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鷹喝啤酒
1、鷹粟粉和玉米淀粉是同一個東西,只是名稱不一樣而已,所以在外觀上面的區別并不是特別的大,而鷹粟粉主要說的就是用小米制作成為的面粉,而玉米淀粉則是通過玉米碾磨之后制作而成的,而小米和玉米本身區別其實也并不是特別的大,當然鷹粟粉的叫法也是通過從西方傳過來的,所以相對來說也就帶有一定的西方文化的意義。
2、鷹粟粉幫助身體進行營養結構的完善以及身體機能的調理,對于身體來說都是有非常好的幫助作用,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都可以多進行嘗試,對身體也會帶來一定的好的影響。
2. 老鷹頭的啤酒
黑啤酒,又叫濃色啤酒,酒液一般為咖啡色或黑褐色,原麥芽汁濃度12至20度,酒精含量在3.5%以上,其酒液突出麥芽香味和麥芽焦香味,口味比較醇厚,略帶甜味,酒花的苦味不明顯。該酒主要選用焦麥芽,黑麥芽為原料,酒花的用量較少,采用長時間的濃糖化工藝而釀成。像怡愷悠黑啤酒,威爾頓堡修道院1050黑啤酒,大主教皇家黑啤酒,阿德勒鷹黑啤酒等等。
普通啤酒為黃啤酒,又稱皮爾森啤酒。呈淡黃色,采用短麥芽做原料,酒花香氣突出,口味清爽,是我國啤酒生產的大宗產品。進口黃啤如德國星暉黃啤酒,巴登獅皮爾森啤酒,比利時派克森黃啤酒等等。
3. 喝啤酒鷹圖片環境
味道不錯,有點淡淡的果木香味,入口感覺還可以。
4. 老鷹吃老鷹
鴿子是比較聰明,比較可愛,比較招人喜歡的小鳥,鴿子是卵生的,是群居的,是一夫一妻制的 。你家在農村養了幾十只鴿子,也是為了玩可能 。養鴿子不容易,特別是養了幾十只,被老鷹吃了,太可惜了。
白天放出來的時候,一定要有人看著 鴿子,必境不是少數,鷹到處找食,餓急眼了,你家的鴿子就是它的食物 ,既然鷹都吃了一次鴿子了,可能還得來,一定要把鴿子看好。
5. 一個老鷹的紅酒
關于鷹的葡萄酒標不下數十種,有些是是精品葡萄酒的標志,也有是某個組織的標志,也有是某個名莊的標志。帕橋酒莊的酒標,德國VDP精英酒莊聯盟標志。還有一款是安第斯之鷹——智利之夜。
6. 有一只老鷹的洋酒
1.祝新年吉祥,前程似錦,吉星高照,財運亨通,合家歡樂,飛黃騰達,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幸福美滿,官運亨通,美夢連連?! ?.我想用陽光溫暖你,用星光裝點你,用美酒陶醉你,用美食滿足你,用幸福淹沒你,可我不做上帝很久了,只能用短信祝福你,祝新年快樂! 3.鐘聲是我的問候,歌聲是我的祝福,雪花是我的賀卡,美酒是我的飛吻,清風是我的擁抱,快樂是我的禮物!統統都送給你,祝你春節快樂! 4.親愛的,這一刻我不能在你身邊陪伴,但我用我最深的思念,讓云兒捎上我的祝福點綴你甜蜜的夢,愿你擁有幸??鞓泛臀医K身甜蜜的相伴! 5.走過馬年的歡暢,迎來羊年的輝煌。訴說幸福的時光,聆聽新年的歌唱。鑄就事業的殿堂,增進骨骼的剛強。品味愛情的芬芳,沐浴財運的光芒。羊年到了,愿你事業有成,大吉大利! 6.嗒嗒的馬蹄漸漸隱去,咩咩的羊兒早已到來。昨日的歡樂還在身邊,今日的幸福已上心頭。燦爛的光景已然降臨,融融的祝福正在傳遞。愿你羊年大吉大利! 7.羊年來到笑開顏,一生喜樂未羊年。要問為啥賊高興,笑答我本屬相羊。祥瑞羊年本分年,六十壽辰擺盛宴。邀請親朋齊來賀,弘揚羊年正能量。愿你高壽羊福享,一生都把羊財發! 8.未羊聲聲喜訊報,吉祥羊年來報道。摸摸羊首好運照,開個好頭歡聲叫。喜樂羊羊歌舞蹈,牽著羊頭幸福耀。瑞祥羊年女友找,一生恩愛永遠笑。愿你羊年結喜緣,一輩得意喜羊羊! 9.晨曦出現的第一縷陽光是我對您的深深祝福,夕陽收起的最后一抹嫣紅是我對您的忠心問候。在除夕來臨之際,送上我真摯祝福:龍年快樂! 10.