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羅娜啤酒多少度?
3.8度。
科羅娜啤酒酒精度數多為4.5%,而普通啤酒的酒精度在3.8度左右。科羅娜啤是墨西哥銷量第1的啤酒,帶有苦性,在喝時要加入檸檬,口感變得非常好,人們對美味的啤酒總會貪飲,自然也就容易醉了。
科羅娜是墨西哥品牌,在《速度與激情》中被人們所認識,它的酒精度相比普通啤酒要高。市場上常見款Corona Extra 淡色拉格,酒精含量為4.6度,它的風味較淡雅,凍冷起來加個青檸喝不錯,風味獨特,讓人不知不覺中貪杯,所以特別易醉。
科羅娜啤酒6-15度左右
科羅娜啤酒以其獨特的口味成為世界上銷量第一的墨西哥啤酒,美國進口啤酒排行第一名,由莫德羅啤酒公司生產。莫德羅啤酒公司位于墨西哥,創建于1925年,在當地有八家酒廠,年產量達到4100萬噸,在本國的市場占有率達60%以上,科羅娜 CORONA EXTRA是其主力產品,也是世界第五大啤酒品牌,并且每一瓶科羅娜啤酒都是在墨西哥境內釀成的。
中國啤酒生產工藝總共分為哪些?
精釀啤酒設備主要由粉碎系統、糖化系統、發酵系統、制冷系統、控制系統、CIP清洗系統、水處理系統等組成。釀造的主要原料包括:水、麥芽、酒花、酵母四種,這里小編老生常談了。那么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什么呢,當然不是關于啤酒設備啦,今天我們主要來講一下,啤酒到底是怎樣通過啤酒設備釀造出來的。
一、原料的準備
(1)關于釀造設備選擇什么樣的水,小編之前就分享過,這里我就不再具體講了。選擇能夠符合飲用標準的自來水是最好的。
(2)麥芽:釀制啤酒應全部選用最好的進口澳麥和加麥。
(3)酒花:酒花小編也有分享過哦,酒花直接決定了啤酒泡沫和口味
(4)酵母:將麥芽糖被酵母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主要分為兩種類型:艾爾酵母和拉格酵母,主要根據發酵部位不同來區分的;酵母的形式:干酵母和液態酵母兩種。
二、啤酒具體釀造過程
(1)啤酒原料麥芽前期的準備工作:
第一步:精選麥芽
第二步:麥芽的浸泡,主要作用是除去麥芽中的灰塵、雜物、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的物質,提高麥芽的含水量;
第三步:麥芽發芽,主要作用讓麥粒內部轉化成各種酶,其中淀粉、半纖維、蛋白質等高分子物質分解,為了滿足后期糖化的需求;
第四步:干燥與培焦:去除麥芽中的水分,避免麥芽腐敗變質便于儲存,與此同時去除麥芽中的生腥味,終止麥芽的生長和酶的分解,此時產生麥芽香味;
第五步:去除麥芽的根,根具有很強的吸濕性,不便于麥芽的儲存,同時根芽有不良的苦味,如果不去除會影響啤酒的口味。
(2)原料的粉碎
我們用啤酒設備的輔機粉碎機將準備好的麥芽進行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是增加原料的表面積,可溶性的物質容易溢出,有利于酶的化學作用,粉碎可以使麥芽不溶性的物質進一步分解。
(3)麥芽糖化過程
糖化主要是為了產生麥汁,利用麥芽中的水解酶,將麥芽中不溶性高的高分子物質分解為可溶性的物質。
(4)麥汁的過濾
將糖化過程中產生不容性的麥糟和原料液體分離,得到澄清的麥汁。
(5)麥汁的煮沸
麥汁的煮沸主要是為了穩定麥汁的成分,麥汁滅菌,蛋白質的變性、固態物質沉淀、酶的鈍化等。
(6)麥汁煮沸過程中加入酒花和酵母
酒花的作用主要有:天生的防腐劑、平衡口味(啤酒花它所含的苦味可以平衡麥汁的自然甜度,同時使啤酒的余味清新爽口)、形成泡沫、澄清麥汁。
(7)麥汁的冷卻
主要是用啤酒設備輔機制冷機將麥汁迅速冷卻,降低麥汁的溫度,使其溫度達到適合酵母發酵的要求,析出和分離出麥汁中的冷、熱固體物,提高釀造啤酒的質量,改善啤酒發酵的條件。
(8)麥汁的發酵
主要是將麥汁導入發酵罐里進一步發酵,控制好溫度,讓酵母處于最佳的生理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酵母將麥芽糖轉化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9)濾酒
將發酵好的啤酒,通過分離介質,將固體懸沉物過濾去除,得到澄清爽口的啤酒。
