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喜力啤酒利潤一般多少一瓶》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一年賺走1500億,荷蘭“喜力”啤酒公司的收入憑什么碾壓中國的茅臺青島啤酒?
- 2、中國最賺錢的啤酒公司,一年收入上千億,是什么啤酒?
- 3、鄭州啤酒市場的調查
- 4、“洋啤酒”在中國默默發展,卻被誤以為是國貨,為何?
- 5、啤酒的排名
一年賺走1500億,荷蘭“喜力”啤酒公司的收入憑什么碾壓中國的茅臺青島啤酒?
目前,國內外有許多啤酒品牌。世界最知名的三大啤酒巨頭是百威英博、喜力啤酒和嘉士伯,它們的啤酒產量幾乎占世界的一半。近年來,國內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啤酒市場,國外品牌的進入不可避免地會導致與國內品牌青島和華潤雪花的激烈競爭。根據喜力啤酒2019年發布的業績,去年凈收入為224.71億歐元(約1500億元人民幣),這數據約為青島啤酒公司的五倍,甚至超過茅臺。這數據讓人驚愕,喜力是如何做出這樣出色的業績的,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贊助一系列體育活動,提高知名度。
喜力啤酒長期以來一直與體育賽事聯系在一起,多年來一直積極參與體育贊助,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與歐洲冠軍聯賽的合作。在全球化的道路上,品牌也不斷完善其推廣策略,包括贊助橄欖球世界杯和歐洲橄欖球錦標賽。此外,他們還積極參加一些地方比賽,如美國網球公開賽和上海網球大師賽。
與華潤啤酒在中國合作,積極開拓銷售渠道
20世紀90年代初,喜力啤酒進入大中華區市場。然而,由于銷售渠道沒有順利打開,喜力啤酒在25年的運營中市場份額不到1%,這與喜力作為國際知名品牌的地位相當不一致。為了改變中國的困境,喜力與去年位居全國第一的華潤啤酒達成了深入合作。后者以40%的權益贏得喜力在中國的業務,并借助華潤啤酒強大的銷售渠道增加其份額。華潤啤酒也將利用喜力品牌發展高端市場。
近年來,雖然國產啤酒的銷量很高,但與國外品牌相比并沒有賺多少錢。開始轉向高端市場,這似乎也是國內啤酒制造商的共識。據著名研究機構歐睿咨詢預測稱,國內啤酒消費者的需求正從未分化的低端啤酒轉向高品質啤酒。去年,高端輕啤酒的收入比例超過了低端輕啤酒。據估計,到2020年,高端輕啤酒收入的比重將達到44.2%。
與此同時,華潤啤酒一直在升級其高端產品,如臉譜、純生和晶尊。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低端雪花仍然是華潤啤酒的主力軍,達到其銷售額的近90%。喜力在中國的業務并入華潤后,預計將借助品牌積極爭奪高端市場份額,豐富夜市和高端餐飲渠道的資源。
業內一些人士認為,華潤啤酒與喜力啤酒的合作是業內的里程碑事件。國內啤酒的競爭已經從規模競爭轉變為價值競爭。贏得高端市場是行業參與者的決定性手段。
中國最賺錢的啤酒公司,一年收入上千億,是什么啤酒?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從古至今,中國人對于酒的喜愛都是無需言語的,中國的歷史厚重且源遠流長,在歷史長河里酒的品種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和改進。如今也有不少酒類公司賺得盆滿缽滿,而中國最賺錢的啤酒公司,竟然有上百年的歷史,一年就能賺走上千億,比茅臺還要高。
外來品牌
這個占據中國啤酒領域一席之地的啤酒品牌名叫喜力,但是能夠贏得中國市場的信賴的喜力卻不是中國品牌。這個品牌已經在國外擁有穩定的消費人群還有受眾人群,知名度也很高,但是在國內一開始還是沒有很多人知曉。這個來自荷蘭的啤酒品牌在國外也有一定市場,品牌名稱就是來自于創始人的名字,他叫做杰拉德.喜力。
能夠成為著名的啤酒品牌,喜力本人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從品牌的研發還有對啤酒的了解以及認知,喜力全都親力親為事無巨細地完成好。那么,啤酒行業的領先選手喜力是如何在發家的呢?
