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釀紅酒越來越渾濁,可酒味越來越大,還能喝嗎
自釀紅酒發酵過程中,隨著發酵的進行,在生成酒的同時會產氣,酒體渾濁是正常的現象。當發酵結束時,不再產氣,上層會結有葡萄皮及果粒發酵后的皮渣,下層酒液會逐漸澄清。這是正常的。
如果是已經發酵好的葡萄酒放置時間久了越來越渾濁,那就是感染雜菌,不能喝了。
二、自釀葡萄酒為什么會變渾濁
你的酒可能是得了鐵破敗病:就是亞鐵被氧化為鐵使酒變渾濁。防止方法就是在釀造過程中避免與鐵器接觸,并注意隔氧。
現給你轉一個HOO大師釀葡萄酒的方子:
1·選用皮色紫、顆粒中等、成熟前15天左右的為佳。買來葡萄后最好不要洗,因為土法釀制發酵是靠葡萄表面附著的野生酵母微生物發酵,要洗也千萬不能用手、刷子“窮”洗,更不能用洗凈劑、高錳酸鉀等消毒藥品。要最大限度保證微生物成活。
2·然后用洗凈的手將葡萄盡量撕揉碎,連皮、籽一起裝罐。粉碎后的葡萄果液可裝入清潔最好消毒后的干燥陶瓷、玻璃、無毒塑料容器進行前發酵,但決不能用鐵制容器。如果有橡木容器那最理想。容器要稍大,以保證裝葡萄果液后有30%的空間,因為劇烈發酵時會產生氣泡,會將葡萄皮往上翻涌,裝得太滿會溢出容器。
3·我們自己土法釀制沒有其他工藝手段,要想釀出12度的酒,就需要多加糖,也就是說每斤葡萄汁要加40-60克白糖。加糖一般分二次加入。第一次在裝入葡萄后24小時,加入一半,3-4天后視發酵情況再加剩余的一半。 加糖一般分二次加入。第一次在裝入葡萄后24小時,加入一半,3-4天后視發酵情況再加剩余的一半,加糖后要攪拌均勻。 另外用冰糖也不理想,因為這種結晶糖溶解速度慢,會造成葡萄汁里一段時間內果液各處糖濃度不均勻,不利于均衡發酵。
4·發酵激烈時葡萄皮會浮出液面的。并經常要把浮上來的皮用清潔的非鐵工具按至液面下。經過一周左右發酵,把糖消耗完畢后自然停止發酵,果皮不再浮上來,即達到止發酵點,整個操作過程不能使用鐵器。
5·一般前發酵7天后,將果汁內的皮、籽用篩網或尼龍紗網布過濾取出,用濾紙再過濾一次,或待酒液靜止12小時后用乳膠管虹吸方法吸出清純酒液,裝入清潔容器密封進行后發酵20-30天。 此時容器最好不留空隙,切斷氧氣,防止細菌侵入。也可在液面上加些食用酒精,酒精比重比葡萄酒小,浮在表面形成保護層隔斷氧氣。同時要避光,防止酒色氧化變淺,所以,容器不能用透明的瓶。
6·30天后啟封,可以發現酒液變澄清,底部有一層沉淀,上層的清純酒液同樣用虹吸或過濾的方法再提純一次。用不透光的酒瓶灌裝,然后密封,存放溫度最好在12度,酒瓶橫躺或略微瓶口向下傾斜存放,可保存二年左右。
三、釀造酒和勾兌酒的區別誰能解釋
釀造酒一般指的是發酵酒類。
勾兌酒是用不同口味、不同生產時間,不同度數的純糧食酒,經一定工序混合在一起,以達到特定的香型、度數、口味、特點。
勾兌一詞,在標準中是這樣解釋的:任何酒種調酒的過程中,組合所有原料,就是勾兌。添加軟化水也是勾兌的一個工序過程。標準中沒有勾兌酒的特定標示方式。白酒中的蒸餾酒,允許使用的四種表示方法:液態發酵法、固液結合法、白酒、企業標準。
四、釀造酒和勾兌酒的區別
勾兌酒就是把釀造的白酒摻和到一起,或者釀造的白酒與酒精摻和一起。最差的勾兌酒是酒精酒,就是酒精加水、香料混合的白酒。
釀造的白酒就是傳統固態法釀造白酒。
嚴格區分這兩種白酒不容易,特別是固液結合法白酒,很難區分。
五、混釀的酒好嗎?
混釀是由多個品種的葡萄混合釀造的葡萄酒,這種釀造方式能給予釀酒師更多的發揮空間,更好地掌控葡萄酒各自風味之間的平衡。因此有很多偉大的葡萄酒都是由混釀或調配而成,如澳大利亞的沙普GSM1888,就是經典的混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