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在改革開放前,人口只有40多萬,現在是400多萬,外來人口來自全國各地,最多的就是四川和山東,所以在街上走,10個人里面只有一個人是嘉興的。現在人們看到嘉興完全和40年前不一樣,特別是在城市里,幾乎沒有一點跡象象嘉興,嘉興已變成統一的城市模式,這一點作為嘉興人感到非常遺憾。有人會說月河街不是沒有破壞,保留了很多建筑,說老實話,月河街不過就是蠟人館的蠟人,根本沒有嘉興環境的韻味,西塘古街,烏鎮古街都是一樣的,都是給外省人或者外國人看的,就好比一個模型罷了。
現在在嘉興市,市中心的人口最多的地方就是南湖區,嘉興人生活在那里的人也最多,過去的嘉興五大廠舊址,有四大廠都在南湖區,他們分別是民豐廠,絹紡廠,冶金廠和毛紡總廠,還有一個廠在城北,絲綢廠,這五大廠都是大型國有企業,有4個早已倒閉,民豐廠還活著。
嘉興市是周邊城市發展最慢的一個,甚至比下面的地級市還慢,象桐鄉,海寧,嘉善市多發展的速度很快,年產值遠遠超過市區,其原因有多方面的,最主要是政策,發展的指導方向,領導者等諸多原因,網絡上不便闡明。
嘉興房價最貴的就是南湖區,商品房平均價格都超2萬,當然也有低于2萬的,最貴的小區現在的價格大約在26,000~27,000每平方米,當然經濟開發區和秀洲區也有2萬多的房源,但數量沒有南湖區多。
嘉興現在有4個湖,最有名的是南湖,在市中心,東邊有湘下蕩,南邊有姚家蕩,西北邊還有一個新開發的秀湖,實際上嘉興市內還有還有一些湖,不過知名度不夠罷了,當然周邊也算是嘉興,也有不少有名的湖,比如千田蕩等等。
嘉興人是說吳語,和上海,蘇州是一個系的,但我們的省會杭州不是說吳語的,雖然離的這么近,但的確是這樣,這是和歷史有關,這里不多說,大家可以上網查一查就知道了。
人們知道的嘉興特產,最有名的就是五芳齋粽子和嘉興菱角,五芳齋的粽子,他的前身是嘉興國營飲食公司的下屬單位,改革開放前,職工人口也只有30多個人,一個店面坐落在勤儉路和建國路的交叉路口,那個時候的五芳齋粽子和現在的五方齋粽子味道完全不同,現在的五芳齋粽子就是一種商品味兒,幾乎失去了五芳齋的味。嘉興的菱角的外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有特色的,獨一無二的,外觀無角,顏色淡黃色,肉質飽滿,鮮潤,每年的秋天一季,時間很短促,這種外觀和中國的大熊貓有一比,世界獨一份。嘉興的菱角最早時候產于南湖,南湖出名實際上跟嘉興的菱角有緊密關系,當然一大是重點。嘉興有很多特產,比如嘉興的螃蟹,在古代就非常出名,遠遠超過陽澄湖大螃蟹,因為沒有人來保護,現在已滅絕!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特產,現在都已不復存在。
如果要說嘉興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因為這個城市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的,古代的絲綢之路實際上就從嘉興開始的,而不是杭州,是嘉興的桐鄉,在古代桐鄉是非常繁華的,相當于現在的上海。
不能再說了,因為說不完,所以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