這位來自荷蘭的啤酒品牌又是如何開拓市場,并且在中國完成不俗銷售額的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比茅臺的成績還要好的啤酒品牌的發展史。
創立發展
喜力啤酒公司于1863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成立,當時的喜力先生以及創辦了這家阿姆斯特丹里規模最大的啤酒廠。并且為他取名“草堆”。
這個工廠對于喜力先生來說非常重要,也為它投入了非常多的心血,并且付出了很多努力。為了創造出更好的啤酒,有更加有競爭力的產品,喜力先生在配方上就下了很大的功夫,走訪世界各地知名的啤酒公司,就是為了尋找合適的配方。在尋找到之后他還進行了一些配方的改良,在這樣的努力之下,啤酒的配方變得獨一無二。
不但如此,喜力為了制造出更好的啤酒還專門建立出一個專屬于自己的私人圖書館,而里面的書籍全都是喝啤酒釀造、啤酒相關知識以及營銷經營等各個方面的。不但親力親為去尋找合適的配方,為了更加了解這個領域,喜力把時間還有精力全都花費在這上面。努力的鉆研也幫助他在這個領域走得更遠。
喜力的付出最終獲得了成就,在創立公司三年以后,一位博士在眾多的釀酒廠內挑選一個釀酒廠作為自己的實驗對象。而這個被挑選出的“幸運兒”則是喜力公司。也因為這個機會,幫助喜力發展得越來越好,隨后這個品牌就獲得了“外交榮譽獎”的成就。喜力的口味還有將來的發展也完成了一個固定模式,在這個機會之下喜力展開了它的發展計劃,更加增添了曝光率更多人認識到這個來自荷蘭的品牌。
開拓市場
而后的喜力繼續穩步發展,在當地還有一些國家都收獲了很多好評,并且獲得了豐厚的利潤。隨著時間的推移,喜力先生身體越來越差,最后離開人世。
這個品牌的發展卻沒有隨著創始人的離世而戛然而止,作為世襲制的品牌,喜力先生將品牌的管理權交到了兒子手上,而他的兒子也沒有讓他失望,對啤酒行業有自己的認知,并且很有熱情去管理好這個公司。不但如此,喜力兒子迎來了公司一次徹底的發展機遇,這個機遇讓品牌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當時社會剛剛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世界大戰的外國社會進入了經濟復蘇的計劃之中。美國也制定了一個非常巨大改變的規定,那就是取消對酒類進口的禁運。美國這次開放酒類進出口的法律無疑是對其他國家酒類的貿易發展的刺激,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會。
喜力公司立刻接收到這個訊息,并且更加努力和專心致力于對美國的出口。這讓喜力成為美國酒類供應公司里的龍頭。就連美國的時代周刊都在文章中寫出了這樣一句話“十三年了,第一批的合法進口啤酒在昨日成功抵達目的地,這就是喜力啤酒。”
打開了美國市場后的喜力,更加有發展前景,喜力的兒子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帶領喜力更上一層樓。而喜力的孫子則開拓了更加廣闊的市場。
進軍中國市場
若說喜力開辟了家族在啤酒行業的發展,那么喜力的兒子則是在父親奠基基礎之后為喜力發展增添了更多的利潤。作為喜力第三代的喜力的孫子,帶領品牌進行了新時代的改革。品牌雖然已經有了一部分穩定的消費人群,但是多年一成不變終究會讓人感到乏味和無趣,況且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遷,為了取得新一代的信任還有喜愛,創新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于是喜力孫子上任以后就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刀闊斧之下帶領品牌進行了創新“變身”。首先他改變了喜力品牌的包裝,煥然一新的綠色包裝看起來非常清爽,也比較吸引人。并且還非常有創意地將英語中“E”這個字母變為了笑臉表情。這樣的創意使得包裝年輕化,也從各種啤酒品牌中脫穎而出,更有記憶點更讓人記住。
以后的喜力看準了中國市場,從國外開拓到了中國。但是品牌一開始并沒有收獲太多利潤,成績也沒有那么理想。但是喜力的孫子非常有眼光,和中國的華潤啤酒達成了商業合作。在“巨人”肩膀上的喜力更加穩步的發展,并且迅速發展了自己的一部分消費者。
迅速打入了中國市場后的喜力逐漸越來越穩定,隨后的銷量也越來越讓人驚喜。直到2019年的業績數據表明,喜力公司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了331.9億,且成為中國最賺錢的啤酒公司。從爺爺那輩就開始經營啤酒公司,喜力見證了歷史的變遷,百年的歷史讓他在歲月長河里更加穩固更有發展前景。
如今喜力甚至可以一年賺到上千億,利潤非常可觀,就連茅臺都沒有這么豐厚的利潤。喜力的成功除了幸運更是努力,幾代人的堅守。
世界會為有目標還有遠見的人讓路。喜力精準的眼光讓這個啤酒品牌擁有發展,他的子孫將品牌發展壯大,而將來這個品牌會有更多驚喜出現!
