎)
綜上所述,德國貴族的飲食只是相對于他們國家的平民比較考究而已,在我等吃貨看來實在是不行,再觀同一時期的中國,飲食結構簡直了——參見我號的古代食堂系列之金瓶梅中的美食,我的師叔小昭教你實力甩神羅皇帝三條街。
吃的東西挺簡單,餐桌禮儀可一點也不饒人。要說德國的餐具在中世紀真是少得可憐的,吃飯的時候會有一個身材必須要很養眼的侍者在一旁用刀子為大家切肉,刀子是公用,而叉子則是近代才有的,所以當時貴族們一般都用手抓東西吃,為了體現身份,必須有禮貌地用三個手指接過分給你的食物,湯碗、飲料杯等等因為數量有限是需要幾人共用的,所以喝湯的時候切忌用嘴巴吹,更不能嘴巴里的東西沒嚼完就去喝飲料,這會讓和你共用餐具的客人感到非常不爽。每個人面前會有一個木板或者一片面包當盤子放食物,面包用完了則拿去喂狗抑或送給吃不起飯的窮人。
2. 德國啤酒館事件的目的
啤酒館暴動(德語稱作Hitlerputsch或Hitler-Ludendorff-Putsch),又稱啤酒館政變、希特勒暴動。1923年11月,希特勒和魯登道夫等人在慕尼黑發動的法西斯未遂政變。1923年,巴伐利亞邦長官卡爾 、駐巴伐利亞德國國防軍司令洛索和邦警察局長賽塞爾為首的分離主義者企圖維護君主制度,對抗共和國政府。他們同希特勒及其他民族主義團體聯系甚密。希特勒試圖利用魏瑪共和國的危機發動政變,建立民族主義的獨裁統治,最終政變失敗,希特勒等數位納粹黨領袖遭逮捕。
1923年11月8日當卡爾等應慕尼黑某些企業團體之邀,在比爾格布羅伊凱勒爾啤酒店講演時,希特勒率沖鋒隊包圍會場,宣布舉行“民族革命”。希特勒將卡爾、洛索和賽塞爾趕進隔壁房間,用手槍脅迫他們一道組織新政府,未獲成功。然而希特勒對外卻謊稱3人已同意組成新政府 ,并宣布由他接管全國政府的政策指導工作,由魯登道夫領導國防軍。翌日晨,國防軍和邦警察的部隊在陸軍部周圍布置了封鎖線,包圍了奉希特勒之命占領陸軍部的H.希姆萊和E.羅姆所率領的武裝團體“帝國戰旗”。中午,當希特勒和魯登道夫等人率游行隊伍前去解救被圍的羅姆時,警察阻止隊伍前進,雙方發生槍戰。16名納粹黨徒和3名警察飲彈斃命,希姆萊和羅姆投降。H.戈林受重傷,逃到奧地利,暴動失敗。希特勒和其他納粹頭目均被逮捕。魯登道夫因得法官同情而獲釋。希特勒被拘禁于蘭茨堡監獄 。次年4月1日被判處5年徒刑。但同年12月即獲釋,出獄后繼續從事法西斯活動。
3. 德國啤酒館禁止演講
最主要的原因是德國法庭禁止插斷被告的陳述,希特勒的口才全世界都知道,他把法庭當作他的演講秀了,另外那個法官是希特勒的粉絲,他幾個月就出來了,是由于他在獄中良好的表現。
4. 德國啤酒館事件
前幾年,我曾經在慕尼黑南面的楚格峰腳下的鴿萊瑙躲過了兩個盛夏,在那里定居的小朋友告訴我,德國人愛喝啤酒也是被逼出來的無奈之舉,沒有辦法,想要活命的就要拿啤酒當水喝。在歷史上,德國的一些地區的水質不好,有異味喝了易得溫疫……后來他們發現用大麥熬成粥再自然發酵一下就可以凈化水質,當然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那個年代并沒有發現酵母,也沒有往里添加啤酒花的工藝。啤酒是德國人的飲食起居的一部分,所以在德國的一些家庭里面小孩子也是可以喝點啤酒的,這個與其他國家不一樣。
德國皇家啤酒是他們的一張能夠代表國家的名片,就象我國的茅臺在白酒中的地位。HB字母頭頂王冠,早已舉世聞名,“H”代表德國皇家,“B”代表啤酒,這個商標屬于慕尼黑皇家啤酒。1589年德國公爵威廉五世德國巴伐利亞州慕尼黑建造了一座專供皇家御用的啤酒廠,并命名為皇家啤酒,簡稱為HB。從那以后,啤酒廠和酒館書寫了慕尼黑啤酒的歷史篇章, 被打上了慕尼黑啤酒文化的烙印。HB皇家啤酒坊是德國至今保存的最古老、最著名的啤酒作坊之一。HB啤酒比一般啤酒的釀造期長一倍,泡沫潔白且豐富細膩,掛杯 持久,嚴格執行啤酒純度律的原則,體現德國啤酒最高的生產技術水平和最純正的風味。也因此HB啤酒自問世以來一直保持著崇高的地位,被譽為“皇中冠”。
那座皇家啤酒作坊我還沒有去過,但是我去了那座位于市中心的規模最大皇家啤酒館,它與皇家啤酒的歷史一樣悠久,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常常去那里,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小胡子”在那里發動了“啤酒館政變”……圖1??2??3??4??。門口一位身穿巴伐利亞傳統服裝的大叔在演唱造勢。進去以后發現了德國人的“酒文化”一角:里面的位置是專座,“桌友”也是固定的,但是可以世襲。如果因為遷居等原因不能再來飲酒也可以轉讓,條件是:先將擬轉讓“對象”叫來喝上一杯,看看是否能聊到一起去,這個要表決通過的,同桌的人都點頭才可以。圖3??的杯架是酒客們自己上了鎖的,別的啤酒館就少見到這種情況了。旁邊的J.W.啤酒館的烤豬肘還是挺有口碑的,碳烤,肉皮膨松的象玉米花……16歐元一只,第一次見到了那里的啤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