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牛如何做到降低飼料成本?
如何降低養殖牛羊的飼料成本?
飼料是畜牧生產成本最多的一項,節省了飼料成本,利潤就增加了,怎樣才能有效地降低飼料成本呢?
放牧是不錯的選擇,放牧可以節省青綠飼料費用的三分之二以上,牛羊肉過去價格為什么低的原因就在此,這是放牧養殖的牛羊競爭力強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南方基本可以一年到頭的放牧,適當補充點精飼料,牛羊的增重就滿意了。因此有條件的地方采用放牧補料方法是降低生產成本的比較現實的措施。
有的地區已經實行限制牛羊的放牧,只能進行圈舍養殖,這無形中就增加了養殖成本。圈舍養殖如何降低飼料成本呢?一是可以種植青貯玉米制作青貯飼料,青貯玉米青飼料產量高,可以達到每畝8000斤,收割青貯玉米后可以種植一年生或者越年生的牧草、飼用甜菜、葉菜類飼料。二是秋季收購農民的玉米秸稈制作青貯飼料,這種秸稈費用低,有的甚至不要錢。青貯飼料保存時間長,可以盡可能的多制作青貯飼料,滿足牛羊的需要。
混合飼料自己生產,可以節省精飼料成本的25%以上,不要購買商品飼料,自己收購糧食及副產品加工混合飼料,飼料配方可以在有關書籍中查取。
給牛羊驅蟲健胃也相當于節省飼料成本,我們在農村測定過瘦牛一次可驅出蛔蟲1 一 2 公斤, 高的達3 公斤。胃腸道 寄生蟲在牛體內掠奪育肥牛羊營養, 牛羊只吃不長,又可造成腸炎。 因此, 對育肥牛羊驅蟲是比較重要的一環。驅蟲后健胃,可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圈養牛羊養殖其實最花費的就是飼料了。那么到底如何降低養殖成本呢。
首先,就近取材,降低物流運輸成本,盡量不要遠距離運輸。
第二,加強飼料加工,青貯管理,降低損耗,利用先進技術進行飼料加工。
第三,加強飼養管理,按時按需喂養,不要浪費。
第四,就是可以利用現在的良好政策,進行土地流轉,用合作社的方式進行飼草種植,現在有很多優良飼草品種,可以有效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巨菌草,玉米秸稈都很不錯)
二、酒糟味餌料如何配比?
可以發酵,酒渣這些屬于粗飼料,但是呢這些粗飼料是不可以生喂的,都是需要煮熟,才可以飼喂的。現在使用農盛樂飼料發酵劑發酵過的酒渣色澤金黃,手感潤滑,氣味香甜,口感極佳,很適合生喂,不用蒸煮,節省燃料。
酒渣從根本上講算不上是酒渣,因為它是啤酒廠麥芽進行糖化工藝,過濾后直接得到的濾渣,而不是經過發酵處理的酒渣,因此遭受的破壞程度最輕,營養成分相對也比較豐富,但也正因為如此,也很容易變質酸敗,所以,要盡量縮短啤酒糟的運輸和儲存時間。有可能的話盡量只用當天出廠的的酒渣來進行發酵處理(有條件的最好是先進行粉碎處理,再發酵處理,效果極好)。
具體操作如下:
酒渣與玉米粉(谷粉、高粱粉、麥麩、薯粉均可以)按八比二的比例,農盛樂飼料發酵劑的添加比例為2‰,混合攪拌均勻,控制含水量在50-60%左右最好(即用手抓一把成團,有水從手指間印出,但不滴出為度),混合后裝入大缸或池中用力壓緊壓實后,用塑料薄膜壓邊密封,也可以直接裝入密封塑料袋中將口扎緊。密封發酵夏季3-5天即可飼喂(秋冬時間稍長一些)。
那這些酒渣經過農盛樂飼料發酵劑發酵過后用來喂魚有什么作用呢
大幅提高飼料蛋白量,用農盛樂飼料發酵劑發酵后的能量飼料轉化成了菌體蛋白飼料,用該發酵物配制全價料,可減左右的蛋白質飼料的用量或者不用魚粉,從而大大降低了全價飼料的成本。
提高飼料的營養水平,農盛樂飼料發酵劑中微生物菌群能摧毀飼料中的植物細胞壁,將纖維素、果膠質降解為單糖和寡糖,并生成多種有機酸、維生素、生物酶、未知生長因子,大大提高了發酵物的營養水平。
去除飼料中有毒物質,通過微生物自身的生命活動,使飼料內(特別是菜籽餅和棉籽餅)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質被降解而脫除,從而大大提高了飼料的安全性,使棉籽餅和菜籽餅可替代豆粕使用。
提高飼料的抗病能力,以及飼料的適口性,農盛樂飼料發酵劑中微生物進入動物腸道后直接參與動物的消化吸收作用,其中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更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植和生長繁殖,恢復和維護動物腸道的微生態平衡,從而提高動物的免疫和抗病能力。
三、為什么以前缺糧食的年代都是純糧食酒,而現在糧食過剩反而沒有純糧食酒了?
這個題無數次從眼前飄過,都沒搭理。這次給個回答,不為別的,只是不想再看見。
不是煩這個問題,而是對白酒市場的這個畸形現象實在無力吐槽,不想說。
誰都知道本題答案,以前缺糧食的年代,沒有酒精勾兌,即所謂的“新工藝”白酒。現在糧食過剩了,糧食做酒太麻煩,時間長,用工多,利潤還少。三精一水勾兌白酒,成本低到每斤兩塊錢,要多少就可以隨時出多少。只要吆喝忽悠賣的出去,等于撿錢一樣。利潤太高,賺錢太容易。所以啊,誰還去傻乎乎的做糧食酒啊?