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憎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永不老,六笑樂逍遙,節到你在笑!祝你元旦開心笑! 11.我手握著哈利R26;波特的魔法棒,誠心地祈禱:我要把一切喜慶變成奶油,所有祝福揉成巧克力,永遠快樂做成蛋糕砸扁你!新春快樂! 12.請用一秒鐘忘記煩惱,用一分鐘想想新年;用一小時與愛人度過,用一年來體會生活!在新舊交替之際,請用一個微笑來接收我傳遞給你的祝福!元旦快樂! 13.羊年春節不送禮,送禮就送吐款機,附帶還送驗鈔機;吐款機里吐出的是幸福如意,驗鈔機驗出的是真誠心意,是不是你還不滿意,那就再祝你春節收大禮! 14.不好意思,我有急事才這么早給你發短信,望原諒。告訴我你醒了沒,如果沒有,你接著睡,如果醒了,你也接著睡,我只是想告訴你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 ?5.我愿是候鳥,在遷徙的路上伴你飛翔;我愿是雄鷹,在攀登的途中給你勉勵;我愿祝福你,在2015幸福每天!呵呵,這樣的朋友夠仗義吧!新年快樂喔! 16.新年新禧,除了歡樂,還有勞累;長假結束,除了疲倦,還要調節;上班伊始,除了忙碌,還有收獲;努力付出,除了艱辛,還有成就。愿你工作稱心如意! 17.總有些事無法忘掉,總有些人在身邊縈繞,相逢是那樣奇妙,生活是這么美好,工作固然重要,心情也要調好,發一個短信,權當是幸福的騷擾。新年快樂! 18.新年的爆竹很給力,綻開對你的點點思緒,繽紛的祝福灑進你的世界里;春節的問候滿滿地,包裹我沉甸甸的心意,委托手機里的短信傳遞給你;春節如意! 19.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謹代表你所有的兄弟姐妹朋友向你致以節日的問候??待會兒他(她)們會逐個向你闡述,這里我就不多講了。祝你新年快樂!謝謝! 20.祝您把金財銀財大財小財,匯成萬貫家財;用您的朝氣英氣正氣勇氣,換得一團和氣;把我最真的祝福祝愿心愿許愿,一并送給你:祝春節快樂,富貴連年。 21.羊年要有綿羊的溫順性格,和諧團結。山羊的勇往直前精神,勇攀高峰。公羊的驅敵護群勇敢善戰,英雄氣概。羊羔吮乳跪拜母親,感恩致謝。愿你羊年健康喜樂顏,似羊撒歡快樂每一天! 22.幸福未年自由徜羊,羊年奮起登高攀巖。吉羊如意勤勞致富,牽動羊頭富遮流油。抓把羊毛羊財不斷,捋下羊須增添壽綠。祝你羊年,福祿壽康來報到! 23.生活喜樂羊羊,工作如羊吃苦,事業如羊中天,愛情似羊纏綿。做人羊眉吐氣,家庭吉羊如意,心情羊光滿面,健康羊羊得意。愿朋友羊年,享羊福喝洋酒開洋葷! 24.羊年到來喜樂羊,吉羊如意心喜歡。觸摸羊角排萬難,艱難險阻一掃光。不屈不撓精神羊,乘勝追擊前途燦。生意興隆達三江,羊財滾滾四海賺。愿友羊年:榮華富貴羊氣耍,福祿壽康羊威武! 25.快馬加鞭奔羊年,龍馬精神來發羊。美滿生活穿羊裝,買輛寶馬耍羊氣。紫氣東來羊光燦,瑞祥豐年羊財賺。子女跨羊去留學,羊校成名羊專家。愿你耍盡羊風頭! 26.羊年當好領頭羊,工作率先沖在前。事業路上勇打拼,乘風破浪羊新帆。愿你羊年宏圖展,事業輝煌名外羊。程鵬展翅住羊墅,羊羊得意當老板。羊年品羊宴! 27.希望這是你收到的第一條祝福,比我早的統統和諧掉,讓我搶個沙發坐坐;煽情的話放在心里,要低調;我發的不是短信,是祝福;春節需要快樂,你懂的。 28.朝陽是新生的力量,督促奮斗的人前進;初戀是懵懂的情愫,牽絆相愛的人心上;元旦是新年的伊始,帶來等待的人希望。朋友,元旦快樂! 29.我把新世紀的祝福和希望,悄悄地放在將融的雪被下,讓它們,沿著春天的秧苗生長,送給你滿年的豐碩與芬芳! 30.這一刻,有我最深的思念。讓云捎去滿心的祝福,點綴你甜蜜的夢,愿你擁有一個幸??鞓返男履辏?
