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大約可以分成 Club,Pub,Dining Bar,Bar 這四種,各自的情況不一樣。所以,你需要弄清楚這四種 ' 吧 ' 的區別,才能知道點什么酒。
1、弄清楚你去的是什么 ' 吧 '
Club
Club 就是音樂吵鬧、有 DJ 打碟、各種走秀和表演、一群人摩擦摩擦著魔鬼的步伐在跳舞的那種場子。低檔的場子通常就直接點啤酒;高檔的則點整瓶的烈酒,以干邑白蘭地及調和威士忌為主,土豪一點的直接開香檳。點啤酒和香檳都沒什么好說的,因為都是凈飲;點干邑白蘭或威士忌時,夜場通常會附贈些軟飲什么的讓你們兌著喝,威士忌兌綠茶、脈動、檸蜜之類的潮流就是這樣誕生的。
你可以注意一下,女孩太多的時候就別點著名的尊尼獲加黑牌了(也有人叫黑方),這個酒煙熏味很重,口味比較男性化;其次,要體現逼格,你的酒里就別兌任何含糖軟飲,因為這就是殺人不見血的刀子,讓你感覺不到酒精,一杯接一杯,喝大了都不知道,而且糖越多你第二天的宿醉感和頭疼越嚴重。那兌什么呢?就兌白開水,加些冰塊,仍然有酒精感,時刻提醒自己喝了多少。
另外,賣假酒的 Club 實在太多了,而且手法隱蔽,現在流行的方法就是第一瓶給你真酒,等你喝得七葷八素舌頭發麻了,點第二瓶就給你上假酒。怎么破呢,教你怎么分辨都沒用,那種情況我都不一定分辨得了。所以,你看好今晚如果人很多,一瓶肯定不夠,那一上來就點兩瓶(或更多),讓店員一起給拿上來,一起開了各嘗一下;另一個方法是,喝完第一瓶不盡興的話,別點第二瓶,轉去別的場子玩吧。
Club 也會提供雞尾酒,但別對那里的調酒師水平期望太高。中國有個別頂尖調酒師出身于 Club 的吧臺并不能掩蓋絕大部分 Club 調酒師水平一般這個事實。
Pub
Pub 大概就是 ' 鄉村餐吧 ' 的意思,會提供可以填肚子的正餐以及下酒小吃,酒水以啤酒為主,也會提供少量葡萄酒、蘋果酒、雞尾酒、烈酒等。很多 Pub 還身兼運動酒吧這個身份,即提供飛鏢、桌球、可以看球的電視等。國內的一些精釀啤酒吧,本質上也就是個 Pub。
如上圖,Pub 會提供大量的 Draft Beer(國內也稱 ' 生啤 '),即裝在桶里,直接從吧臺的啤酒水龍頭里倒出來的啤酒,它們通常也是這家 Pub 的主打啤酒。你如果對啤酒品牌不熟,可以咨詢店員他們的生啤有哪幾種,各自風味怎么樣,然后從最淡的喝起,比如小麥啤酒。尤其如果你是啤酒菜鳥,千萬別跟精釀啤酒圈的人去起哄喝什么 IPA,那個不是給菜鳥喝的。
好的 Club 一定會提供蘋果汽酒(Cider),這是以蘋果為原料發酵的汽酒,酸酸甜甜的,酒精度和啤酒差不多,是給那些不喜歡啤酒的苦味的人準備的(比如軟妹子們)。如果妹子說自己不愛喝啤酒,你就懂該給她點什么啦。
Dining Bar
Dining Bar 與上面的 Pub 相比,食物和環境都會更精致一些,提供的酒水會以葡萄酒、雞尾酒為主,差不多就是 ' 餐吧 ' 的意思。可以說,Dining Bar 就是西式的 ' 居酒屋 ' ——在這里還是喝酒為主,食物只是其次。
如果你對葡萄酒不熟、喝得不多,又需要在 Dining Bar 點整瓶葡萄酒的話,我的秘訣是——白葡萄酒點雷司令(Riesling),紅葡萄酒點梅洛(Merlot),不用整太貴的,它們各自就是白、紅葡萄酒里最適合中國人大眾口味的尤物品種,尤其適合入門者。不滿足于這樣的,當然也可以咨詢店里的侍酒師,把你的要求說清楚,再讓對方來推薦吧。
至于雞尾酒,比較好的餐吧通常會在酒單上有幾款主打的雞尾酒,數量不多,但會覆蓋各種雞尾酒的類型–長飲(可以在較長時間里喝完,比如 10 到 15 分鐘)、短飲(需要在較短時間里喝完,5 到 8 分鐘)、靜態的、帶氣泡的、水果味的、草藥味的、甜的、不甜的……
把你的要求說清楚(對于菜鳥來說,盡量點適合長飲的、酒精度低的吧),讓調酒師給你推薦吧。盡量不要點酒單以外的雞尾酒,因為酒吧經理不可能做每一杯酒,而酒單里的酒是吧臺里其他小弟都能做得最熟練最不會出錯的款。
Bar
在國內,主流的、比較上檔次的 Bar 有兩種,一種以雞尾酒主打,也提供一些適合凈飲的單一麥芽威士忌;一種以單一麥芽為主打,也做一些雞尾酒。
先講怎么點單一麥芽威士忌,如果是第一次去,啥都不懂的話,記住這幾個名字:蘇格登(Singleton)、格蘭莫雷(Glen Moray)、格蘭威特(The Glenlivet)、白州(Hakushu),點它們最便宜的來嘗試。這些都是最適合入門、口味偏清淡,又各自有點個性的單一麥芽。
喝單一麥芽,不要加冰,一冰凍,酒體的香氣都收斂起來了,浪費了。你就凈飲,如果嫌太烈,問酒保要一杯沒有味道的水放旁邊。加幾滴進去,稀釋酒精度,還能幫助你聞香。
點雞尾酒,又分兩個情況–有酒單的和沒酒單的。如果有酒單的酒吧,和在 Dining Bar 的做法一樣,看酒單,在店家力推的酒中選一款適合你口味的,盡量要長飲的吧。如果是沒有酒單的 Bar,那就把你對酒的偏好告訴調酒師,讓他來給你推薦酒。千萬不要讓他根據你給人的感覺/你今天的心情來調一杯酒!
