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發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西江日報訊 國家發改委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首次從國家層面把肇慶市整體列入珠三角一體化發展范疇。肇慶抓住這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迅即而動,著力謀劃央企和省屬大型國企落戶,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集聚區”的加快形成。 種下“梧桐樹”發力引“鳳凰” 市委書記覃衛東在縱論《綱要》的實施與肇慶未來發展時,明確指出:產業對接是肇慶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加快發展的重要環節。《綱要》把肇慶定位為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的集聚區,是站在珠三角發展全局高度上的功能布局定位,是肇慶未來發展的方向。全面參與珠三角現代產業體系分工與合作,以產業優化升級增強區域發展競爭力,肇慶才能更好的融入珠三角。 按照覃衛東書記的指示精神,最近一段時間,肇慶動作連連。 3月2日,四會市與珠江船務企業(集團)簽約成立的肇慶四會珠江物流有限公司正式進駐馬房港,共同合作經營馬房港口岸。珠江船務以7600萬元投得馬房港的相關資產,首期將投入1.2億元對馬房港進行升級改造和擴建,重新調整港口布局,擴大堆場規模,更新機器設備。這是珠江船務繼去年12月12日以8080萬元人民幣成功收購肇慶新港56.46%股權后在肇慶的又一大動作。珠江船務目前在珠三角全資、控股和參股的二類貨運港口共有17個,在肇慶地區已全資擁有德慶康州港、高要港及大旺物流基地。珠江船務此次成功控股馬房港、肇慶新港等港,完成在西江干線上港口的重要布局,進一步增強了在肇慶地區的港口控制力和核心競爭力,為整合在肇慶市港口,充分利用貨代、航線資源邁出重要一步。 2月13日,廣東最大外貿集團廣新集團大膽接下肇慶市國資委的“繡球”,以2億多元受讓了星湖科技16.55%的股權,從而成為星湖科技第一大股東。這是繼去年4月2日肇慶市政府與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風華集團100%股權行政劃轉給廣晟公司后的又一大動作。 2月17日,肇慶組團赴京拜訪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藍星集團公司等部分央企,洽談合作。中國國電集團是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全國性發電企業集團,目前在高新區投資50億元建設熱電聯供項目。藍星集團公司是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控股企業,公司生產的多項產品位居全球前列,目前正與高新區洽談有機硅項目的合作。 《綱要》提出廣東要構建清潔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體系,在今后廣東電源結構的進一步調整中,核電將扮演“第一主攻”方向的重要角色。經爭取,肇慶市已納入省的核電產業發展規劃,成為核電中小企業研發集聚地和服務基地規劃的布點,并成為廣東省核電領導小組會議的出席單位。目前,肇慶核電廠一期工程項目正抓緊進行,在省內正式進入項目可研階段。中廣核集團在肇慶市柳樹洞廠址正式設立氣象、水文現場觀察站,啟動氣象、水文等數據收集工作,并將各項專題可行性研究委托有關科學研究機構進行,環評等專題研究正在有序開展。 在《綱要》中,肇慶被納入以廣州為中心,1小時內珠三角9個城市可以相互通達的珠三角城際軌道網中。城際軌道的建設,改變的不僅僅是一種交通狀況,而且交通的一體化,拉動的將是生活、經濟的一體化。肇慶與珠三角其他城市“同城化”,肇慶人可以更多地融入廣州等大城市的經濟潮。據了解,廣東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有限責任公司建設肇慶輕軌的項目前期工作已啟動,肇慶輕軌正式動工初步定在今年8月。 由央企華潤(集團)控股在封開投資的水泥生產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將建6條日產4500噸新型干法旋窯水泥生產線,并配套建設6座0.9萬千瓦余熱發電站及建設2000噸級深水碼頭。去年“十一”前夕,華潤(封開)水泥投資8億元、總長40公里的“世界最長水泥原料運輸帶”工程在封開啟動。目前,華潤水泥項目完成投資5.11億元,主廠區建設正抓緊施工,力爭首期年產400萬噸水泥的兩條生產線早日建成投產。 省屬大型國企和央企加速入駐肇慶,廣晟、廣新、省航運集團、廣東恒健、華潤、中國國電、中國藍星等爭棲肇慶種下的“梧桐樹”。 