7. 瓶上有老鷹的啤酒
質量很好。白啤酒(Weiss)14世紀起源于Lwuven Tieneu,后來逐漸在歐洲流行。它以大麥芽(60~70%)和小麥芽(25~40%)為原料,有時加入5%的燕麥,經上面啤酒酵母和乳酸菌發酵而成,其特點是含有少量酒精、酒體濃厚,色微白,味微酸、爽口、營養豐富。
由于白啤酒一般以生啤酒的形式飲用,使它同時富含酵母和乳酸,大大提高了啤酒的營養價值,符合當今消費者對營養的要求,與普通啤酒相比口味更柔和更爽口。
8. 一個鷹頭的啤酒
最高酒精度數是12°,一般酒精度數在10°—12°之間,芝華士洋酒威士忌百威啤酒酒精度最高是43%。
擴展資料:百威啤酒誕生于1876年,由阿道弗斯·布希創辦。它采用質量最佳的純天然 材料,以嚴謹的工藝控制,通過自然發酵,低溫儲藏而釀成。整個生產流程中不使用任何人造成份、添加劑或防腐劑。
在發酵過程中,又使用數百年傳統的山毛櫸木發酵工藝,使啤酒格外清爽。百年發展中一直以其純正的口感,過硬的質量贏得了全世界消費者的青睞,成為世界最暢銷、銷量最多的啤酒,長久以來被譽為是“啤酒之王”。百威啤酒最出色的是只采用質量最佳的純天然材料,以嚴謹的工藝控制,通過自然發酵,低溫儲藏而釀成。百威啤酒對用料篩選嚴、要求高,位于同行業之首。整個流程不使用任何人造成份、添加劑或防腐劑。在發酵過程中,又使用數百年傳統的山毛櫸木發酵工藝,使生產出來的百威牌啤酒具有格外清澈、格外清爽、格外清醇之品質。
百威啤酒的最佳飲用溫度為8至10攝氏度,700ml 和640ml 的百威啤酒在瓶頸錫箔處有獨特的溫度感應標簽設計,當它顯現一只老鷹或頭頂皇冠大寫B字母的標志時,就是在提醒你最佳的飲用溫度。
9. 領鷹啤酒好喝嗎
1.海底撈啤酒。原麥汁濃度13,也難怪海底撈稱之為“精釀啤酒”。
2.艾爾鮮啤酒。麥芽汁濃度12,指標優秀。
3.白熊啤酒。比利時的一款啤酒,麥芽汁濃度11.6。
4.喜力啤酒。用料是傳統的麥芽,原麥汁濃度11.4,容量比較小,價格稍貴。
5.德國領鷹小麥啤酒。德國的啤酒舉世聞名,即便是這種低端的德國啤酒,原麥汁濃度也有11.3。
6.朝日啤酒。日本最著名的啤酒,釀造技術較為先進,口感比較好,原麥汁濃度11.2。
7.貝里麥德維熊牌啤酒。很常見的俄羅斯啤酒,原料里面只有水、大麥芽、啤酒花,原麥汁濃度11。
8.新疆烏蘇啤酒。易拉罐裝的麥芽度是11,原料只有大米一種添加。
9.青島啤酒。易拉罐裝的原料中有大米,麥芽汁濃度10,釀造工藝先進,啤酒的風味比較好。
10.雪花啤酒。釀造工藝比較好,口感受歡迎,銷量比較好,原料中有淀粉,原麥汁濃度為8 。
10. 貓頭鷹喝啤酒
緬甸的文化習俗
主 要 節 日
【法定節日】
獨立節1月4日 紀念緬甸1948年1月4日獨立日
聯邦節 2月12日 1947年2月12日昂山簽署(彬龍條約)決定成立緬甸聯邦
農民節 3月2日 紀念1945年3月27日抗日勝利
建軍節 3月27日 初為抗日節,55年改為建軍節
工人節 5月1日
烈士節 7月19日 紀念1947年7月19日昂山將軍等人遇難
民族節 12月1日 紀念1920年12月1日仰光大學學生抗英罷課
【民間節日】
潑水節 4月中旬 緬歷1月底2月初,一般持續4天,第5天為緬歷新年首日
浴榕節 4月下旬 緬歷2月月圓日舉行。將菩提樹(榕樹)視為佛的化身。在最炎熱干旱季節給榕樹淋水,有希望佛教弘揚光大之意
點燈節 10月 緬歷7月月圓日。傳說佛祖在雨季時到天庭守戒誦經3個月,到緬歷7月月圓日重
返人間 凡間張燈彩迎佛祖歸來。
敬老節 10月 緬歷7月。傳說眾僧侶在雨季守戒3個月期后跪請佛祖訓示。后人效法,在此期間舉行敬老活動。
獻袈裟節 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緬歷7月月圓至8月月圓期間善男信女要向僧侶敬獻袈裟。在8月月圓日點燈迎神,舉辦各種娛樂活動。此日又稱“光明節”
作家節 12月上旬 緬歷9月1日。古時舉行拜神活動,從公元1782年起演化成敬拜和獎勵“像神一樣崇高的”大作家們。1944年緬甸作協正式確定為“作家節”
【緬甸潑水節——潑水嬉戲】
