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月拉格朗日點距地球多遠
嫦娥二號衛星于2011年6月9日16時50分05秒在探月任務結束后飛離月球軌道,飛向第2拉格朗日點繼續進行探測,飛行距離150萬公里,預計需85天。北京時間2011年8月25日23時27分,經過77天的飛行,“嫦娥二號”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從月球軌道出發,受控準確進入距離地球約150萬公里遠的、太陽與地球引力平衡點——拉格朗日L2點的環繞軌道。
2. 地球月球拉格朗日點
指受兩大物體引力作用下,能使小物體穩定的點.一個小物體在兩個大物體的引力作用下在空間中的一點,在該點處,小物體相對于兩大物體基本保持靜止.這些點的存在由法國數學家拉格朗日于1772年推導證明的.1906年首次發現運動于木星軌道上的小行星(見脫羅央群小行星)在木星和太陽的作用下處于拉格朗日點上.在每個由兩大天體構成的系統中,按推論有5個拉格朗日點,但只有兩個是穩定的,即小物體在該點處即使受外界引力的攝擾,仍然有保持在原來位置處的傾向.每個穩定點同兩大物體所在的點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第一個拉格朗日點(L1)在離地球32.3萬公里處,是到月球路程的84% 在那個點受到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和為零 ,會始終處在月球和地球之間那個點 當然也算一起隨著地球圍著太陽轉 太陽-地球系統的“第二拉格朗日點”在地球背向太陽一面的150萬千米處 即L2
3. 拉格朗日點距地球距離
日地拉格朗日點L2距離地球150萬km,
日地拉格朗日L2點的介紹: 指衛星受太陽、地球兩大天體引力作用,能保持相對靜止的點,由法國數學家拉格朗日1772年推導證明出
擴展資料:
指衛星受太陽、地球兩大天體引力作用,能保持相對靜止的點,由法國數學家拉格朗日1772年推導證明出,共有5個。其中L2點位于日地連線上、地球外側約150萬公里處,
在L2點衛星消耗很少的燃料即可長期駐留,是探測器、天體望遠鏡定位和觀測太陽系的理想位置,在工程和科學上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和科學探索價值,是國際深空探測的熱點。
截至2011年8月30日,中國第二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二號已環繞拉格朗日L2點穩定運行近5天時間,同時也是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從月球軌道出發到達拉格朗日L2點 。
9月1日與太陽、地球、L2點處在同一平面內。飛往L2點的拓展性試驗,具有軌道新、距離遠、飛行時間長、準備時間短等特點,試驗成果將進一步驗證我國深空探測關鍵技術,深化科學探測,獲取更多創新成果,并為探月工程后續任務乃至深空探測的開展儲備技術,積累寶貴的經驗。
參考資料:
4. 拉格朗日點距離地球的距離
因為拉格郎日點與其它的兩個天體是等邊三角形的關系,所以地日拉格郎日點距地球是38萬公里,地日的是1.49億公里。
日地拉格朗日點:l1、l2距離地球150萬km,l3、l4距離地球1a.u.,l5距離地球2a.u.。
地月拉格朗日點: l1、l2距離月球6.5萬km,距離地球分別為38...
5. 地球與太陽拉格朗日點
從天體物理學的角度看,拉格朗日點被發現后,天文學家認為在一個恒星系統中的5個拉格朗日點上,應該存在大量的天體。按照這個思路,天文學家已經在太陽系的多個行星系統中發現了大量此前未被發現或者觀測到的小行星。比如,在木星的L4和L5兩個拉格朗日點上,就發現了大量的特洛伊小行星,數量超過2000個。
從航空航天的角度看,拉格朗日點發現,極大地推動了現代航天科學的進步。由于位于拉格朗日點的航天器只需要很少的燃料就可以維持軌道穩定,因此,這5個拉格朗日點成為航天器的首選目的地,并且,5個拉格朗日點的不同位置,對于不同的航天器來說,也具有不同的優勢。
6. 地球與月球之間的拉格朗日點
又稱平動點,一個小物體在兩個大物體的引力作用下在空間中的一點,在該點處,小物體相對于兩大物體基本保持靜止。
這些點的存在由瑞士數學家歐拉于1767年推算出前三個,法國數學家拉格朗日于1772年推導證明剩下兩個。每個穩定點同兩大物體所在的點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
7. 地球與月球的拉格朗日點
拉格朗日點有5個,但只有兩個是穩定的。
拉格朗日點又稱平動點,在天體力學中是限制性三體問題的五個特解。這些點的存在由瑞士數學家歐拉于1767年推算出前三個,法國數學家拉格朗日于1772年推導證明剩下兩個。在每個由兩大天體構成的系統中,按推論有5個拉格朗日點,但只有兩個是穩定的,即小物體在該點處即使受外界引力的攝擾,仍然有保持在原來位置處的傾向。每個穩定點同兩大物體所在的點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
8. 地月之間有幾個拉格朗日點
沒一個答準的,拉格朗日點共有五個,現在大多在利用L2點,地月L2點在地球-月球連接線上,離地球445000公里,離月球65000公里,嫦娥所到的是地日L2點:離地球1500000公里,離太陽才是1.49億公里+1500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