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青島本地人都說,來青島別去啤酒街,更別去啤酒城,因為貴的離譜,更會漫天要價,宰客太多。看似對外來人好,但總感覺哪里不對勁。那我想說都像你們本地人這樣做法想法,青島還發發展嗎?如今青島經濟提高,都是外地人為青島做貢獻呀,看看啤酒節,人山人海,100人里有二個本地人吧,為啥黃島啤酒節人多,因為黃島外地人多呀,為了提高青島經濟建設,外地人不負辛苦,敢吃敢喝,就是為了捧場,為了青島更好的明天。我是外地東北人,誰便噴我,我不怕。
青島啤酒節,這個在嶗山眼中漸成雞肋的重大節慶活動,卻成為了青島西海岸的心頭肉,這就是為什么黃島熱嶗山涼的根本原因,一個拿它不當回事兒,一個拿它太當回事兒,所以境遇就是冰火兩重天。一個標榜為國際性的啤酒節,在嶗山辦成了集貿市場一樣的路邊攤小吃街,到青島西海岸卻成了高大上的旅游重頭。
青島啤酒節走到現在已經是29年,前24年都是在嶗山主會場,而且還是唯一會場,可以說是萬千寵愛集于一身,但嶗山并沒有珍惜這個優勢資源,漸漸的自己把自己辦上了死胡同。或許,已經舉辦24年的嶗山有點技窮,或許,資源豐富的嶗山已經看不上啤酒節這點“蠅頭小利”了,總之,青島啤酒節在嶗山從最開始的香餑餑,一步步成了燙手山芋。
青島西海岸接盤,是真心在做這個項目,而且可以說是舉全城之力在打造這個項目。所以把西海岸最好的金沙灘資源給了它,大興土木,在寸土寸金之地建設了若干的基礎設施,它們已經不再滿足于短數十天的季節性節日,而是規劃建成一個可持續的全天候旅游項目,而啤酒節,無疑是整個項目的酵母。
最近幾年,青島啤酒節在全國各地開花,會場辦了一個又一個,走進了一城又一城,僅在青島市內就要接近十個分會場,大家都來爭這塊蛋糕,但做的最好的還屬青島西海岸。資源是一方面,但關鍵還是重視程度,西海岸辦的好,關鍵是花了心思、花了金錢、花了精力,兩個字“重視”。