緬甸人的新年,是在每年四月中旬的潑水節的最后一天,因此,緬甸人的潑水節和新年已合二為一了。潑水節通常歷時三、四天,在節日的第二天,男女老少都有洗頭的習慣,除非當天與生日相克,才改在第三天。節日期間,無論城鄉,人人都身著盛裝,互相潑水嬉戲,表示滌舊迎新之意。有的人用番櫻桃花枝,從銀缽中蘸取浸有的清水,輕輕地向別人身上抖灑。更多的人則喜歡整桶整盆地潑,甚至用水龍管噴射。小孩用水槍向大人進攻,也不會受責罵。人們被潑得愈多,就愈高興。反之,如果在潑水節期間不曾被他人潑水,新的一年將是不吉利的。每年一次的潑水節,也是青年們在良辰美景中交際的好時機,不少青年人借此良機結成良緣。
緬甸潑水節的來歷傳說不一。一種說法是:有一年,緬王在宮中遇到神仙下凡,緬王龍心大悅,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潑灑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滌舊除污,迎新接福。
【緬甸的特殊禮節---脫鞋】
上塔脫鞋、進廟脫鞋、進家脫鞋……脫鞋這是一種特殊的佛教思想。生長在緬甸的人從小就接受這種思想,脫鞋是很自然的事。在緬甸,穿皮鞋和其他運動鞋類的人極少。
緬甸人絕大部分的是佛教徒,家家都有神龕,進屋前脫鞋,是公認的習慣。除保持室內衛生之外,也是對佛祖的虔誠崇敬。進寺院,上佛塔,更要脫鞋。到緬甸訪問的外固元首,上大金佛塔,一律要脫鞋,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古代,人民見緬王時要脫鞋;外國使臣見緬王時,也要脫鞋,緬甸人將維護 “脫鞋”,等同維護國家主權一樣重要。英國占領緬甸前,對使臣見緬王要脫鞋非常不滿。1824年,英緬戰爭之后,英國占領部分緬甸國土,就開始采取不脫鞋的作法。與緬王談判時,也不脫鞋。當時英國想將克倫 (吉仁)邦從緬甸獨立出來,成立另一個國家,于1852年,派使臣與緬王談判。緬王在壓力之下,對克倫人的問題做了不少讓步,但對英國人以后不脫鞋一事,絕不讓步,并停止與英國使團談判。1885年,英國又制造事端,發動第三次侵緬戰爭。同年11月29日,英國軍隊攻入緬王宮,他們這一次不但穿著皮靴沖進緬皇宮,還把緬王和王后擄走,帶到印度去,此后緬甸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占領了緬甸,仍想改變“脫鞋”的習慣,他們穿鞋上神圣的瑞達貢大金塔,但遭到緬甸公眾的堅決反對?!懊撔笔蔷挼榈囊幘?,不是殖民者說改就改的。因此在英國統治緬甸63年中,一直無法改變這一習慣。
到緬旬旅游,一定要記住,上佛塔,人寺院,到別人家做客,要脫鞋,否則就是不尊敬他們的習慣,會被視為輕視他們。神圣的地方不但干凈,甚至是一塵不染,不穿鞋也可以保證腳掌沒有任何傷害。其它地方以及所有公眾場合,則無需脫鞋。
脫鞋,是緬甸一種特殊禮節,也是不可改變的禮節。
【緬甸的出家風俗】
緬甸象的出家人中,什么身份的人都有。其中有農民、教師、學生,也有經理、職員,還有軍營里來的現役軍官和士兵,真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無所不包。小的連路也沒學會走,要由人抱著;老的則六七十歲了,連走路都困難。當然還是以青少年占的比例大,象這樣年幼和年老的是甚為罕見的。緬甸新年來臨之際出家的人最多。
緬甸的出家人身份是相當高的,連國家領導人都得給他們頂禮膜拜,更何況一般的軍官。所以當那些士兵剃完光頭后穿上袈裟,轉眼間,他們的上司就給他們磕頭道賀了。身穿軍裝的人給出家人頂禮,對緬甸人來說,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的事了。
緬甸的出家人中除了本國人,還有外國人。緬甸的“出家”聽起來似乎十分容易。從那些出家者的口中得知,寺院對他們極為優待,并不收他們一分錢。但他們自己愿意給的話給多少就是多少,以示供養三寶之意,因為寺院畢竟是靠人供養的。富人若請親戚朋友來寺院共進午餐,以表慶賀,這倒要花不少錢。窮人給不起錢,或者有些人不愿意給錢,這也無所謂,只要自己買兩套袈裟,然后請師父給剃一下頭,說一下法,其他什么都不用給。甚至連給剃頭、說法師父的供養錢都可以免,把袈裟穿上就行了。連吃飯住宿,寺院都給承擔,明知他們是的,寺院也歡歡喜喜地接受,決不嫌貧愛富。