這種橋段大概是只會在文學作品或者漫畫中才會奏效的,現實中如果你讓調酒師這么做,就跟拋硬幣差不多,你得到一杯好喝或不好喝的酒的幾率是一樣的。因為你給人的感覺、你的心情都是抽象的、不客觀的;而酒的味道則具象和客觀得多,沒法真正地對應。
給調酒師提要求時,一定是越具體越好,甜的,酸的,蘋果味的,橘子味的,草藥味的,姜味的,酒精度要高還是低……等等,這樣他才能根據你的要求做出盡可能讓你滿意的酒。
至于我推薦給入門者的雞尾酒,當然還是長飲、中低酒精度、水果風味較多的款,比如:
大都會(Cosmopolitan):酸甜平衡,果味豐富。
莫斯科騾子(Moscow Mule):淡淡的姜味和青檸味的結合。
湯姆柯林斯(Tom Collins):酸甜平衡,口感清爽活躍。
嗨棒,也叫 ' 高球 '(High Ball):最適合威士忌愛好者。
貝里尼(Bellini):蜜桃味豐富,適合女孩。
新加坡司令(Singapore Sling):既適合入門者又適合老鳥,復雜平衡,又不失菠蘿帶來的熱帶水果香。
2、高逼格術語:
還有一些可以提高逼格的術語,模仿著說那么一兩句:
純飲:neat 只用倒入酒水即可,不加冰,不進行調制。一般針對 whiskey 居多,畢竟純飲金酒這種行徑還是英國人干的比較多。通常純飲的客人,都會為其備一杯清水。在英語中叫做 'back'。
加冰:on the rocks 也是針對純飲而言,冰塊可以讓酒體慢慢稀釋,酒香慢慢散開。冰球也是出現在這時候。
Dry,very dry :martini,manhattan 中會出現 dry,sweet,perfect 的不同做法,dry 并不是指口感上的干,而是指酒中干味美思分量。干一點,干味美思就少一點。
dirty martini中的 dirty 并不是 ' 臟 ',而是因為有橄欖汁液在其中,讓 martini 這杯酒有了渾濁之態。
所以,下次你去酒吧的時候,如果你想要一杯 ' 伏特加馬提尼,味美思少一點,沒有冰,哦哦,還要一點橄欖。' 就可以說 'ketel one martini,干一點,兩顆橄欖 '。或者,' 不加冰的 whiskey,再給我來杯水 ' 就可以說 ' 美格,純飲 ' 逼格秒升有沒有。
3、關于預算的事情:
對于大多數短飲酒吧,每杯普通酒或雞尾酒的價格是 100 人民幣左右,但如果是特殊桶裝酒、年份酒或者很罕見的酒類,那么價格可能就會翻上幾倍。話說回來,酒吧與夜店不同,不是用大價錢擺排場的地方——酒吧在結賬時都會把賬單用皮夾蓋住悄悄遞給你,不會讓同伴看到金額——所以如果你對自己的錢包深度擔心的話,或是怕喝到了太貴的酒,那么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請大膽地跟酒保說清自己今晚的預算如何,酒保也好做到心中有數。
4、最后給你幾句忠告:
1. 手機錢包鑰匙等物品不要離身。隨時檢查一下在不在身邊。
2. 帶夠錢。三個人及以下去 club 一般人均 300 的消費。現金建議帶五百。三個人以上消費會相應降低。但是也在兩百多左右。卡座會有最低消費。大卡的最低消費一般是 1200。
3. 能不去 club 就不去 club(比較亂且假酒多)。想嗨其實可以去 pub。bar 一般比較安靜。后兩者賣假酒的可能性較小。
4. 學會一些玩骰子或者類似十五二十的小游戲。
5. 夜場周邊除了超市賣的煙以外所有的煙都別買。
6. 別和人起沖突。喝了酒的人啥都干得出來。
7. 酒量不好就喝兌的洋酒并讓服務員兌少點。酒量好隨你飛想飛哪飛哪……
8. 買之前問價格。
9. 別信酒吧里搭訕的男男女女。不然你的錢包只剩包。
10. 別穿得太正式別穿得太隨意。休閑裝。
最后,歡迎你成為一名明白 ' 如何在酒吧里喝酒 ' 的紳士。■
一般你到那里會有服務員問你喝什么 洋酒的可以一套或一杯買 因為洋酒都是混其他東西 所以有一套之稱 一杯也是調的,加上不同的果汁或飲料~ 在某些高級的酒吧可以存酒 就是假如你買了一套jack daniel 喝不完可以存在那里 下次去可以繼續喝 以廣東為例 啤酒平均價都是在10-15¥一瓶 洋酒都是在350¥以上一套 20¥以上一杯 都是先給錢的,當然不排除有后給錢的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