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在每個大的城市都差不多有個品牌,北京有燕啤、雪花,上海有力波、三得利,廣州有珠江,哈爾濱有哈啤,但無論怎樣這些啤酒品牌只是像香煙一樣帶有地方特色的日常生活消費品,真正能上升為一種啤酒文化的,我想也只有青島啤酒。青島啤酒,這一德國人留下的飲品,流進了青島人的血液中,令本處于齊魯大地的青島人在崇禮重情之外,多了一份豪爽與豁達。
如今,每一個來青島旅游的游客,都會把喝上正宗新鮮的青島啤酒當做旅游必體驗項目。游客們或者到青島啤酒街去品嘗世界各地的特色啤酒;或是趁著一年一度的啤酒節之時,喝個痛快;或去露天歌場,毫無拘束地,伴著海風唱唱歌;喜歡泡吧的游客還可以去離第一海水浴場不遠,匯泉王朝酒店一樓的火努魯魯感受一下,這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酒吧;還有燕兒島路的酒吧一條街都是酒吧聚集地。
把啤酒裝在塑料袋里
然而,這并不能代表青島人的啤酒文化。相反,這些刻意制造出來的啤酒氛圍,正是旅游商業化的產物。也許你哪個時候,閑逛在市井街巷中的時候,不經意間會留心起當地人拎著一個裝有黃色液體的塑料袋,那不是急著去醫院尿檢的當地人,而是打完散啤回家的青島人。“啤酒裝進塑料袋”成為島城聞名全國的一大怪,亦成為外地人來青在街頭巷尾感受到的最生動的島城土著文化。
青島大街小巷的桶裝散啤每天忙不迭地迎來送往。青島散啤是當日生產的青島啤酒,還未及裝瓶裝箱,就已經流進了青島人腸胃中,這可是最新鮮的青島啤酒,羨煞旁人!
青島人喝散啤,要么圍小桌坐馬扎、一盤炒蛤蜊或是一碟花生米,推杯換盞中增進感情;要么打酒回家,一個塑料袋拎上三五斤酒,做幾個小菜獨飲;嘴饞的塑料袋兒系嚴實了直接拿吸管兒扎穿了嘬著喝;更有甚者把散啤當成消暑的飲料,經常看到,烈日下,有騎車人把車子找個地方一靠,到路邊的商店里:“老板,打一個酒”。酒很快打好,接過來,“咕咕咚咚”一大口,然后愜意地摸摸嘴,接著又是一陣鯨飲。不到兩分鐘,一斤酒下肚,騎車走人。——這就是散啤帶給青島人金不換的愜意生活。喝大了的青島人,不無自豪地夸贊著:“青島人是不喝水的,全喝啤酒去了!”
省成本,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