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spss做總體滿意度和忠誠度進行交叉分析,分為四個區間雙高、高低、低高、雙低,算出每個品牌中各區占比
首先要生成2個新的變量~
即“滿意度2”和“忠誠度2”~
通過“轉換”菜單的“重編碼為其他變量”~
按照“1 thru 7 --> 1”和“8 --> 2”的規則分別轉換成新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然后在“分析-表-設定表”中進行自定義分析~
行列變量就是“滿意度2”和“忠誠度2“~誰行誰列無所謂~
然后將“品牌”變量設為行或者列的第2級~
統計量就用默認的計數~
因為spss提供的百分比變量無法直接得出結果~
還需要將結果復制到excel內自己計算一次就可以了~
二、年收入與生活滿意度用SPSS這么分析,是用相關、回歸、因子分析還是其他的
如果年收入是實際年收入數據,沒有分類,滿意度也只是一個綜合指標數據是連續性的,那就用相關分析或者回歸分析都可以
如果年收入分類,滿意度是連續性數據,那就用方差分析
三、顧客滿意度調查中,滿意率和滿意度的統計方法有何區別,其定義是什么
上世紀末,隨著西方服務營銷理念的引入,國內企業界、理論界也掀起了服務測評的熱潮。目前,國內許多企業已經將服務測評工作納入到企業經營管理例行工作中。然而,在服務測評普及實施中,許多企業及媒體對于測評概念與方法還有許多混淆誤區,尤其對一些相近名詞概念有待進一步明晰。
滿意率與滿意度
滿意率與滿意度這兩個概念是目前混用、誤用出現頻率最多的名詞概念。我們經常看到許多企業、媒體公布的滿意度測評結果中會出現XX行業(企業)今年的服務滿意度達到了90%,這是典型的概念混淆,90%應為滿意率。
滿意率和滿意度是表明測評主體的兩個層面。滿意率是指在一定數量的目標顧客中表示滿意的顧客所占的百分比,是用來測評顧客滿意廣度的一種方法。以物管行業為例,滿意率是指測評達到基本滿意的業主數量與總體業主的比值,其單位是百分比。而滿意度是通過評價分值的加權計算,得到測量滿意程度(深度)的一種指數概念。目前國際上通行的測評標準即為CSI(用戶滿意度指數)。
如果形象地把用戶的服務評價比做一潭湖水,則滿意率代表著湖面的廣度面積,而滿意度則代表著湖水的深度,企業好比湖上帆船。隨著服務行業的總體提升,用戶的滿意率一般都會保持在一個相當理想的水平。寬廣的湖面是否利于航行,主要取決于湖水的深度。用戶對企業的滿意程度足夠深厚,企業才有可能在用戶的配合支持下揚帆遠行。可見,滿意度比滿意率更加科學實用,更有利于企業識別及評價自身的服務狀況。
四、需要用SPSS分析不同年齡段員工對薪酬滿意度的影響,請問如何將滿意度量化并輸入SPSS?
滿意度調查評價 一般是采用5級或者7級里克特量表的形式,也就是從1-5或者從1-7分別表示非常滿意到非常不滿意。
所以在錄入的時候 就直接將1-5或者1-7賦值為分數錄入就好了,非常滿意就錄5分,比較滿意就錄4分,一般就錄3分,不太滿意錄2分,非常不滿意錄1分。這樣就直接成量化分數了
之后 如果你的薪酬滿意度題目比較多,那你可以求多個題目的得分均值或者總分來表示總體的薪酬滿意度,然后再采用方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