啤酒釀造工藝流程 我國啤酒的正規化生產源于十九世紀末。五六十年代,隨著國家的經濟的復蘇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政府斥資興建了一批啤酒廠,使我國的啤酒生產業初具規模。至八十年代,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啤酒產業也得了空前的發展,并迅速成為了一個啤酒大國。
啤酒生產過程主要分為:制麥、糖化、發酵、罐裝四個部分。
在發酵的過程中,人工培養的酵母將麥芽汁中可發酵的糖份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生產出啤酒。發酵在八個小時內發生并以加快的速度進行,積聚一種被稱作皺沫的高密度泡沫。這種泡沫在第3或第4天達到它的最高階段。從第5天開始,發酵的速度有所減慢,皺沫開始散布在麥芽汁表面,必須將它撇掉。酵母在發酵完麥芽汁中所有可供發酵的物質后,就開始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層稠狀的沉淀物。
隨之溫度逐漸降低,在8~10天后發酵就完全結束了。整個過程中,需要對溫度和壓力做嚴格的控制。當然啤酒的不同、生產工藝的不同,導致發酵的時間也不同。通常,貯藏啤酒的發酵過程需要大約6天,淡色啤酒為5天左右。
發酵結束以后,絕大部分酵母沉淀于罐底。釀酒師們將這部分酵母回收起來以供下一罐使用。除去酵母后,生成物嫩啤酒被泵入后發酵罐(或者被稱為熟化罐中)。成熟的時間隨啤酒品種的不同而異,一般在7~21天。 經過后發酵而成熟的啤酒在過濾機中將所有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質濾去,就成為待包裝的清酒。
啤酒的生產工藝有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粉碎。粉碎雖然是簡單的機械過程,但粉碎程度對糖化的生化變化、對麥汁的組成部分、對麥汁的過濾速度及原料和利用率都是非常中重要的。
2、糊化、糖化。糊化是將大米粉碎后,加到護花鍋中,加入溫水。在一定的溫度下(45℃),淀粉在水中溶脹、分裂,形成均勻糊狀溶液,制成液化完全液體,在加入糖化鍋中與麥芽一起糖化。
3、麥汁過濾。糖化結束后,將糖化液汞送到過濾機,把麥芽汁與麥糖分離出來,得到澄清的麥芽汁。
4、高溫煮沸,加入啤酒花。麥芽汁輸送到麥汁煮沸鍋中,加入啤酒花并加熱煮沸1個小時,使麥汁的成分穩定并使酒花的香味、苦味及各種有效成分溶于麥芽汁中。
5、澄清冷卻。麥汁進入冷卻器中冷卻,冷卻到10℃左右便把各種啤酒酵母進行發酵。
6、加入酵母,發酵。麥芽汁經過冷卻后,加入啤酒酵母和無菌空氣,輸送到發酵罐中,開始發酵。發酵主要是利用啤酒酵母將麥芽汁中麥芽糖轉化成二氧化碳,并產生各種風味物質,經過一定的發酵周期后,成為成熟的發酵液,也稱為“嫩啤酒”。
7、硅藻過濾。發酵成熟后,經過離心及多重過濾,去掉發酵液中酵母、大分子的蛋白質,成為晶瑩、清澈的酒精,在經過滅菌制成熟啤酒,才可以進行罐裝。
8、包裝成品。為了保持啤酒質量,減少紫外線的影響,一般采用棕色或深綠色的玻璃瓶。空瓶經浸瓶槽(堿液2~5%,40~70℃)浸泡,然后通過洗瓶機洗凈,再經灌裝機灌入啤酒,壓蓋機壓上瓶蓋。
啤酒愛好者,啤酒分類非常、相當、很復雜,真的,僅從生產工藝來說,啤酒品酒師國際認定組織(BJCP)出的《啤酒分類指南》認定全世界至少120種啤酒,很多啤酒生產工藝之間還有分支,比如最爛大街的拉格、國際拉格也有熟啤和生啤之分,熟啤經過冰點冷凍后過濾處理能產出冰啤,生啤經過處理又能分為原漿與純生,生啤再灌入二氧化碳就又成了扎啤,所以這個指南有中文版自己去看,太復雜了。還是只講國內好了,或者說我的知識儲備也只對國內啤酒現狀有點了解。
首先正經啤酒使用全麥發酵,但美國“改進”了工藝,想著反正都是淀粉轉換糖類發酵,就一步到位直接用糖類,啤酒成品風味較淡薄,不過沒關系,原名叫拉格,那就改名叫美式拉格,大概是覺得這樣也不大好,米國人又一琢磨,再次改名為國際拉格,不給米國丟臉!!!然后國內學習到了這一精髓,又一次突破米國人下限,直接上大米、淀粉一類的玩意,味比“米國產國際拉格”更淡薄,再起個如“干爽、清爽、淳”等等的炫酷名字,統稱水啤,不過很適合夏日炎熱之際解渴,所以幾乎占據全國啤酒市場。總而言之國際拉格算是逼格最低的一種啤酒,但在全球范圍內也是最流行的,生產簡單價格低嘛。
近幾年來也有消費者覺得【國產國際拉格】生產的水啤沒味,自然追求原版國際拉格以及拉格以及其他工藝的啤酒,比如百威、喜力、麒麟一番榨、扎啤、原漿、純生等等,但這些的市場份額還是小,畢竟價格高,后三種作為生啤分支保質期還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