鄭州啤酒市場的調查
鄭州啤酒市場調查
河南鄭州市是我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約有人口700萬左右,2005年鄭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9.8元。河南省有27家啤酒企業,在鄭州市就有我國第四大啤酒企業金星啤酒有限公司和奧克啤酒有限公司,同時一些強勢品牌也進入了鄭州市場,如青島啤酒、華潤雪花、哈爾濱啤酒,以及國外的藍帶啤酒、喜力啤酒等,使鄭州啤酒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低端消費為主
河南市場競爭激烈,使河南成為我國啤酒價格最低的省份之一。據河南省酒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熊玉亮介紹,全省啤酒的平均利潤為每瓶8分錢。正是這種低利潤導致了河南省啤酒市場價格較低,目前,鄭州啤酒消費的主流依然是以低端啤酒為主。
今年初曾有消息稱,金星啤酒將停產所有2元以下的產品。金星啤酒集團副總經理李京對記者表示,金星只是停止生產針對區域市場低價競爭的,價格在2元以下的產品,而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金星系列產品不在此列。對此,李京解釋為,一個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時候,還應該考慮社會責任,金星啤酒將讓消費者以低價格享受高品質的啤酒,同時李京表示,金星目前約占有鄭州60%%左右的市場份額,由此可見,鄭州市低價啤酒消費為主的現狀還將繼續。
同時,價格競爭依然是河南啤酒競爭的一個主要手段。2002年初,河南省二十多家啤酒生產企業的老總在金星、奧克等大廠的倡導下坐在一起,簽定了河南啤酒業價格決議,將啤酒出廠價固定在一個水平上,各家企業都不能低于這個價格出貨,但是,短短幾十天的時間便有人違反約定,河南啤酒價格聯盟宣布破產。目前各個廠家依然沒有放棄低價競爭的手段,河南省酒業協會熊玉亮副會長說,河南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對價格敏感,誰也不敢貿然提價,因此使河南省啤酒價格總體水平較低。
目前,鄭州市場上主要的低價格啤酒都是來自金星啤酒和奧克啤酒兩家本土企業,終端價格1.5元的金星小麥啤、菠蘿啤、金星爽啤,以及奧克金小麥、菠蘿啤、苦瓜啤等,這些產品價格多集中在2元以下,在鄭州啤酒市場上占有相當的份額。
中高端競爭激烈
由于低端啤酒的利潤較低,加上金星、奧克的長期經營,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客戶群,因此許多想進入鄭州的企業都選擇了中高端市場,如青島啤酒、哈爾濱啤酒等。同時,本土的金星、奧克出于自身戰略的需要,也積極推出了自己的中高端產品,使中高端市場的競爭由低端啤酒的“二人轉”變成了“大會戰”。
金星啤酒目前產量已經達到中國第四,但是由于在擴張初期選擇農村市場等因素,使其產品價格較低,品牌價值沒有市場增長速度快。為此,金星在今年推出了“新一代”,終端定價在2.5元,用金星啤酒集團李京副總經理的話說,在鄭州市場上2.5元就是一條線,超過這個價格就是中高端啤酒的價格。同時金星還在世界杯前,舉行抽獎活動,以瓶蓋獲取抽獎券,中獎者將在世界杯期間參加歐洲5國8日游。金星利用活動以及強大的宣傳攻勢,逐步擴大高端市場。
同時河南省其他品牌也逐步進入鄭州市場,維雪啤酒憑借贊助河南“新聲帶”活動,迅速提高其知名度,同時將產品推到鄭州,維雪啤酒在終端售價為3.5元左右。據了解,維雪一直致力于高端啤酒市場,此次進入鄭州市場,除了看中高端市場的利潤外,也是為了樹立自身的品牌形象,要想做全省品牌就必須做鄭州市場。