出家后,在寺院得接受教育。寺院讓他們跟常住的師父們一起早早起床、坐禪;給他們上課,傳授佛教知識、修行的行持威儀、日常功課及祈禱祝愿等佛事。一般都不讓他們偷懶。早上三點半起床去坐禪,他們也都起來了;晚上十點鐘睡覺,也堅持從晚上七點坐到十點;中午又坐一整中午;吃完午飯只有半小時的時間休息,又從中午十二點坐到下午兩點;兩點到四點是日常課誦;五點又要看長老說法的錄像。時間安排得相當緊,幾乎沒有什么時間休息,所以很累。而且他們剛從家里出來,家里每天吃三頓,到寺院后只能吃兩餐,因為是提倡的。但他們在行持上似乎并沒有什么不及長期出家的僧人之處,持戒還好象更加精嚴呢。緬甸有這樣的說法:“一人出家,全家沾恩”。因此很多人出家后都很努力用功,雖然出家才兩三天,但看他們走路、坐禪,還真像那么回事,并不易看出他們出家時間的長短。他們走路時輕輕緩行、凝然莊重,坐禪時坐得挺直自然;吃飯時寂靜默然,連咀嚼的聲音都不易聽到,更別說咂嘴咋舌了。更為可貴可敬的是連那些只有七八歲的頑皮淘氣的小沙彌都變得十分乖巧,各吃各的飯,沒有一個人講話。要是在家里,象他們這樣的小孩,不但會七嘴八舌說個不停,說不定還會爭飯搶菜呢!而在寺院里,他們都象大師父一樣,嚴肅認真,威儀齊整,只見那一桌子團團圍坐的都是小沙彌(因為他們不能和比丘同桌吃飯),既是那么地可愛,又是那么地可敬,無論大人小孩、男女尊卑,在無言中令人生起一種崇高圣潔的感覺。
基 本 禮 儀
緬族的服飾與我國云南的傣族頗為相似,不論男女都下身穿筒裙,也稱“紗籠”。男的筒裙多用方格布,女的多用花布,富裕人家則用綢緞。男子在正式社交場合穿著講究配套,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外衣,內穿襯衫,下穿筒裙,裙頭在腰際結成一個花球。頭戴用一條素色的薄紗或絲巾裹扎好的“崗包”,腳登拖鞋或涼鞋。現在青年人也有穿西服的。女子的上衣為斜襟長袖短衫,內襯一件用抽紗滾邊肩帶縫制的白色胸衣,下穿筒裙,左右裙端扭成帶狀,互相結住。她們在正式社交場合,最隆重的盛裝是穿白色蟬翼紗的上衣和紅色的筒裙,并梳著各式又高又光的發髻。婦女喜歡戴的首飾有金手鐲、金項鏈等。她們至今用一種用樹枝和樹皮研磨成的香木漿作為護膚化妝品。緬甸的勃當族女子有往脖頸上套銅環的習俗,她們以頸長為美,男子擇偶也以對方是否頸長為重要標準。
儀態禮儀
緬甸人對行止禮儀有很多的具體要求。小輩給長輩送東西,必須用雙手,如要給的東西很小,像遞一支煙、一杯茶時,則可用單手,但另一只手要搭在送東西那只手的下部。小輩從長輩面前走過時,要躬身低首輕輕走過,不能跑步,更不能視而不見地走過去。
相見禮儀
緬甸人沒有姓,只有名字,通常要在名字前邊加上一個呼,以表示這個人的身份。男子一般自稱“貌”,意思是“弟”,以示謙遜;對幼輩或少年人也稱“貌”。對年紀較大的男性則稱“吳”,意為“先生”,對平輩或男青年稱“郭”,意為“大哥”。對年輕女性稱“瑪”,意為“姐妹”有地位或年老的女性稱“杜”,意為“姑”,女子都自稱“瑪”。
一個人隨其年歲的增加和地位的提高,名字前的冠稱發生變化,如名叫“吞威”的男青年,比他年齡小的稱其為“哥吞威”;比他年齡大的或長輩稱其為“貌吞威”;成年后的一般稱其為“哥吞威”;年長后或有一定社會地位后,尊稱其為“吳吞威”。婦女也同樣,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婦女稱“杜”(姑、姨、嬸之意),對晚輩或平輩稱“瑪”(意為姑娘、姐妹),卑稱或昵稱冠以“米”。如名叫“欽溫”的姑娘,小時有人叫她“瑪欽溫”或“米欽溫”,長大成人結婚后稱“杜欽溫”。凡是軍人,名字都冠以“波”或軍銜,軍官轉業后則冠以“吳”相稱。
緬甸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施合十禮或鞠躬禮。施合十禮時,如戴有帽子,要摘掉帽子。當路遇老人、領導、學者時,要施鞠躬;碰到僧侶,要雙手合十,躬身施禮,直到僧侶通過為止。
緬甸人作介紹時,如果兩個人性別相同、地位相當、年齡相近,先介紹誰均可。在其他情況下,則以先介紹者為尊。通常情況下,男子和女子,先介紹女子;下級和上級,先介紹上級,小輩和長輩,先介紹長輩。
餐飲禮儀
