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酵母的制備方法
如下:
啤酒酵母粉初期是利用啤酒花(釀制啤酒的原料之一)培養的,一般稱為營養酵母。由于含有大量礦物質,因此苦味較重、顏色較黑,因此亦稱為黑啤酒酵母粉。后來隨著食品工業的進步,發展出利用制糖后所剩下的甘蔗渣、糖蜜當原料,培養出不具苦味的啤酒酵母粉
2. 啤酒酵母制作方法
啤酒生產大致可分為麥芽制造、啤酒釀造、啤酒灌裝3個主要過程。
1、麥芽制造
有以下6道工序。
大麥貯存:剛收獲的大麥有休眠期,發芽力低,要進行貯存后熟。
大麥精選:用風力、篩機除去雜物,按麥粒大小分級。浸麥:浸麥在浸麥槽中用水浸泡2至3日,同時進行洗凈,除去浮麥,使大麥的水分浸麥度達到42~48%。
發芽:浸水后的大麥在控溫通風條件下進行發芽形成各種使麥粒內容物質進行溶解。發芽適宜溫度為13~18℃,發芽周期為4~6日,根芽的伸長為粒長的1~1.5倍。長成的濕麥芽稱綠麥芽。
焙燥:目的是降低水分,終止綠麥芽的生長和的分解作用,以便長期貯存;使麥芽形成賦予啤酒色、香、味的物質;易于除去根芽,焙燥后的麥芽水分為3~5%。
貯存:焙燥后的麥芽,在除去麥根,精選,冷卻之后放入混凝土或金屬貯倉中貯存。
2、釀造
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發酵、貯酒后熟3個過程。
原料粉碎:將麥芽、大米分別由粉碎機粉碎至適于糖化操作的粉碎度。
糖化:將粉碎的麥芽和淀粉質輔料用溫水分別在糊化鍋、糖化鍋中混合,調節溫度。糖化鍋先維持在適于蛋白質分解作用的溫度(45~52℃)(蛋白休止)。將糊化鍋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兌入糖化鍋后,維持在適于糖化(β-淀粉和α-淀粉)作用的溫度(62~70℃)(糖化休止),以制造麥醪。
麥醪溫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兩種。蛋白、糖化休止時間及溫度上升方法,根據啤酒的性質、使用的原料、設備等決定用過濾槽或過濾機濾出麥汁后,在煮沸鍋中煮沸,添加酒花,調整成適當的麥汁濃度后,進入回旋沉淀槽中分離出熱凝固物,澄清的麥汁進入冷卻器中冷卻到5~8℃。
發酵:冷卻后的麥汁添加酵母送入發酵池或圓柱錐底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用蛇管或夾套冷卻并控制溫度。進行下面發酵時,最高溫度控制在8~13℃,發酵過程分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發酵5~10日。發酵成的啤酒稱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2含量低,不宜飲用。
后酵:為了使嫩啤酒后熟,將其送入貯酒罐中或繼續在圓柱錐底發酵罐中冷卻至0℃左右,調節罐內壓力,使CO2溶入啤酒中。貯酒期需1~2月,在此期間殘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漸沉淀,啤酒逐漸澄清,CO2在酒內飽和,口味醇和,適于飲用。
過濾: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為商品,啤酒在-1℃下進行澄清過濾。對過濾的要求為:過濾能力大、質量好,酒和CO2的損失少,不影響酒的風味。過濾方式有硅藻土過濾、紙板過濾、微孔薄膜過濾等。
3、灌裝
灌裝是啤酒生產的最后一道工序,對保持啤酒的質量,賦予啤酒的商品外觀形像有直接影響。灌裝后的啤酒應符合衛生標準,盡量減少CO2損失和減少封入容器內的空氣含量。
桶裝:桶的材質為鋁或不銹鋼,容量為15、20、25、30、50L。其中30L為常用規格。桶裝啤酒一般是未經巴氏殺菌的鮮啤酒。鮮啤酒口味好,成本低,但保存期不長,適于當地銷售。
罐裝:罐裝啤酒于1935年起始于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軍需而發展很快。罐裝啤酒體輕,運輸攜帶和開啟飲用方便,因此很受消費者歡迎,發展很快。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瓶裝:自1980年后投放市場,數量逐年增加。其優點為高度透明,重量輕,啟封后可再次密封,價格合理。
主要缺點為保氣性差,在存放過程中,CO2逐漸減少。增添涂層能改善保氣性,但貯存時間也不能太長。PET瓶不能預先抽空或巴氏殺菌,需采用特殊的灌裝程序,以避免攝入空氣和污染雜菌。
瓶裝:為了保持啤酒質量,減少紫外線的影響,一般采用棕色或深綠色的玻璃瓶。空瓶經浸瓶槽(堿液2~5%,40~70℃)浸泡,然后通過洗瓶機洗凈,再經灌裝機灌入啤酒,壓蓋機壓上瓶蓋。經殺菌機巴氏殺菌后,檢查合格即可裝箱出廠。
3. 啤酒酵母發酵過程
自釀啤酒投酵母3-5天時間開始發酵萊垍頭條