國內其他品牌在鄭州市場投入產品較多是金屬罐裝的啤酒,玻璃瓶裝的酒只有青島、哈爾濱等很少的幾個品牌,價格多在3元左右,如哈爾濱小麥啤在易初蓮花的售價在3.1元。售價高于5元的多是國外的產品,如喜力、藍帶等。
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原料等成本的上漲,啤酒的造價會逐漸提高,同時,鄭州存在著大量銷售價格在1.5元的啤酒,這些啤酒的利潤極低,正是這些原因,使得鄭州今后市場競爭將逐步轉入中高端啤酒的競爭。
目前國內三大巨頭在鄭州市場的占有率并不高,但是鄭州有700萬人口,消費潛力巨大,雖然本土有強勢品牌,但是將來三大品牌一定會大舉進入鄭州。正如北京市場一直是燕京啤酒的勢力范圍,但是絲毫沒有影響青島、雪花進入的決心。
而金星、奧克等本土企業的產業升級也將推動鄭州市場向高端發展,無論是金星還是奧克,鄭州對其的意義都不光是在利潤上,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如果在本土都做不好市場,其他的市場如何開發。同時河南省其他品牌進入鄭州市場也給市場競爭帶來新的變數。目前維雪啤酒已經進入了鄭州,將來還會有新的品牌進入鄭州市場
下面的全國20個城市啤酒市場調查;
隨著夏日的來臨,又一輪啤酒大戰即將爆發。分析前些年的市場,可以看出價格是引發 啤酒大戰的主要原因。但近一兩年來,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價格已不再是消費者購買啤酒 的首要因素,而人們購買時更看中的是啤酒的品牌及流行的時尚。
啤酒大戰 勢在必然
從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1999年“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相關數據可以看出,1999年, 中國20城市居民人均消費啤酒數量為2.96罐/每周、3.19瓶/每周和2.44扎啤/每周 (見表一)。由此數據,可看出城市居民對啤酒的巨大需求。隨著城市居民對啤酒需求的不斷 增長,啤酒企業將擴大生產規模,而啤酒產量的快速增長又將引發行業乃至消費市場的波動。于是,啤酒市場將趨飽和,消費需求的推動力會逐步削弱乃至消失,啤酒企業以銷定產的經營方式也要使啤酒產量的增長速度放緩。這樣,啤酒行業間的競爭會越來越趨激烈,而競爭的結果必然引發啤酒大戰。 (表二)
表一 20城市居民每周飲用啤酒量
罐裝
飲用比例%
10罐或以上
6.8
5-9罐
8.6
3-4罐
19.9
1-2罐
28.3
1罐裝以下
34.7
每周罐裝啤酒平均飲用量(罐)
2.96
瓶裝
飲用比例%
10瓶或以上
6.8
5-9瓶
11.1
3-4瓶
21.7
1-2瓶
27.0
1瓶以下
31.5
每周瓶裝啤酒平均飲用量(瓶)
3.19
扎啤
飲用比例%
7升以上
7.0
5-6升
7.5
3-4升
17.2
1-2升
25.9
1升或以下
40.4
第周扎啤的平均飲用量(升)
2.44
表二 全國及地方啤酒品牌前三位
20城市
燕京
青島
百威
北京
燕京
五星
青島
上海
力波
三得利
百威
廣州
珠江
生力
青島
成都
藍劍
五星
紅劍
天津
豪門
麗都
萊格
沈陽
雪花
綠牌
皇牌
濟南
趵突泉
青島
北冰洋
南京
金陵
百威
萊克
武漢
行吟閣
百威
金龍泉
神州
惠泉
雪津
榕城
西安
寶雞
漢斯
青島
昆明
大理
青島
瀾滄江
重慶
山城
重慶
藍劍
廈門
雪津
惠泉
銀城王
深圳
金威
生力
青島
杭州
西湖
百威
中華
鄭州
奧克
金星
青島
青島
青島
嶗山
百威
大連
棒棰島
黑獅
凱龍
哈爾濱
哈爾濱
三星
藍帶
低價——不是取勝的法寶