緬甸人以大米為主食,不愛吃豬肉、狗肉和動物內臟,佛家人可食肉但不得殺生。緬甸人的口味偏好酸、辣、甜,中西餐皆食,尤愛中國的川菜。他們習慣一日兩餐,即上午9點與下午5點,中間吃些點心。緬甸人的主食是米飯、面條。副食有雞、魚、蝦、雞蛋、豬肉以及洋蔥、空心菜等。緬甸人不吃牛肉,不買活雞、活魚吃。吃魚只喜歡吃淡水魚,如她魚、黑魚、鯨魚等。緬甸人每餐必吃的一個菜是炸蝦醬,他們說;“沒有魚蝦醬,就不吃飯?!本挼榈娘嬍秤辛筇攸c:辣味濃、油膩大、炸食多、拌菜多、酸菜多、椰子和棕糖食品多。進餐時不用筷子,大家圍坐在一張矮桌前,每人面前放一碗清水,進餐者讓手指在清水中洗凈,用方巾擦干,然后用手指抓取食物?,F在有些家庭也使用中式調羹。在用餐過程中有許多講究:入座時,要按男右女左的習俗入座;端飯菜時,不能越過用餐者的頭頂往桌子上放;盛好飯,要等父母或客人先吃才能用餐;進餐中不能說令人作嘔的詞句;如發現飯菜中有頭發等,不能聲張,悄悄地扔掉就是了。
喜喪禮儀
緬甸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婚俗。婦女社會地位較高,她們有自己的經濟收入,婚戀較自由,寡婦可以改嫁,因此有“亞洲第一女權國”之稱。仰光有一尊“月老”菩薩,如果當地青年男女婚姻受阻,只需向“月老”奉獻一個寫著雙方姓名的花環,便韻味著取得了神的保護,可以去履行結婚手續了。在有的地方,父母如干涉子女婚事,子女則可和自己的情侶相約私奔,私奔七天后,即可雙雙回家,父母只好承認。現在一般都要履行法律手續后方可舉行婚禮?;槎Y通常在男方家舉行,屆時新郎新娘并坐在一個臨時搭建的木臺上,父母立于兩側,親朋好友紛紛前來祝賀,講究點的還要請社會名流來致詞。
緬甸人的喪葬方式有棺葬、土葬、火葬、天葬等,各民族的習俗不完全一樣,其中以緬族人的喪俗較有代表性。緬族人因信奉佛教,所以他們不以死亡為悲哀。人死后,家人要替死者凈身更衣,然后安放在木架或席上,下放一個盛滿清水的新沙鍋。出殯時,先將沙鍋在門口打碎,然后把尸體連同木架或席子一同送往附近的寺廟火化。火化完,有的把骨灰放在寺廟里,有的則加以埋葬。在此期間,喪家要備煙茶、檳榔招待吊唁者。
在從事商務活動時需注意,人認為在星期二做事必須做兩次才能成功,所以人們不喜歡在星期二談生意。緬甸人還不喜歡在星期天互贈禮物。他們喜愛鮮明的色彩,也喜歡用貓頭鷹作圖案的商品,尤其愛各種金首飾。緬甸人多數信仰佛教,緬甸佛教徒做買賣時有五條戒規:不得出售各種殺生武器;不得出售大象、馬匹、傭人等;不得出售作為食用的雞鳥等;不得出售酒;不得出售毒藥。撣族商人討厭外人在自己家中吹簫笛和口哨,認為那樣會將財運吹跑。
旅游禮儀
到緬甸旅游最重要的是要尊重當地宗教習俗。緬甸是個佛教的國度,生活中的各種禮俗都充滿了濃厚的佛教色彩。在緬甸首都仰光的大街小巷,花間樹叢,??梢姷礁鞣N鳥在追逐嬉戲,原因在于當地人養成了不殺生的習俗,是他們視烏鴉為“神鳥”,對其倍加愛護。他們對牛也敬若神明,在鬧市遇上“神牛”,行人和車輛都要回避讓路。不論何人,即便是外國游客,進入佛塔或寺廟時,也都必須脫鞋。
緬甸的禁忌
緬甸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國度,絕大多數人篤信佛教。佛塔和佛寺比比皆是,到處可見。緬甸人一有閑暇,便去拜佛聽經,朝拜佛塔,祈求平安。但無論是進佛寺,見法師,或是進入塔院,有一條嚴格的禁忌,那就是必須脫鞋,連襪子也不能穿。因為緬甸人認為鞋是最骯臟最齷齪的物品。他們經常把那些最卑鄙最下賤之人比作是“挨鞋打之物”。在緬甸,如果有人被鞋打了,則認為是最不能令人忍受的恥辱。在緬甸人的心目中,佛塔和佛寺是最神圣的地方,僧侶則是佛祖的代表,絕不能穿最骯臟的鞋去拜佛、拜塔和見僧。否則,會極大地傷害緬甸人的感情。
緬甸是個落后的農業國家,程度很低,牛是廣大農民進行農業耕作的主要依靠。無論刮風下雨,酷暑嚴寒,??偸呛娃r民們一起在土地上耕耘。,緬甸農民與牛相依為命,把牛視為“忠誠的朋友”、“最大的恩人”。正因為如此,很多緬甸人,尤其是緬甸農民忌吃牛肉,認為吃牛肉是一種“忘恩負義”的背叛行為”。所以,當你宴請緬甸朋友時,千萬要問明客人是否忌吃牛肉,否則會是一種十分不禮貌的行為。