抓大項目催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覃衛東書記在今年的省“兩會”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說:落實《綱要》,核心是科學發展、先行先試。在珠三角9個城市中,其他8個城市都是肇慶的“大哥”,肇慶是珠三角的“小弟”別人可以走小步我們必須邁大步,甚至要跑步。 作為廣州、佛山的腹地,肇慶如何抓住歷史賦予的千載難逢戰略機遇與珠三角其他地區的產業對接呢? 把肇慶打造成廣東“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集聚區”,對于肇慶這樣一座旅游城市,肇慶人的理解是:遵循環境友好型的工業模式,珠三角的傳統優勢產業轉移到肇慶后,摒棄珠三角原來的粗放型和資源消耗型的發展模式,通過技術升級與產業園區集群、集聚發展,建立科學發展模式。 為此,肇慶把發展的眼光瞄準省屬大型國企和央企,一方面著力引進創稅型、科技型、生態型項目,重點扶持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制藥、食品飲料、金屬加工、汽車配件、林產化工等支柱產業,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利用高新區這個“金”字招牌,下決心招“鳳凰”,提高土地投入強度、利用率和產出率。通過招商承接產業轉移,高新區要建設為珠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肇慶整個東南板塊,其目標是要成為珠三角工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早在2006年6月,肇慶市一家骨干企業――藍帶啤酒企業也實施了產權改制,國有控股權成功轉讓給河北藍貝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去年4月2日,廣東省三大資產經營管理公司之一的廣晟公司與肇慶市政府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肇慶市國有獨資企業風華集團收編至旗下。由于風華集團是上市公司風華高科(000636)的最大股東,廣晟公司還成為了風華高科的實際控制人。這也是A股市場首個破產重整后整體劃撥案例。 廣晟公司入主后,對風華高科進行包括資產重組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全方位“大手術”,陸續注入集團的優質資產,把風華高科打造為國內最大的元器件生產基地。 廣晟公司在肇慶的動作不僅僅入主風華高科,而且也瞄上了肇慶的旅游業。肇慶市政府去年與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廣晟公司將在10年內,對肇慶千里畫廊沿線旅游項目注入30億元的投資,打造全省最大區域旅游品牌――肇慶千里旅游畫廊;全面整合南湖國旅、廣之旅等在肇慶開發經營的項目,進行產品包裝,資本運作,發展旅游上市企業。 這次廣新外貿入主星湖科技后,將充分利用自身在經營、管理、資金等方面的優勢,結合星湖科技良好的生物產業基礎和專業人才隊伍,做大做強生物產業,提升星湖科技經營效益,使星湖科技成為廣東地區最大的現代化生物產品生產基地。 三個重點企業的改革,表明了肇慶市正努力探求國企發展新出路的決心和魄力,并且引入優質資產催化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高新區抓緊謀劃央企落戶 肇慶高新區是廣東省吸收外資重點工業園區和廣東省山區吸收外資示范區,去年8月,中山(肇慶大旺)產業轉移工業園成功競得省首批示范性產業轉移園。2005年,肇慶市政府與廣東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共同簽署備忘錄,全面合作開發建設肇慶高新區,省國資委引導所屬企業到高新區投資,探索新的多形式的園區建設新模式。 目前,已有多家省屬大型國企投資高新區。珠江船務在該區投資4.6億元興建大旺珠江物流園。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高新區簽約,啟動5平方公里的汽配產業園建設項目,在五年內把高新區汽配產業園打造成擁有核心企業30―50家、年產值500億元和最終入園核心企業80―100家、年產值1000億元的一個廣東省內知名汽配產業基地。目前汽配產業園的建設正抓緊推進。 高新區作為毗鄰廣佛經濟圈和擁有較大可利用開發面積的新型開發區,具有承接央企落戶的先天條件。上月已組團考察央企落戶較為集中的京津冀開發區,上京拜訪央屬企業。目前,正積極謀劃建設承接央企落戶的戰略基地。 按照高新區的規劃,該區今年將以中國國電熱電聯供項目的正式動工建設為契機,通過與清華、北大等高校合作共建科研平臺,打造央企落戶的人力資源環境,像吸引民資、外資一樣全面展開針對央企的招商工作,確保建設承接央企落戶的戰略基地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
風華高科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