價格并不是企業取勝的法寶。新生代1999年有關啤酒品牌忠誠度的數據顯示, 人們對品牌的忠誠度高,并不是由于其價格低,而在于品牌本身的價值。真正有實力的啤酒 企業,其品牌忠誠度均較高,另外,新生代的調查還顯示,不同收入的啤酒消費者對品牌偏好度也有著很大的不同。(表三)
表三 不同收入消費者的品牌偏好度
999元以下
青島11.6%
燕京10.1%
百威6.5%
1000-1999元
燕京17.7%
青島13.7%
百威12.5%
2000-2999元
百威16.4%
燕京15.7%
青島12.2%
3000元以上
百威20.8%
貝克13.6%
青島13.2%
因此,企業在價格定位的決策上,應走出傳統低價的誤區,因為低價位雖然可以占領一 時一地的市場,但卻無法鞏固或占領整個市場。那種惡意的、無序的價格競爭,將導致市場 的毀滅。
品牌意識才是企業應培養的
新生代的調查表明,啤酒企業要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除了要有敏銳的競爭意識外, 還要有敏感的品牌意識,同時必須了解自身及其他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位置,并了解消費 者的品牌觀。
圖一、20城市全國性啤酒品牌忠誠度
圖二 20城市啤酒消費者品牌觀
1
我喜歡的品牌,我會一直使用它
2
我愿意多花錢購買高質量的物品
3
我更愿意購買國產品牌
4
我喜歡嘗試新的品牌
5
合資企業產品的質量不及原裝進口好
6
購物時,我不太注重品牌
7
使用名牌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身份
8
即使價格貴一點,我還是喜歡購買國外品
9
名人推薦的品牌通常不會錯
10
仿冒品牌的質量跟真品牌的質量差不多
全國性品牌少得可憐
在新生代的調查數據中,就有21種全國性啤酒品牌。但其中真正有實力、擁有較高市場占有率的全國性乃至世界性的啤酒品牌不過只有幾種,國產啤酒大多只能算中國名牌或者地域名牌。
據國內貿易局商業信息中心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前10個啤酒品牌中, “三資”企業占半數以上,這充分說明啤酒行業市場競爭之激烈程度。另據最新數據,目前 外國合資企業產量占中國啤酒市場的28%,有關專家預計這一比例還會繼續上升。根據新生代的20城市啤酒品牌滲透率(表四)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國外啤酒品牌正在大舉進軍中國啤酒市場。
企業集團化、產品個性化是趨勢
1999年,青島啤酒集團和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啤酒產量雙雙突破了百萬噸,躋身世界大型啤酒生產企業之列,廣州珠江啤酒集團和四川藍劍集團啤酒產量也分別達到40 萬噸以上。以上四家企業在中國啤酒市場上形成了東西南北、四強相爭的趨勢。新生代有關啤酒品 牌飲用比例的調查數據(表五),青島、燕京、珠江和藍劍四種品牌在大城市居民中的飲用比例最高。
表四 20城市啤酒品牌滲透率
1
品牌滲透率%
1
品牌滲透率%
青島
18.3
嘉士伯
7.7
百威
14.6
生力
6.8
藍帶
11.8
五星
6.4
燕京
9.2
力波
5.1
貝克
8.5
豪門
4.3
表五 四城市最經常飲用的啤酒品牌比例
城市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北京
燕京82.8%
五星6.8%
青島4.7%
廣州
珠江35.3%
生力31.8%
青島16.8%
成都
藍劍53.9%
五星32.0%
紅劍26.4%
青島
青島84.6%
嶗山29.4%
百威1.6%
“洋啤酒”在中國默默發展,卻被誤以為是國貨,為何?