緬甸婦女喜歡穿一種緬語稱為“特敏”的簡裙。緬甸人視婦女的筒裙為不潔,嚴禁婦女把簡裙晾曬在超過人頭的高度。緬甸男人十分忌諱從晾曬的婦女筒裙底下鉆過,認為這樣會倒霉一輩子。由此,緬甸禁忌婦女登上佛塔的塔基,禁忌婦女往佛像身上貼金。
緬甸人認為頭部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地方,一般不喜歡別人摸自己的頭。所以,無論你與緬甸朋友多么親密,不要去隨意摸他的頭。不然,緬甸人會認為你傷害了他的尊嚴。 宗 教 信 仰佛教是緬甸的國教,緬甸有將近90%的人信仰佛教,大約5%的人信仰,3.7%的人信仰,約 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靈論。
緬甸的佛教主要是小乘佛教。佛教不但是緬甸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們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經文,尤其是《吉祥經》,是緬甸人民的生活哲學,深深地印人人們的心靈中。緬甸人日常生活中參神拜佛是常事,而且,要求信眾一路赤腳走去,不允許穿鞋或襪子。不能對寺廟、佛像、和尚有任何輕率的舉動,如不能跨坐佛像上拍照等,這些行動會帶來麻煩,甚至被判刑。不能穿過短、過透的衣服。在緬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須人寺廟當一段時間的和尚,過靜修生活后才能還俗結婚。緬甸人對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來化緣,他們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財物送給和尚。緬甸人虔心向佛,以至于民風淳樸、和善,社會犯罪率比較低。緬甸佛家人絕對不殺生,但可以食肉滋養身體。
按緬甸佛教習慣,男子在成人前,一般從五、六歲起,都要舉行剃度儀式,進寺廟當一次和尚,時間可長可短,一般為一個星期,這樣才算成人,在社會上才會受到尊敬。
到緬甸人家里去做客,你會看到幾乎每家每戶都供有佛龕。有錢人家供金佛、銀佛、玉佛,收入一般的人家供木雕佛像,家境貧寒的人家供紙佛像。拜佛是緬甸人每天必做的一件大事。人們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市場上去買各種鮮花插在佛龕上,然后早拜祈禱。晚上睡前還要進行晚拜。每逢節假日,緬甸人常到寺廟去拜佛聽經,或到遠近有名的佛塔去拜塔。 緬甸人在佛教思想的長期影響下樂善好施。在緬甸,幾乎天天有人募捐,有人施舍,施舍已成為緬甸人的一種習慣。緬甸人施舍不講究物品的貴重而注重是否心甘情愿。緬甸有句俗話:“心誠的人施舍一個像榕樹籽一樣小的東西可以得到像榕樹那樣大的報答;心不誠的人即使施舍榕樹一樣大的東西,也只能積下榕樹籽那樣小的功德?!本挼槿苏J為,如果能在炎熱的夏天向過路人施舍一杯清涼潔凈的水,則是一件很積德的事。所以,你會看到,在緬甸人自家大門口,在市內公共汽車站,或在公園、佛塔等場所,總放有盛滿清水的水罐和水杯,供過路人飲用。緬甸人的施舍和捐獻到處可見。數以萬計的佛塔和數不清的寺廟是人們捐款修建的;全國32萬僧尼的齋飯、袈裟和日用品是教徒布施的;就連市內公共汽車的涼棚、公園里供游人小憩的亭子和石凳也都是教徒捐錢修起來的,上面都刻有施主的名子。緬甸人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捐錢修佛塔。他們一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臨死時把全部積蓄捐獻出來修一座佛塔才算了卻心愿。