不說喝酒人倒了血霉,喝不到真酒。但說做酒人也是哭天無淚,滿肚子委屈沒地方說。我千辛萬苦,秉承祖訓做出美酒,愣是沒人信了,遠不如酒精酒好賣,還沒酒精酒價格高。關鍵是沒人信你的是真酒,沒人買,說你便宜沒好貨。
按說酒精酒應該是好酒,歪果仁喝得最多的就是。可不是崇洋媚外,看人家的酒精酒,可以干喝,可以兌各種飲料和水,各種酒也一樣的互相兌,而且每種兌法都有不同風味。我們的酒就不能兌,特別是酒精酒,一兌就露餡,直接倒掉算了,一股劣質酒精味,難以入口。
問題出在哪里?很簡單,集中在三個方面:
⒈沒有嚴密的執行規范,譬如酒精質量就沒有明確的標準。想想吧,汽車尾氣排放都有標準,不達標不準上路。酒精可是進口的飲料,只有個工業和食用的粗線條分類怎么行?所以,番薯秸稈甘蔗渣做出酒精,再劣質,都可以用來兌酒。我們的酒精酒用的酒精,因為最便宜,幾千元一噸。各種雜質都在里面,沒有得到過濾,所以喝了會各種不舒服,頭痛惡心。真正夠標準的酒精,是完全干凈過濾的純酒精,沒有任何雜質,要幾萬塊一噸。
⒉各種香精糖精胡求懟。酒精酒里兌香精糖精,是我們的首創,原創,不過沒有別的國家愿意學,而且反對,因為這些添加劑對人體不好,直接影響健康。我們為什么要兌進各種香精糖精呢?為了造假,把假酒做出真糧食酒的味道,道理就這簡單。
⒊部分生產企業的無良瘋狂。酒精酒本來應該是很好的飲料酒,就像威士忌,伏特加,其實做到真的不難,只要一個標準,就是“純”酒精,不含任何雜質的酒精和純凈水兌出來。這么簡單的事情我們不是做不到,是沒誰愿意做。因為這樣做,成本幾乎和釀造酒差不多。如今這樣做多好啊,三精一水,還是自來水,一斤成本兩塊錢,完全不愁賣不掉,關鍵沒誰管,想怎么兌就怎么兌,比搶錢還來的得快。
“冒煙酒”不是你想喝就能喝到的!“純糧食酒”和糧食多沒有一毛錢聯系!利潤和生存才是純糧食酒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
其實,每一個酒廠都把這事情說清楚。可是誰又愿意說呢?我從一個局外人給大家說簡單說下我所知道的。看看為什么糧食多了,純糧酒卻少了!不是沒有了。
按道理說酒的售價去掉各種成本和稅費就是利潤,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對與一個沒有知名度、沒有銷售渠道和沒有強大廣告推廣的酒廠來說,生產的酒根本就銷售不出去,就算你有知名度,有渠道,有廣告推廣,你也未必能生存下來,因為現在不是賣方市場的時代了,酒的市場已經飽和了。想買就得想辦法。
第一、成產成本問題
成本就是第一大問題。糧食酒行業里叫“冒煙酒”,就是用糧食釀制的酒,這種的酒需要人工多,工藝復雜,生產時間長。比起用酒精勾兌部分糧食酒在添加香料的酒成本就大多了,等你的純糧食酒放置幾年淳化成好酒,人家用勾兌酒再添加各種添加劑形成假淳化酒早就賣了好幾輪了。在生產的第一個環節你就比別人成本高,時間比別人長,等酒到消費者手中,價格就要擴大好多倍了。(除非你是茅臺,有人排隊等著買),在消費者沒有辦法分辨酒的品質情況下,就算你的酒和別人的酒賣一樣,你賺的錢也比別人少得多。如果挑起打起價格戰,失去成本價格優勢的一方,很快陷入惡性循環。離破產就不遠了。
所以,你家旁邊如果酒廠,你不妨看下煙囪是不是冒煙,如果不冒煙還能大量出酒,你就給大家傳播一下吧。
第二、競爭銷售問題
當前的白酒的市場已經飽和,已經不是增量市場。想把j酒賣出去,就得有競爭力,渠道、廣告、營銷都是競爭力,但是渠道需要費用(經銷商需要看廠家廣告投入大小,給的利潤空間大小,銷售回款政策優厚情況),宣傳需要費用,營銷需要費用,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加在一起就推高了酒的總價。如果還要有價格優勢,就只能壓縮能控制的成本,而用于營銷渠道廣告的費用是硬成本,控制下來很難,所以控制來控去,就只能從源頭自己那里下手,這純糧食酒就越來越少了。
第三、利潤和利益問題
中國白酒的生產都是地方企業,酒廠都是當地的納稅大戶,市場壓力這么大就需要地方的保護。既然大家都一樣的方法生產酒能賺錢,那誰還會冒險成產純糧食酒。整個行業標準都是各個酒廠組成的行業協會制定的。運動員又是“裁判員”你說這事能說的明白嗎!
你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白酒的國家標準。
GB\T10781-2006:固態發白酒的執行標準,純粹糧食為原料,用經固態發酵生產的白酒,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純糧食酒;
GB\T20822-2077:固液結合法白酒的執行標準,就是一部分糧食酒加一部分酒精酒組成的酒;
GB\T20821-2007:純酒精酒的執行標準,這種完全是由酒精勾兌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