啤酒發酵分為前發酵和后發酵,不管是哪種發酵,它所需要的溫度都是比較恒溫的,需要發酵放專注放入專門的酵母,然后發酵18到24個小時。發酵過后的就是成為了我們的啤酒,喝的時候把它提取出來就可以了,這樣非常清爽的啤酒就釀成了。萊垍頭條
4. 啤酒酵母保存方法
食用復水活化法釀酒:
1. 材料容器要求:容器必須潔凈,可密封的;水必須為涼開水;麥汁必須蒸沸后取用。
2. 復水活化步驟:
① 4-6 Bx麥汁的制備:取煮沸后的10-12 Bx,加等量涼開水,迅速冷卻至30-32℃,加入到可密封的潔凈容器中。
② 取一定量的干酵母加入到4-6 Bx的麥汁中,麥汁用量為干酵母的5-10倍。
③ 每隔10分鐘搖兩分鐘。活化兩小時,即可倒入發酵灌內。然后泵麥汁即可開始發酵。發酵控制 發酵起始溫度為11℃,發酵最高溫度為15℃,啤酒活性干酵母用量為0.4‰(相對麥汁體積),48-72小時后開始保壓,此時糖度在4.5 Bx左右,其他控制條件根據各種生啤操作工藝,保持不變。(如保壓時間、降溫速度、壓力等)。發酵起始溫度為15℃以上時,酵母用量為0.3‰,24小時后,降糖到4.5 Bx左右,即可保壓。發酵起始溫度為8-9℃時,酵母用量為0.5‰,一般要5-10天降糖到4.5 Bx左右,即可保壓。
3、啤酒活性干酵母在中小型啤酒廠:
一般國內啤酒廠均采用傳統的工藝(低溫發酵)發酵,作為啤酒酵母從試管至酒母的擴培過程中溫度是逐漸下降,使酵母不能正常的適應其工藝,而安琪啤酒活性干酵母則不同,它是通過在25-28℃培養后收集菌體,然后通過氣流干燥得到的酒酵母,其干酵母菌體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差,為改變這一狀況,采用先擴培一次,以1.5噸發酵罐增殖為例:
先泵11-12℃的麥汁300升,加入2-3公斤啤酒活性干酵母,恒溫培養12小時后,加700升麥汁繼續風溫培養至24小時,然后降溫到8-9℃,恒溫培養12-18小時,即可作為酒母。接入發酵池,擴大倍數≤50。要求氧氣有足夠供應量,一般要求麥汁溶解含氧量達8毫克/升以上,有條件可采用通風或攪拌培養。對沒有攪拌條件的要求啤酒酵母 溶化后投入,溶化時間為30分鐘,麥汁用量為干酵母的5-10倍,溫度為30℃。具體操作:取潔凈的容器(50升)加入10-12 Bx的麥汁10升加入涼開水(30℃)10升,調溫至30℃,加干酵母攪拌使之溶解,溶解后加入發酵罐即可。
5. 啤酒酵母的制備方法是什么
酵母有氧呼吸時,糖被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并釋放出能量,此時酵母周圍生長環境適宜,酵母處于生長繁殖旺盛階段,應為有較多的營養物質及氧氣
這是啤酒酵母繁殖的階段
而發酵階段主要是以厭氧為主,此時產生較多的啤酒風味物質及酒精
就是這樣的~~
6. 啤酒釀造使用的酵母
釀啤酒用的只是酵母!
而釀白酒既要用到曲霉有得用到酵母,曲霉的作用是提供淀粉糖化的酶系,酵母則是利用糖化后糖類產生酒精!
一、啤酒
釀造原料:以大麥芽、酒花、水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制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釀造工藝:屬于發酵酒,不需要經過蒸餾過程。
喝啤酒的好處:炎熱的天氣,喝一杯冰鎮啤酒,不僅清涼解渴,還可以開胃;適量喝啤酒可以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和B族維生素,還可以預防癌癥;喝啤酒利尿,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新陳代謝;另外,啤酒可以助減肥也是經過科學家研究的。
缺點:有關研究證明,長期大量飲用啤酒會引起泌尿系統結石、萎縮性胃炎等疾病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的危害。胃黏膜會在大量飲用啤酒后受損,出現消化性潰瘍和胃炎。特別注意,吃海鮮不要喝啤酒、海鮮不能和含維生素高的食物一起吃。
二、白酒
釀造原料: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制作而成。
釀造工藝:蒸餾酒,在經過酒精發酵過程后需要進一步蒸餾。
喝白酒的好處:白酒中的成分很復雜,僅茅臺酒中的香味素就多達70余種,這些物質中有不少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有失眠癥者睡前飲少量白酒,有利于安神助眠,并能刺激胃液與唾液分泌,起到健胃的作用。此外,適量飲用白酒還有通風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
缺點:由于白酒度數較高,千萬別過量飲用,否則容易造成酒精中毒,損害肝臟和腦細胞;孕婦飲酒還會危害胎兒的健康。
7. 啤酒酵母的制備方法視頻
1.