啤酒俗稱“液體面包”,很久以前就誕生在這個世界。夏天到了,約上三五好友坐在街邊攤喝一杯冰鎮啤酒,別提多愜意了。目前,啤酒是僅次于水和茶,需求量排名第三的飲料。早在公元前6千年,蘇美爾人就開始釀造啤酒,不過由于技術有限,當時的啤酒沒有氣泡,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逐漸發展成為如今的啤酒。
在我們中國的夏朝,就已經出現了釀酒工藝,在我國誕生至少應該有4000年的歷史。早在1986年,河南省還出土了歷史達到3000年的一壺酒。我們中國的名酒數不勝數,其中包括茅臺、五糧液、古井貢等等,這些酒享譽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已經把茅臺、白蘭地、威士忌稱之為全球三大名酒,讓國人為之驕傲。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關于喝酒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其實我國不只是白酒久負盛名,我們的紅酒也有一定的地位,不過啤酒則不是來自于中國本土的釀酒工藝。早在20世紀初,啤酒才從國外傳到了中國市場。而中國最初還沒有“啤酒”這個詞語,是根據外國人的發音而演變成的文字。
啤酒傳到中國后,最初發展并不是很快,一直到上世紀50年代,啤酒才開始逐漸成為人們酒桌上的主題,并且從白酒市場中搶來了不少的消費者。發展到現在,啤酒行業在未來仍有一個很好的發展空間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我國啤酒行業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過跟外國比起來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例如有一家來自荷蘭本土的啤酒品牌,它在中國被很多消費者誤認為是國貨,每年的銷售額可以達到百億,這個啤酒就是荷蘭的喜力啤酒。
喜力啤酒誕生于1863年,創始人喜力為了讓人類喝上最純正啤酒,不畏艱難險阻,用自己的雙腳踏遍全球多個國家,目的是為了找到最優質的原材料。
喜力覺得中國啤酒市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于是就把喜力啤酒帶到中國,在上海修建工廠。最初,啤酒的原料為蛇麻子,用這種原料制造的啤酒口感很獨特,沒有很大的苦味,深受消費者喜愛。
根據喜力啤酒公司的財報顯示,2018年喜力啤酒的凈利潤達到1770億元人民幣,而中國市場貢獻的利潤達到330億元,占全球利潤的五分之一。如今,喜力啤酒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啤酒出口企業,在全球170多個國家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中國是喜力啤酒非常重要的市場,中國市場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喜力啤酒未來的布局選擇。不過,喜力啤酒在中國的娛樂場所出現的頻率較高,而在中國的超市跟便利店出現較少,因此喜力未來應該積極調整一下定位,或許會收獲更高的利潤。那么,大家認為是外國啤酒好喝,還是我們國產啤酒好喝呢?
啤酒的排名
啤酒的排名如下:
1、科羅娜啤酒(Corona)
生產國:墨西哥,所屬公司:莫德羅集團。公司創建于1925年,年產量達到4100萬噸,在本國的市場占有率達60%以上。科羅娜啤酒以其獨特的口味成為世界上銷量第一的墨西哥啤酒,美國進口啤酒排行第一名。
2、喜力啤酒(Heineken)
生產國:荷蘭,所屬公司:喜力啤酒公司。1863年由杰拉德?阿德里安?海尼根于阿姆斯特丹創立,共釀制超過170種頂級,地區性及特制啤酒。2012年,喜力在世界85個國家擁有超過165家釀酒廠。
3、百威啤酒(Budweiser)
生產國:美國,所屬公司:百威英博集團。最早創建于1876年,1981年,旨在全球生產、推廣和販售百威啤酒的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sch Cos, Inc.)國際公司成立,從而使百威啤酒迅速成為國際啤酒品牌。如今,百威啤酒已在世界11個國家設有分廠。百威啤酒于1995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以其卓越的品質在超高端啤酒市場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
4、百威淡啤(Bud Light)
生產國:美國,所屬公司:百威英博集團。百威旗下目前銷量最大的啤酒品牌,也是全世界銷量最大的啤酒品牌,但因為這款啤酒主要在北美銷售,不在中國銷售,所以沒有正式的中文名稱。“百威淡啤”是百威與同性戀者反詆毀聯盟(GLAAD)合作在1982年推出的彩虹瓶啤酒。是美國最暢銷的啤酒之一。
5、維多利亞啤酒(Victoria)
生產國:墨西哥,所屬公司:莫德羅集團。維多利亞是墨西哥莫德羅集團旗下最傳統的啤酒品牌,是一款維也納風格的啤酒,因其濃郁偏苦的風味而獨樹一幟,備受消費者認可。維多利亞啤酒擁有 135 年悠久歷史,是墨西哥最古老的啤酒品牌之一。
關于《喜力啤酒利潤一般多少一瓶》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