在緬甸,男孩子一般都要做剃度,使佛教事業后繼有人,被認為是一件積德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從此可以“成人”,受到社會的尊重,是一件榮耀的事。孩子做剃度一般有3種形式:單獨一家一戶做剃度;幾家幾戶聯合起來給孩子做剃度;以政府各部門、街道、學?;蚣袨閱挝唤o孩子做剃度。舉行剃度儀式的前一天下午,要舉行盛大的游行儀式。人們給將要剃度的孩子戴上王冠,穿上王服,肩披彩色綬帶,騎上高頭大馬。有人給牽馬,有人撐金傘,隊伍浩浩蕩蕩。一隊打著佛教旗幟身著艷麗民族服裝的姑娘走在隊伍的前面,接著依次是載有吉祥大鼓的車、騎在大象背上頂蓋金傘的三藏經保護神、手持僧用八寶器的剃度小孩子的父母、手捧檳榔盒和花盒的姑娘、綴滿準備布施給僧侶的各種日用品的如意樹等。晚上一般要請來劇團唱戲,通宵達旦。正式舉行剃度的當天上午,要在鼓樂的伴奏下乘專車到大金塔轉一圈,再進寺廟給孩子剃發,穿袈裟,聽戒規,然后布施齋飯。第三天,家長們要集合在一起,請法師在臨時搭起的彩棚里誦經。家長跪坐在地上,手里拿著小壺或水,一邊聽經一邊把杯里或壺里的水一滴滴地倒于盤子里或地上,叫作“分?!薄R馑际墙o孩子做剃度所積的功德不可自己獨享,要大家分享。孩子剃度以后,一般在寺廟里當一周、兩周、一個月或幾個月小沙彌后可以還俗,有的從此皈依佛門,成為佛家弟子。
緬甸人歷來十分尊敬僧侶。在古代,佛教大法師就是國王的國師。國王見國師必須赤腳膜拜。召見法師時要主動讓開寶座以示尊敬。人們見到僧侶要停步,雙手合十。躬身施禮。在現代,緬甸人對僧侶的崇敬之情絲毫未減。對僧侶講話要用敬語,出門坐車或乘船,要給僧侶讓坐。若因佛事出門,國家要負責給僧侶買票。求見僧侶要行五體投地禮。哪怕是親生父母見了剛剛入佛門的兒子也要行此大禮。
一些少數民族信奉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印度教等。 美 食 服 飾【服飾】
緬甸女性服裝特色 緬甸女人喜歡上身穿無領長袖偏襟緊身短上衣,下身穿筒裙,肩披大紗巾。
【緬甸人的飲食情況】
緬甸緬族人喜食椰漿飯及拌有姜黃粉、椰絲、蝦松的糯米飯;每餐必食一種叫“雅比”的魚蝦醬;菜肴喜放咖喱。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他們習慣用火烤食,烤熟后撒上鹽、用手撕食。緬甸克倫族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吸煙斗。酒列是日常必備之物,任何儀式上,人們都要以酒助興。緬甸人一般早晨愛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臺喜歡備有辣椒油和辣椒醬等調味品。他們用餐習慣一人一把匙和一個湯盤,他們不習慣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飯靈巧方便。他們樂于菜齊后一起上桌用餐。
緬甸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注重: 講究菜肴要豐盛,注重菜品要質精量小。
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食甜、酸、辣味。
主食: 以米飯為主,對水餃、蒸餃、餡餅、烤餅、燒麥等也很感興趣。
副食: 喜歡吃雞、魚、蝦、鴨、雞蛋及各種蔬菜;調味愛用蕃茄醬、蝦醬油、辣椒油、辣椒醬和咖喱粉等。
制法: 對烤、炸、爆、煎、燒、醬、拌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中餐: 喜愛中國的川菜。
菜譜: 很欣賞大拼盤、素雞、吉利魚條、姜芽鴨片、煎釀明蝦、炸脆皮雞、棒棒雞、奶油菜花、炸板蝦等風味菜肴。
水酒: 愛喝啤酒、汽水、桔子水等;飯后有喝咖啡或熱茶的習慣,不過他們愛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葉拌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攪拌后沖成怪味茶飲用)。
果品: 愛吃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柑桔、菠蘿等水果;干果喜歡核桃仁等。
因境內種族的多元,仰光市的餐飲也呈現包羅萬象的特色,尤其以撣族、緬族、中國和印度的影響最為顯著。當地食物的精髓包括以咖哩烹調的魚、肉和蔬菜以及葫蘆湯等。緬甸料理的特色為比較油和咸但較不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