盆里倒上35°C-40°C的溫水;
2.
在溫水中加上少量啤酒和少量白糖;
3.
倒上面粉,加上10克酵母、5克泡打粉,把揉好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靜置25分鐘;
4.
打開保鮮膜,把發好的面揉一下,再蓋上保鮮膜靜置一會兒,面就發好啦。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格外松軟。發酵面團如堿對多了,可加入白醋與堿中和。
8. 啤酒酵母制作配方
原料配方:大麥芽500克,水2.5公斤,雞蛋清1~2個,酒花35~40克,白糖50克,酵母泥若干
制作方法:
1.麥芽汁的制取。將500克大麥芽粉碎,加2.5公斤水攪拌均勻,放在水浴鍋中(即用熱水進行加熱),徐徐加溫至55~65℃,保持3小時左右。中間每隔半小時攪拌一次,溫度不可忽高忽低。經3小時后,每隔10分鐘取出一點麥芽汁用碘酒一滴進行檢查,若無藍色出現,說明淀粉已轉化成麥芽糖,糖化操作已完成
用紗布過濾除去殘渣,殘渣可加入少量熱水浸泡、沖洗,再過濾后扔掉。將兩次過濾所得濾液混合在一起(約2500毫升,若不足可加白糖水補充)。為了有利于麥汁的澄清,將蛋清先用筷子攪起大量泡沫后加入麥汁中,另加酒花35到40克,白糖50克,如無酒花,可用25克柚子皮或桂皮代替。麥汁加熱煮沸30分鐘,然后經沉淀、過濾制得澄清透明的汁液,冷卻至10~12℃備用
2.前發酵。前發酵分為兩步進行:(1)酵母的添加與繁殖。家制啤酒所用的酵母最簡單的辦法是取含有酵母菌的桶裝生(鮮)啤酒作菌種,其用量為麥汁量的10%,或使用啤酒廠的副產品-酵母泥,用量為麥汁計量的0.5%左右。在一個消毒過的容器內,先將麥汁250毫升和生啤酒250毫升(或啤酒酵母泥12.5)混合均勻,用已殺過菌的棒子攪拌均勻,在20~25℃的溫度下培養12~24小時(酵母的添加量越多,起發時間越短),經常攪拌,等發酵旺盛后,再倒入較大的溶器中,加入所有的麥汁進行發酵。(2)主發酵。在麥汁中添加酵母18~24小時后,液面開始有白色的泡沫升起,稱為起泡,經過2到3天后,泡沫越來越多,稱為高泡期,可延續2到3天,以后泡沫逐漸下降,稱為落泡
主發酵的品溫應控制在8到12℃為宜,發酵時間約經過5~7天左右。落泡之后,口嘗發酵液,喝到口中感到醇厚柔和,其有麥芽的香味,飲后殺口,不應有酸味或其它怪味,這就是嫩啤酒了。此時已有60~70%的糖分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3.后發酵。主發酵是在敞口容器中進行的,二氧化碳不易保持。為了完成殘糖的最后發酵,促進酒的成熟和酒液澄清并增加啤酒的穩定性和二氧化碳含量,需將嫩酒密封貯藏,又稱為后發酵。方法是將前發酵的嫩啤酒沉淀之后,用棉細布過濾,裝入啤酒瓶(一般瓶子經不起啤酒的壓力,故不能用)。在低溫下(0~10℃)再經過10~15天密封發酵,打開瓶蓋,倒入杯中有泡沫升起,這就是清香爽口和酒味柔和的啤酒了
注意事項:在制啤酒過程中,所用工具和容器,都要經過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后使用
9. 通過啤酒的發酵工藝介紹酵母菌的利用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白逢彥團隊通過該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持的青藏高原微生物資源項目,對青藏高原的酵母菌資源進行收集、分離和系統研究。
研究發現,青藏高原釀酒酵母屬的物種多樣性遠高于世界其他地區,青藏高原或相鄰地區可能是該類酵母菌的多樣性中心或起源中心。
真貝氏釀酒酵母也廣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其遺傳多樣性遠高于該種的巴塔哥尼亞群體,可證明青藏高原才是真貝氏釀酒酵母的真正起源地。
通過多基因和基因組分析后發現,該種在青藏高原存在三個種群(譜系),其中的一個西藏種群在基因組上與拉格啤酒酵母具有99.82%的序列相似性,該種群才是拉格啤酒酵母真正的野生親本。
由此,白逢彥團隊提出了青藏高原才是拉格啤酒酵母的真正起源地的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