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為甘肅省。
甘肅,簡稱“甘”或“隴”,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蘭州,位于中國西北內陸地區,東通陜西,西達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寧夏、內蒙古,西北端與蒙古國接壤。
甘肅省位于中國中北部黃河上游,位于北緯32°31′~42°57′、東經92°13′~108°46′之間。它像一塊瑰麗的寶玉,鑲嵌在中國中部的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上,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全省土地總面積42.59萬平方公里(其中寧夏自治區飛地53.22平方公里)。
甘肅地形呈狹長狀,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為群山峻嶺所環抱,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
擴展資料
甘肅建省約有700多年的歷史,總面積42.59萬平方千米。縣的建制早于省的,從春秋時開始萌芽算起,迄今己達2200余年。北宋初期西夏統治河西時設有甘肅軍司,這是最早出現的甘肅之名。
元代建立大一統帝國后,創立行省制度,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設甘肅行中書省,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甘肅省的行政區劃。
甘肅可分為四大區域:隴南山地、甘南高原、黃土高原、河西走廊。有四大溫度帶八種氣候:暖溫帶、中溫帶、亞熱帶、青藏高原垂直溫度帶;
有中國三大自然區劃: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區、青藏高寒區;有五大植被區劃及四大動物區劃;有道教、佛教、藏傳佛教、伊斯蘭教等;據統計有54個民族集居。
參考資料來源:甘肅省人民政府-甘肅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甘肅
甘肅省位于中國中部偏北。簡稱甘,又簡稱隴。介于北緯32°36′~42°47′,東經92°10′~108°43′。東接陜西,南鄰四川,西連青海、新疆,北與寧夏、內蒙古兩自治區毗鄰,西北―隅和蒙古接壤。省境從東南部的涇、渭河平原向河西荒漠內流區斜長綿亙。面積45.4萬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2237.1141萬。轄7地區、2自治州、5地級市、8縣級市、60縣、7自治縣。省會蘭州市。甘肅一名始于11世紀,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在其境分置十二監軍司,甘肅為其一,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2014年,甘肅省GDP達6835.27億元億元。經過建國以來的開發建設,甘肅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機械電子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成為中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